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理论研究与现实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职业技能鉴定论文,现实论文,体育论文,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投稿日期:2007-05-09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5-0577-04
职业技能鉴定,通俗地讲,就是一种考试,即按照一定的职业标准,由专门的考核鉴定机构来对有关人员的知识、技能进行考核鉴定,并对考核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证书不同,职业资格证书与某一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从业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是从业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
职业技能鉴定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它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逐步得以完善。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要把人才培养和合理使用结合起来”,“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这个文件从体制建设和政策导向上扭转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培训事业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
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国家体育总局于2004年6月成立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在体育行业正式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对全国范围内所有从事和准备从事体育行业特有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旨在提高人员素质、增强技能水平、规范人员管理的职业资格认证活动。
1 体育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必要性
1.1 体育行业履行社会管理职责、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共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旋律。体育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更高的追求,对体育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这就要求体育部门把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作为首要任务,更加广泛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在上海召开“全国优秀运动员保障暨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议”,会议进一步深化了体育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意义,并要求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鉴定工种,扩大地域范围,逐步在整个行业内全面推开,实现健康发展。
目前,提高体育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规范体育市场秩序已经成为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而开展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正是顺应体育行业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转变行业管理方式的新举措。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培养造就一大批掌握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体育行业从业人员及社会体育工作者,是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保护群众基本健身权益、适应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同时,随着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高技能体育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对体育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将会越来越高,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促进体育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是体育行业履行社会管理职责、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2 体育服务标准化的需要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行标准化管理已成为各行业与国际接轨的通行手段。在体育领域,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通过职业资格认证认可制度来规范、管理各类各等级体育行业从业人员。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日益提高,建立统一的体育服务标准,进行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实行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体育从业人员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来考虑,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我国体育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针对的是体育服务资质标准中对人员资质的要求。体育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行业内部的各类证书纳入国家统一的证书体系中,不仅可以作为用人单位聘用、考核,从业人员上岗、转岗、再就业的重要依据,同时,还可以为劳动、工商等市场执法部门进行市场执法检查与监督创造条件,这样可以维护证书的严肃性,进一步强化证书的权威性。
1.3 体育行业管理的需要 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有关职业技能开发社会化管理的规定明确:国务院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进行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工作。近40个其他行业都是按照这一要求进行管理的。体育行业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必须考虑到体育行业的特点,由体育总局统一归口管理、规范体育行业内不同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这样对事业的发展才会更加有力。作为体育行业的特有职业,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培养与发展,还关系到全民健身事业的推进和奥运争光战略的持续发展,因此,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作为全民健身计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抓手,将成为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支撑点,同时也成为各级体育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1.4 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 全面提高体育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知识技能素质,既是国家赋予体育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体育市场发展的现实需要。在体育行业内对有关从业人员实施职业技能鉴定与考评,不仅可以为用人单位衡量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技能提供客观的评价标准,而且也为这些人员学习和掌握各种职业技能提供规范、明确的量化标准,为体育健身服务市场的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体育行业内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素质,进一步规范体育健身市场秩序,保护体育健身消费者和体育服务相关从业人员的权益,进而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因此,体育行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公共服务、保护群众基本健身权益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体育部门转变职能,依法行政,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层次,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服务标准化工作准确定位的有效切入手段。
2 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情况
2.1 立足现有职业,开发拓展新职业 目前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主要在“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场地工”和“体育经纪人”这3个体育行业特有职业中开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列为正式职业之一。2001年8月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发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进一步使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和培养向职业化迈进。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6年3月正式发布实施《体育场地工国家职业标准》。随后,开展体育场地工职业技能鉴定所需的培训大纲、鉴定规范与试题投入了编制中。同时,“体育经纪人”在经过了新职业的论证及上报后,于2006年4月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作为一项新职业正式向全社会发布,并明确将“体育经纪人”纳入体育行业特有职业范围,对相关从业人员开展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目前《体育经纪人国家职业标准》已通过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审定组的初审。
另外,对于体育行业内一些涉及人身安全和消费者切身利益的项目,比如游泳救生员,按照国家强制性就业准入的要求,把从业人员纳入国家的正式职业管理中,以更好地保障大众健身安全,维护百姓健身权益。目前游泳场所救生员的新职业申报工作正在积极准备之中。
2.2 组织实施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 2006年,北京、河北、黑龙江、上海、浙江、广东、陕西7个试点省市围绕着“社会体育指导员”中滑雪、健美操、游泳3个项目共组织了28批次2074人的培训鉴定工作,其中1605人获得了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2.3 完善鉴定工作基础 组织编写并正式出版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培训3本公共理论教材,以及健美操、游泳、航海模型、健身健美4个运动项目的培训教材,组织专家编写了相应的培训大纲、鉴定规范和试题。并在试点工作的同时启动了社会体育指导员30个项目的专项培训教材及考试试题的编制工作。
2.4 建立专业人才队伍 组建一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健康发展的保证。总局职鉴指导中心先后举办了两期考评员培训班,目前已有139名考评员参加了培训并通过了考核,取得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资格证书,同时还举办了职业培训理论教师培训班,对104名即将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理论培训的教师进行了培训。初步形成了一支开展职鉴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
2.5 完善规章制度 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及总局有关法规、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体育行业特点,制定出了《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实施规程》、《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等近30个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配套文件。
为了使现行的行业内部以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证书发放工作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平稳过渡、有序接轨,承担试点任务的体操中心、游泳中心与职鉴指导中心联合会签了《关于对健美操专业技术等级指导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通知》、《关于对持中国游泳协会各类证书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通知》,为职业鉴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3 体育行业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思考
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内容和性质决定开展工作时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正确引导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方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质量第一,注重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相结合、行业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具体实际,采取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工作原则和试点先行、自下而上、上下联动、分级管理的工作方法,通过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风险管理,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夯实基础。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重点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3.1 认知、认可、认证三个发展阶段 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需要经历3个发展阶段:认知、认可、认证。这3个发展阶段不可逾越,特别是认知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工作过程,要求我们必须实事求是,稳步推进。目前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还处于认知阶段,认知既是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对此项工作的认知,同时更主要的是体育行业本身特别是社会对这项工作的认知。因此,当前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不断加深对工作的理解,加快工作基础建设,加大工作宣传力度,使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历经认知、认可阶段后,进入社会只认一个证的认证阶段。
3.2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原则 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具有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基础,在围绕着认知、认可、认证3个阶段开展工作的同时需把握3个原则:
3.2.1 牢牢把握政策解释权 体育行业职业技能职鉴工作的政策性非常强,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因此,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需牢牢把握工作的政策解释权。无论是主动的通过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予以明确和规定,还是被动地解释与阐发,都需在政策解释中去体现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性质和内容。
3.2.2 打造证书的权威和效力 要想尽各种办法,动用各种力量来打造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和效力,这是关键。只有这本证书能够尽快进入社会、进入市场,此项工作才有往前推进的出发点。要打造“名片”式证书,提高证书持有者的就业竞争力,薪酬竞争力,为其就业创造一个便捷的渠道和良好环境。从体育服务场所经营者层面来说,吸纳持证人员工作是安全可靠的,因为证书的持有者经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和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会减少在体育消费过程中服务与被服务的纠纷。这样就可以打造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持有者为核心的社会体育服务群体的高市场信誉度。同时,高权威和效力的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能够为劳动部门、工商部门制定相关标准时提供便捷,提供衡量的基础,并为依法行政、行政执法奠定基础。
3.2.3 整合资源、利用资源 充分尊重、依托、利用好地方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特别是国家有关单项协会的网络优势、技术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优化整合资源,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3 科学运用目标管理、过程管理、风险管理三种管理方法 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要高度重视质量。质量是工作基础,是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生命线。
在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质量问题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鉴定过程中的管理质量,二是鉴定结果上的内容质量。管理的质量主要反映在鉴定工作过程的规范性,属于制度范畴,如鉴定站管理、考评员管理、国家题库管理、考务管理、证书管理等;内容的质量主要体现在证书反映的从业者能力与工作岗位实际要求的适应性,更多是技术范畴,如职业标准、鉴定试题、鉴定形式、鉴定方法等。内容的质量是基础,管理的质量是保障。
标准、教材、题库开发等职业技能鉴定基础工作内容是体育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当务之急。如果这方面工作内容滞后于实际工作需要,那将成为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近期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加强教材、题库的编制工作。另外进一步完善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相关规章制度等基础性建设工作,加强鉴定站工作质量管理,使职业技能鉴定站“硬件达标,软件规范”也是近期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重点。因此,开展上述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在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强化质量意识,确保鉴定质量,始终把质量问题作为职鉴工作发展的生命线。在开展职鉴工作过程中,要通过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风险管理,来实现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健康发展。
目标管理就是要把“打造一个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具有权威和效力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进行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目标,开展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考虑,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管理过程中也要相应地体现有关要求。
过程管理实际上就是要在鉴定工作的每个环节上,规范管理,狠抓鉴定质量,注重社会效益,提高服务水平,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执行和维护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从我做起、从日常工作每一细节做起,通过对具体过程的质量控制,达到整体目标的实现。
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在过程管理当中,对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实施所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见和防范,要求合理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理顺管理关系,不断梳理总结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容易出现疏漏和错误的环节与重要节点,动态调控,及时化解过程中出现的淤结和问题,逐步完善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质量管理工作机制,形成一些有效的制度和措施,比如:1)通过鉴定站的质量普查,建立质量管理“红、黑榜”制度;2)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通报制度,表彰先进,揭露违规违纪行为,定期发布质量管理报告;3)要加强鉴定现场的质量督导工作,建立各技术环节的制约机制,及时纠正违规违纪行为,维护鉴定工作秩序,确保鉴定活动过程的公正性;4)加快鉴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使鉴定程序、鉴定过程和鉴定结果及时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3.4 抓好退役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 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要培养的运动员应该是既有较高的专项运动技术水平,又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专门型人才,但运动员所具备的技能优势并不等同于职业优势。由于学训矛盾、对运动员文化教育重视程度等原因,加上多数运动员从小就进入专项训练,在生理及心理上逐渐适应了紧张、大强度、全天候式的训练生活,对文化学习的关注程度逐渐降低。因此,运动员文凭与水平、学历与能力不相符的情况仍然存在,导致的后果就是运动员的文化水平、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难以适应未来再次就业的要求,再次就业时竞争能力不足。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纳入国家层面开展以后,要进一步推动运动员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使运动员具备的技能优势通过职业培训转化为走向社会的职业优势,增强他们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的能力,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这既有利于奥运战略的实施,也可以为健身市场输送高技能的人才,为全民健身计划服务。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应该也完全有可能为提高运动员职业技能、增强他们的再次就业能力提供切实的帮助。
3.5 依托体育经纪人,在国家利益和运动员权益保障方面以创新思维进行工作探索 体育经纪人是我国体育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与直接结果。从长远发展来看,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体育经纪人队伍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蓬勃发展的体育产业势必需要一支活跃的体育经纪人队伍,而成熟、规范的体育经纪服务活动又会对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体育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关于运动员无形资产开发和保护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并呈增多之势。究其实质,目前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并不是简单个体的问题,实质上是如何利用规范的经纪手段保护和开发运动员潜在市场价值的问题。否则不仅会引发很多管理层面的问题,并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而且也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竞赛及至心理健康。
因此,以创新的思维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运作机制,引入专业的管理,依托体育经纪人队伍,对各种无形资产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保证国家对体育的投入获得应有的回报;保护优秀运动员的各种商业利益,更加充分地开发他们的商业价值;有效地调节优秀运动员与其他辅助人员和普通运动员的关系,合理分配商业利益;同时也能通过专业化的规范运作,取得合理的收益,为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建立更为广泛的人员和物质资源基础。
3.6 全新的事业中打造全新的队伍 体育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起步较晚,较其他行业来说相对滞后,工作的开展势必会有局促和困难,但与此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后发优势,即可以更好的借鉴其他行业在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工作过程当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吸纳、加工、提高的基础上把后发的劣势转化成后发的优势。体育部门在面对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时候,必须转换工作思路,建立全新的工作队伍。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需要培养一批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办事公正的专业人员队伍。
3.7 构筑职业鉴定工作开展的良好环境 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开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寻求支持和帮助,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构筑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的大环境和好环境。
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项开放、动态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从体育行业内部来讲,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不仅仅属于人事系统工作,此项工作还涉及到群体、经济、科教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外部来讲,目前联系最紧密的是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下一步工作还会牵扯到联合执法的问题,需要得到工商部门,消费者权益保障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在开展工作之初,就要狠抓事业的延伸与手臂,要把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联合起来。比如,要把体育服务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目前社会的健身安全需求越来越强烈,要让他们感觉体育职鉴工作是在为他们提供服务,是帮助他们在经营的过程中提高竞争优势,同时也让他们感觉到在出现问题时,有这样一支队伍在某些层面上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如果这项工作被他们所认知、认可,那么体育服务业经营者队伍就能够作为我们事业的延伸和手臂,这将对工作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恰当途径和合理方式来积极寻找和抓住事业的延伸和手臂,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另外,体育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需要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理解好、落实好,同时力争使有关工作内容在体育相关法规中不断地得到充实和体现,使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能够得到法律法规的支撑和保障。
但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制定需要时间去充分论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在完善工作内容本身的基础上,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利用行业内的一些行政手段把职业鉴定工作向前推进。例如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在推行体育行业标准化管理中对体育经营场所的从业人员,提出了质和量的要求,这样就可以体现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内容,是构筑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工作开展良好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
3.8 需要着重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关系需要着重处理好,才能保证体育职鉴工作的有序、健康、高效的开展。
3.8.1 特有工种与通用工种的关系 特有工种实行行业归口管理,由相关行业有关部门负责,通用工种则由地方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这是国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整体构架和体系。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负责综合管理,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和具体组织实施。对于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成立之前,有关省市体育局通过地方劳动保障部门建立的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归口管理问题,按照“尊重历史、平稳过渡”的原则应与地方劳动保障部门充分沟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尽快纳入新的管理体系当中。
3.8.2 培训和鉴定的关系 职业技能鉴定采取的第三方认证规则,改变了培训机构或用人单位自我培训、自我考核、自我认证的传统方式,由政府授权的独立鉴定考核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作出认证,是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社会化管理的实质,也是国家对于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要求。体育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需严格执行考培分离原则,培训和鉴定要由不同的机构承担,这样才能保证鉴定质量,维护鉴定考试的客观和公正。
3.8.3 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增加鉴定数量、扩大证书的覆盖面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基础,没有数量就没有规模;确保鉴定质量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根本,事关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声誉和形象,没有质量就没有生命力。正确处理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加强对鉴定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把以质量求生存的意识贯穿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始终。
4 结束语
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才刚刚起步,百业待兴,因为工作的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技术复杂,对体育行业来说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所以在实践工作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学习、摸索,总结经验,对原有的一些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作出调整。在国家统一的要求下,结合体育行业自身特点,更好地推进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造就一大批掌握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体育行业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