摘要:本文从新课程要求出发,对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把“三重对话”理论引入英语语法教学,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法;“三重对话”
一、“三重对话”高效语法教学
1.“三重对话”释义
(1)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是与作为教育内容的对象世界(物)的接触与对话;包括自学教材、实验探究,独立完成习题等活动。(2)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是与在此过程中发展的其他学生的或教师的认识的接触与对话。把自己的所得或困惑与教师或同学交流、探究,师生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并在此目标下学生自学时产生的问题(最近发展区)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3)人自己的对话是与新的自我的接触与对话(反思的、历史的、生长的)。
(2)“三重对话”和《英语课程标准》的关系
“自主,合作,探究”是对课堂教学进行性质上的总体要求;而“三重对话”是从“对话”的角度进入课堂,并指出其基本节奏。换句话说,是《英语课程标准》引领笔者找到了“三重对话”,而“三重对话”启发了笔者更深地进入《英语课程标准》并迅速引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二者殊途同归。
(3)“三重对话”语法教学基本节奏
依据“三重对话”理论,笔者把高中语法教学设计成以下三个节奏进行:①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感知语法。教师通过歌曲,谜语,描述等创设情景,让学生初步感受,关注所学内容,引发兴趣;学生划出课文中的目标语法,教师让学生感知、关注、思考;②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理解归纳。教师提供例句,学习材料;提出相应问题,学生以个人,同伴或小组形式思考总结,区分结构和意义;学生进行活动时,教师提供即使帮助,并观察统计学生的问题;教师让部分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先让其他学生回答、讨论、辩论、再作补充、完善、拓展;教师针对学生问题做部分或全面讲解、总结、拓展等;③和他人、自己的对话——巩固运用。教师给学生提供足够量的机械性练习或半开放性练习,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教师结合多媒体,创设具体、生动、有趣的使用目标语法的情景并让部分学生展示。
二、“进行时表将来”教学片断
第一板块——感知语法(和知识,自我对话)【目标AC 5分钟】
设计说明:上课师生问好后,给学生描述一个真实的情景:我要回一次老家并把目标语法的三个句子及时呈现在PPT上。
I am leaving for my hometown this evening, because it is 3 years since my grandmother died. All the people in my village will gather to have a ceremony.
I am leaving Jiuquan for my hometown tomorrow.
I am going by train tomorrow evening.
I am going to give you some homework to do.
From the 3 sentences above, we can know that continuous tense can express future actions. Now lets learn more about it.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关注。这是引导人学生与知识(世的对话,目的是让学生在老师描述的情景中初步感受到目标语法,关注所学内容,提起兴趣学习;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板块——理解归纳(和他人,自我对话)【目标BC 15分钟】
设计说明:在PPT上给出现在进行时的6个句子,让学生观察观察总结让进行时的基本用法(先个人,后4人小组)。
1.We are waiting for you now.
2.She is learning to swim recently.
3.I am leaving for Beijing next week.
4.They are getting married next week.
5.They are staying in Beijing for a week.
6.You are always coming late.
约6分钟后,让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因为在初中学习过,学生总结前面的用法时并不困难,但对本节课的新内容并不能很清楚地表达。这时,教师做一讲解、总结,并把结论呈现在PPT上,提醒学生及时做好笔记。
1.此时此刻正在进行时动作;
2.现阶段正在做而说话时不一定正在进行;
3.按计划或安排即将发生的动作(比较生动,给人一种期待感);
(1)come, go, stay, arrive, leave ,start,
(2)fly, walk, ride, drive, take (a bus, a taxi
(3)see, do, have, meet, get, wait
4.和频度副词连用表示一种感情色彩。
[设计意图]在前面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例句,学生以个人,同伴或小组形式思考总结,区分结构和意义;让学生自己总结语法规则并相互讨论等,体现了“发现式学习”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标理念; 最后,教师给出结构,根据需要和可能部分或全面讲解、总结、拓展等。
第三板块——巩固运用(和他人,自我对话)【目标BC 20分钟】
设计说明:
活动1:让学生快速做完课本上机械性练习(课本21第2题);机械练习一定要有相应的量,量不足,则难以量变达到质变;但只做机械练习,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难以达成。
活动2:让学生做一个情景性练习。上本课时,正值国庆假期前夕,笔者利用这一真实情景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性练习。先在PPT上给出三张与敦煌莫高窟有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这个活动实际上是把课本21第3题做了活用和改善,目的是给学生创设一个更加真实的情景。
情景如下:
National day is coming. There is going to be 7 days off the school. You have got some plans for the holiday. Use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to express your future actions. Give as much information as you can.
为了降低学生完成任务,笔者先举了一组例子,并呈现在PPT上:这些例句既有教师根据情景编写的,也有从课本练习中改装的,并把生词呈现出来(如6,7)。
Example: I have 5 tickets for Dunhuang Caves.
①This national day, we are going to Dunhuang Caves.
②I am taking my mother, my two babies and my wife.
③We are leaving on 1st,September.
④We are staying in Dunhuang Hotel.
⑤We are meeting some friends there.
⑥The weather forecast(天气预报)is not good, so we are taking a large parcel of warm clothes with us.
⑦We are taking out insurance (保险)to cover any problems.
⑧We are returning to Jiuquan on 7th , September.
然后,给学生这样一个任务:
You have got some plans for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Use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to express your future actions. Set down as much information as you can in your exercise books and then present to others.
因为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比较扎实,学生在这一环节上完成的比较轻松,输出的句子数量也较多,质量比较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设计意图]机械练习一定要有相应的量,量不足,则难以量变达到质变;但只做机械练习,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难以达成;在机械性练习的基础上,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的情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使用目标语言,既强化了语言知识和结构,又提供了师生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达到了综合使用语言的目的;或口语练习或书面练习,自己掌握,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管能;让学生在台大胆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
Homework: Develop a composition entitled with“My plans for National Day holiday”, using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for future actions.
[设计意图]作业实际上把课堂上讨论的内容加以整理,把口头内容变为书面内容。这会给学生提供进一步内化的过程,促使学生继续和“和自己对话”。
五、反思和结语
“三重对话”的引入,是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标理念从“对话”的角度进行的一次注解和实践,其实质是一样的:自主(和知识对话),合作(和他人对话),探究(和自己对话)”。通过“三重对话”这口窗子,笔者对课标精神有了更好的理解和实践途径。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中学 735000)
论文作者:田毅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语法论文; 自己的论文; 情景论文; 目标论文; 内容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