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让语文教学如此美丽论文_刘国强

课本剧,让语文教学如此美丽论文_刘国强

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四川省阆中市保宁中学 637400

题记:“学生参加演戏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戏里的人,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要具备活泼生动的想象,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课本剧可以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使他们对听课、读书发生兴趣……”

——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纤细的情感,深邃的哲理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温柔;有“芳草萋萋,落英缤纷”的诗意。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标准化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重复的操练挤兑了学生宝贵的读书时间,他们成了“考试机器”而不是“会思考的芦苇”,忽视了语文教学的灵活性、人文性、趣味性和审美性。

面对新一轮高效课堂的课程改革,课本剧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引来了一道清澈的活水,让长期沉闷的语文课堂显出了勃勃生机,使学生感受到了人文科学的无穷魅力。编演课本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探究欲,不仅能培养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扩大了语文的教育作用。

一、有助于形象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才会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过去在教学某一课文时,教师照本宣科,全面反复,点滴不漏,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现在,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并且要表演,形式一翻新,学生的兴趣自然就有了。改编剧本?选哪一篇?怎样编?你来演什么角色?能不能演好?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充分讨论,集思广益,甚至争执辩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因为同学们在表演课本剧,实际上是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形象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在轻松的环境中让学生学到知识。形象教学符合中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形象再现教材比满堂贯要好得多。

例如:《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故事所讲述的是一则荒诞搞笑的故事。怎样能将故事展现出来?我让学生一起想办法,安排角色、改编台词。这样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就连平时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也想分担一个角色。这样一个参与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改编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联系时代背景,采用荒诞舞蹈的形式给大家展示出来,将故事背景处理为课本剧的旁白,这样处理的效果能让学生随旁白而进入故事氛围。对原课文教师不用再做细致的讲解,学生已经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课文的学习研讨之中了。而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皇帝、大臣、卫兵,把课文内容形象呈现出来,为了让表演生动,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仔细品味课文内容、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性格,怎样通过语言和舞蹈来表现人物,或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什么样性格的人物会说什么样的话,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神态更合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激起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二、课本剧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

编演课本剧本身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达到巅峰,围绕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表现,动作、表情、对话都达到高度的个性化。

学生对剧本进行再创作的积极性很高,常为一个细节的处理争得面红耳赤,为一个动作的设计比划几十遍。各小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脚本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传统剧、方言组、现代版、音乐剧,花样翻新,出人意料。尤其是方言组和现代版,夹杂了许多现代时髦语言甚至老师也看不懂的网络语言,又有妙语穿插其间,令人欣喜。

汇演时,观看的学生把台上形象与自己创造的形象进行对照,把别人对形象塑造表现的技巧与自己的努力结果相对照,不断调整充实,使形象更为丰富,台上台下,交流创新成果,共同提高语文素质水平。

同时,演出一台戏,光靠少数人不行,要大伙儿通力协作才能成功。学生中擅长表演的,就当演员或导演;擅长丹青图画的,就搞布景或化妆;会乐器的,就配乐伴奏;懂电工的,可搞音响和照明;会电脑的,就搞文字编辑或录像剪辑;工于写作的,就改编或写剧本……各扬其长、相互配合,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三、课本剧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了审美情趣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课本剧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艺术教育,它能帮助学生艺术地感觉、科学地思考。我们不妨把所有的学生都看作审美者,将课本剧及其相关资料称为审美对象。进入审美认识阶段后,学生会说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这种判断必须以学生对课本剧的反复感知为前提,这时加入的对课本剧的讨论评价会使学生尽量扩展自己的注意范围。在审美认识中逐渐体会出审美的快乐,使学生从精神上得到一定解放,视野上得到扩大,心灵中获得了勇气和力量。经过排演课本剧的教学实践,课本剧来源于语文教材,具有良好的文学基础,通过音乐、舞蹈、文学、美术等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呈现在舞台上进行表演,会给人带来一种综合艺术的熏陶。采用排演课本剧教学方式的效果是显著的,课本剧的编写、排演、品评,体现出了学生们极高的审美能力。

就经常表演课本剧的学生而言,他们还会很自觉地去阅读许多戏剧及有关资料,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就欣赏者而言,他们耳濡目染,自然也就会喜欢上课本剧、戏剧了。他们强烈追求真、善、美的事物,自己初步建立起来的审美情趣评价着周围世界,希望社会净化,环境净化,世界美好,自己变得更美好,倘能唤起他们的审美冲动,一定能把学生带入到理解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理性思维中去,达到不必说教而产生“善善而恶恶”的理想境界,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课本剧最大的魅力之所在。

“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引导学生编演课本剧,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从而吸引一颗颗蓬勃向上的心。在那里,他们可以大显身手,他们年少旺盛的精力也将得到正当有益的引导。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搭建这样的舞台,唤醒学生的审美潜质,换个味道学语文,一起来展现美丽的语文天地。让美好的戏剧艺术之花成为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论文作者:刘国强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1月总第1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课本剧,让语文教学如此美丽论文_刘国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