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题论文,初中数学论文,教学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重视“课题学习”内容选取、教学设计,显然对于一个有心人而言,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题学习”的教学,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的“课题学习”教学掌控能力、课时内容不同,而确定“课题学习”次数。每学期进行3~5次也不为多,当然要注重质量而不只注重数量。例如,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数学教材,在七年级共设置了4次“课题学习”的主题活动,有“与水有关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测量不规则图形”及“包装盒的分类、设计和制作”等主题。
二、加强“课题学习”的理论学习
由于“课题学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标准》新开设的模块,大多数数学教师没有此类教学内容的教学经验,即使新教材设计了一些教学案例,仍然感到无从下手。此外,由于目前教学评价维持现状,也使得“课题学习”的教学形同虚设。“课题学习”的开展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学习”首先转变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念,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课题学习”的综合化、社会化、多元化促进教师拓宽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在课题学习中与学生一起成长,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广大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投入“课题学习”的研究之中,而不是等待理论工作者研究好指导自己。而且,这既然是一个实践经验问题,那么,这方面的课题研究就必须由实践者来担任主角,也唯有参加实践的人才能研究出可以付之操作的结果。要使“课题学习”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依靠数学教师大胆尝试,先让“课题学习”进入课堂,在实践的同时研究课题,积累经验,然后通过交流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可逐步使“课题学习”成为一种经常采用而不是偶然采用的教学形式。
三、做好“课题学习”的教学设计
1.设计趣味游戏
传统游戏中“24点”、“汉诺塔”、“七巧板”、“九连环”等与数学密切相关。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将传统游戏进行改造,设计趣味性的“课题学习”。《速算“24”》是《有理数》一章的“课题学习”,这是传统的扑克牌游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能力,增强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的多样性。另外,开发新的规则,例如速算“-18”,便可生成新的游戏。
趣味游戏:苏科版七年级上册《速算“24”》
做一做:每位学生制作40张扑克牌大小的白纸,在纸的一面依次写上一个数:-10,-9,-8,…,-2,-1,1,2,…,8,9,10,一共写2遍,制成一副新的“扑克牌”。
比一比:两个人一组,每人将制作好的“扑克牌”冼匀,每人每次出两张“牌”,然后两人根据4张牌面上的数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如果有一人算出结果恰为24,则用手轻拍桌子进行抢答,同时计2分。每张“牌”只用一次,如果一分钟内两人都没有算出结果为24,那么这4张“牌”也作废。到大家出完手中的“牌”,得分多者为胜。
2.挖掘实际问题
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课题学习”的素材,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挖掘,并可以超越课堂教学的空间,使学生走出课堂,增加一些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生活学习等学习活动方式。
课题学习:商品打折
元旦期间,某超市打出如下广告:王老师先后两次到该超市去购物,分别付款80元和252元。如果王老师一次性购买与两次购买相同的商品,那么他应付款多少?
请你就这一酬宾优惠活动进行进一步的“课题学习”设计。
3.拓展知识内容
弗雷登塔尔指出,数学教学时注意数学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数学知识的学习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彼此脱节的。《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但“课题学习(综合与实践)”不是一个独立的模块,它是前面三个学习内容的继续与提升。并且,“课题学习”的形式是灵活自由的,因此,可以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这三个学习内容的某个或某几个的学习中适时地引入“课题学习”。或者说,在“课题学习”这一模块的学习中充分应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这三个学习内容的某个或某几个的知识、方法和思想。
课题学习:二次函数的实践与探究
某公园要建造一个圆形的喷水池,在水池中央垂直于水面竖一根柱子,上面的A处安装一个喷头向外喷水。连喷头在内,柱高为0.8m。水流在各个方向上沿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路径落下,如图1所示。
图1
(1)喷出的水流距水平面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2)如果不计其他因素,那么水池的半径至少为多少时,才能使喷出的水流都落在水池内?
4.设计探究问题
精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研究问题,以突出数学本质,体现数学的思维价值。例如,可以先设计一个具有应用背景的小型探究问题,以此为引子,层层深入地设计若干个探究问题。
课题学习:销售利润
某产品的成本是120元/件,在试销阶段,当产品的售价为x元/件时,日销量为(200-x)件。
(1)写出用售价x(元/件)表示每日的销售利润y(元)的表达式。
(2)当售价定为多少时,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多少?
(3)交流你研究这些问题使用的手段、方法以及你所得到的结论。
(4)你能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吗?
这个“课题学习”是一个数学探究活动,它有助于学生对函数研究的方法的提炼和提升,有助于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研究的过程,有助于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注重教育技术在“课题学习”中的应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以及所具有的优势,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数学实验:抛掷硬币
例如,研究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出现的机率与抛掷次数之间的关系,如果用人工来投的话,由于时间的限制,投掷的次数往往不够大,其结果的可信度相对差一些。而利用抛掷硬币的课件,可实现较多次数的投掷,从而更能揭示其正反面的出现机率所固有的规律。在演示的过程中,可利用课件的可控性和交互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试验,由学生来设定其抛掷速度和次数,由此得出相对合理、可信度高的试验结果。
现代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能以形象、生动、直观的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能将数学课本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或者在通常条件下很难演示的实验、动态变化的过程等,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得教学内容直观化、趣味化、多样化,强化对学生眼、耳、脑、手等感觉器官的刺激,使他们的情绪兴奋起来,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