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施工的措施论文_方安国

探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施工的措施论文_方安国

义乌市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22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主要包括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资金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管理体制落后,权责不明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我们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的措施:一是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二是精心选择混凝土施工原材料,三是混凝土施工温差施工裂缝处理技术,四是要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裂缝施工;措施

一、引言

随着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特别是那些不太大的城市堤防工程也有更高的要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要求更为严格和严格。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和最新的技术水平,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的技术方法,将能够更好地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问题

1.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资金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在防洪、排水管理和商品生产经营活动中,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必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费用的补偿主要来自水费收入。但由于我国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政策保护,水价一直不到位,所以水费收入很有限,不能支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所需的高额费用,可另一方面国家对此项公益性支出不予补偿,两者结合必将导致水管单位的运行管理经费十分短缺。

2.管理体制落后,权责不明确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管理体制不明确、责任不明确等问题。我国仍然采用传统的水利工程经营管理体制。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政府在管理体制上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建设更加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来满足当前的水利工程发展的需要。传统的管理体制由于权责不明确,在经营产权上又存在着产权过于单一等问题,这就直接制约着当前的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这种产权制度也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这种传统的管理体制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缺乏新时代下经济发展该有的生机与活力,使得整个水利工程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死气沉沉的气氛,严重阻碍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完善与发展。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管理者是水利工程经营管理的主要实施者。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质量。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还应当进行提高,其运行管理工作行为还需要进行规范。一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忽视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降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标准,造成水利工程运行价值的降低,影响了水利工程公益性与民生性的发挥。

三、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的措施

1.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仔细仔细地检查相应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等方面,同时应详细记录相关数据。特别是在雨雪天气中,必须避免露天的倾倒。混凝土竖直浇筑时,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在混凝土底部填充一定的水泥砂浆。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能够均匀、连续的振捣混凝土,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离析现象。假如混凝土浇筑高度在3m以上,一定要采用溜管。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仔细检查每一个结构部件,避免构件移动或者变形,这样才可以有效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为了保证浇筑混凝土的完整性,应该尽可能缩短中间停歇间隙,确保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以内。然而混凝土实际施工时常常会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设备缺陷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中间停歇时间超过初凝时间,因此一定要根据相关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以及施工设计要求留设施工缝。施工缝在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新旧混凝土结合问题。因为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性并不是很好,因此相应的剪力承受力也相对较小,这样施工缝在留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便于施工,同时要求施工缝的承受剪力也要相对减少。完成混凝土浇筑后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振捣,这样才可以使整个模板都填满混凝土,并且保证混凝土振捣质量,将混凝土中的气泡完全排出,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均匀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精心选择混凝土施工原材料

建筑原材料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混凝土有许多成分,传统混凝土的成分包括水、砂、水泥和石料。然而,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新型混凝土,而且也慢慢正式投入应用,比如混凝土外加剂、轻集料混凝土的、聚合物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以及加气混凝土等。由此可见,当前混凝土种类越来越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材料配料。首先,应该结合建筑物类别以及当地地质条件选择达到相应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同时,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粘聚性以及保水性。其次,也应该考虑当地当时的气候条件,实际施工中需要注意气温的变化,必要的情况下应该结合温度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切实保护好混凝土表面,防止出现冻害、裂缝等现象。

3.混凝土施工温差施工裂缝处理技术

1)完善浇筑方案

水利工程实际施工时,应根据实际工程的具体施工条件编制浇筑方案。一般可分为倾斜、分段和整体分层。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多会运用斜面分层的方法进行施工。上述三种分层的方式进行对比,浇筑强度非常大的工程适用整体分层的方式进行施工,其余两种分层的方式适用于强度非常小的工程。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应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结构建筑的大小,制定适宜的浇筑方案。

2)制定解决的策略

制定相关措施,确保施工温度不会波动太大。温度非常高的时候,需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温度的控制,如冰块、冷水浇筑等。此外,可于水利工程大坝的内部,合理的安装冷水管等相关的设施,针对一期和二期实行冷却的工作。

3)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要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度,就需要从混凝土浇筑和捣固工作入手,保证夯实后的混凝土和浇筑工作。确保混凝土可以完全平铺模板然后再进行排水工作,以及排气工作,进而确保混凝土的内部不会产生空气及水分。情况特殊的前提下,应实行反复捣实工作。

4)准确控制拆模的时间

保证了混凝土在施工后期的稳定和拆除。在进行脱模工艺的过程中,应尽量延长模具的取出时间,完成拆模的工作后,应通过适宜的策略确保其表面的温度,控制为18℃左右。安定性施工裂缝的处理

4.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养护管理措施。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温度一般控制在20±2℃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上,养护时间标准为28d。但是实际工作中并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经济性的养护措施。混凝土养护工作的重要要点在于温湿度控制,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长时间暴露,使水分蒸发,最好是紧密覆盖,以期达到最理想的养护效果。

四、结束语

从以上的探讨研究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种非常专业的施工技术,如果不充分使用就会产生严重裂缝。因此,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人员,必须明确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类型,然后对其产生的裂缝采取正确的处理技术,并在混凝土裂缝之前注意预防措施,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章裕嵩,苏建平.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678-678.

[2]魏旭斐.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1.

[3]李刚.简介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8):141-141.

论文作者:方安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探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施工的措施论文_方安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