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郑振铎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方法的反思(论文文献综述)
王艺[1](2021)在《文学研究会“文学丛书”研究》文中提出
袁航[2](2020)在《论郑振铎“血和泪的文学”思想与小说实践》文中提出“血和泪的文学”是郑振铎重要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作为兼具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作家,郑振铎倡导文学关注现实,直面社会人生中的苦难艰辛,剖析底层民众真实的生存和精神境遇。同时,他又要求文学表达作者真实的情感,反映民众真实的精神状态和情感寄托,表现诗意的艺术审美。反映在小说创作上,郑振铎的四类小说或针砭时弊,揭露黑暗,或深入家庭,剖析民性,抑或借助历史与神话的外衣,表达对现实社会与人生的深切关怀,在现实批判中显示出浪漫抒情倾向,执意破除“无病呻吟”的哀怨和腐朽落后的旧制度,重建真实与温情的新文学、新社会。从中外思想渊源看,“血和泪的文学”从提出、阐释到实践,体现着中国传统“不平则鸣”的文学品格和“治国平天下”的庙堂精神。同时又深受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影响。经历了数十年艰苦的现实磨炼和斗争实践后,在深刻的思想与纯熟的技巧共同推动下,“血和泪的文学”在三十年代中期达到成熟。笔者从“血和泪的文学”提出、阐释入手,对郑振铎的“初期问题小说”、“家庭小说”、“神话小说”和“历史小说”进行梳理解读,试图发现“血和泪的文学”从宣传主张到实践创作之间的逻辑联系,发现这是郑振铎文学生命中始终坚守的文学信仰之一。进而思考郑振铎如何在破“假”立“真”、破“旧”立“新”的过程中,竭力调节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平衡,在“血和泪”的思想和小说实践中,孜孜不倦追求着宏大的文学理想和社会抱负。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分为两节,分别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选题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并对文中提及的“血和泪的文学”等概念做简单解释。正文部分共三章。第一章从个人、社会、文学和思想四重背景、概念界定和阐释以及中西思想渊源三个方面考察郑振铎与“血和泪的文学”,挖掘作为思想的“血和泪的文学”蕴含的理论内涵、创作观念和革命美学,并探讨这一思想的形成与中西思想文化的渊源。进而指出这一思想既是中国“不平则鸣”文学传统进入现代社会后的延续,特别是“兼济天下”的庙堂精神指向所在。同时,又是在西方批判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影响下的结晶。第二章则从理论阐释过渡到实践创作,从“初期问题小说”、“家庭小说”、“神话小说”和“历史小说”四个方面分析“血和泪的文学”的实践意义,展示了郑振铎从宣传倡导到亲身实践的发展历程,并从人道主义的同情、国民性格的启蒙、神话想象的反抗和阶级忠义观四个方面追求“血和泪的文学”宏大理想,这一实践客观上也丰富了“血和泪的文学”的思想。第三章思想和实践两个层次认识、评价“血和泪的文学”成熟性的表现。这种成熟,首先是思想自身学理性内容的深化,特别是阶级观点、唯物史观的注入、融合。其次是小说实践在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逐步达到纯熟。在思想层面,从文学和社会价值两方面认识它所带来的深刻意义。在文学上,它要求破“假”而立“真”,在社会上要求破“旧”而立“新”。在艺术层面,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方面认识“血和泪的文学”蕴含的丰富艺术特色,特别是对多重空间的构造、人物描写和心理分析的纯熟。最后,郑振铎真诚、坦率、质朴的性格化作平实、真挚的文学个性,成为“血和泪的文学”成熟必不可少的主观条件。结语部分指出“血和泪的文学”是郑振铎在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重要文学思想,并在长期历史斗争中产生了丰富的文学实践。从倡导文学革新到推动社会革命,郑振铎借“血和泪的文学”表达了他严肃的文学认同与崇高的使命担当,蕴含的是他对民众解放、思想启蒙、社会现代化的强烈渴求,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张承志[3](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郭艺[4](2020)在《《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和“人”的觉醒的时代,也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随着“人”的发现,作为人的独特生命阶段的“儿童”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①五四儿童文学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期。在发生期的儿童文学中,《小说月报》占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位。它既是新文学的重要阵地、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是许多五四文学大师发表创作的园地。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小说月报》具有路标意义、指导意义;又是译介域外儿童文学,倡导、引领本土儿童文学创作的主阵地;众多关注现代儿童文学的新文学作家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他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因此,研究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发展,不能忘记《小说月报》。“儿童文学”在概念界定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对“儿童文学”采用了更为宽泛的界定。狭义上的“儿童文学”是指成人作者定位于儿童读者阅读需求,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而广义上的“儿童文学”,则涵盖了“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以及儿童爱听和喜欢读的其他东西。”②本文所讨论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专栏中的作品,同时也包含了一部分以儿童为描述对象、以回忆童年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散文、诗歌。这些作品尽管不是专为儿童读者所写,却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小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后来陆续被研究者收集、整理、出版,作为五四儿童文学建设的成果加以留存。本文也选取了《小说月报》中被收录到浦曼汀、方卫平等主编的《中国儿童文学大系》中的一些作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文以1921年至1931年《小说月报》关于儿童文学的译介、论说和创作为对象,聚焦于这些关于儿童文学的译着对于儿童文学发生期的贡献和影响,讨论《小说月报》儿童文学的译介和创作的文学史意义,以及对于今天儿童文学发展的借鉴意义。论文共三章。第一章《<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译介的贡献》,在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之上,运用对比研究,结合童话心理学,论述《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在形象和主题层面对中国本土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本章第一节,从形象层面总结了《小说月报》译介的域外儿童文学经典中的三种典型的儿童形象:“苦难儿童”、“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并论述了“苦难儿童”、“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对初创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可贵的艺术范式意义。经过研究,论文认为“苦儿”、“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彰显了独立、活泼、自主的个性,是服务于现代社会人生的艺术形象。本章第二节梳理了《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中的“师者型”父亲形象和“恶母”形象的译介情况,指出它们对于五四时期“弑父”和“母性神话”单一性成人形象世界的补充意义。论文认为,“师者型”现代父亲形象体现了“平等”的现代意识,恶母形象则是亲子精神离乳的独特表现形式。本章第三节,通过整理发现《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包含着丰富的动物文学体裁,如童话、寓言、动物小说等。论文指出,译介者们对“儿童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开拓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主题空间。论文第二章《<小说月报>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贡献》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结合心理学、叙事学,神话——原型批评等相关理论,探索《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作品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思想意蕴,勾勒了《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发展的线索,并以《小说月报》为样本,管窥1920年代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本章试图讨论20年代以《小说月报》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所蕴含的精神传统:它的开放性、复杂的现代性、扎根中国社会现代的、民族的、民间土壤的地气。儿童文学作家纳故融新,立足于本土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放眼世界,积极拿来,创作出了风格多样的儿童文学作品,体现了不同儿童文学观的碰撞、合鸣。论文第三章《从对话的视角看:<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在当代》,主要透过《小说月报》,从审美、思想、情感之维总结五四儿童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针对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创作取向,论述五四儿童文学在当代的价值。重新研究和总结五四儿童文学作家努力为时代儿童言说的“现实关怀”、连接儿童与人类文化的广阔视野的文学实践,对于新世纪儿童文学呈现的“娱乐化”、“浅阅读”趋向的反思,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同时,五四儿童文学对爱的深情言说,对“同情、理解、宽容、悲悯、善良”等人类永恒价值的追寻与扞卫,对于阶级、民族、国家的超越,成为了五四儿童文学的精神传统。对于这一时期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丰富和阐释,提供历史的、文化的、文学的背景。儿童文学在五四时期的博爱,十七年时期的爱恨分明,到新世纪文学中的“无力说爱”……这些呼唤着我们重回儿童文学的现代历史,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重新阐释、确证儿童文学种种书写的现代意义、现代价值,构建中国儿童文学最珍贵的精神遗产。本论文主要创新在于:研究《小说月报》的域外儿童文学影响,在资料的梳理外,从“形象”和“主题”的角度研究,考察《小说月报》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儿童形象、成人形象谱系、自然主题形成过程中发挥的影响,研究角度具有创新性。同时在阐述这些形象和主题的现代性方面有一定见解。第二,讨论《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创作时,不简单作价值肯定和否定,尝试从历史的眼光讨论《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创作的内在张力,试图阐明,五四儿童文学传统是丰富而具有多重面相的存在,论述五四儿童文学传统具有的包容性、多样性、复杂性。同时,运用心理学的视角,来阐释民间文学在儿童文学中的价值。从第一手材料出发,来发现“神话”在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创作中的独特性,以“成长”为落点,考察儿童文学与促进儿童精神内里成长的关联性。本论文力图分析五四儿童文学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精神坐标的原因。以历史的、美学的、人文的立场,以开放、包容的视角,回溯纵探五四儿童文学、十七年儿童文学、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在五四儿童文学、十七年文学、新世纪儿童文学之间展开历史对话和对勘,从十七年、新世纪儿童文学看五四,发现各个时期儿童文学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并从“人的理想的多维度”层面出发,去阐述和总结各个时期的儿童文学,人的理想既面向民族、国家,亦面向世界、人类,这些为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搭建了一个更为宏阔的、多元的价值平台,期待其能够对儿童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裨益。
范秋雯[5](2019)在《论浦安迪的“奇书文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浦安迪(Andrew Henry Plaks,1945-)是当代美国汉学界研究明清长篇章回小说卓有成就的汉学家之一。其汉学研究,离不开战后美国汉学给予的政策支持以及“中国中心观”等观念的影响,亦受惠于先师牟复礼(Frederick W.Mote,1922-2005)教授的方法论启发,由此形成了他格外重视中国学理传统和命脉的研究方法。在明清点评家的启发下,他坚持认为明清长篇章回小说承袭自史文传统,并受到神话空间化的影响,是一种有着特殊美学抱负的“奇书文体”。强调“奇书文体”起源于史文传统,有浦安迪意欲沟通中西叙事文学的努力,但在这一观念影响下,他未能看到变文、说书等说唱传统对明清小说的形塑作用,不免有偏执一端之嫌。浦安迪对“奇书文体”的研究主要从结构、修辞入手,他认为:“奇书文体”不仅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而且采用“二元补衬”、“多项周旋”的独特原则安排情节布局和人物关系,从而对夏志清等学者发起挑战。就内容而言,浦安迪认为“奇书文体”运用“反讽”手段对作品中的说书语境、诗词曲歌以及主要人物作翻案文章,从而消解了英雄们的崇高价值。在寓意层面,浦安迪着重研究“大观园”及“四大奇书”。他指出前者寓指“总体视野”,是以“盛衰”、“出入”不可避免,共同构成“大观园”的总体景观;后者则重在颠覆“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浦安迪对“奇书文体”的研究,加强了这些作品共属一个美学体系的认知,但他对体系化的过度强调,不免导致其对文本内部差异及独特价值的忽视。总体而言,浦安迪对中国叙事学的研究虽有缺憾,但他对传统点评的重视,对西方理论的援引,都对国内治学者做出有益启示。
管丽峥[6](2019)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爱伦·坡》文中研究表明每及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因素时,就一定会涉及到波德莱尔、法国象征诗派、唯美派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作家创作的影响。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们反传统的姿态、追求主观呈现的艺术立场和颓废的美学主张为现代文坛带来了一些完全有别于传统的文学观念,促进了文学的转型。在这些影响源头中,有一位作家的重要性一直没有被充分发掘,他就是被誉为现代主义先驱的美国作家爱伦·坡。他作品中鲜明的审美特征和反思精神,引起了诸如鲁迅、郁达夫、于赓虞、施蛰存等众多重要的现代作家的兴趣,他们积极地翻译和介绍爱伦·坡,形成了一股可观的译介潮流。但是,因为现代文坛思想潮的更迭,以及作家和批评家在翻译介绍过程中,对爱伦·坡的中国化的改造,使得爱伦·坡的影响力逐渐弱化的同时,其一度非常鲜明的文学引导者的形象也逐渐消隐,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受到了遮蔽。基于上述缘由,本研究将梳理自1905年到1949年期间,爱伦·坡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历史,厘清和重新认识他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生所起到的作用。本文有如下几个研究的层次,其一是考察他的创作对现代作家的创作和文学观念产生过怎样的影响,其二是探究他的文学观念对中国短篇小说理论和新诗理论的建构所作出的贡献,其三,接受者一方,也就是现代作家对爱伦·坡有何种反馈,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这些反馈既包括评价和介绍,也包括作品的借鉴,摹仿和改造。从这些反馈中,可以看出现代作家已经具备了现代性审美的意识,以及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话的渴望。但是,对现代性审美的敏感也使得他们面临着一种思想的困境,因为以颓废之美为追求的现代性审美,其现实态度是消极性的,而其时在中国语境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启蒙救亡意识,其现实态度则是异常积极主动的。所以,现代作家将如何解决这种抵牾,如何处理现代性审美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也是本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现代作家对于爱伦·坡反思性意识的深度把握。爱伦·坡得以进入现代作家的视野,是借助于启蒙运动创造的契机。他对传统和文学历史的反思,是相比审美趣味,更能吸引现代作家的关键原因。鲁迅和梁遇春两位作家,都是在发现了爱伦·坡作品反思意识之后,才确定了其可资借鉴的价值。爱伦·坡不仅在文学上具有进步性,且对分析中国的当代问题具有参考作用。这是爱伦·坡得以在中国流行、传播的一个重要的认识基础。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梳理民国时期爱伦·坡重要的批评案例。现代作家们通过把启蒙的社会理想与个人的人生诉求结合在一起,纾解了在西方语境中,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之间原本是紧张的关系。反映在爱伦·坡的批评和介绍中,就是现代作家从审美和启蒙的双重立场出发,把爱伦·坡塑造成为在艺术上做出了超越其时代的贡献的启蒙者式的榜样。现代作家们之所以能合并两种立场,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拓展审美和思想启蒙是二而一的过程。第三章的重点,是梳理爱伦·坡短篇小说观念的译介历史,以及现代作家所做的相关阐释。通过这些梳理可以发现,爱伦·坡的短篇小说理论,是除了社会环境和作家个人选择以外,导致现代小说“为人生”和“为艺术”两种文艺观念发生分野的原因之一。此外,部分作家和批评家如胡适、郁达夫、施蛰存等人,则触及到了爱伦·坡小说理论诞生的现代性背景。第四章主要分析和介绍现代作家对爱伦·坡的“反常形象”进行借鉴的具体案例。爱伦·坡笔下的反常形象,无论从外貌还是精神特征,对现代作家来说都极具参考性。因为,塑造不正常的人物形象,展现国人精神迷茫和生命力的萎缩,正是现代作家在进行现实批判时所采用的重要的艺术手段。所以通过移植和借鉴,爱伦·坡笔下的反常形象及反思精神,也潜移默化地进入了现代作家的作品之中,并对封建礼教和社会批判发挥了作用。第五章主要是通过爱伦·坡的诗歌和诗论在中国的传播中出现的几个重要的传播案例,来窥见看其诗歌、诗论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吴宓以古典的“忆内”诗来与《乌鸦》做主题的比较,穆木天、王独清和梁宗岱从古典诗歌资源中去寻找符合或者应对“纯诗”主张等探索,显示出他们既期望融合,同时也期望超越和克服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观念的诗学愿望。
朱天一[7](2019)在《《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周报》(1921-1929)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文艺刊物之一,也是文学研究会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机关刊物,对其进行把握有利于我们在近百年后重返历史现场,对文学研究会成员在特定时期,心理状态、价值追求,和对社会文化总体体认情况进行了解,这一研究也可以作为对既成的、僵化的文学史叙述的有机补充。《文学周报》中广泛、高频率出现着的“黑暗书写”(作为概念、氛围、重要意象,社会状态判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也可以作为我们回溯历史的一扇窗口。(黑暗这一在特定时期的稳定概念)既包含社会层面,对整个社会的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之物,影响之深、作用之广的总体描摹和负面判断;同时也是基于现代性想象,历史断代上,对某一社会阶段混乱、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现象持存延宕的负面判断;更是落实到具体人类生命质量、精神状态逐渐低下,并走向消灭的判断;还是文艺与审美范畴内,与作为正面性的“光明与解放”相对立的,伦理向度的价值范畴。而涉及以上几个层次之“黑暗”的文学创作与评论文章均可纳入“黑暗书写”的讨论范畴。序章,对“黑暗”这一中文词语,及其意义内涵在历史脉络内进行简单梳理,通过枚举古代典籍和近代报刊传媒中的相关用法,厘清其意义承载,对“黑暗”这一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化积淀进行揭示。这也是确定研究对象的过程,而后将《文学周报》中涉及黑暗书写的文本大体分为文学创作类文本和观点论说类文本。论文第一、二章主要讨论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书写;第三、四章则分析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第五章在综合前文讨论基础上做反思性总结。第一章,呈现具体的黑暗书写内容。突出文学性,由构成创作类文本黑暗情境的文学因素入手,展开探究。由局部到整体,对传达黑暗心理体验的集群意象、空间、时间、人事、场景构设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抒情和叙事两类创作类文本内在黑暗情境的指谓进行分析,揭示作者群体预设的“憎厌、刺激、悲悯”这三大文学主题,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暴力、杀戮、等罪恶的批判与喝止;对于社会变革,走向光明的期待,对于恶浊现实世界的整体憎厌。第二章,进一步通过对创作类文本中黑暗书写频繁出现的情境构设和雷同叙事功能单位的归并,归纳总结创作类文本黑暗书写的结构模式,呈现“受害者、同情者、加害者、反抗者”等多个行动圈的组合关系。黑暗由此成为了一种被表象的世界图像,作者群体同时也借“同情者”视角的乏力感,表达面对这种黑暗世界图像的深深悲观。模式化黑暗书写反映出现代人“占有欲”驱使下“血的横肆”、“泪的匮乏”所造成的现实困境,作者群体落实到个人的“万方多难”的黑暗经验对应着文本中黑暗形象的生成。而在“观念”与“事实”的张力中,作者群体生成了“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两歧并置的心理结构。而“众生”与“我”最终打破了二元界限,在“人之复性”的普世伦理诉求中走向调和。第三章,论说类文本又可以分为“就着立论”(文学作品评论)、“造论析理”(随感而生的论说文和社会评论)两种。剥离了文学的形象性,论说类文本直面军阀战乱、兵匪纷扰、出版界乱象、生活中的烦闷等等构成黑暗心理体验、黑暗社会判断的现实问题,可与创作类文本的形象化呈现做“镜内镜外”的两相印证。同时揭示作者群体对黑暗深广程度判断本身的内在矛盾性,分析“丧乱之世”这种理想阶段性想象的复杂生成原因。而透过对其他作品不同程度的推介赞赏或针砭批判。在对以“德性为美之表征”的“最高精神”追求中,将黑暗与光明等概念均纳入审美体系之中。第四章,跳出文学周报的狭窄范围,在社会文化生产、传播、接受、反应等层次探讨其指涉黑暗的论说文本。透过同名异质的黑暗书写,我们看到,在社会、传媒广角中《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与《礼拜六》作者群体、《学衡》作者群体和创造社的交锋、错位,互相误读中,暴露了彼等伦理层面,“有限道德追求”和“无限道德追求”、“自我技术与权力技术”,以及文学谱系中“常与变”、“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对垒。并揭示《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本身也存在某种遮蔽性、包含着由“现代性想象”建构起来的盲目自信。第五章,综合前四章对两大类文体的讨论。在特定历史场域内,作者群体的创作类文本廓清了黑暗的“外延”(怎样),而论说类文本则直接确定了黑暗的“内涵”(何为)。而两大类黑暗书写中始终存在着集中不变因素:“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受者—观者;作者—读者;)“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双向互动、写作主体“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这些不变因素反映着黑暗书写内在的总体价值、文化取向,《文学周报》作者群体黑暗书写的形成,既源于五四落潮后集体性的消沉心理(近因),更深层次上又与佛教的“无明”(远因)、基督教的“原罪”,以及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参照西方历史进程对“文明”与“文化”(外因)的取舍关联密切。复杂的文化背景、社会诉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黑暗书写本身的不稳定性,其中存在着多组两歧性的对立,在“路径”、“内涵”、“外延”、“目的”等多个方面的内在断裂、岔开,瓦解着同一性的营垒叙述。《文学周报》作者群体既充当着引领方向的“执光者”,同时又怀着仅见“微光”的焦虑,本身也是在黑暗中探索社会、人生道路的“寻光者”。
陈会萍[8](2019)在《1946—1949“文艺复兴”的构想与实践 ——以李健吾与《文艺复兴》为例》文中认为《文艺复兴》于1946年1月创刊,1949年8月终刊。三年时间里,刊登了大量文学作品,在以往的研究视野中,多将《文艺复兴》与郑振铎相联系,而忽略作为主编之一的李健吾。实际上,李健吾作为《文艺复兴》编辑的具体负责人,一方面通过副文本、正文本具体实践“文艺复兴”的编辑理念,另一方面则从自身创作与评论方面推动“文艺复兴”理想的实践。本文则将李健吾与《文艺复兴》结合起来考察,并且以“文艺复兴”为中心观点。从李健吾编辑与创作两方面来具体呈现1946-1949“文艺复兴”理想的构想与实践。本论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层面。绪论主要梳理《文艺复兴》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与说明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从而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正文从共五章进行阐述:第一章对《文艺复兴》中“文艺复兴”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首先梳理欧洲“文艺复兴”在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学话语,从晚清到“五四”,再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文艺复兴”历经“古学复兴”、“再生”、“传统文化再生”等文学话语;其次阐释《文艺复兴》刊物“文艺复兴”主要表现为创作、学术、评论这三方面;最后总结李健吾与《文艺复兴》的相互选择以及在其上面的创作与实践。第二章论述李健吾“文艺复兴”编辑理念在“正文本”中的具体实践,主要从小说、诗歌、戏剧、书评四个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战后“文艺复兴”这个系统工程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小说方面:短篇小说“意识流”创作模式的兴起,长篇小说关注“个体体验”主题的创新;诗歌方面:九叶诗人从意象艺术、表达方式、语言表现实现了对现代主义诗歌的探索;戏剧方面:《风絮》和《窑工》从知识分子两种不同的视角实现了对战后戏剧的探索。第三章从李健吾“文艺复兴”编辑理念在“副文本”中的具体实践展开,由他设计的封面与契合了“文艺复兴”编辑思想,“补白”:塑造理论建设的“园地”,“编余”:“文艺复兴”编辑理念的建构。第四章从李健吾在《文艺复兴》上的文学实践出发,以李健吾在《青春》、《山河怨》对戏剧民族化的探索与实践,诗学理念向“大众化”转变上探讨李健吾“文艺复兴”的文学实践。第五章分别将郑振锋、李健吾两位主编对“文艺复兴”这个核心概念的不同理解作出具体阐释,突出表现李健吾微观意义下的自由主义文学观:延续五四文学传统,重建民族新文学。并总结归纳李健吾编辑《文艺复兴》和在《文艺复兴》上的文学实践,从文学史意义、编辑学意义、史料学意义去肯定他的构想与实践。结语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再次重申本文的核心观点,明确李健吾与《文艺复兴》研究的意义,并指出该论文的不足之处。
胡永杰[9](2019)在《郑振铎俗文学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郑振铎先生是中国着名的藏书家、文学史家、目录学家、历史考古学家、作家、翻译家等,他还是一名杰出的俗文学史家,由他的努力开创了中国俗文学学科的建立,并且一生致力于俗文学文献典籍的收藏整理、理论研究、抢救保护与相关社会活动的推广,成果颇丰。此篇论文试图对郑振铎藏书、学术论着、编辑出版、影印古籍等中的俗文学古典文献进行详细地梳理,综合运用文献搜集法、整理归纳法、数据分析法、考证论述相结合等研究方法。首先在第一章梳理郑振铎俗文学文献研究的学术渊源,其次在第二章论述郑振铎俗文学研究的文献基础,另外在第三章阐释郑振铎俗文学理论研究的文献学特色,最后在第四章介绍郑振铎对国内外中国俗文学文献的推广与保护。此篇论文从文献学的学术视角出发,对郑振铎俗文学文献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论证,从中窥探中国古代俗文学的理论发展脉络,阐发郑振铎俗文学文献的研究特点,从而更加深入地探究中国俗文学史、更加完善郑振铎的相关研究。
何昆[10](2018)在《《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文中研究说明《诗经》自结集起一直是中国学术史上关注的重点,历代的《诗经》研究论着可谓汗牛充栋,但“五四”之前对《诗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学、文字训诂、名物制度等方面,对《诗经》民俗的研究尚未成为关注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激发出学者们的新思想,将传统《诗经》学研究中对民俗的关注大力发扬,使《诗经》民俗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1919——1949年间,学术界名家辈出,学贯中西的学者们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诗经》研究,在研究观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多有创见。《诗经》不再被视为顶礼膜拜的经典,而是被视为民间歌谣总集。学者们开始采用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来阐释《诗经》,尤为突出的是对《诗经》民俗事象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篇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从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从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主要从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和经俗交汇的《诗经》民俗学阐释特色两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和《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进行了分析。结语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和展望。
二、论郑振铎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方法的反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郑振铎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方法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2)论郑振铎“血和泪的文学”思想与小说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作为思想的“血和泪的文学” |
第一节 “血和泪的文学”产生背景 |
一、个人背景 |
二、社会背景 |
三、思想氛围 |
四、文学现状 |
第二节 “血和泪的文学”思想阐释 |
一、从简单提出到系统阐释 |
二、与“革命文学”、“弱势民族文学”之关联 |
三、与“为人生的文学”之关联 |
第三节 “血和泪的文学”之中外思想渊源 |
一、庙堂精神与“不平则鸣”传统 |
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
第二章 “血和泪的文学”小说分析 |
第一节 作为前奏的问题小说 |
一、《一个不幸的人力车夫》:底层生存 |
二、人道主义的同情 |
第二节 温情启蒙的家庭小说 |
一、《三年》:封建吃人 |
二、批判与启蒙 |
第三节 折射现实的神话小说 |
一、《取火者的逮捕》:神幻赞歌 |
二、想象与反抗 |
第四节 借古讽今的历史小说 |
一、《毁灭》:民族大义的“血和泪” |
二、“血和泪”的阶级忠义观 |
第三章 走向成熟的“血和泪的文学” |
第一节 深化的思想学理 |
第二节 成熟的价值导向 |
一、破“假”与立“真” |
二、破“旧”与立“新” |
第三节 多元的艺术空间 |
第四节 纯真的文学个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郑振铎小说创作年表 |
(3)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
二、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译介的贡献 |
第一节 儿童形象范式的确立 |
一、时乖命蹇多坎坷:苦儿 |
二、坠落凡间的天使:天使儿童 |
三、顽性天生缺正端:顽童 |
第二节 成人形象的重塑与改写 |
一、师者型父亲形象 |
二、恶母与缺位的母亲 |
第三节 自然母题的生动演绎 |
一、动物之歌:非人类中心的生命观照 |
二、“儿童与自然”——自然与童心的交融 |
第二章 《小说月报》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贡献 |
第一节 嬉戏之态 游戏之味 |
一、寓顽心于游戏:《小坡的生日》 |
二、童诗之趣与游戏之乐 |
第二节 纳故融新 扎根民间 |
一、民间故事的重述与再创造 |
二、神话的借鉴与吸收 |
第三节 古典美韵 自成风格 |
第四节 现实之痛 成长之伤 |
一、孤独之旅——与成人对话受阻 |
二、性别之困——女儿身世太凄凉 |
三、生命之重——分离与死亡之痛 |
第三章 从对话的视角看:《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在当代 |
第一节 “立国”与“立人”——五四儿童文学的内在张力 |
第二节 “娱乐化”——新世纪儿童文学的新维度 |
第三节 童年书写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基于成人与儿童关系的思考 |
第四节 “爱的哲学”——儿童文学的情感力量 |
一、五四儿童文学:爱是人生的行动指南 |
二、十七年儿童文学:阶级之爱的凸显 |
三、新世纪儿童文学:五四儿童文学精神的照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5)论浦安迪的“奇书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 |
第二节 研究资料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与论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时代与师承:浦安迪学术理路之形成 |
第一节 二战后美国汉学的转型与发展 |
一、转型期:太平洋战后的初步奠定 |
二、挫折期:麦卡锡主义阴影下的艰难发展 |
三、发展期:《国防教育法案》下的复兴 |
四、繁荣期:70年代后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牟复礼的治学影响 |
一、汉学重镇的建立 |
二、和谐宇宙观的启发 |
三、对中国学统的重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神话、史文、奇书:章回小说发展之脉络研究 |
第一节 “奇书文体”与史文传统 |
一、史文传统 |
二、对“通俗文学”观的补充 |
第二节 神话对后世小说的影响 |
一、神话的空间化原型 |
二、“空间化”下的“时间化”蕴含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一与交迭:“奇书文体”之结构研究 |
第一节 外部结构的统一性 |
一、规整的叙事外形 |
二、对“统一性”的反思 |
第二节 内部纹理:“二元补衬”与“多项周旋” |
一、概念界定 |
二、阴阳交迭的结构设计 |
三、五行生克的人物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讽、寓意:“奇书文体”之修辞研究 |
第一节 “奇书文体”中的“反讽” |
一、“反讽”的演变 |
二、“反讽”在“奇书文体”中的呈现 |
第二节 “奇书文体”中的寓意 |
一、《红楼梦》的寓意 |
二、“四大奇书”的寓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1 :《红楼梦》中的“二元补衬”与“多项周旋”图表 |
附录2 :浦安迪年谱简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爱伦·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爱伦·坡在西方、中国的影响情况介绍 |
(一) 爱伦·坡在西方的影响 |
(二) 爱伦·坡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四、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爱伦·坡与现代作家思辨意识的构建 |
第一节 鲁迅的善恶观(一): 正义的复仇 |
一、《兔和猫》、《狗·猫·鼠》、“仇猫”与《黑猫》 |
二、与《黑猫》的互文及“恶鬼”鲁迅 |
三、“善”、“恶”之辩 |
第二节 鲁迅的善恶观(二): 魔鬼与人之恶 |
一、《静》与《失掉的好地狱》 |
二、“真”与“恶”的辩证法: “骇人的”与“不是表里两样的” |
三、鲁迅对于爱伦·坡的商榷性接受 |
第三节 梁遇春的生死观: 作为爱伦·坡的知音 |
一、阴影或知音: 作为“同志”的爱伦·坡 |
二、死亡与生机: 写“有力之人生”的爱伦·坡 |
第二章 爱伦·坡译介中的审美意识 |
第一节 从启蒙到审美: 以启蒙为基本立场的爱伦·坡译介 |
一、启蒙与审美并重: 鲁迅和周作人对爱伦·坡的首次译介 |
二、浪漫与现实的结合: 茅盾译介中的文学构想 |
三、人道与启蒙: 郑振铎心中的文艺复兴式作家爱伦·坡 |
第二节 从审美到启蒙: 以审美为基本立场的爱伦·坡译介 |
一、与群体的互通: 陈炜谟、废名的审美启蒙主张 |
二、别样的审美: 钱歌川对爱伦·坡现代主义文学观念的普及 |
第三节 重估启蒙与审美的价值 |
一、爱伦·坡的雅与俗: 程小青对侦探小说地位的重估 |
二、虚或实: 李广田现实主义视角下的爱伦·坡批评 |
第三章 爱伦·坡短篇小说观念的接受 |
第一节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观念的传播与流变 |
一、“经济”说与爱伦·坡短篇小说理论的传播 |
二、“横截面”与爱伦·坡的“效果”“印象”说 |
三、写实小说的弊端与主观表现小说理论的兴起 |
四、爱伦·坡与“为人生”和“为艺术”理念的分野 |
第二节 爱伦·坡与现代小说转型意识的发生 |
第三节 现代性的浮现: 施蛰存、叶灵凤对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特征的探讨 |
第四章 现代作家对爱伦·坡作品的借鉴与改写 |
第一节: 爱伦·坡与反常人物的塑造 |
一、作为反叛者的反常人物 |
二、郁达夫“零余者”与爱伦·坡病态人物 |
三、石民笔下的人格分裂者与《泄密的心》 |
四、《妮侬》中的形象移植与审美救赎意识 |
第二节 对爱伦·坡作品中空间场景的移植与改造 |
一、“阁楼”与“盒子”: 居所的改写与爱伦·坡的“镜像”书写 |
三、于赓虞: 流浪空间的借鉴与作为“中间物”的文学 |
四、林微音: 都市空间中的爱伦·坡 |
第五章 爱伦·坡的诗学主张与新诗理论的融合 |
第一节 中西对峙: 郭沫若与吴宓对《乌鸦》的不同评价 |
第二节 为诗而诗与为生命而诗的融合: 于赓虞诗学思想中的爱伦·坡 |
一、误读: “诗歌生命本质”论与爱伦·坡 |
二、转变: 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 |
三、定格: 为生命而诗与为诗而诗的融合 |
第三节 间接生效: 王独清、穆木天对爱伦·坡诗歌理论的引介 |
第四节 融合与超克: 梁宗岱对爱伦·坡诗歌观念的接受 |
一、梁宗岱与“纯诗”论 |
二、中西诗歌资源的结合 |
三、融合与超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第一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呈现与意旨 |
第一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元素 |
一、与黑暗密切关联的意象 |
意象(一)——“影” |
意象(二)——“尸骸”与“坟墓” |
意象(三)——猛禽凶兽(选灰色马等数种) |
意象(四)——黑斑、黑洞 |
二、与黑暗密切关联的场景与氛围构设 |
1. 时间与黑暗 |
2. 空间与黑暗 |
三、黑暗与人事 |
第二节 创作类文本中黑暗情境的指谓 |
一、抒情性文本中黑暗情境的象征、隐喻 |
1. 当抒情主体旁观黑暗情境 |
2. 当抒情主体置身黑暗情境之中 |
二、叙事性文本中黑暗情境对应的直观现实所指 |
第三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的文学主题 |
一、憎厌:由“痛苦”出发针对黑暗现实的决绝姿态 |
二、刺激:唤起反抗黑暗“情绪”的话语方式 |
三、悲悯:对黑暗中人的同情与拯救 |
第二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结构与生成过程 |
第一节 黑暗情境构设中的模式化书写现象 |
一、质料模式:角色与事件的几种符号功能 |
二、形式模式:视角、主体介入与事件链条的表意功能 |
三、无边的“盲”与“占有欲”:模式化黑暗书写的潜在逻辑 |
第二节 由黑暗书写模式看《文学周报》作者群的社会状态认知 |
一、万方多难欲何之?:个体黑暗体验与黑暗形象的生成 |
1. 来自现实的黑暗体验 |
2. 黑暗体验转化为文本中的黑暗形象 |
二、模式化黑暗书写的内在悖论及其调和 |
1. 悖论:“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 |
2. 调和:亟待解救的“人生”与“人性” |
第三章 《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中黑暗批判的内涵与黑暗抵抗的对象 |
第一节 社会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
一、镜子外面的世界:黑暗影响的深广程度及其持存 |
二、被直接指明的社会中的批判对象 |
1. 社会写真:军阀、兵匪问题与1920年代的战争 |
2. 报刊内外:文学周边与出版环节中的黑暗因素 |
3. 人生之谜:构成烦闷的“诸相” |
第二节 文学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
一、针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中涉及的黑暗问题 |
1. 导读者的折射:黑暗的反映之反映 |
2. 黑暗的文坛:浊世不可语庄语 |
二、非作品评论:作为审美范畴的光明与黑暗 |
第四章 社会广角内看《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 |
第一节 有限与无限追求的双重选择:对黑暗的呈现方式与应对态度之歧 |
第二节 自我技术与启蒙的悖论:黑暗时代的人们是否也黑暗? |
第三节 常与变的对垒:当《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也成为“黑暗势力” |
第四节 黑暗书写的凭依及其不稳定性 |
一、“同谓之玄”:二元对立思维下的局限性 |
二、执光在手?由现代性建立起来的话语自信 |
第五章 反思《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 |
第一节 两种文体的内在关联——捕捉黑暗的显隐结构 |
一、辩证综合:黑暗的还原与演绎 |
二、两大文类中的不变因素 |
1. 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 |
2. “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互动 |
3. 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 |
第二节 寻光者?执光者?:期刊形象的建构 |
一、办刊理念:从提灯人形象说起 |
二、两种身份的统一:从“事件的启蒙”到“运动的启蒙” |
第三节 促成黑暗书写的复杂文化源流 |
一、近因:“后新文化-五四”时代的焦虑 |
二、远因:从“无明”始 |
三、外因:文明想象与基督教 |
第四节 (总结)“黑暗书写”的内在两歧性与群体心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梗概汇总表(按文体) |
其一:《文学周报》诗歌(及抒情性散文)文本一览 |
其二:《文学周报》小说(及叙事性散文)文本一览 |
其三:《文学周报》戏剧文本一览 |
人名索引 |
术语及重要概念索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1946—1949“文艺复兴”的构想与实践 ——以李健吾与《文艺复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2 “文艺复兴”作为一种文学话语的衍变进程 |
2.1 欧洲“文艺复兴”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
2.2 《文艺复兴》之“文艺复兴”的具体体现 |
2.3 李健吾在《文艺复兴》上的编辑与创作概述 |
3 李健吾“文艺复兴”编辑理念实践(一):正文本 |
3.1 小说:呈现新气象 |
3.1.1 短篇小说:“意识流”创作技巧的尝试 |
3.1.2 长篇小说:“个体体验”主题的创新 |
3.2 诗歌:九叶诗人对现代主义的艺术探索 |
3.2.1 艺术结构:意象的组合与跳跃 |
3.2.2 表达方式:个体与时代的沉吟 |
3.2.3 理论建设:现代主义诗歌理论的提倡 |
3.3 戏剧:知识分子对时代的两种言说 |
3.3.1 《风絮》:“小我”与“大我”进退失据 |
3.3.2 《窑工》:政治宣传的工具 |
3.4 书评:新诗批评范式的重建 |
3.4.1 融合中西诗歌批评方法 |
3.4.2 确立诗歌“大众化”发展道路 |
4 李健吾“文艺复兴”编辑理念实践(二):副文本 |
4.1 封面:《文艺复兴》与“文艺复兴”的互文性 |
4.1.1 契合“文艺复兴”文学理想 |
4.1.2 印证时代语境 |
4.2 “补白”:塑造理论建设的“园地” |
4.2.1 国内外文学理论补充 |
4.2.2 提供理论支撑 |
4.3 编余:呼应“文艺复兴”编辑理念 |
5 李健吾《文艺复兴》上“文艺复兴”理想的文学构建 |
5.1 戏剧创作:民族化探索与实践 |
5.1.1 《山河怨》对跨文化“中国化”的改编 |
5.1.2 《青春》对中国传统喜剧的拓展 |
5.2 诗学理念向“大众化”转变 |
5.2.1 汲取民间与传统的源泉 |
5.2.2 注重精英与大众的调和 |
6 李健吾“文艺复兴”文学理想的历史评价 |
6.1 同中见异:李健吾与郑振铎编辑理念比较 |
6.1.1 郑振铎:宏观层面上的民族解放思想观 |
6.1.2 李健吾:微观意义下的自由主义文学观 |
6.2 异中见同:“文艺复兴”构想与实践的意义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9)郑振铎俗文学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二、研究状况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郑振铎俗文学文献研究的学术渊源 |
第一节 近代文学运动引发郑振铎对俗文学的关注 |
第二节 敦煌文献促进郑振铎俗文学研究的形成 |
第三节 抢救民族珍稀文献坚定郑振铎的研究道路 |
第二章 郑振铎俗文学文献研究的文献基础 |
第一节 郑振铎藏书中的俗文学文献 |
一、小说类 |
二、曲类 |
三、弹词、鼓词、宝卷等“变文”类 |
四、版画类 |
第二节 郑振铎收藏俗文学文献的目录特色 |
第三节 郑振铎收藏俗文学文献的版本价值 |
一、多收善本、异本 |
二、收藏珍稀版本 |
第三章 郑振铎俗文学文献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撰写《中国俗文学史》创立俗文学学科 |
一、提出俗文学的观念 |
二、划分俗文学的类型 |
第二节 以俗文学视角阐释文学史 |
一、侧重俗文学的内容 |
二、图说文学史的方式 |
第四章 郑振铎对俗文学文献的推广与保护 |
第一节 郑振铎对俗文学文献的推广 |
一、编辑校订俗文学文献 |
二、影印俗文学文献善本 |
第二节 郑振铎对俗文学文献的保护 |
一、对珍稀俗文学文献的抢救保护 |
二、对海外中国俗文学文献的关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文化背景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一节 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 |
一、晚清社会转型与《诗经》阐释的近代化倾向 |
二、军阀政治与民俗学科建设 |
第二节 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 |
一、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新变 |
二、《诗经》学研究新变 |
第三节 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 |
一、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 |
二、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特点 |
三、新式出版对《诗经》研究新变的推动作用 |
第二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1919-1949) |
第一节 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诗经》性质的新阐释 |
二、《诗经》篇章的新分类 |
三、诗篇解读的新内涵 |
第二节 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新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俗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三节 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女性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科技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生活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三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1919-1949) |
第一节 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 |
一、以民主和科学为支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以乐歌为切入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以民俗学方法对《诗经》进行新阐释 |
第二节 经俗交汇的《诗经》阐释新特色 |
一、以“俗”证“文” |
二、以“诗”为“史” |
三、移风易俗 |
第四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与局限(1919-1949) |
第一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 |
一、采用《诗经》研究的新方法 |
二、取得《诗经》研究的新成果 |
三、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第二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 |
一、研究方法急于求新 |
二、研究范畴过于集中 |
三、研究成果存有争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国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统计表 |
附录二 :民国期刊中《诗经》新译情况统计表(1919-1949) |
附录三 :许啸天《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篇目 |
附录四 :《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各篇题旨 |
附录五 :《民国丛书》中与《诗经》研究有关的文学史着作(1919-1949) |
附录六 :民国期刊中《诗经》民俗学阐释情况分析表(1919-1949) |
附录七 :民国期刊中《诗经》研究情况统计表(1919-1949) |
附录八 :1933年各大学国文入学试卷题型一览表 |
附录九 :《论语》中《诗》《礼》并提的情况 |
附录十 :《开明国文讲义》选文统计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论郑振铎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方法的反思(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研究会“文学丛书”研究[D]. 王艺.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论郑振铎“血和泪的文学”思想与小说实践[D]. 袁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4]《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D]. 郭艺. 苏州大学, 2020(03)
- [5]论浦安迪的“奇书文体”研究[D]. 范秋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爱伦·坡[D]. 管丽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D]. 朱天一. 广西大学, 2019(01)
- [8]1946—1949“文艺复兴”的构想与实践 ——以李健吾与《文艺复兴》为例[D]. 陈会萍.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9]郑振铎俗文学文献研究[D]. 胡永杰.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10]《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D]. 何昆. 黑龙江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