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摘 要】目的:对门诊就诊的对象,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分析尿微量白蛋白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2月~6月,门诊收治的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伴水肿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146例,诊断为单纯高血压74例、单纯糖尿病4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2例,进行随机尿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规范治疗2周后复查。结果:检查阳性者103例,阴性者43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5~104mg/L,平均(65.2±10.3)mg/L;单纯高血压尿微量白蛋白OR为0.18,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高于单纯高血压、单纯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OR从高到低前5位排序分别为高血压肾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压未控制、高脂血症、血糖未控制;转阴者血压控制率高于未转阴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影响因素较多,可用于评价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合并风险、合并症与肾脏病变发生情况,同时还可用于评价疾病治疗效果。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肾损伤;临床检验
正常肾小球存在天然的电荷屏障与孔径屏障,白蛋白不易通过,当遇到生理或病理因素影响时,这种屏障会被破坏,从而引起白蛋白尿。24h尿蛋白排泄率诊断尿微量白蛋白的“金标准”,临床上常采用晨尿或随机尿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敏感性较好,若微量白蛋白浓度截点位30mg/L,便可诊断尿微量白蛋白[1]。本次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对门诊就诊的对象,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分析尿微量白蛋白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6年2月~6月,门诊收治的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伴水肿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一般状况尚可;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性感染性疾病;②内科急性急性发作,如急性心力衰竭。共入选对象146例,其中男110例、女36例,其中诊断为单纯高血压74例、单纯糖尿病4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2例。
1.2方法
入院后,填写调查表,了解自身病史、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取随机尿,或晨中段尿,送实验室检查。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同时进行常规生化分析,诊断患者的是否合并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合并症,同时进行血压检测、血糖检测,评价血压、血糖控制的效果。诊断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发症,同时进行积极的治疗,常规规范治疗2周,高血压患者给予一线抗高血压药物二联或三联用药,加强饮食管理,减少动物性蛋白摄入,禁用肾损伤药物。2周后复查尿微量白蛋白,分析尿微量白蛋白转阴与血压、血糖、血脂控制的相关性。以30mg/L作为截断值,进行分组,阳性者入选阳性组,阴性者入选阴性组。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WPS表格记录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采用n或%反映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尿微量白蛋白影响因素
检查阳性者103例,阴性者43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5~104mg/L,平均(65.2±10.3)mg/L。单纯高血压尿微量白蛋白OR为0.18,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高于单纯高血压、单纯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OR从高到低前5位排序分别为高血压肾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压未控制、高脂血症、血糖未控制。见表1。
2.2 复查尿微量白蛋白转阴影响因素
103例初次检查阳性者中,复查转阴者血压控制率高于未转阴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转阴者相比,*P<0.05。
3讨论
研究分析,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影响因素较多,与合并疾病有关,还与脂质代谢紊乱、血压血糖控制情况、肾病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关,按照OR从高到低前5位排序分别为高血压肾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压未控制、高脂血症、血糖未控制。提示这些因素对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的影响可能更显著。换言之,检测尿微量白蛋白阳性,高血压患者伴有高血压肾病风险较高[2]。当然,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偏高,并不表示患者必然会有出现慢性肾脏病,需结合患者的病史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分析,对于单纯的高血压患者,若其他指标正常,则考虑可能为用药等原因导致的蛋白尿或高血压肾损害。从复查结果来看,2周规范治疗后,部分患者仍未能转阴,且可能与血压控制有关,血压未获得控制会增加未转阴风险,这可能与高血压所致血管痉挛有关。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结果还受仪器设备精密度与质控水平、肾功能等因素有关,故临床上还往往采用其与肌酐的比值诊断肾损害[3]。近年来,有报道显示,在肾损害出现的早期,可能不会出现微量蛋白尿,关于微量蛋白尿诊断早期肾损害的价值受到质疑,但考虑到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出现微量蛋白尿,其仍然可作为早期肾损害的预测指标[4]。
综上所述:尿微量白蛋白影响因素较多,可用于评价患者疾病管理情况评价指标,还可评价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董建群,马吉祥,王林虹.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推进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思考[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6):641-644.
[2]严蜀华,等.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J].微循环学杂志,2011,21(3):66.
[3]陈蕊,刘昌华,高波.无症状尿检异常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845-1846.
[4]孙宁玲,郭艺芳等.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干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5):423-428.
论文作者:常鑫,谷东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白蛋白论文; 微量论文; 高血压论文; 血压论文; 糖尿病论文; 统计学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