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论文_徐金华

如何高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论文_徐金华

摘要:英语阅读是以文章作为语言实体和信息载体,对书面信息进行认识构建的言语过程。同时它也是学生接触外语世界、获取外语信息,开展对外交流实践的重要途径。大量有效阅读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文化知识,还有助于学生比较深入、系统地了解欧美国家的民风民俗和异域风情。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故常有人总结为“得阅读者得高考”。 本文就针对如何高效地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英语毕业生必须达到七级“读”的技能目标:学生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重要信息,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意图,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推理获取信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似乎难以满足新课标对高中生运用能力的要求。本文结合教学模式的实际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和弊端,并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全面系统的英语教学方案。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墨守成规按照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过多地强化对词汇和语法的解释,停留在对教材表理解上,仅靠“题海”战术来提升学生成绩,从而使学生无法体验到语言学习的乐趣。

1.阅读教学模式简单,疏于阅读策略的指导

日常英语阅读课堂很多情况都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通过简单的核对答案、提示或由学生回答问题答案的出处,完成阅读课堂的教学任务。这种模式简单方便,但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的培养却失去了启发意义。这就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阅读状态,不能激发其阅读兴趣。

2.阅读教学方式传统

阅读教学现在基本仍处于最初状态,主要通过对篇章单词、语法和句法的分析,帮助学生达到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当然,这些内容的掌握为帮助学生进一步实施阅读活动奠定基础,但过度强化就会忽视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结构、阅读策略以及假设、预言与推断等能力,并且在知识分析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缺少师生互动,这就不能把握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思维变化,从而阻碍学生整体阅读水平的发展。

3.阅读训练方法简单、材料单一

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很重视,但采用应试的强化训练模式,学生做一些模拟训练题之后,教师订正答案、讲解,学生失去了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时间。教师没有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角度进行阅读教学,没有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及阅读兴趣的培养给予足够地重视。因此,缺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始终为做题而阅读。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课堂组织

为确保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实现,教师作为指导者和组织者,应在精心的把握教材,找准知识切入点,把握学生的认知之后,充分而周密地计划好课堂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

1.情景引入

对教材中“warming up”和“Pre-reading”, 两部分内容设计相应的课堂活动,充分利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媒体,采用故事、音乐和悬念等不同方式导入。如Earthquake可以截取电影《唐山大地震》部分视频,让学生对地震的破坏性更直观、更震撼;Music单元可以选用各种音乐模式的声音播放,学生自然会热情高涨地投入阅读活动。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开始,既有情感方面的交流,又有对新知识的探索和思考,在不知不觉的师生问答互动中,学生很快就可以进入到学习准备新知的状态,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必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听课学习中!

2.教学过程的高效组织策划

(1)阅读策略的落实

阅读的过程就是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对文章进行猜测理解的心理活动,进而达到对文章的深度理解,而在其中贯穿的阅读方法的得当性,直接影响阅读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注重略读(Skimming)和寻读(Scanning)两种阅读技巧的交替应用。略读侧重于对整体语篇的大致把握,对于语篇结构题和主旨大意题特别适用;而寻读侧重于有目的的从材料中寻找某些特定的细节信息,是百分之七十的细节理解题的必用方法。在运用略读时常采用抓语篇标题(大标题或小标题)或关注文章中首尾段及其首尾句或留意文章体裁特点来了解基本信息;而寻读要求深入把握文章细节并可以运用标划法把文中出现的时间、人物、地点、数量、程度、范围等小词标划强化,当然也需要跳过一些不必要的干扰信息或细节。两种方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重视语篇分析,提升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阅读教学需要在语境中教授短语和词汇,对单词和语法的学习,通过由点及面的语言知识传授,为学生打下语言知识基础,但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点的学习、对句子的分析层面,还要上升到“培养学生对阅读篇章知识整体分析和把握的能力”。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语篇意识。如:①确定文章的体裁,明晰体裁特点:记叙文往往记人或叙事;议论文围绕议论的中心展开多方论证;说明文要特别关注调查、研究、报告的结论,因为它们就是文章展开的中心。②根据大小标题预测课文内容和结构。③养成找寻主题段落、主题句的意识,主题句通常位于段首或段尾。④进行分段和段意概括练习。⑤关注语篇标记词。语篇标记词是用于连接不同句子,表达各种逻辑关系的信息词。如表顺序:first、next;表转折:but、however、yet;表总结:in short、in a word。从中培养学生根据语篇标记词预测上下文内容或推测某些词汇或句子的含义。

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阅读教学实质就是一个引导学生强化实践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过程。所以,没有英语的实践性,就没有阅读教学的高效率。因此,阅读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阅读能力培养的终结。在实践阅读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巩固与运用练习来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式:①读说结合,即读后口述课文大意或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诸如:B8U4 Pygmalion 在阅读后学生可分角色进行情景融入,组织一幕话剧。②读写结合,即读后改写、缩写、仿写等训练学生归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断能力,如B6U3 A healthy life 在读完后已了解吸烟的危害,可让学生给自己身边的烟民写一篇戒烟的文章,从而完善运用阅读技巧,扩大相关题材的词汇量,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交际意识,提升人文素养。

(2)精读和泛读的结合

精读是一种分析性阅读方法,重在对课文形式与内容两方面的剖析,主要在阅读语境中关注词汇、结构及语法知识,并让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深刻理解领会语言要点,在头脑中形成对课文的系统认识;而泛读是一种扩大阅读量的有效方法,重在理解大意、把握要义。课文中的必读通常作为精读,而选读文章常作为泛读来教,精读与泛读要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泛读的靓点不仅仅在读上,还能加深词汇的熟练度,巩固已储备语法知识,同时能培养学生阅读英语以积极态度,提高英语学习的动机。但单靠课本学生的输入量是不够的,这样也就无法保证一定的输出量。因此必须保证泛读的量。当然在泛读材料选择上我们要注意选用合适的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合理选择阅读材料。英语原著、专业报刊杂志或网络资源等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选择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1联系性原则,指材料的选择应考虑与课文、句型、语法、词汇教学的联系,考虑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2时效性原则,指选取的材料要贴近现实和社会,展现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3趣味性原则,通过网络或者书籍报纸等,为学生查找能够提升学生兴趣的教学资料,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例如,一些关于西方文化、节日、旅游、购物的教学材料,还可以让学生自行查找和收集一些有趣的英文小故事,在课堂作为快速阅读资料,4难易度适中原则,一般认为,选材时应对词汇和语法进行严格的控制,生词不超过总词汇量的2%,新句型不超过5%,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基本无语言障碍。

(3)课内外的结合

除了抓好课堂阅读教学之外,还必须狠抓课外阅读,增大学生信息输入量,增强学生的语感。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阅读1-2篇难度适宜的短文,当然教师可在学案上预设一些检测题 可以是一篇阅读理解或完型填空等有针对性题型并指导学生建立阅读档案,如以表格的形式记下阅读日期、材料名称、阅读字数、阅读时间(分钟)以及读后感等;积累一段时间后,还要抽查学生的阅读档案,并组织展示与交流活动。教师也从中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为以后教学中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而奠定基础。

总之,阅读是一种积极思考,理解和吸收信息的活动。其能力的提高始于基础,重在方法,贵在坚持,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不但需要激发学生兴趣,还需要在阅读实践中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技巧训练,更需要对这些技能技巧的训练进行整合、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整体分析和把握的能力,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真正意义上的飞跃。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市寿光中学 262700)

论文作者:徐金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如何高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论文_徐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