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建议》精神上好高一《思想政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一论文,思想政治论文,上好论文,精神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我国实现跨世纪飞跃的宏伟蓝图,是全党和全国人民今后15年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我县高一年级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建议》,对照、分析教材,制订了用《建议》精神进行高一《思想政治》教学的初步计划。具体安排是:
第一,在讲授《前言》的内容时,增加“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第二部分)的有关论述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这样,可以防止和克服“一切向钱看”的思想。
第二,在讲授第四课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这一框时,增加江泽民总书记讲话中的以下内容:“只有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任何动摇、放弃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作法,都会脱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重要的是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社会总资产中要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三是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四是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增加这部分内容,可以弥补教材之不足,使学生更能明了“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具体所指。
第三,在讲授第五课的《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中的宏观调控这一问题时,增加江泽民总书记讲话中的以下内容:“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又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尤为重要。要加快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主要运用经济、法律的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抑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经验证明,微观经济越放开,市场化的进程越快,要求宏观调控越有力和灵活有效。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有必要的集中和相应的手段。”讲授时增加这一部分内容,可使教材中的内容更全面、更具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四,在讲授第五课的《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这一框时,增加两部分内容:一是《建议》中的“第二条方针,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靠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二是江泽民总书记讲话中的关于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的以下论述:“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在于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全党要提高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大意义的认识。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同时,从法制建设、政策实施、规划制定等多方面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切实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讲授这一框时,增加这两部分内容,其好处是使教材中关于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的内容更全面,还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大意义。
第五,在讲授第六课的内容时,增加三部分内容:一是在讲授三大产业的关系时,增加江泽民总书记讲话中的论述:“处理好一、二、三产业的关系。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增加这一论述,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明确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有重大意义。二是在讲授发展农业的措施时,增加《建议》第18条中的内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归根到底,要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各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发展联结农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还要增加江泽民总书记讲话的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的指导、组织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二、三产业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形成‘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的机制。”增加这些内容,能使学生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发展农业的措施,同时也能从三大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上掌握怎样发展农业这个问题。三是在讲授《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这一框时,增加《建议》第19条中的内容:“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增加了这部分内容以后,能使学生明确,为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工业发展今后15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第六,在讲授第七课《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一框时,增加缩小地区差距的内容。《建议》第15条中指出:“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对于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别悬殊问题,要采取正确政策,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解决好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方面。”增加这部分内容,能使学生认识解决地区差距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使教材对共同富裕的分析更全面、更具体。
第七,在讲授第八课的内容时,增加三部分内容:一是《建议》第29条中的内容:“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借用外债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和偿还能力,做到适度和高效,建立责权利统一的借、用、还管理体系。”二是江泽民总书记讲话中的有关论述:“我们这样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要引进先进技术,但必须把引进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要利用国外资金,但同时更要重视自己的积累。这样才能争取时间,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三是增加《建议》第8条中的内容:“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争得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效益。”增加上述内容的好处是能使学生全面正确地把握发展经济的内外条件,防止片面性,同时更好地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
对增加的内容,我们在教学当中是这样处理的:(1)与教材内容一致但表述不同的,我们少讲或不讲教材的相关内容,而讲新增的内容,以让学生了解新提法。(2)与教材内容一致但教材论述不全面的,重点讲新增的内容,使学生更全面理解。(3)教材中应该有而没有的,我们突出讲新增的内容,以开扩学生的视野。
结合《建议》进行教学,使高一《思想政治》教学增强了时代性、针对性和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