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应注意和把握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应注意论文,几个问题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就精神文明建设最普遍的日常实践而言,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是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我们拟透过晋江的实践,对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应注意和把握的几个问题作些理论思考。
近年来晋江市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围绕着抓活动、树典型、立规范、创优质四个方面进行。行业主管部门普遍建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两个文明建设有机地融为一体,突出“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这一主题,精心组织开展“满意服务、情暖晋江”活动,并推出了110报警服务台等一批先进典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社会上形成了有利于转变行业风气、塑文明形象的舆论氛围;各窗口行业立足于自身的工作实际,建立了各个环节的服务规范,使文明服务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提高了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水平。目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行业经营管理观念的重要内涵,以优质文明服务为核心的行业精神文明创建格局已基本形成,群众对窗口服务行业的满意度有了提高。但是,以行风建设为重点、以优质服务为标志的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并非一时之功,优质文明服务没有止境。从实践中反映出的问题看,我们认为仍应注意和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形成良好的并不断巩固、发展的行业风气,以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个别单位仅仅满足于为竞赛而创建,缺乏长远有效的工作机制,不善于及时地把创建工作引向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二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有些单位只是把创建活动作为提高行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一种手段,对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缺乏深层次的认识。能够立竿见影的事就做,一时没有经济效益的事就持消极应付的态度,有急功近利的倾向。
三是承诺与践诺的关系。从目前来看,承诺只是对自身责任和义务的再认识、再确定,目的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恪尽社会责任。个别单位推出社会服务承诺制时避重就轻,定性多定量少,缺乏可操作性;或者只承诺、轻践诺,缺乏与承诺制相配套的监督机制,使承诺制成为一纸空文,失去了承诺制的应有意义。
四是“硬件”和“软件”的关系。有些单位只重视服务环境的美化、净化和服务设施的改善等硬件建设,忽视服务规范的制定和操作,思想道德教育力度不足,创建工作指导思想片面。
(二)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出发点,树立行业新形象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服务行业还是执法部门,对自我的社会形象都十分关注,并想方设法地加以塑造和维护。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既体现了行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竞争的压力。衡量行业社会形象优劣的因素是多元的,归根到底是公众对其所提供的服务的满意程度和社会对其尽到的责任的评价,因此,树立行业新形象必须始终坚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出发点。所谓的出发点,也就是指导思想的问题。当前在行业尤其是行业领导层应当树立两种意识:
一是政治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宗旨。江总书记指出:“什么叫政治,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行业形象建设坚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出发点,就是行业讲政治的重要体现。
二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意识。服务行业当然要讲经济效益,但对经济效益的实现应当有辩证的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经济效益只有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够得到实现并且不断提高,而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则是行业社会效益的集中体现。
我们认为,树立政治意识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意识,是深化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在指导思想上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只有切实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为树立行业新形象的出发点,以之衡量创建文明行业的一切工作,才能保证创建活动的正确方向。
(三)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提高行业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行业形象的根本标志,也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服务质量是一个多元的系统,既包括服务态度,也包括服务环境,最终体现在服务效率上。从当前来看,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必须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从具体的事抓起,切实解决群众最不满意的“冷、硬、顶、推”、“吃、拿、卡、要”等行业不正之风以及经济活动中的“假、冒、伪、劣”现象。
建立科学的服务规范体系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从调查的结果看,许多行业都建立了包括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在内的一系列服务规范,并在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或多或少存在着针对性不强、落实不彻底,监督机制、评价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鉴于规范服务还处于尝试、探索的阶段,我们认为:
1、要明确建立服务规范的目的意义。 建立服务规范(包括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要坚持以提高服务效率为中心,在涵容服务全过程的基础上,突出决定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和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难点环节。同时对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属于行业责任和义务的内容应当纳入服务规范的范畴,只有行业责任和义务之外的服务纳入社会服务承诺制才有实际的意义。我们认为,从当前行业服务质量的现状来看,应当把工作重点放在建立和落实科学的服务规范上,只有扎扎实实地抓好基本的服务规范,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才能得公众的认同。
2、要建立落实服务规范的有效保障体系。 仅靠从业人员的自觉性来落实服务规范是不够的,必须建立与服务规范相配套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有无有效的监督机制,并不仅仅看是不是建立了督查制度、聘请了监督员、设立了投诉箱等等,更重要的是看如何抓落实。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要从有利于改进服务质量出发,对合理的监督持欢迎和合作的态度,并把工作重点放在监督的过程和对监督结果的整改之上,而不只是把监督作为表面上的文章。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要教育广大群众学法、用法,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科学的评价机制是保证监督手段起作用的重要因素。从现有的评价机制来看,存在着评价主体不全面、评价标准难掌握、评价方式单一化的弊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风测评作用的充分发挥。我们建议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行风测评标准进行合理的量化,并突出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上采取自我测评和精神文明协调机构主持调查测评相结合;综合分片到基层测评、以行业服务对象为主体的社会调查测评和评议大会、代表评议、现场评议同步进行的办法,力争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全面、公正,对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四)以建设高素质的队伍为立足点,铸造文明行业的坚实基础
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必须立足于高素质队伍建设。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一些行业存在着重业务培训、轻思想道德教育的倾向,这在短期内对服务质量的提高或许可以奏效,但从长远来看则是放弃根本,对行业全面建设是不利的。如果把行业服务质量的提高比作一架飞机,那么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和业务技术培训一样起着“水平翼”的作用,更起着“方向舵”的作用,失却了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关键,服务质量就“插翅难飞”。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多元的。从行业工作的实际来看,要把重点放在对干部职工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上,持续、深入地开展职业理想、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教育,引导从业人员切实树立“业兴我荣、业衰我耻”的主人公思想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的观念和自觉遵守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观念,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自觉与监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克服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不道德行为。
开展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宣传教育上。 要考虑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期性、多样性、重复性和渐进性等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改变道德教育单一的强制灌输模式,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努力采用从业者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等自我教育方式,提高从业者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2、正确认识和发挥利益调节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好人好事应当得到表彰,坏人坏事应当受到处罚。要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确定正确的利益导向,把本职工作的优劣与个人利益挂起钩来,努力营造有利于从业者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履行职责的良好氛围。
3、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职业道德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和时代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反映了具体行业的特殊性质和要求。因此,典型榜样要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代表性。注意发现、培养、宣传先进典型,对于推动行业全面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善于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教育人、引导人;同时要注意发挥党员、干部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的带头作用,教育他们讲政治作表率、讲党性作先锋、讲理想作主人。
(五)以建设良好的行风为着力点,深入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
建设良好的行风,进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我们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要很好地把握全社会都在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有利时机,围绕总体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1、切实加强对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各行各业、 各单位的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坚持“一把手抓两手”和“两手抓,两手硬”,切实做到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表彰,使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项项有指标、限时达要求”的工作态势,在领导机制上保证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正常的投入保障机制。 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要着眼于行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行业发展规划,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做到立足长远、分步投入,使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随着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增加;同时要特别注意保障用于队伍建设、行业文化建设以及服务性、公益性设施的资金投入,克服投入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进一步完善思想道德教育机制。 要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正确处理工作、生产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建立和完善符合行业实际、体现行业特点的思想道德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干部、职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
4、确保监督渠道的畅通。要疏通内部与社会、 新闻与群众等监督渠道,努力实现不同监督方式的优势互补;通过组织突出性的集中检查与落实制度化的的日常检查、组织大张旗鼓的明查和进行不露声色的暗访等形式,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同时特别要注意对监督结果的反馈和处理。
5、加强条块主管部门的协作配合。 要避免条块在抓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步调不协调、相互脱节问题,加强条块主管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协调配合,认真贯彻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条条为主抓、块块协调抓、条块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建的合力”的原则。要建立条块主管部门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互通情况、交换意见、统一做法,形成合力。
6、加强对示范单位的管理。要改变“窗口示范单位”的确定、 管理模式,破除“窗口”终身制。对已经确定的示范单位要定期检查,达不到示范目的的予以撤换,以确保示范单位的先进性和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