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学院:大学的中转站或防护线_大学论文

社区学院:大学的中转站或防护线_大学论文

社区学院:大学的中转站还是防护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转站论文,防护论文,学院论文,大学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0)03-0067-06

社区学院是20世纪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组织变革中最为激进的机构之一。二战后,社区学院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美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面对庞大的入学新军,高等教育自身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区学院的“冷却”作用与大学之间的关系成为高等教育界关注的议题之一,并形成了不同的研究学派,以伯顿·克拉克、亚瑟·科恩为主要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学者盛赞社区学院是大学的“开门人”;以卡拉贝尔和布林特为代表的冲突主义学派学者则以犀利的笔锋和激进的言论颠覆了对社区学院赞扬、肯定的看法,指出社区学院在本质上是大学的“守门人”。

一、社区学院:大学的中转站?

自20世纪60年代,以伯顿·克拉克、里兰德·麦迪斯科尔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从学生的智识倾向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组织的稳定出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进入大学学习,社区学院应是大学的中转机构。社区学院作为大学的中转机构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社区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对于美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

1.伯顿·克拉克的“冷却”理论

克拉克认为“冷却”过程是高等教育组织机构通过一种温和而又不失理性的方式处理大众大学梦想的过程。社区学院是每一个在学业竞争中遭受失败和挫折青年的中转站,无论是转向转学课程还是终结性职业课程,社区学院都是走向适合自身智识倾向和未来职业生活的中转平台。社区学院吸纳了大量在学业竞争中遭受挫折和失败的青年,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门,通过有步骤的咨询指导为他们的生活和职业生涯进行再次定向,使那些学业发展优异、有能力转学的学生有机会以社区学院为中转进入大学继续学习;同时,冷却那些学业准备不足学生不切实际的升学梦想,转入终结性课程,开辟另一条成功的途径。 “冷却”作用的合理发挥需要采取有效的操作步骤,这样才能确保冷却过程的公平性。

社区学院作为中转机构是高等教育系统自身发展逻辑对社会发展要求的一种回应,因此社区学院所打开的这扇门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其冷却过程是非常必要的。在民主社会中平等机会的获得与实际机会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矛盾。民主社会鼓励人们积极进取,自由追求梦想,但是现实社会的有限资源并不能满足每个人的理想要求。必须有一个特定的社会组织妥善地处理这一矛盾,以缓解失败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压力,保护失败的学生,避免他们遭到公开的抛弃。社区学院尤其要扮演“冷却”这一社会角色①。在高等教育的“冷却”过程中,个体的理想与高校所能提供的有限手段之间产生的矛盾被掩盖掉,个体与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压力被最小化,解决了高等教育大众与精英化之间的矛盾,确保了整个高等教育内部结构的稳定和良性发展。从而使整个社会在没有引起重大骚乱的情况下继续向前发展②。在克拉克那里,社区学院是面向那些在残酷的升学竞争中败下阵来的青年的,社区学院安置和安抚这些学生对于理解现代高等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不无自豪地说道:“社区学院是一个人人可以进来,而且人人能取得成功的地方。”③

社区学院“冷却”功能的产生不仅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社区学院开门招生,没有选拔性考试,会带来这样一个问题——入学的学生个人理想和抱负与其自身能力并不都是对等的,学生的目标与个人能力产生的鸿沟使得冷却的发生不可避免,而那些在学术能力上有充分准备的学生的升学理想并不会被冷却。

克拉克详细解释了“冷却”(cooling out)与“丢弃”(casting out)的差异,指出激进主义学者往往都误读、误用了“冷却”的真正用意和作用。“冷却”并不是丢弃,冷却并不是要赶走学生,而是去真正地发现人才。援引了波尔德1971年的研究结论,波尔德通过问卷调查将社区学院学生分为三组:志向冷却者(coolers)、志向升温者(warmers)、志向未变者(stayers)。研究发现,在冷却的背后,志向升温相对更普遍一些④。克拉克冷却理论的合理性后来也得到实证研究的验证和支持,1993年大卫·赫米奇以佛罗里达社区学院为个案,经过一系列的相关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社区学院学生志向的冷却与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种族等并不存在显著性相关。⑤

2.社区学院: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

该如何看待社区学院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呢?在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看来,社区学院非但没有远离高等教育系统,而且从制度上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成为一类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社区学院对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和制度变革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学院在教育系统中处在一个很特殊的位置,它一方面要处理与高中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做好与社会各种机构的关系;社区学院充当了一个分配机构,安置大量的高中生,并为个人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社区学院不仅为中等后教育的民主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也影响了美国学制的改革,新的学制模式(8-4-2-2)逐渐开始取代传统的8-4-4制模式。社区学院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学制变革是值得关注的,作为教育系统中新增加的一个环节,社区学院鼓励大量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学院学习,并保证他们有机会进入大学进一步深造。⑥与此同时,社区学院通过开放的招生政策吸纳了大量以往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这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变革影响重大,它迫使传统的学院和大学调整课程计划,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⑦社区学院并非只是被动地接受大学的控制,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组织变迁,因此,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一直强调社区学院与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真正差别在程度和类型上,而不是在地位和等级上。

社区学院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应该如何保证它在高等教育中的合法地位呢?亚瑟·科恩对此进行了系统而长期的研究。科恩认为社区学院的学院教育职能是保证其高等教育合法性的重要依据。因此,科恩非常重视社区学院的学院教育职能,他认为社区学院除了充当监护学生的角色外,更重要的是应作为一种教学和学习机构。⑧

在美国教育史上,没有哪一类教育机构像社区学院一样扮演如此艰辛的角色。⑨面对外界复杂,有时甚至是矛盾的要求,科恩坚持强调社区学院首先是一个教育和学习机构,而不是任何利益组织和个人的代理机构。他非常重视社区学院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力图建设社区学院独特的学院文化,使社区学院成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降低招生标准、扩大招生范围是否就意味着社区学院滑向高等教育的边缘位置?科恩认为只要社区学院能保证其良好的学院教育质量,这种趋向是可以避免的。

结构功能主义学派认为,冲突主义学派陷入了一种逻辑和实践中的死胡同,他们一意孤行地追求教育平等,认为只要教育结果存在不平等,所谓的教育平等都是空谈。激进主义者开闸泄洪、追求一致的做法从根本上是一种虚假的平等(defeating form of equality)。一方面,人人都进入大学学习学术课程是非常危险的。大量学术成绩差的学生会摧毁大学的未来,更加严重的问题是造成教育膨胀,引发学历贬值。科恩也指出,“如果一类学院的使命是让大部分学生获得学士学位,那么社区学院的出现将是一种失败”⑩,“如果所有的大学和学院都随机挑选学生,那么高水平大学也将不复存在”。(11)另一方面,人人都学习大学课程也是不现实的。人人进大学是激进主义者一种不冷静的、一厢情愿的诉求。高等教育需要尊重学生智识的多样性,真正的教育平等是为学生提供多种自由选择的机会。平等本身会产生一种受阻效应,把机会增加到超过某个限度,就等于破坏了机会。社区学院所发挥的冷却作用,问题的关键不是取消学院的这个角色,因为总得有一个社会组织扮演这样的角色,任何高等教育系统都需要调和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处理平等、个人能力、个人选择之间的关系,而社区学院作为调和的工具,其冷却过程就是一种必要的妥协方式。(12)

二、社区学院:大学的防护线?

以卡拉贝尔和布林特为代表的冲突主义学派学者以犀利的笔锋和激进的言论颠覆了对社区学院赞扬和吹捧的看法,他们指出社区学院并非如结构功能主义学派所言,是大学的“开门人”,相反,社区学院在本质上是大学的“守门人”。

1.虚假的承诺:精英防线的合法化

对社区学院与大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为冲突主义学派的急先锋,卡拉贝尔首先对伯顿·克拉克的“冷却”理论做出了评论。卡拉贝尔是加州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教育公平研究,70年代初成为冲突主义学派的领军人物。

卡拉贝尔认为社区学院将大部分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挡在了大学门外,从而保证了精英大学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特权和地位。克拉克的解释一方面冷却了大部分学生的升学理想,另一方面使冷却的过程合法化,因为社区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个人而非社会组织(13)。卡拉贝尔引用了相关的数据,说明社区学院的学生更多来自工人阶级家庭(其父母一般都没有高中毕业)、少数民族和有色人种的家庭。社区学院的大多数学生都期望获得更高的学位,但只有很少的人获得较高学位,而大学梦想被“冷却”的恰恰是大多数低收入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这些学生或者辍学,或者选择学习终结性职业课程;获得转学的大多都是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高的学生。(14)卡拉贝尔据此质疑克拉克所提出的学业成绩测试标准,大学录取转学学生所采用的学术标准本身即是排斥穷人和少数民族的,是为了确保以富人为主体的大学精英在高等教育中的特权和地位。因此,与其他社会阶层相比,社会等级地位较低的学生更有可能中途辍学而不是转入四年制学院继续学习。(15)

紧随卡拉贝尔,冲突主义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马里兰大学社会学人类学副教授弗里德·平卡斯,他非常赞同卡拉贝尔的观点,认为那些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是在无知中被冷却到终结性课程中的。进入社区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是非白人和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这些学生在学习职业课程的过程中并没有获知职业领域的真实情况,而是糊里糊涂转入了终结性职业课程中(16)。这种糟糕的状况在社区学院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转变,1985年以来,社区学院的生源构成和测试成绩越来越趋向同质(17)。1982-1992年间,低收入群体学生在社区学院注册的比例由16%上升到22%,在四年制学院却有所下降,高收入群体学生注册四年制大学的人数反而有所上升,从55%上升到65%。社区学院虽然声称以教学为中心,但是学院并没有提供良好的教学支持。入学时大部分学生知识技能水平较低,但面对这些困难学生,社区学院有针对性的教学支持并不常见。(18)冲突主义学者认为,社区学院很“体面”却无情地处理掉了低收入学生群体的大学梦想,维护了精英大学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支配地位。社区学院成为高等教育中接收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学术能力又很差的学生的场所,始终处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最底层。(19)

社区学院不仅处于高等教育等级系统的最底层,而且其学生所取得的教育成就一般都要低于在四年制学院学生的成就。奥斯汀、贝尔、韦伯等人对四年制学院和社区学院学生跟踪研究4-14年后发现,四年制学院的学生有70%获得了学士学位,而只有26%的社区学院学生获得了学士学位。社区学院有志于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要比四年制学院少,四年制学院有志于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高达85%。(20)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即使将两个学院学生的社会背景、个人能力、学习志向、高中学业成绩保持一致,二者在取得学士学位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纳恩里和布里尼曼对1972年入学的学生进行了分析,发现即使在相同的家庭背景、志向和高中学业成绩的情况下,社区学院的学生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依然要比四年制学院学生少11.5%,接受教育的时间也比四年制学院学生少0.16年。(21)高等教育系统通过轮轮淘汰的教育流动机制合法而残酷地终结了大部分社区学院学生的大学梦。

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强调社区学院“冷却”背后的指导和安抚作用,冲突主义学者对此也表示质疑。麻省剑桥学院社会学教授霍德·伦敦对一所城市社区学院教师和学生的文化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克拉克所谓的“冷却”功能并不奏效,社区学院并没有达到想象中的安慰作用,它为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开启一扇门的同时却关上了另一扇门,这给学生带来的伤害要大于学院给予他们的抚慰。(22)

2.无奈的妥协:组织利益的博弈

卡拉贝尔与布林特通过制度主义的视角系统分析了社区学院是如何以民主承诺的形式来维护学院和大学利益的,实际上,承诺的背后是社区学院协会与大学组织利益的妥协。社区学院作为大学的防护机构,其地位始终被大学边缘化,并不具有大学教育性质。“两年制学院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民主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初级学院的传播和普及主要是一种把学生从大学转到高中向上延伸的机构的手段。”(23)早在社区学院前身初级学院建立之初,初级学院的首创人芝加哥大学校长威廉·哈珀就曾提到可以将学院教育的头两年视为大学水平教学的非必要部分。学院的前两年教育在根本上是一种中等性质的教育。以哈珀为代表的一批大学校长希望两年制学院可以带离学业准备不足的学生,保证大学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初级学院和社区学院一直是大学的一道安全阀,对此高等教育观察家和评论家戴维德·里斯曼以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为例,不无生动地评论道,“社区学院被视为1960年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建立起来的一道护城河……围绕着加利福尼亚大学,使他能够不接受那些低能学生为自己的新生”(24)。

社区学院之所以称得上是高等教育中名正言顺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中等教育的延伸,还主要取决于社区学院转学教育的功能。因此在所有工作中,两年制学院不得不首先确立自身“正统”学院的地位。初级学院运动早期的领导人就曾通过学院的转学教育来确保社区学院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以此作为取信民众的一种方式。事实上,社区学院的存在并没有提供更多的转学机会,相反,社区学院把大部分学生挡在了大学门外,将学生的志向和梦想转向终结性课程,最终将这些人带离大学。内部和外部强大的力量促使社区学院越走越远,开始逐渐远离其广受欢迎的使命,不再致力于学生的转学。有些人甚至希望社区学院彻底脱离主流的高等教育,专注于终结性职业教育。如果社区学院职业教育的取向继续下去,那么社区学院可能真的会远离高等教育系统。(25)布林特和卡拉贝尔认为,社区学院虽然是高等教育的边缘型机构,但是他们依然倾向于将社区学院纳入到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研究,他们所提出的批判性结论最终意图是要提高社区学院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组织地位。(26)

社区学院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变迁是与各种组织的利益冲突和妥协的产物。其中大学、社区学院协会、政府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社区学院在高等教育中的从属地位,使得社区学院在与大学竞争中处于劣势,社区学院协会为了自身的组织利益,通过转变学院职能来增强与大学的竞争能力以及在高等教育中的合法地位,社区学院的职能转变是在与大学竞争中的一种妥协。在社区学院看来,处于高等教育结构的从属地位,退而求其次不失为一种组织生存之道。转型既投合高等教育其他机构尤其是大学所好,将大批不符合其要求的学生带离大学,保护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精英优势和特权;又可以使社区学院从高等教育中最低等级的学术机构变成最高等级的职业教育机构。“社区学院声称是真正的学院,承诺提供大学的前两年教育,但是它并没有打算提供多于终结性教育的其他任何教育,社区学院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系统中最低等级的机构,在利益的妥协与交换中成为大学的防护机构,加剧了社区学院与大学的分离。”(27)

社区学院在高等教育中与大学的弥合与分离,成为论辩双方的主要争论点。以克拉克、科恩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力陈社区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革新作用,作为一种中转机构,社区学院与大学在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存在地位等级高低之分,二者仅在教育程度和类型上存在差异。而以卡拉贝尔、布林特为代表的冲突主义学派则认为社区学院是为低社会经济地位和少数族裔人群大学梦想设置的一个骗局,大学精英根本不承认社区学院的大学教育性质,获得转学以及转学后顺利完成大学教育的学生微乎其微。社区学院是社区学院协会、大学和政府组织之间利益冲突和妥协的产物。社区学院在与大学的竞争与讨价还价中退而求其次,成为大学的一道防护线,社区学院以庞大的组织规模和开门招生政策掩盖了其与大学教育的真正差异。

收稿日期:2010-03-18

注释:

①Clark,B.R."The 'Cooling-out' Fun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65,6 (1960):572-574.

②Ibid.,475-576.

③Ibid.,576.

④Clark,B.R."The 'Cooling-out' Function Revisited" In Questioning the Community College Role Edited by.G.B.Vaugha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0 ),34.

⑤Hellmich David M."Assessing the Fairness of Burton Clark's Cooling-Out Process,"Community College Review21,3,(1993):23-24.

⑥Medsker,L.L.,Tillery,D.Breaking the Access Barriers:A Profile of Two-year Colleges(New York:McGraw-Hill,1971),136-137.

⑦Cohen,A.M."Student Access and the Collegiate Function in Community Colleges," Higher Education14,2,(1985):161.

⑧Cohen,A .M.Dateline'79:Heretical Concepts for the Community College(Glencoe Press,1969),18.科恩在后来的文章和著作中一直重申这一观点,可参阅Cohen,A.M."The Dateline'79 Revisited,"In Questioning the Community College Role Edited by G.B.Vaugha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0),41-42; Cohen,A.M."Student Access and the Collegiate Function in Community Colleges,"Higher Education 14,2 (1985):157-162.

⑨Cohen,A.M.,Brawer,F.B.The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second edition)(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89),385.

⑩Cohen,A.M "The Case for the Community College,"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98,4(1990):433.

(11)Ibid.,439.

(12)Ibid.,39.

(13)Karabel J."Community Colleges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41 (1972):539.

(14)lbid.,526-532.

(15)Ibid.,537-539.

(16)Pincus,Fred.L."The False Promise of Community College:Class Conflict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50,3(1980):356.

(17)Brint,S."Few Remaining Dreams:Community Colleges since 1985,"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586,3(2003):16.

(18)Ibid.,30.

(19)Pincus,F.L."How Critics View the Community College's Role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in A Handbook on the Community College in America Edited by.G.Baker (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1994),625.

(20)Dougherty,Kevin J.The Contradictory College:The Conflicting Origins,Impacts,and Futures of The Community Colleg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4),52-53.

(21)Ibid.,55.

(22)London,H.B.The Culture of a Community College (New York,NY:Praeger Publishers,1978),153.

(23)Brint,S.,Karabel,J.The Diverted Dream:Community Colleges and the Promise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America:1900-1985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24-25.

(24)万秀兰.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8.

(25)同上,232.

(26)Hutcheson,Philo A."Reconsidering The Community College," 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 39,3 (1999):315.

(27)Hutcheson,Philo A."Reconsidering The Community College,"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39,3 (1999):205-206.

标签:;  ;  ;  ;  

社区学院:大学的中转站或防护线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