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大,对供电质量与供电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满足要求,供电企业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实现电力的优化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和电网经济效益,而且还提升了供电的质量与可靠性。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能有效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实现地热能、风能等能源的统一管理。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将成为电力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在促进城市电网运行的稳定、提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可以实现对故障的快速处理,提升供电质量与供电的可靠性,对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有必要做好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工作。
一、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问题分析
(一)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功能设计单一
配网自动化技术主要是结合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一种综合技术。如果配网自动化技术能够真正将其他先进技术的功能特点都融合到一起,那么,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中,所产生的效果是无法估量的。但事实上,配网自动化技术不仅没有将各项技术的功能和特点融合到一起,就连自身的功能设计也比较单一。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功能设计并没有充分考虑该技术是否与电力企业的发展相适应,也没有充分考虑在配网运行中的监测和故障诊断能力,不能实时对配网运行状态进行监督,所以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功能设计就显得很单一,既不能满足现在电力系统的供电管理要求,又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诊断,从而影响了电力系统供电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的快速发展。
(二)硬件系统支持较弱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运行需要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支持,如果硬件系统支持薄弱,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阻力。所以,如果不加强配网自动化技术硬件系统支持,就很难提高配网自动化技术水平,进而也就很难满足电力系统电能供给的要求。在电力系统长期的供电过程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改进,就会降低电力系统配网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阻碍了电力系统的发展。
(三)配网中供电设备管理不当
确保电力系统中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在对电力系统中配网供电的可靠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旧设备的更新换代在所难免。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由于旧设备的更新管理不到位,新、旧设备难以整合,时常有供电信息不对称、网络传输能力差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了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实施和发展。所以在面对配网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时,一定要解决好新、旧设备的整合问题,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
(四)配网自动化技术管理不到位
目前,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管理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无论是对技术人员的管理,还是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管理,都存在一定的欠缺。比如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无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得他们对自己负责的工作也没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进而使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一直停步不前。在配网供电设备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管理方式不够先进。现在是高科技信息网络时代,电力系统中配网供电的管理和设备运行必然离不开自动化控制。如果不提高自动化水平,仍然采用人工操作,那么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就不会得到明显的改善,毕竟人工操作受到的人为影响比较大,而且操作人员也无法实现与计算机网络的同步。所以,为了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就要提高配网自动化技术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策略
(一)加强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功能设计
通过对配网自动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知,配网自动化技术功能设计单一,自我诊断能力有限。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配网自动化技术不能满足现在供电系统的运行需求,也无法有效地对配网运行情况进行准确的诊断,进而使得配网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隐患不能被及时识别。所以,要强化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功能设计,提高该技术的自我诊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实、有效地提升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运行水平。在加强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功能设计方面,可从以下3方面着手做起:①改变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运行效率,实现配网自动化技术与其他高科技的有机融合,并对配网自动化技术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自我诊断能力,从技术层面上提高配网自动化技术水平。②丰富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功能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电力系统的基本状况和供电线路运行的基本功能来设计,比如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自我修复功能、配网运行实时监测分析功能、配网运行故障识别报警功能等。③加强配网自动化技术与供电设备之间的联系,完善它们之间的衔接。
(二)对调控人员的要求
在电力系统的配电网络运行过程控制人员,到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的配电网状态实时监测,通过对电力系统配电网人员监管,可以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能源利用效率和增加电力。当控制人员输入的控制指令,对配电网的维修站,电力系统配电网络和管理人员将开展配电网运行状态的检测工作,实现了配电网故障的检测与维修。监管人员需要根据配电网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科学制定控制指令;若发生设备故障,需立即发出控制指令,并安排人员进行故障排除。通过控制人员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协调,可以明显提高电网的故障处理能力,并能有效地提高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
(三)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管理
在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调控中,需要由专业的调控人员对系统进行调控。为了实现对专业调控人员的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调控人员与配网进行管理。在管理制度的建设中,需要整合配网各方面的管理,实现对配网调度人员的有效管理与配置,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流程与人员职责需要提前明确。同时,还需要建立一整套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紧急情况应对方案,在出现紧急情况时,配网调控人员与管理人员可以迅速应对。在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提升系统的管理水平的同时,也需要逐步提高应用水平。例如: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需要以GIS系统为基础,不断加强故障定位技术与其他技术的应用,实现对设备新投异动流程的有效监测,同时优化信息技术在故障定位信息传递中的应用,通过信息交互总线,实现配电网络与PMS系统相关资料的快速传递。在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中,需要将人员管理与设备管理结合在一起,通过设计简约化、集中化的管理方式,实现对人员、系统运行以及电网运行维护的一体化管理,以此提升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管理水平。
(四)加强配网自动化技术软件的维护管理
任何技术在运行中都需要不断地更新和维护。为了提升配网自动化技术运行的可靠性,需要对该技术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比如对配网自动化技术软件进行定期校正、修改,尤其是在配网供电负荷较大的情况下,一定要加强对配网自动化技术软件的维护,否则会因配网自动化技术软件受到供电负荷的影响而阻碍一些功能或作用的发挥。对于配网自动化技术,也要加强管理,尤其要对技术的更新进行管理,使配网自动化技术与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相匹配,以保障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三、结论
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在对供电质量、供电稳定性及提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对配网自动化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将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进而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雷,李大伟.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职业技术,2008(7):80.
[2]杨文.浅析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8):162.
[3]杨咏军.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3(36):95.
论文作者:孙海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人员论文; 可靠性论文; 配电网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