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写、刊发虚假新闻的法律责任(论文文献综述)
程茜[1](2021)在《网络虚假新闻的媒体把关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网络虚假新闻现象在互联网中频繁出现,媒体把关机制存在缺陷,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加速了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网络媒体在互联网中的角色发生改变,混合型媒体结构形成,媒介生态复杂化,为网络媒体的把关提出了挑战。通过对近三年典型虚假新闻案例进行分析,对不同时间的新闻来源、发布内容、传播过程、事后反馈环节进行分析,总结网络虚假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分析网络媒体把关机制在其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对网络虚假新闻的把关过程进行分析,明确指出网络媒体把关机制的不足,对治理网络虚假新闻提出新思路,并从网络媒体从业者以及网络媒体本身入手,对网络虚假新闻媒体把关机制建立描述对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有利有弊,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利用机器算法对其进行筛选、核查,能够及时阻止虚假新闻的进一步传播扩散,并将对虚假新闻的澄清声明尽快推送到用户的移动端设备中,全方面治理网络虚假新闻。最后,法律法规的完善,媒体内部自我监督惩罚机制的建立是有效治理网络虚假新闻的关键环节,加大对传播网络虚假新闻的惩罚力度,有效杜绝专业媒体、自媒体用户进一步传播,提高职业素养,加强人们对虚假新闻的辨别能力,净化网络环境的同时,建立公正有序的互联网环境,提高官方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正确发挥自媒体平台的巨大能量。
谷雪松[2](2021)在《隐性采访下的新闻侵权责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隐性采访是新闻采访过程中常采用的一种形式,但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与缺失,其法律地位始终模糊不清。社会上,舆论较多,关于其合法性的问题,支持者和反对者意见不一。长期以来,隐性采访为新闻的采集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但近些年来,由其引发的侵害公民人格权的案例也越来越多,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过去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伦理层面,因此对隐性采访引发的新闻侵权问题做一次系统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既可以弥补理论上的空白,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不可否认的是,隐性采访的存在有它的意义,不应该完全摒弃,但对于它的使用,一方面需要加强控制与规范,另一方面需要明确当造成侵权时该如何去承担责任。除绪论外,本文的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隐性采访的概述。内容包括隐性采访的定义、特征,之后阐述了隐性采访的发展历程以及存在的意义,肯定隐性采访的存在是有价值的。第二章为隐性采访引发的新闻侵权。在肯定了隐性采访存在的价值后,分析了使用不当会造成的侵权后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包括隐私权、名誉权和肖像权在内的公民人格权的侵害。第三章为隐性采访新闻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和抗辩事由,责任构成要件和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相似;抗辩事由包括公众知情权、公开场合、公众人物、其他抗辩事由等,这些抗辩事由进一步解释了在有侵权隐患的情况下,隐性采访一直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因。第四章为隐性采访的控制与规范,隐性采访有存在的价值,但容易造成侵权,那么对其规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包括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第五章为隐性采访新闻侵权责任的承担,对隐性采访的使用进行控制与规范可以防止侵权的发生,但并不能彻底杜绝侵权的发生,这部分讲述的便是发生侵权时该如何承担责任的问题,是本文研究的核心。从责任主体、赔偿范围、承担方式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责任主体包括新闻媒体和记者、转载媒体;赔偿范围包括直接财产损失、间接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承担方式包括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等。通过详细的研究与论述,力图给侵权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较为完美的答案。
孙劝劝[3](2020)在《美国“黑幕揭发”背景下调查性新闻兴衰与报道理念变迁 ——以《麦克卢尔杂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行各业都出现完全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大财团。垄断导致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物价飞涨、犯罪率上升等诸多社会问题。此期,美国报业正处于黄色新闻向基于客观报道的新式新闻事业的转型期,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艾达·塔贝尔(Ida Tarbell)、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雷·斯坦纳德·贝克(Ray Stannard Baker)、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等记者运用源于黄色新闻时期的调查性报道利器,挖掘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垄断引起的诸多社会问题及其深层次矛盾,采写《屠宰场》(The Jungle)《标准石油公司史》(The History of the Standard Oil)《城市的耻辱》(The Shame of the City)《工作的权利》(The Right to Work)《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等调查性报道,连续刊登在《麦克卢尔杂志》(McClure’s Magazine)《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等报刊上,揭发美国社会转型期企业垄断、官商腐败、劳资矛盾等社会问题,产生轰动性效果,拉开美国历史上长达十余年的“黑幕揭发”运动。美国黑幕揭发运动中,《麦克卢尔杂志》《柯里尔》(Collier’s)《世界主义者》(Cosmopolitan)《纽约时报》等报刊连载以揭露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中社会丑闻而闻名的“揭丑者”(Muckrackers)记者的系列调查性报道,承接北美殖民地时期政论报刊关注时事和社会变革的传统,顺应美国报界在黄色新闻向客观报道过度的新式新闻事业时期所倡导的报刊和报人服务于社会改革的号召,摈弃黄色新闻时期“耸人听闻”(sensationalism)的调查性报道手法,从趣味性社会新闻转向针砭时弊的严肃的政论选题,从追求“轰动性”效果转向“人民斗士”与社会公器诉求的报道理念,使得基于客观新闻理念(objectivity journalism)的调查性报道手段更臻完善和成熟,成为美国新闻采写的主要体裁。美国黑幕揭发运动中,“揭丑者”记者在《麦克卢尔杂志》上发表的系列调查性报道形成自身的文本特点:政论性选题针砭时弊,叙事角度新颖,揭丑性材料详实,充分体现美国新式新闻事业时期报业由“耸人听闻”报道路径向“人民斗士”报道理念的转型。《麦克卢尔杂志》刊载艾达·塔贝尔花费五年时间采写的系列调查性报道《标准石油公司史》(The History of the Standard Oil),揭露美国石油行业的垄断,有关洛克菲勒石油帝国缔造过程中垄断行为的描写可谓振聋发聩;林肯·斯蒂芬斯采写的《城市的耻辱》(The Shame of the City)揭发垄断资本官商勾结,成为针砭时弊且选题和精当的调查性报道;雷·斯坦纳德·贝克采写的独特的体验式报道《工作的权利》(The Right to Work),揭发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行业劳资纠纷。以艾达·塔贝尔、林肯·斯蒂芬斯、雷·斯坦纳德·贝克为代表的“揭丑者”先驱记者秉笔直言,采写的系列调查性报道揭露垄断引发的社会丑闻真相及其根源,引发美国社会各界关注这些社会问题,推动美国反垄断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促进调查性报道与新闻理念的完善;开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并推动美国新闻学与文学的融合。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确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报刊和广播节目中调查性报道与“揭丑新闻”的主流地位,特别是五六十年代调查性报道充斥各电视频道,以至于调查性方法很快成为所谓规范性新闻报道的陈词滥调。电视动态报道风格逐渐成为模式化报道即“人造的调查性报道”(faux investigations),由名人驱动而大肆炒作某个组织机构的无结果的主题,如此就冲淡或弱化了调查性报道的威力与公信力及其用于报道严肃政治话题的规范新闻技能。1972年“水门事件”可谓“揭丑新闻”与调查性新闻报道的复兴,而面对新媒介技术和媒介生态环境挑战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新媒体追求节目的可视化和形象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调查性报道这枚“重磅”利器再次被忽视。同时,政府和利益集团在种种借口下打压“揭丑性”调查新闻,兴盛于黑幕揭发运动中的调查性新闻及其报道理念发生变异,调查性报道几度出现式微趋势。这引发社会和学者对于媒体如何更有效引导舆论和发挥民主功能等新闻学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和争论。通过对美国黑幕揭发运动时期《麦克卢尔杂志》三位记者代表作的文本分析,梳理与反思“揭丑性”调查性新闻兴衰及其报道理念变迁的学界争论,旨在说明唯有针砭时弊、反映时代主题且符合新闻报道语用规律的作品才能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美国黑幕揭发背景下调查性报道兴衰及其报道理念变迁的争论,为中国新闻界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在促进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健康发展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调查性报道的采写策略,提升记者的职业使命感及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加强媒体监督社会功能和公信力,是中国调查性新闻的可取发展途径。
王红[4](2020)在《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媒介环境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从调查报道发展现状切入,试图探讨调查报道衰落的深层次原因及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发展的对策。通过对调查报道衰落现状的梳理,总结、发掘造成其衰落的原因,进一步归纳整理其相应的发展对策。在相关文献整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最近几年“自媒体”“多媒体”“媒体融合”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但对融媒体时代的调查报道研究极少。因此,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融媒体时代的调查报道上,通过分析其在融媒体环境下的衰落原因,进而提出其发展对策。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报道与融媒体时代”中,首先对调查报道相关概念进行回顾,梳理从国外到本土化的发展历程,并从业界和学界两个角度进行总结。第二部分“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现状”中,主要从传统媒体衰落实况、调查记者现状、重大事件中调查报道的缺席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概括。第三部分主要总结了“调查报道衰落原因”,包括政治环境方面、传播渠道方面、受众市场变化等。第四部分,总结了融媒体时代的调查报道发展对策。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仍然有充足的的发展空间,需要媒介机构要做好宏观战略规划,也需要媒体记者职业素养的提升。最后,文章总结得出,传统调查报道的衰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社会进步、行业发展的表现。对于调查报道甚至于传统媒体而言,融媒体时代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媒体只有不断优化自身,做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从而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张雷[5](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陈艳娇[6](2020)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非虚构写作研究 ——以网易“人间”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非虚构写作”集新闻性、真实性、故事性、平民性等为一体,不仅吸引了大众的目光,还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持续关注;自2010年在中国兴起以来,不断地跟随时代的变化更新其内涵与外延,这与新媒体技术的助力密不可分。“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呈现出新的特征与变化,研究新的媒介技术如何塑造了其创作主体、内容生产模式、传播及呈现方式、用户参与等方面很有价值。网易非虚构写作平台“人间”在2019年中国应用新闻传播论坛上被评为年度十大创新案例之一,是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发展的典型案例。本文选取“人间”微信公众号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主体特征、内容生产、传播样态、用户参与、发展影响进行研究。本文旨在通过“人间”以小见大,分析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革新与发展以及新媒介技术在其中产生的影响。第一章总述非虚构写作及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与现状,解读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兴盛的原因,并重点介绍“人间”平台,以求呈现新媒体时代非虚构的写作的全貌;第二章主要分析技术赋权下“人间”的创作主体从精英转向平民的新特征及新媒体环境对主体创作姿态、模式和方法的影响;第三章从题材多元化、叙事大众化和组织策划人性化三个方面,分析新媒体的特性对非虚构写作在内容生产上走向大众化的推动作用;第四章论述非虚构写作平台利用新媒体技术,在呈现上将单一文本转化为多媒体样式来延伸感官,在传播上将私人化与大众传播渠道结合来触达受众的方式;第五章结合与“人间”话题相关的社区及公众号评论区的用户反馈,论述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受众的满足和参与式建构;第六章阐述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产生的提升非虚构影响力、加强社会黏性、助力文化产业等积极影响,并反思其出现的真实性存疑、伦理困境、水平参差不齐、产业化困难等问题。
肖月[7](2020)在《我国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 ——以《人民日报》(1979-2018)相关报道为例》文中提出论文以《人民日报》建国后的优秀教师人物通讯为研究对象,贯穿以当代我国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力求在宏阔的社会时代变迁背景中,结合多种详尽科学的分析方式,呈现提炼《人民日报》对于优秀教师形象的建构。论文试图指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教师形象建构既折射了主流新闻宣传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呼应关系,也有着改进我国新闻报道实践模式的反思性价值。论文回溯了“十七年”期间的相关报道,指出这些优秀教师人物通讯以苦难叙事、实践叙事和奉献叙事三种模式确立了报道对象的“人民性”特征。而“文革”期间由于全国教育路线犯了“左”的错误,知识分子地位一落千丈、新闻媒介受到政治裹挟,《人民日报》为数不多的报道也随之偏离了教育属性,塑造出了一群绝对意识形态化的“优秀教师”形象。论文的研究重心在于改革开放后的相关报道分析。从报道特点来看,标题以诉诸情感的表达方式为主,紧紧扣住了教师职业相关特点;具体写作上频繁使用了教师隐喻,并出现了大量牺牲型意象;从版面、篇幅和原创比例等维度显示出了对相关报道的重视态度;卡方检验结果亦显示了年代与报道呈现出比较显着的相关性。从报道对象的特点来看,《人民日报》在优秀教师相关报道中存在一定的选择倾向,具体表现为对乡村教师、军校教师和科技内容的重点关注。论文继而进行了归因分析。从整体来说,《人民日报》主要从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和个人私德三种视角来描写报道对象,为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论文指出,促使记者选择从这三种视角切入报道的原因在于:作为典型人物的优秀教师能够对整个社会发挥道德示范作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教师在专业能力上有所发展;我国典型报道传统引导记者在职业范畴外进一步关注报道对象的品性,追求呈现典型人物的完美。论文分析了《人民日报》优秀教师媒介形象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变与不变。80年代,由于全国路线转轨和教育事业的恢复,优秀教师从“文革”时期的“革命者”形象回归至教育本位;1992年以后,在舆论需要、社会风气和典型报道改良的影响下,优秀教师媒介形象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党的十八大之后,由于贯彻习近平教育思想和相关政策的推行,知识化的优秀教师形象更加凸显。论文最后指出,《人民日报》作为兼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大报,自然也为其塑造的优秀教师媒介形象赋予了权威性和影响力;《人民日报》借新闻报道表现出了对国家发展大局的舆论观照;其对新闻真实性的遵循和坚守,也通过报道内容呈现。《人民日报》对于我国教师的评价在全社会都具有导向性,这也要求了记者要注重对优秀教师典型宣传的改良。扬弃早期宣传中的得与失,突破现有报道的思维定式,紧密联系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都是记者在优秀教师人物报道工作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吕艳志[8](2020)在《网络新闻的表述异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新闻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然而,由于网络新闻媒体对时政类新闻没有采编权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新闻媒体之间的日益激烈竞争,网络新闻媒体为了在激烈竞争中谋得生存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吸引网民的注意力,所以制造不同——在新闻标题、新闻图像、新闻内容上“求新”、“求变”,甚至异化新闻表述。本论文主要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节阐释网络新闻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现状以及研究意义。第二章节对网络新闻的相关重要概念进行相应的阐述,重点介绍“异化”的由来和概念,并延伸出“表述异化”的概念。第三章节则用实例分析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第四章讲述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的危害,主要从表述异化的当事人、转载异化新闻的网媒、社会以及党政机构等四个主体进行论述。第五章节从经济、政治、文化、技术、心理五个角度分析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的原因。第六章节对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给出相对应的疏导途径,主要从政府、传媒、公众三个方面提出防止和控制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的措施。在本文的第七章,笔者认为应该辩证地去看待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的现象,即网络新闻的表述异化是多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因此,也应该从多角度去共同解决这个问题。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现象并非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疏导和规范也需长时间进行。通过积极地疏导和规范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的现象,使网络新闻朝向更加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叶伊婧[9](2020)在《《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的记者形象研究(2000年-2019年)》文中提出记者的媒介形象主要依靠记者自己的采写报道来塑造,在记者节期间,媒体的聚光灯集中到了记者身上,这样一个充满纪念、庆祝、思考的热点时刻,是记者塑造自身媒介形象的良好契机。然而以往关于记者节话语中的记者形象研究并不多,而2019年恰好是官方确立的第20个记者节,20年的时间足以进行回顾和总结,这成为研究这一问题的良好机会。本研究将“记者”界定为广义上的、在新闻战线上开展各项传播工作的新闻工作者(如编辑、主持人等)。以《人民日报》为研究材料,本文将其在2000—2019年记者节期间发表的所有相关内容包括新闻报道、评论、讲话稿等都纳入研究范围,试图厘清下列问题:记者节话语中呈现出什么样的记者形象;20年来是否发生过变化;记者形象是怎样呈现的、有什么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本研究采用量化和质化两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分析。首先对筛选出的有效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借助jieba、wordcloud对样本进行总体的和分年度的分词处理、词频统计及可视化处理。最后,本研究将所有样本导入Nvivo12.0质性分析软件中,借助多次的编码和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本研究将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样本的基本量化分析。第二部分论述了样本中呈现出的具体记者形象,主要从记者的角色定位、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三个维度来归纳呈现出的正面形象,从职业道德、采访作风两方面来归纳呈现出的负面形象,并进一步比较了正、负面形象的在样本中的表征差异。第三部分分析记者形象的历时性特征。研究发现,20年来的记者形象有其“变与不变”,“变”指的是几个特殊年份下记者形象的变动,主要体现在2001年、2003年、2008年、2011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中;“不变”则指的是记者形象一以贯之的特征,如始终具有政治性色彩、始终肩负重大责任与使命、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等。第四部分是记者形象的呈现归因分析。现实社会中各方力量对记者形象的塑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其在《人民日报》中的呈现情况,因此,笔者从政治、市场、技术、行业、个人等角度分别分析了记者正、负面形象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呈现出的记者形象是媒体有选择地进行建构,因此在最后还简要分析了这样建构的意图和意义。
石晨钊[10](2020)在《新闻传播诽谤侵权责任要件的法律适用 ——基于我国2014~2019年290份终审民事案例的分析》文中指出新闻传播诽谤指作为当事人的新闻媒体,因传播虚假、不实新闻而侵害他人名誉权等民事权益的行为。名誉权是新闻传播侵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侵害客体,也是传播侵权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是法院判定侵权人是否承担侵权责任的重要依据,是侵权人承担责任的必备条件。本文主要采用量化研究法,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这一官方文书平台,以传统大众新闻媒体(报刊、广播、电视)和新闻网站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2019年共290份新闻传播诽谤诉讼的终审民事判决书作为统计样本,从四个责任构成要件对案例中新闻媒体的胜败原因进行整理和总结,力求全面、客观地描述司法中新闻媒体胜诉败诉的实然状态及原因。第一章是理论梳理,关于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学界以“四要件”说为主流,司法解释明确了我国名誉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采用四要件。这四个构成要件就是新闻传播诽谤诉讼中的证明客体,原告应该对四个构成要件承担行为意义和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第二章第五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笔者分别对违法行为、主观过错、损害结果、因果关系四个责任构成要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关于违法行为要件,法院对报道内容真实的认定已普遍接受“新闻真实”的标准;法院对新闻评论构成违法的认定比较客观;对于内容真实性的证明仍存在证明责任倒置的情况。关于主观过错要件,新闻传播诽谤中媒体故意侵权情形较少;判定是否具有过错主要基于媒体是否履行审核义务,可分为事前的审核义务和事后的更正义务;此外,法院认可媒体的言论自由具有优先保护权,原告具有一定的容忍义务。关于损害结果要件,诽谤可能造成三种结果:社会评价的降低、精神损害和经济损失,社会评价的降低是构成侵权的必备条件。在司法实践中,法院普遍认可社会评价降低的判断需与原告自身原有的社会评价相比较,但也存在一定问题:“第三人知悉”作为社会评价降低、精神损害和经济损失的主要认定标准,对三种损害结果的认定界限模糊,对精神损害和经济损失的赔偿数额的认定缺乏标准。关于因果关系要件,其认定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传播行为是否指向特定的当事人;二是在多因一果情况下对报道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传播行为指向特定当事人以“熟悉原告的第三人”为标准;当报道对象是不特定人数的群体时,报道是否指向原告的认定依然存在不一致现象;复合因果关系形态下因果关系的认定遵循相当因果关系学说,重视多因一果准则。总体而言,违法行为要件是法院提及次数最多的责任构成要件;判决理由中出现频次比较高的组合为“违法行为+过错”,在超过75%的案例中,法院并没有完整地提及四个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此外,通过与过去学者统计的名誉侵权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近年来新闻传播诽谤诉讼中媒体高败诉率的局面已经发生改变,存在两大主因:一是法院保护媒体言论自由的意识在增强,对违法行为的认定从“内容是否真实”向“报道是否有可合理相信为事实的消息来源”的转变,对过错要件的认定从“内容真实”向“采访真实”的转变;二是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证明责任分配发生了转变。笔者根据研究情况提出建议:司法方面应完善相关细则、出台指导性案例;建立公众人物制度;引入社会调查法和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新闻媒体提出防范建议:报道要客观公正,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强化证据意识,注重证据保留。
二、采写、刊发虚假新闻的法律责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写、刊发虚假新闻的法律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虚假新闻的媒体把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 |
1.5 网络虚假新闻与网络媒体的定义 |
2 网络虚假新闻的媒体初级把关 |
2.1 媒体初级把关主体 |
2.1.1 用户生产内容 |
2.1.2 专业生产内容 |
2.1.3 职业生产内容 |
2.2 媒体初级把关方式 |
2.2.1 用户自我道德约束 |
2.2.2 媒体从业者责任意识 |
2.2.3 专业人士职业素养 |
2.3 媒体初级把关存在的问题 |
2.3.1 媒体初级把关约束力弱 |
2.3.2 把关者媒介素养参差 |
3 网络虚假新闻的媒体二级把关 |
3.1 媒体二级把关主体 |
3.1.1 自媒体平台 |
3.1.2 新闻门户网站 |
3.1.3 聚合类新闻客户端 |
3.2 媒体二级把关方式 |
3.2.1 机器学习算法和人工审核结合 |
3.2.2 先放后审的群体把关 |
3.3 媒体二级把关存在的问题 |
3.3.1 机器学习算法存在缺陷 |
3.3.2 内容真实性审查缺失 |
4 网络虚假新闻的媒体三级把关 |
4.1 媒体三级把关的主体 |
4.1.1 专业媒体 |
4.1.2 新闻事件当事人 |
4.2 媒体三级把关的方式 |
4.2.1 证实多方信源 |
4.2.2 严格审核制度 |
4.3 媒体三级把关存在的问题 |
4.3.1 网络虚假新闻的不良影响长远持久 |
4.3.2 部分媒体忽略网络虚假新闻传播影响 |
5 完善网络虚假新闻的媒体把关对策 |
5.1 媒体把关时确保新闻来源真实 |
5.2 媒体把关时加强内容审查环节 |
5.3 媒体把关时严格审核发布流程 |
5.4 媒体把关时关注用户反馈数据 |
5.5 传统媒体完善把关流程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隐性采访下的新闻侵权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价值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隐性采访概述 |
一、隐性采访的定义与特征 |
(一)隐性采访的定义 |
(二)隐性采访的特征 |
二、隐性采访的历史 |
(一)世界隐性采访的历史 |
(二)中国隐性采访的历史 |
三、隐性采访存在的法律依据与社会价值 |
(一)隐性采访的法律依据 |
(二)隐性采访的社会价值 |
第二章 隐性采访引发的新闻侵权 |
一、隐性采访与公民人格权的冲突 |
(一)隐私权的冲突 |
(二)名誉权的冲突 |
(三)肖像权的冲突 |
二、隐性采访与社会权益的冲突 |
(一)与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的冲突 |
(二)与政府、商业秘密的冲突 |
(三)与司法、警察调查权力的冲突 |
第三章 隐性采访新闻侵权责任的构成与抗辩 |
一、隐性采访新闻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一)存在隐性采访侵权行为 |
(二)有受到损害的事实且可被明确指认 |
(三)隐性采访新闻侵权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
(四)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 |
(五)具有侵权内容的新闻作品已经发表 |
二、隐性采访新闻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 |
(一)公众知情权 |
(二)公开场合 |
(三)公众人物 |
(四)其他抗辩事由 |
第四章 隐性采访的控制与规范 |
一、外在的控制与规范 |
(一)圈化隐性采访禁区 |
(二)严把刊发、制作、播出、转载关 |
二、内在的控制与规范 |
(一)加强警戒、教育和惩处 |
(二)培养职业道德意识 |
第五章 隐性采访新闻侵权责任的承担 |
一、侵权责任的承担主体 |
(一)新闻媒体和记者 |
(二)转载媒体 |
二、侵权责任的赔偿范围 |
(一)直接财产损失 |
(二)间接财产损失 |
(三)精神损害赔偿 |
三、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
(一)财产责任 |
(二)非财产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美国“黑幕揭发”背景下调查性新闻兴衰与报道理念变迁 ——以《麦克卢尔杂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1.2.1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研究 |
1.2.2 调查性报道相关研究 |
1.2.3 《麦克卢尔杂志》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2章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与调查性新闻报道兴起 |
2.1 美国自由资本主义与黄色新闻泛滥 |
2.2 美国资本主义垄断与黑幕揭发运动 |
2.3 “揭丑者”与调查性新闻报道兴起 |
2.3.1 “揭丑者”记者与“揭丑者”报刊 |
2.3.2 调查性报道与女性“揭丑者”记者 |
2.3.3 调查性报道与“揭丑者”的公信力 |
第3章 《麦克卢尔杂志》调查性报道专题与文本特征 |
3.1 《麦克卢尔杂志》办刊的历史沿革 |
3.1.1 《麦克卢尔杂志》发展脉络 |
3.1.2 《麦克卢尔杂志》编辑特征 |
3.2 《麦克卢尔杂志》针砭时弊的政论选题 |
3.2.1 艾达·塔贝尔揭露石油行业垄断 |
3.2.2 林肯·斯蒂芬斯揭发垄断资本官商勾结 |
3.2.3 雷·斯坦纳德·贝克揭丑行业劳资纠纷 |
3.3 《麦克卢尔杂志》调查性专题采写风格 |
3.3.1 《麦克卢尔杂志》捕捉话题的敏锐眼光 |
3.3.2 林肯·斯蒂芬斯的叙事视角创新 |
3.3.3 雷·斯坦纳德·贝克独特的体验式报道 |
3.3.4 “揭丑”的深度与广度 |
3.4 《麦克卢尔杂志》调查性报道的语用特征 |
3.4.1 表达主体的多元性 |
3.4.2 接受主体的复杂性 |
3.4.3 话语实体的客观性与广泛性 |
3.4.4 报道语境的动态性及语境歧义的制约性 |
第4章 美国“黑幕揭发”背景下调查性报道兴衰与报道理念变迁 |
4.1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中调查性新闻报道 |
4.1.1 报道手段:从“耸人听闻”报道手法向客观报道转型 |
4.1.2 报道主题:从趣味性社会新闻转向严肃的政治性话题 |
4.1.3 报道诉求:从追求“轰动性”效果转向“人民斗士”与社会公器 |
4.2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后调查性新闻的式微与复兴 |
4.3 新闻商业化对调查性新闻报道兴衰的影响 |
第5章 美国调查性报道兴衰的社会意义与启示 |
5.1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调查性报道的社会意义 |
5.1.1 现实意义:揭露社会丑闻与垄断根源,推动法律健全与民主进步 |
5.1.2 新闻学意义:促进调查性新闻的发展,推动报道理念的完善 |
5.1.3 文学史价值:开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推动新闻学与文学的融合 |
5.2 美国调查性报道兴衰及报道理念变迁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媒介环境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调查报道与融媒体时代 |
(一)调查报道概述 |
1.调查报道的定义 |
2.调查报道的价值 |
3.调查报道本土化 |
(二)融媒体时代概述 |
1.融媒体时代的界定 |
2.融媒体时代的特性 |
(三)融媒体时代对调查报道提出的新要求 |
1.全时段传播 |
2.多功能性 |
3.高度开放和交互性 |
二、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现状 |
(一)调查报道载体转型期 |
1.传统媒体衰落——调查版面呈现缩减趋势 |
2.传统媒体转型的探索 |
(二)调查记者流失 |
(三)重大事件中调查报道缺失 |
1.表现之一:“了望”式微 |
2.表现之二:远离现场 |
3.表现之三:逻辑推理缺失 |
三、调查报道衰落的原因 |
(一)我国舆论环境发生变化 |
(二)媒介技术发展的冲击 |
1.媒体资源转移 |
2.新闻“生产”与“传播”失衡 |
3.报道素材更复杂 |
(三)传播者与受众供需矛盾冲突 |
1.长篇幅与碎片化信息需求 |
2.单向传播与互动式与参与感 |
3.受众高要求与职业素养短板 |
四、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发展对策 |
(一)媒介机构注重培养融合报道思维 |
1.与新媒介形式融合 |
2.打磨有逻辑的碎片化文本 |
3.适应自媒体受众 |
(二)社会层面发挥积极作用 |
1.强化“把关”功能正视听 |
2.强化舆论监督的“建设性” |
3.强化议程设置功能提高参与度 |
(三)人才层面建设高素质调查记者团队 |
1.适应互联网思维 |
2.补充人才、培养后备力量 |
3.完善法规、健全监管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新媒体环境下的非虚构写作研究 ——以网易“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文献梳理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媒介环境学研究综述 |
三、文献梳理:非虚构写作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非虚构写作及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 |
第一节 非虚构写作的发展及现状 |
一、非虚构写作溯源与演进 |
二、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发展 |
三、非虚构新媒体平台现状 |
第二节 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中兴盛的原因 |
一、书写社会转型期丰富的新闻故事 |
二、弥补报告文学与纪实报道的职能缺位 |
三、符合互联网时代受众新的阅读习惯 |
第三节 “人间”新媒体非虚构写作平台介绍 |
一、栏目设置 |
二、运营思路 |
三、网易公司背书 |
第二章 技术赋权:“人间”创作主体的平民化转向 |
第一节 媒介技术的普及使主体呈现出新特征 |
一、业余创作队伍崛起 |
二、传播一手信息资源的能力被激活 |
三、主体身份“去中心化”特征显着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对主体创作的影响 |
一、互联网促成更加平等的创作姿态 |
二、多元主体导向类型化、典型性的创作模式 |
三、技术赋权鼓励“深度卷入”的创作方式 |
第三节 新媒体平台“人间”对创作主体的扶持和培养 |
第三章 大众化书写:“人间”的传播内容重塑 |
第一节 作品题材的多元化展现 |
一、贴近生活:切实关注社会民生 |
二、弥补书写:观照弱势群体及女性 |
三、故事性强:激发好奇心和窥探欲 |
第二节 文本叙事的大众化表达 |
一、“中间性”策略增加趣味性 |
二、内聚焦视角增强感染力 |
三、生活化语言提高亲和力 |
第三节 整合策划的人性化趋向 |
一、图文并茂改善阅读体验 |
二、分类专栏方便个性阅读 |
三、热点专题突破时空界限 |
第四章 “人间”呈现的多媒体化与传播的多样化 |
第一节 多媒体呈现延伸感官 |
一、图像:满足视觉趣味 |
二、音频:伴随式听觉享受 |
三、视频:加强整体感知 |
第二节 多样化传播触达受众 |
一、移动私人化传播:微信 |
二、大众传播 |
第三节 复合型运营提供支撑 |
一、各大新媒体非虚构写作平台的性质 |
二、“人间”的运营 |
第五章 媒介实践:“人间”受众的满足与参与 |
第一节 新媒体非虚构写作平台中受众的满足 |
一、心绪转换和自我评价 |
二、信息补偿和环境监测 |
三、社会交往 |
第二节 新媒体非虚构写作平台中的受众参与 |
一、主动进行自我表达 |
二、传递和共享信息 |
三、拓展内容的变现方式 |
第六章 新媒体非虚构写作的积极影响及问题反思 |
第一节 新媒体非虚构写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
一、突破传统写作,提升非虚构影响力 |
二、加强社会黏性,消解原有圈层壁垒 |
三、形成文本IP,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存在的问题反思 |
一、真实性存疑 |
二、时常面临伦理困境 |
三、作品水平参差不齐 |
四、真正的产业化困难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人间”非虚构作品统计情况(部分) |
附录二 :各大新媒体非虚构写作平台情况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 ——以《人民日报》(1979-2018)相关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设计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呈现 |
第一节 “十七年”:确立教师的“人民性” |
一、出身于人民的“苦难”叙事 |
二、广泛联系生产的“实践”叙事 |
三、公而忘私的“奉献”叙事 |
第二节 “文革”十年:极“左”思潮的笼罩 |
一、绝对意识形态化的“优秀教师” |
二、极端形象的成因 |
第二章 对新时期优秀教师人物通讯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关于通讯报道总体情况的内容分析 |
一、标题分析:诉诸情感的主题表达 |
二、文本隐喻分析:“牺牲型”意象成为主流 |
三、多变量分析:优秀教师人物报道得到加强和重视 |
四、卡方检验分析:多种报道特点与年代存在相关性 |
第二节 “无意建构”与“有意建构” |
一、对通讯主人公信息的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二、选择性报道与优秀教师形象的取舍 |
第三章 变与不变: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的流变特征 |
第一节 一以贯之的优秀教师总体形象特征 |
一、职业精神视角 |
二、职业能力视角 |
三、个人私德视角 |
第二节 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的阶段性变化 |
一、回归教育本位的专业化形象(1979——1991) |
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多元化形象(1992——2011) |
三、面向新时代的知识化形象(2012年至今) |
第四章 建构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的成因及其规律 |
第一节 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整体特点的成因 |
一、行之所示,身之所范:社会化需要教师发挥道德示范功能 |
二、循循善诱,教导有方: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教师强化职业能力 |
三、面面俱到,纤毫毕现:典型报道传统催生完美形象 |
第二节 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阶段性特点的流变背景 |
一、全国路线转轨与教育事业恢复 |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新闻人物的坚持与适应 |
三、教育工作新方向下的导向调整 |
第三节 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建构中的规律 |
一、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建构兼具权威性和影响力 |
二、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建构始终观照国家发展大局 |
三、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建构以真实作为基本遵循 |
第五章 改良优秀教师典型报道的三个向度 |
第一节 回首过去:扬弃早期宣传中的典型报道工作经验 |
一、继承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成功经验 |
二、反思土地改革时期宣传工作的错误风气 |
第二节 立足当下:突破优秀教师人物报道的思维定式 |
一、打破悲情化的刻板印象 |
二、细化较为模糊的信息源 |
三、平衡新闻报道对象失衡 |
四、扭转应试主义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展望未来:紧密联系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
一、认识新型教育观念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 |
二、关注现代化发展下教育的多样形式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网络新闻的表述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网络新闻的表述异化 |
2.1 网络新闻的相关概念 |
2.2 网络新闻表述异化 |
第3章 网络新闻表述异化具体表现形式 |
3.1 新闻标题的表述异化 |
3.2 新闻图像表述异化 |
3.3 新闻内容的表述异化 |
3.4 抢先为新闻事件定性 |
3.5 倾向尺度把握不合理 |
第4章 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的危害 |
4.1 干扰当事人的生活 |
4.2 透支媒体的公信力 |
4.3 占用社会公共资源 |
4.4 败坏党政机构形象 |
第5章 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的原因 |
5.1 政治因素 |
5.2 经济因素 |
5.3 文化因素 |
5.4 技术因素 |
5.4.1 信息双向互动中的噪音 |
5.4.2 信息监管技术的不成熟 |
5.5 心理因素 |
5.5.1 公众对抗式媒介使用心理 |
5.5.2 传播者功利性媒介使用心理 |
第6章 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的疏导与规范 |
6.1 从政府部门层面对表述异化加以规范 |
6.1.1 完善利益表达机制 |
6.1.2 加强网络舆情研判 |
6.1.3 增强信息传播立法 |
6.1.4 执行现有法律法规 |
6.2 从新闻媒体层面对表述异化加以引导 |
6.2.1 做好新闻真实性工作 |
6.2.2 发挥好信息导向作用 |
6.2.3 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利益关系 |
6.3 从社会公众层面对表述异化的加以疏导 |
6.3.1 学习信息传播法律规范 |
6.3.2 增强社会公众媒介素养 |
6.3.3 加强网络意见领袖引导 |
6.3.4 提升社会公众认同感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的记者形象研究(2000年-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国内官方确立的记者节的文献综述 |
二、关于记者形象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样本的量化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及构成 |
二、样本分析方法 |
三、样本分析指标 |
第二节 样本数据分析 |
一、样本体裁分析 |
二、样本形式分析 |
三、归属版面分析 |
四、样本主题分析 |
五、高频词统计分析 |
第二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呈现的记者形象 |
第一节 记者的角色定位: 集多重身份于一身 |
一、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 |
二、与时俱进的时代记录者 |
三、社会进步的有力推动者 |
四、公平正义的社会守望者 |
第二节 恪守职业精神的新闻人 |
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奋斗者 |
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吃苦者 |
三、胸怀天下、为民请命的服务者 |
四、敬畏事实、追求客观的坚守者 |
第三节 坚持并提升职业素养的新闻人 |
一、政治素养: 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践行者 |
二、业务素养: 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的进步者 |
第四节 记者的负面形象: 职业道德失范,新闻实践浮躁 |
一、职业道德沦丧,新闻操守堕落 |
二、严重脱离群众,采访浮躁肤浅 |
第五节 不同形象的表征方式: 正面形象被突出,负面形象被弱化 |
一、突出角色模范 |
二、弱化反面典型 |
第三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记者形象的变与不变 |
第一节 变:特殊年份中的记者形象 |
一、2001年、2003年:强调职业险境,突出“弱者”形象 |
二、2008年: 领导人视角下的“宣传者”VS记者自身视角下的“责任人” |
三、2011年、2012年: 响应“走转改”,突出“基层服务者”的形象 |
四、2014年: 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凸显“好记者”形象 |
五、2016年: 强调记者的职责与使命,突出“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记者”形象 |
第二节 不变: 20年来记者形象的整体特征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记者形象的呈现归因 |
第一节 《人民日报》记者正面形象的影响因素 |
一、政治环境的长期塑造 |
二、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更加注重服务受众 |
三、技术发展的要求和推动 |
四、新闻专业的引领与规范 |
五、重塑记者队伍良好形象的行业需要 |
第二节 《人民日报》记者负面形象的影响因素 |
一、非法市场逐利下的负面滋生 |
二、制度法规不完善导致一些记者逾越红线 |
三、个人修养不足致使行为偏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10)新闻传播诽谤侵权责任要件的法律适用 ——基于我国2014~2019年290份终审民事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依据与现状 |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样本案例统计说明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方面 |
二、研究发现 |
三、方法创新 |
第一章 新闻传播诽谤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及其证明责任 |
第一节 新闻传播诽谤诉讼案例概貌 |
第二节 新闻传播诽谤的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
一、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三要件说”和“四要件说” |
二、名誉权侵权构成要件采用“四要件说” |
三、司法实践中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适用情况 |
第三节 新闻传播诽谤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证明 |
一、证明责任分配的双重意义 |
二、新闻传播诽谤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二章 新闻传播诽谤诉讼违法行为要件的法律适用 |
第一节 新闻传播诽谤中违法行为的类型 |
一、新闻传播诽谤行为实施方式 |
二、新闻传播诽谤的特点 |
三、三种真实性标准 |
第二节 新闻传播诽谤诉讼中违法行为的否定 |
一、符合新闻真实 |
二、原告未能证明内容失实 |
三、保持客观公正 |
第三节 新闻传播诽谤诉讼中违法行为的认定 |
一、内容失实 |
二、证明责任倒置:媒体未能证明内容真实 |
三、评论失当 |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新闻传播诽谤诉讼主观过错要件的法律适用 |
第一节 新闻传播诽谤中过错归责原则及其证明 |
一、新闻传播诽谤诉讼归责原则及过错证明的要求 |
二、新闻传播注意义务及诽谤过错判断的客观化 |
第二节 新闻传播诽谤诉讼中主观过错的否定 |
一、媒体没有主观恶意 |
二、媒体履行了审核义务 |
三、媒体尽到更正义务 |
四、原告未能证明媒体有过错 |
第三节 新闻传播诽谤诉讼中主观过错的认定 |
一、媒体故意诋毁 |
二、被告未尽到审核义务而有过错 |
三、被告未履行更正义务而有过错 |
四、被告未能证明自己无过错 |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新闻传播诽谤诉讼损害结果要件的法律适用 |
第一节 新闻传播诽谤中损害结果的类型 |
一、新闻传播诽谤损害的侵权必备要素事实:社会评价降低 |
二、新闻传播诽谤的附带性损害:精神损害及经济损失 |
第二节 新闻传播诽谤诉讼中损害结果的否定 |
一、未造成社会评价降低 |
二、原告不能证明名誉受损的事实 |
第三节 新闻传播诽谤诉讼中损害结果的认定 |
一、自然人名誉损害的认定 |
二、法人名誉损害的认定 |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新闻传播诽谤诉讼中因果关系要件的法律适用 |
第一节 新闻传播诽谤中的行为指向和因果关系认定 |
一、新闻传播诽谤行为指向特定当事人 |
二、新闻传播诽谤诉讼中因果关系的认定理论 |
三、新闻传播诽谤诉讼中因果关系的证明 |
第二节 新闻传播诽谤诉讼中因果关系的否定 |
一、传播行为未指向特定当事人 |
二、报道非造成损害结果的原因 |
三、原告不能证明具有因果关系 |
第三节 新闻传播诽谤诉讼中因果关系的认定 |
一、报道指向特定当事人 |
二、报道与损害结果具有因果关系 |
本章结论 |
结论 |
第一节 新闻传播诽谤诉讼中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适用情况 |
一、新闻传播诽谤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总体适用频率 |
二、新闻传播诽谤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法律适用特点 |
第二节 新闻传播诽谤诉讼的走势与原因 |
一、新闻媒体已经走出高败诉率泥潭 |
二、新闻媒体胜诉率较高的原因 |
第三节 新闻传播诽谤的司法及防范建议 |
一、新闻传播诽谤判定的司法建议 |
二、新闻媒体诽谤侵权的防范建议 |
结语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采写、刊发虚假新闻的法律责任(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虚假新闻的媒体把关机制研究[D]. 程茜.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2]隐性采访下的新闻侵权责任研究[D]. 谷雪松. 兰州大学, 2021(02)
- [3]美国“黑幕揭发”背景下调查性新闻兴衰与报道理念变迁 ——以《麦克卢尔杂志》为例[D]. 孙劝劝.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0)
- [4]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媒介环境适应性研究[D]. 王红. 河南大学, 2020(02)
- [5]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6]新媒体环境下的非虚构写作研究 ——以网易“人间”为例[D]. 陈艳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我国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 ——以《人民日报》(1979-2018)相关报道为例[D]. 肖月.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8]网络新闻的表述异化研究[D]. 吕艳志. 南昌大学, 2020(06)
- [9]《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的记者形象研究(2000年-2019年)[D]. 叶伊婧.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新闻传播诽谤侵权责任要件的法律适用 ——基于我国2014~2019年290份终审民事案例的分析[D]. 石晨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