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交恶与“文化大革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大革命论文,中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苏联背景。这种背景,一方面是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论战,它是毛泽东同志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不断“左”倾的极其重要的“助剂”。另一方面,赫鲁晓夫在苏联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为毛泽东同志所误解,为毛泽东同志提供了“现代修正主义”的蓝本,使毛泽东同志进一步看到了资本主义在中国复辟的事实上的危险,终于发动了一场以“反修防修”为目的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30年前爆发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在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左倾错误理论指导下的产物,这种错误理论经历了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9年庐山会议发动的“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1962年的八届十中全会等几次严重升级,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纵观这一左倾错误发展的全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它的每一次升级都有着不容置疑的苏联背景。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所指出的:“苏联领导人挑起中苏论战,并把两党之间的原则争论变为国家争端,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巨大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正义斗争。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我们在国内进行了反修防修运动,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误日益深入到党内,以致党内同志间不同意见的正常争论也被当作是所谓修正主义路线的表现,使党内关系日益紧张化。”
1
众所周知,自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10余年间,中苏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友好到对峙的大转折。一般说来,1957年以前,是中苏关系的“密月”期,1958年以后,中苏间的热情开始降温,分歧逐渐明显并开始公开化,两党之间的争论开始恶化为两国间的对抗。
早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前后,在以三大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完全胜利,党的工作重心即将由革命转入建设的关键时刻,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以及“八大”通过的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代表了这种探索的最初成果。在谈到《论十大关系》的写作动机时,毛泽东曾说:十大关系是基本观点,就是同苏联比较,除了苏联的办法以外,是否可以找到别的办法能比苏联、欧洲各国搞得更快更好〔1〕。 因此毛泽东同志论述十大关系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吸取过去照抄照搬苏联的东西过多而走的一些弯路、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等教训,从苏联的教条中摆脱出来,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比苏联和东欧各国更快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据薄一波回忆,当毛泽东同志正在为写《论十大关系》而作调查研究时,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由米高扬直接送达毛泽东〔2〕, 从而更坚定了他作这种探索的勇气和信心。
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国际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56年,除了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之外,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接连发生了“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而帝国主义阵营的美、英、法等国则出兵中东,武装干涉伊拉克和埃及内政,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秘密报告不仅在社会主义阵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造成了混乱,而且给帝国主义以反苏反共的口实。这种国际背景给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影响是直接的,在总结“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的经验教训时,毛泽东曾反复强调, 这是因为两国的执政党没有抓好阶级斗争。 当1957年夏季极少数右派分子向党进攻之时,毛泽东同志便很自然地联想到了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并且指出:“这是一场大战(战场既在党内,又在党外),不打胜这一仗,社会主义是建不成的,并且有出‘匈牙利事件’的某些危险。”〔3〕因此,1957 年的反右派斗争被人为地扩大化了,造成了建国以后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第一次左倾错误升级。
2
1958年,是中苏关系由友好走向分歧的关键一年,“在中苏关系发展史上,1958年是个转折点,国际上普遍这样认为,赫鲁晓夫也在公开场合讲过。”〔4〕“为什么说1958年是个转折点呢?有迹象表明, 苏联方面在考虑整个政治战略部署准备有所改变,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是1958年元旦克里姆林宫的新年国宴,在苏共主席团长桌背后台上突然发现布置了一盆利用电光装置的熊熊烈火的盆景,上面写着‘解冻’。这是明白地宣布,苏方与西方世界的关系要解冻了,要缓和东西方紧张关系了。”〔5〕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折呢? 除了“苏联方面在考虑整个政治战略部署有所改变”以外,还因为经过一系列党内斗争,在1957年苏共六中全会清除了所谓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反党集团”以后,赫鲁晓夫在苏联党和政府中的地位已经得到巩固,苏联的国防力量也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于是,大国沙文主义开始暴露出来了。
1958年8月,赫鲁晓夫匆匆来华,提出由苏联出钱、出技术, 由中国提供基地的建立所谓“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的要求,遭到了中国党的严辞拒绝。
之后,赫鲁晓夫等苏共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对中国党的内政外交横加指责:诋毁“双百方针”,说我们不该与印度尼赫鲁交火,不该炮击金门,不该放走达赖,甚至攻击和嘲笑正在进行中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些都是中国领导人,尤其是毛泽东同志所不能容忍的,特别是“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毛泽东同志是极为珍视的,它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创造,也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特色,因而任何人都不能染指。1959年7月, 彭德怀同志在庐山会议期间的发言及其意见书中,因为多了几根触及“三面红旗”的“刺”而被打成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志曾在一个《内参》件上批示:“一个百花齐放,一个人民公社,一个大跃进,这三件,赫鲁晓夫们是反对的,或者是怀疑的。……这三件要向全世界作战,包括党内大批反对派和怀疑派。”从这段批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庐山会议之所以要对彭德怀在党的原则和纪律规范内的一纸“意见书”上纲上线、大加挞伐,原因在于彭德怀是在党内替赫鲁晓夫说话,何况在庐山会议之前,彭德怀曾率领一个军事代表团刚访问过苏联和东欧,并被赫鲁晓夫称为“国际英雄”。“‘是不是从外国取了经回来了?’这正是讨论时,有人射向彭德怀的一支恶箭。”〔6 〕庐山会议的严重恶果是开始把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引向党内。
3
1959年以后,苏共在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们毁合同、撤专家,并不顾中国党和政府的原则立场,单方面将中苏分歧公诸于世,把两党之间的争论扩大到国家方面。
1959年6月,苏联政府撕毁了中苏双方在1957年10 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有关的技术资料。
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突然照会中国政府, 片面决定召回苏联专家。7月25日,未等我方答复,苏方又强行决定自7月28日至9月1日将它在华的专家1390人全部撤回,撕毁了343个专家合同及合同补充书, 废除了257个科学技术合作项目。
“1961年10月举行的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是苏共领导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裂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新的高峰。”〔7 〕赫鲁晓夫在这次大会上将其“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以及“全民党”“全民国家”的理论系统化,并继苏共二十大后又一次集中诋毁斯大林,攻击中国共产党,“甚至公然表示支持中共党内的反党分子”。
1962年4月16日,由于苏联通过其驻新疆领事的长期策动和诱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城,裕民、霍城三县居民6万余人逃往苏联。5月25日,又制造了伊犁暴乱事件,在中印边境冲突中,苏联在宣传、物资、武器等方面大力支持印度扩张主义者。
中苏交恶的不断升级,严重地影响了中国党内的政治生活,这种升级与当时党内和国内出现的所谓“单干风”、“黑暗风”和“翻案风”交相作用,使得毛泽东同志脑子中的那根惯有的阶级斗争之弦一下子拉紧了许多,仿佛一个修正主义的幽灵正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上空徘徊。
1962年初的“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到国内修正主义的问题。
在1962年9月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上, 毛泽东把阶段斗争问题重又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阶级斗争的观点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他断言: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并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这样,阶级斗争的迷误日益深入党内。“国外帝国主义的压力和国内资产阶级的影响的存在,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思想的根源。在对国外阶级敌人进行斗争的同时,我们必须及时警惕和坚决反对党内各种机会主义的思想倾向。”〔8〕
西方一位研究中苏关系的权威曾说过这样的话:“莫斯科再一次低估了中国人的自信、决心、能力和对经济困难——大跃进和意料之外的自然灾害的抗击力。这些挫折,加上苏联的高压,导致倔强的共产党中国日益抵触,从而对于中国坚持自己在理论上的立场和在政治上的孤立地位,反而起了强化作用。”〔9〕
4
1962年以后,中苏之间的分歧开始由内部争论转为公开的论战。
1963年初,苏联驻华大使契尔沃年科转交苏共中央给毛泽东主席的一封信,建议两党停止争论,举行会谈。1963年6月14日, 作为对苏共中央来信的答复,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一文。一个月后,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了一封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这是对中共6月14日信件的评价。 “中共中央认为,这封信的内容是不符合事实的,它的观点是我们不能同意的。 中共中央将在适当的时候予以澄清和评论。 ”〔10 〕于是, 从1963年9月6日至1964年7月14日, 《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先后发表了9篇评论苏共中央公开信的文章。 这些系列文章系统地澄清了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无产阶级专政、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等问题上与苏共的分歧,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原则和立场。中共原来准备写“十评”,因为赫鲁晓夫在1964年10月下台, 中共从团结的愿望出发, 没有发表第十评, 并于1964年11月5 日派出了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国党政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庆典,希望苏共新领导的态度能有所改变。可是,中共代表团被勃列日涅夫告知:他们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问题上,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同赫鲁晓夫没有一丝一毫的差别,更有甚者,“在十月革命节的国宴上,当贺龙副团长和苏方崔可夫元帅在谈话时,马林诺夫斯基向我党提出无理挑衅,公然出面对兄弟党的最高领导人施加压力,幻想改换我国党领导人,当时被贺龙副团长顶了回去。”〔11〕
1966年1月,苏联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签订了为期20 年的“友好互助条约”,据此条约,大批苏军进驻中蒙边界,严重威胁中国“三北”地区的安全,中苏关系恶化到极严重的地步。
在中苏论战白热化,以致出现中苏、中蒙边界严重军事对峙的同时,国内阶级斗争的空气进一步升温,党内出修正主义的危险提到了相当严重、耸人听闻的程度。
从1963年开始,全国城乡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是毛泽东同志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一次有针对性的实践,是“反修防修”的一次预演。
1964年7月, 毛泽东同志亲自审定了第九评——《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其中指出:“对于另一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复辟,人们往往不容易看得到,往往不注意,往往不警惕,因而它的危险性也就更大。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由于党和国家的领导蜕化变质,走上修正主义道路,走上所谓‘和平演变’的道路”。从这里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已经对中央可能出修正主义这一问题提高了警惕。
1965年1月, 在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中,进一步把社教运动的重点明确为“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1965年底,毛泽东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如果中央出修正主义,你们怎么办?”至此,原来那种一般意义上的修正主义已经具体化了,这就是后来的“以刘少奇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荡涤神州”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正象有的论者所指出的:“很明显,在1962年以后,在导致扩大化错误加速发展的诸因素中,来自国外的因素——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正义斗争和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误解——的作用明显增加了。”〔12〕
5
如果说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方面,特别是在有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些原则问题上的争论造成了毛泽东同志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不断左倾,那么,苏联在赫鲁晓夫上台以后,特别是在苏共二十大以后按赫鲁晓夫自己的思维意向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使得毛泽东同志进一步看到了资本主义在中国复辟的事实上的危险。
从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到1961年的苏共二十二大,赫鲁晓夫基本完成了其改革的理论构建,这种理论的核心,就是曾经为我们口诛笔伐的“三和两全”论,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改革措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苏联的社会政治状况和阶级关系,苏共认为,早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1936年,苏联即已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由于普遍实现了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使得苏联国内的政治状况、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权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在目前的苏联社会里,敌对的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已不复存在,苏联已经进入了“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时期”。国家已由阶级统治的工具变为“代表全民意志的机构”,“已变为全民的国家”。同时工人阶级的党也“成了全体人民的党”,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目前最主要的职能是“组织社会生产和领导经济”。并且认为:“对社会的一切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就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13〕。赫鲁晓夫本人也认为:列宁作为革命的组织者、党和国家的奠基人而载入史册;斯大林虽有错误,但保证了反对德国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那么,自己的任务就是给人民带来和平和福利。
在所有制方面,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包括个体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份的并存。在经济的计划化方面也不象过去那种清一色的指令性计划,并且开始引进市场机制。
在管理体制方面,强调部门、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重视利润、价格等经济手段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在意识形态领域,强调人们在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提倡创作自由,认为文艺工作者不应该是根据命令,“而是根据自己的信仰”去创作。
在外交政策方面,赫鲁晓夫也有他自己的新思维。他认为,由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加强,维护和平力量的壮大,特别是苏联军事力量的强大,美国不可能轻易地冒打一场核大战之险。因此,苏联应该争取时间,发展自己的经济,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东西方的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是完全有可能的,“和平过渡”是可以通过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来实现的。“或者是和平共处,或者是发动历史上最具有毁灭性的战争。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14〕苏联共产党确信:“哪个制度比较好,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不应当通过使用导弹核武器的世界战争来决定,而应当在和平竞赛中决定。”〔15〕一旦苏联成了世界第一强国,“所有国家的人民就会最后确信社会主义”。
要恰如其分地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现在看来还不那么容易。其中有些内容的鲁莽和轻率也是显而易见的,但主要的方面,包括赫鲁晓夫勇于改革的胆识,改革给工农业生产带来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在农业方面的积极影响是很大的,一直困扰苏联的粮食问题在赫鲁晓夫时期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他的和平共处,“铸剑为犁”的口号也是有积极意义的。总之,赫鲁晓夫的改革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起到了投石问路的作用,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历史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偶然性。当赫鲁晓夫在苏联推行其改革计划的时候,毛泽东同志也正在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1962年初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曾经说:建国后的头八年,“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搬照抄苏联,特别是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自己的创造性很少。……从1958年起,我们就确立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应该说,这两种探索的动机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内容迥异,毛泽东同志走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采用的是群众运动的办法,用“政治挂帅”“思想领先”作为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原动力和维系这种群众运动的向心力。实践已经证明,这条道路和这种办法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最好的温床。而赫鲁晓夫在苏联推行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与“帝国主义阵营”“和平竞赛”的道路,运用“利润挂帅”“物质刺激”等经济手段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这样,两条道路、两种方法之间就有了一道很深的鸿沟。
本来,在这种情况下,两条道路并行不悖、互不染指,也就相安无事了。而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偏偏要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受挫的时候对“三面红旗”冷嘲热讽,在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落井下石。在国内,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领导同志,从实际出发,为克服困难进行了许多纠左的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提出,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同志进行甄别平反,给被划为“右派分子”的大多数人摘掉了帽子;在农村政策方面实行了以包工包产为中心的,允许超产奖励的责任制,允许一定程度、一定范围的家庭副业的存在,重开农村的集市贸易,重新肯定生产小队的所有权;在工矿企业方面,颁布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对工业生产中的管理体制,管理办法以及各种比例进行了较大的改造和调整;再一次认定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意识形态领域又开始活跃起来。
所有这些,都是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但与毛泽东同志理想中的社会主义模式格格不入,因此,这些措施和政策在他那里被归纳为“单干风”“翻案风”和“黑暗风”,是在向赫鲁晓夫靠拢。恰好在这个时候,美蒋集团又一次把反华、反共、反攻大陆的叫嚣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在国内,由于严重的经济困难,社会上一些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分子妄图变天,配合美蒋行动;同时,在城乡的一些基层单位里也存在着经济管理方面的帐目不清、财物不清、仓库不清等问题;在干部作风方面,有些人搞特殊化,多吃多占,极少数贪污腐化,也有个别坏人混入了组织内部;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少量格调不高,内容不健康的作品,这些“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和“单干风”“翻案风”“黑暗风”联系起来,正好是苏联“修正主义”的最好注脚。
至此,以“反修防修”为原始动机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终于被提上了日程。
注释:
〔1〕周承恩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4〕李越然:《外交舞台上的新中国领袖》。
〔5〕〔11〕刘晓:《出使苏联八年》。
〔6〕李锐:《庐山会议实录》。
〔7〕〔10〕《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1963年9月6日文章:《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
〔8〕《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的公报》。
〔9〕[美国]A·D·洛乌:《龙与熊·中苏争端始末》。
〔12〕郑谦:《对“文化大革命”发生原因的再认识》,见《十年后的评说》。
〔13〕赫鲁晓夫:1955年2月18日在乌克兰党中央全会上的讲话。
〔14〕赫鲁晓夫:1956年2 月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总结报告。
〔15〕波利扬斯基:1965年11月在庆祝十月革命48周年集会上的讲话。
标签:修正主义论文; 中苏交恶论文; 中苏关系正常化论文;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论文; 中苏关系论文; 赫鲁晓夫改革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中苏论文;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 历史论文; 论十大关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毛泽东论文; 阶级斗争论文; 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共产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