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泛西化思想与全球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_方化论文

高等教育泛西化思想与全球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_方化论文

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与全球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中国高等教育论文,思想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07)04-0006-04

近期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后发大国”加入并全力推动全球化,世界因此而呈现出“扁平化”特征[1]。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是由众多民族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以松散方式组成,未来是否会因西方高等教育思想的向外扩张、融合、垄断而改变,不仅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由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引导,而且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从西方高等教育思想中寻找答案呢?回答这一问题要从分析民族国家高等教育思想演变开始。

一、民族国家高等教育思想的系统性变迁

(一)系统性变迁的现象和本质

高等教育思想无论是外来的还是本土的,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被民族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者采纳,被高等教育相关人员(教师、学生、社会)认同,就会逐渐成为当时主流的高等教育思想,譬如中国清末的“科技及实业教育”思想、民国时期的“自由大学”思想、延安时期的“人民革命大学”思想、建国初期的“专业教育”思想、改革开放后的“高等教育多元化办学”思想、20世纪末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等[2]。显然,某一主流高等教育思想之所以被接受或认同,是因为从中能够衍生出高等教育实践指导思想及行为策略,合理解释和解决民族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高等教育机构办学和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高等教育思想跟随时代而变化,演变过程呈现出“系统性变迁”的特征:即当民族国家尝试引入新的高等教育思想用于指导本国高等教育发展,并已做出某些重要策略选择之后,“牵一发动全身”,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会促使人们继续向思想源头寻找、或从思想源头衍生出“配套”答案,由此整体或大部“移植”新的高等教育思想。“系统性变迁”很容易在一般社会人士中形成舆论共识;专家、学者则往往持保留态度,认为非此即彼不是理性的做法,每一种思想用于指导实践都不是万能的。

(二)系统性变迁中的灰色区域

社会因素根本上制约着高等教育思想演变,因此是时代选择了主流高等教育思想。但是主流高等教育思想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作为指导民族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工具,特定时代的世界性主流高等教育思想“覆盖”的区域越广,影响力越大,越离不开基本框架下各民族国家相对独立的探索和特殊经验(用于填补思想理论上的“灰色区域”)。而各国特殊经验和理论修正反过来丰富了世界性主流高等教育思想,使其影响力更大,主流高等教育思想也因此变得更加体系庞大并呈现出“泛化”现象。“泛化”过程的长期性、潜在性、沉淀性特征,会使人们注意不到这些必不可少的独立探索的实践价值。

笔者认为,虽然包含了各国独立探索成果的某种主流高等教育思想(例如,当代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实际上早已是“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对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甚至诸如大学教学科研、内部管理等微观问题都有指导作用,但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如果在积极利用它的时候,看不到这个主流体系本身即是一个复合体、看不到主流体系难以覆盖的各种“灰色区域”,而忽视自己相对独立的探索,将不利于持续推进本国高等教育实践。

二、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系统性变迁的历史

(一)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演变过程的观点

中国高等教育属于后发外生型。从清末民初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一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外来文化中最重要的是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包括20世纪20年代前从欧洲大陆传来的西方高等教育经典思想,20年代后从美国传来的人文与功利相结合的西方高等教育思想,50年代后从苏俄传来的源自西方传统的“改造版”高等教育思想,80年代后从世界传来的多元化、泛西方化的高等教育思想,它们交替登场、循环滚动乃至数代同堂。

在建国以前,由于国力衰微、基础有限,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民族工商业背景下的中国高等教育实践,往往表现出因地制宜的变通。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紧跟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高等教育实践虽显僵化教条却不时有包含一定合理性的本土创造。从改革开放以来直到20世纪末,由于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道路选择上“摸着石头过河”,中国高等教育实践呈现出相对独立的、有中国特色的渐进改革。20世纪末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新的选择,以及随之而来的高等教育思想系统性变迁,中国高等教育实践正面临着全球化、多元化、开放化、个性化带来的困惑。

(二)中国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系统性变迁的泛西方化背景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经过多年独立的高等教育实践,虽然受制于特殊历史背景,仍然积累了不少属于自己的经验。改革开放之初,有中国特色的新实践成为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的直接源泉,由于需要总结办学经验和办学思想,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应运而生。[3] 这一阶段实质是在摆脱陈旧思想束缚后,尝试通过实践探索和经验升华形成适应中国改革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思想,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

以欧美日特别是美国理念为主的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在经济社会变革中持续扩大对中国的影响,20世纪末中国实施积极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由此牵一发动全身,促成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系统性变迁的新趋势,无论它带来的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都不可避免地在当前和未来提升了西方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力。所谓正面导致影响力提升,是指中国高等教育如欲循此路径获得更大发展,似乎需要进一步贯彻西方高等教育思想;所谓负面导致影响力提升,是指如欲解决循此路径发展将遇到的难题,似乎也得依靠对西方高等教育思想的解读。

虽然存在众多文化、文明等方面的冲突,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更加趋向融合仍有可能成为21世纪特征之一,它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可能的未来高等教育景象,即各国高等教育思想、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人才能够互相融通。在此背景下,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也许更多地会被一般民众所接受,因为人们以为它不仅可以解决中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问题,也能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更重要的是,人们以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西方化”(准确地说,应该是中国高等教育全面吸收西方高等教育思想)有利于加快全球一体化进程,对新世纪、新时代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将会贡献巨大,是中国作为新的世界性大国崛起的一种跨文化特征。

三、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系统性变迁不可逾越的环节

(一)灰色区域在实践上难以逾越

世界无论如何强调共同发展,都难以真正做到国家之间均衡发展,甚至一国之内各区域之间也有差距。以往强调走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包括坚持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未来即使从人类社会趋于一体化的背景出发,不再过度地、片面地强调中国自己的东西,而采取广泛吸收和借鉴,甚至部分移植的策略,但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并非因此就能一帆风顺。

国情和实际始终制约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制约高等教育政策。如果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问题,包括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个人层面的具体问题,缺乏预先思考和实证研究,那么中国的高教政策可能陷于“见招拆招”、疲于应付,难以保证连续性和有效性。因此在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系统性变迁过程中,规划中国高等教育特殊问题研究、积极填补灰色空白十分必要。

(二)填补灰色空白的策略分歧

当前中国各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对于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都十分关注,学者之间也存在较大分歧。归纳起来,部分姑且称为“传统派”学者的观点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就是通过深入中国实际、坚持自我发展的研究道路,独立探索并构建起原创性的、可与西方理论平起平坐的先进理论体系。另一些姑且称为“现代派”学者的观点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首先是通过全盘理解和全面吸收最先进的西方理论,融会贯通之后明了其优缺点,以此为基础形成更适合中国发展需要的创新理论。[4]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两种观念的分歧实际是,“传统派”主张“中国的才是世界的”,“现代派”主张“中国的首先是世界的”,即前者要以中国经验和传统为基础发展高等教育思想,后者要以西方理论为基础发展高等教育思想。笔者以为,在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系统性变迁过程中,两方面实际是可以统一的,因为无论是有针对性的理论首创,还是补足已有理论的灰色区域,都绕不开本土化高等教育实践。

四、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系统性变迁中的本土化探索

(一)当代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引发中国全新本土化探索

全球化发展的背景凸显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若干比较优势,因此事实上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实践,表现为中国尽力吸收借鉴西方制度和理念以争取站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前列。中国高等教育目前发展水平按照“西方标准”(如生均经费、保障制度方面)尚处于追赶阶段,却已经遭遇灰色空白区,解决困难和问题缺乏现成答案。中国全新本土化探索成为必然,例如近期被采纳的包含慈善性和扶助性质的“半工半读”职业教育理念[5]。这一现象说明,任何高等教育思想付诸实践后都需要研究、探寻解决现实问题的本土化方式。

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必然引发中国本土化探索的原因,首先是要解决实施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目标迷失问题。国家或区域层面的理性规划不能替代教育系统的“自组织”。模仿与创造之间也无法简单过渡,中国一味求快地发展甚至从硬件方面实现超越,结果可能大而不强、似是而非;其次是要解决教育快速发展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问题,在中国式和谐社会体系中,平衡或协调教育发展代价需要本土化操作方式;第三是要解决教育发展受到经济、社会、文化条件制约的问题,使适度超前的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发挥本土实效;第四是要解决正确理解教育发展目标的问题,确立关注个体发展的、本土化的“以人为本”策略,避免因过于关注教育事业整体发展而导致局部利益和功利主义至上。

(二)当代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与中国本土化探索的结合点

当代西方高等教育思想虽承袭自久远的传统,但经过长期“扩张”和不断改造后,实质是泛化了的、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的演变发展既包含积极因素也包含消极因素。积极面是当代西方高等教育思想更加现实,融合了丰富经验,扩大了普遍适用性特征,等于是一个多元化的代名词。消极面是植根西方的高等教育思想在演化中混入某些片面结论和伪现象,有可能误导本土化探索。

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既给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制造了麻烦,也给中国高等教育实践提出了难题。如果西方化和中国化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那么如何进行本土化探索呢?笔者认为,全球化的本质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发展,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彼此关联的基础。全球共同发展的特征是和谐性与可持续性,它是各国求同存异、逐步消除不均衡和社会耗散的关键。因此,中国本土化探索与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的结合点在于,利用人类一切优秀成果,创造性地实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和谐、持续发展,尤其要保障每个人的发展潜力不断得到提升。

五、当代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带来的实践课题及本土化解决策略

(一)迅速增长的中国本土化实践新课题

21世纪初,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多元化方向快速发展,但绝非一帆风顺。观察当代世界高等教育,日本已经进入波涛暗涌的所谓“全入时代”,部分欧洲国家甚至美国停留于倦怠的“高原期”,未来中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存亡兴衰也将会变得十分现实。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发展是以个人充分自由的发展为前提,高等教育发挥社会作用的方式将发生较大变化,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间的平衡点右移,服务个人的目标变得更加突出,保障和促进终身学习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核心,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与个体享用功能、社会化功能与个性化功能趋向统一,对此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并未做好充分准备。显然,有待中国高等教育本土化探索的新课题包含其中。

中国高等教育在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影响下的快速发展,实质是全球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中国背景下区域的发展、区域背景下个人的发展,因此这种发展极不平衡且潜藏危机。一方面,身为领头羊的发达区域的高等教育可能很快追平世界先进国家却迷失了方向,落于尾后的不发达区域的高等教育可能目标远大却华而不实,两头都无先例可循;另一方面,体现新自由主义的个人全球化观念及高等教育选择模式来势凶猛却可能代价高昂,体现实用主义的本地化及新移民高等教育模式轰轰烈烈却可能后继乏力,两方都需高度关注。

当代世界、国家、区域、个体的发展相互关联:个人越来越关注高等教育的实际效用;而个人发展机会和实际发展结果整体或部分受制于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高效、灵活、多样的区域化高等教育构成了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有助于个人发展途径的理性选择。因此,需要通过中国高等教育本土化探索,实现从粗放型发展到精耕细作的转变,为任何生活于或想要生活于某一区域的人提供适切的教育。中国高等教育本土化探索不仅填补了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众多的灰色空白,还有可能做出重要的理论修正,例如“学习型社会”在中国也许会提前到来。

(二)实践课题的本土化策略分析

第一,本土化策略有“活用”和“还原”的区别。过去即便受到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本土高等教育也不会自然或自觉地全盘吸收公认的西方观念,常常是引入自认为最有用或最易见效的东西,这在中国发展大学城过程中可以看到。这种“活用”具有灵活性但也有可能形成误导,以国际化之名将整体性的西方高等教育思想肢解。“还原”则是用本土化探索填补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的灰色区域。将代表人类高等教育文明的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整体呈现、公开评判以辨优劣。中国本土高等教育的创新,应在完整认识、客观批判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通过深入系统的理论思考,形成真正有中国特色的东西。

第二,本土化策略有“治标”和“治本”的区别。“治标”采用经验积累和政策调整相互交替的非系统性的解决问题方式。“治本”采用探索试验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系统性的解决问题方式。前者具有时效性,后者具有长效性,时效与长效、灵活性与系统化都有价值。但是中国高等教育本土化发展的长远策略,应该建立在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的系统性变迁之上。

第三,本土化策略有“部分”和“整体”的区别。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途径,必然是开放高等教育体系下的区域和个体多元化发展。但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在构建调整中,片面理解国际化和全球化,实际注意力只集中在中国少数最好的大学和学生身上,忽略了中国本土高等教育的策略对象应是所有高等教育机构和每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国人。

第四,本土化策略有“相对”和“绝对”的区别。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是提升人的发展潜力,背景是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土教育对个人发展选择而言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高等教育本土化策略因此具有相对性。但是考虑到客观因素,个人仍会受到地域时空的限制,经济条件也影响到自由选择的机会,本土教育对部分人的发展尤其重要,高等教育本土化策略因此又具有绝对性。中国本土高等教育的策略既要看到多元化带给个人的无限发展空间,又要看到个人脚踏实地带来的社会生态和谐的意义,应确立高质量、高效率服务于每一个国民的观念。

从对中国高等教育本土化探索的策略分析中,笔者认为,不论是填补灰色区域还是独立创新,首先要深刻认识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在还原中治本,在整体中思考部分,在相对中实现绝对。由此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说“中国的才是世界的”和“中国的首先是世界的”是可以统一的,泛西方化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和中国本土化探索在实践上也是一致的。

标签:;  ;  ;  ;  ;  

高等教育泛西化思想与全球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_方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