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东论文,对策论文,资源整合论文,图书馆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随着数字资源的不断增加,在不断丰富馆藏资源的同时,也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为了提高数字资源的使用率和检索效率,高校必须对众多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将数字资源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组织、整序与整合。但在具体整合过程中,将会遇到许多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去解决。
1 广东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1.1 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1)缺乏强有力的统一管理协调机构,造成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中的重复建设。广东高校图工委虽然在业务和行政上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如在数字信息资源的采购上采用了统购的方式,但这毕竟只是信息资源的一部分,且由于有的大学是属于部属院校,再加上图工委没有制定一个严格的制度来执行一些业务和行政上的规定。因此,无论是数据商之间,还是图书馆之间,都存在各搞一套的现象,造成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中的重复建设。以数字信息资源的学科导航库建设为例,目前高校图书馆都在建设自己的学科导航库,没有互相协调和统一部署,使得学科导航库的建设存在着很多的重复。
(2)自动化建设缺乏统一指导。全省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各馆只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科建设需要来决定取舍,很少考虑全省的整体需要和未来的发展。这种局面直接导致了自动化应用系统种类繁多、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造成各馆数据库互不兼容,较难实现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
1.2 信息资源选择的问题
(1)资源种类相对匮乏。不少“数字图书馆”名不符实,徒有虚名,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各高校虽然引进了大量的公共信息资源,并且建设了许多特色数据库,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满足自身需要,还缺少实验数据和一些专业特色数据库。
(2)数字信息资源重复建设。高校图书馆早期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各个图书馆各自为政,所建设的系统不能互通,资源无法共享,以致同一信息资源多次重复数字化,而且质量参差不齐,标准不一,造成财力、物力、人力的巨大浪费。
(3)不同的数据库之间的内容交叉重复,影响用户对信息的选择与获取。目前数字信息资源从制作到购买都存在着大量重复建设的问题,不光是各个不同出版机构提供的资源之间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就是图书馆本身在购买上也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如在我国的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就有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由CALIS牵头建设的《高校学位论文库》以及万方的《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相同的,即使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又如北京大学实证法务研究所最近推出的“北大法意网”与原来的北京大学法学院创建和主管的北大法律信息网也是有很多重复,但又不完全雷同。这些重复的数字资源给信息的选择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只选购一种,肯定会造成数据的不全,因此多数图书馆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都会把所有的买下,这既造成经费的浪费,也给用户的使用制造了麻烦。
(4)广东高校自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和共享问题。高校图书馆系统的数字信息资源,除购进的大量权威学术数据库之外,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就是:自建数字信息资源和经过有效组织的网络信息资源。目前,广东网络图书馆只购买了电子期刊、学术会议论文、博硕士论文等,还没有外文数据库和电子图书。这些远不能满足广东高校教学科研的需要。而自建数字信息资源往往表现为图书馆自建的特色数据库,目前开发较充分的就是项目规划之下的特色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教学参考书数据库,以及各校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地域特色、技术力量、经费条件构建的数据库。如何对这些数据库进行有效地整合并提供共享,以提高这些资源的利用率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5)缺乏科学的数字信息资源评估体系。由于国内大规模引进数字信息资源及评估体系时间不长,对数字信息资源的评估并未作过深入研究,也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面对越来越多的数字资源,高校图书馆如何制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采购、使用、管理、维护和利用统计等起到决策参考作用,使数字资源建设能支撑学校重点学科的发展,覆盖学校各学科发展的领域,同时取得合理的资源结构配置和好的成本效益,已成为摆在每个高校图书馆面前的紧迫任务。
1.3 信息技术运用的问题
由于信息资源本身带有很强的技术性,没有技术的应用是不可能把这些异构资源整合为一体化的知识体系,没有整合技术也不可能实现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互操作。目前,信息技术落后是制约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因素,主要问题体现在:
(1)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平台系统不够成熟。通过对国内相对成熟的软件的比较和分析发现,无论从整合资源库的数量和种类上来看,还是从提供的系统功能模块上来看,与国外的系统相比还存在差距。国内系统的开发与国际标准尚有距离,与其他系统也不够兼容。
(2)数字信息资源从制作、标引到发布应用等一系列过程没有统一的描述性元数据标准,这样就为不同数据源的信息检索造成困难。而在元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各个图书馆采用的软件和数据库支持系统都不同,目前除了书目数据基本采用统一的格式标准之外,其它的数据资源各馆都是按自己的标准来处理,造成数据之间共享和交换的困难。因为信息发现的方法并不检索馆藏中的实际对象,而是检索对象的描述性元数据。
(3)在开发跨库检索的同时,不够注重建立文献的链接机制,对整合链接技术和架构的选择也不够合理。技术角度上亟待研发解决贮存于不同设备中的调度系统,实现元数据库、资源库的跨库检索与阅读问题。
(4)链接关系和链接实现完全依赖于资源商的支持,资源之间的链接呈现出体系交错、不可控制的复杂关系。尤其在资源的系统平台升级变化时,链接的重建是一件相当费时费力的事情。
(5)数字信息资源的表现形式和格式丰富多彩,每一种形式和格式都需要被获取、存储、检索和处理。数字对象的标识,决定数据呈现方式的数据类型以及描述对象与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结构性元数据的统一,才能保证不同的数字信息资源的互操作性。
可见,数字图书馆对技术的最大需求在于整合资源和整合服务。整合资源的目的是通过一个门户人口提供知识导航,整合服务的目的则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因此,解决资源和服务整合的互操作技术最为重要,这需要图书馆界和IT界协力研究和共同开发。
2 广东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工作的对策
2.1 协调组织机构
(1)构建广东高校图书馆联盟。由教育厅图工委牵头,成立广东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广东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根据广东省市高校文献信息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建设”的总体设计方案,建设“广东省高等学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进行统一的资源整合。此联盟的职责主要为:①制定政策,建立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机制;②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③总体规划,长远布局;④统一管理;⑤统一服务。
(2)强调统一指挥和调度。①坚持教育厅的行政领导。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是一项需要各高校图书馆进行共同建设、分工合作的系统工程,因此,教育厅的统一管理和行政协调是此项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②将数字资源整合作为一项工程来看待,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考虑和实施。
2.2 联合图书馆服务
(1)建立广东高校联合图书馆服务体系,这是在广东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基础上建立的。联合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集中众多图书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共同打造一个资源丰富、功能强大、服务完善的大型数字图书馆,大大拓展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推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由基于资源的服务模式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的转变。众多高校图书馆可以合作的方式开展以往单个图书馆无力承担的服务项目,如网上联合参考咨询服务、个性化的信息定制服务、定题跟踪服务等,整个高校图书馆群体的信息服务工作将因此而向前迈进一大步。
(2)广东高校图书馆联盟可建立中心网站——成员馆模式下分布式存贮的资源共享系统。系统采用对象数据同步技术,省高校资源中心的资源门户网站,存放全部对象数据,提供对所有资源的应用服务界面。其他分中心可以在省高校中心选择部分对象数据,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对象数据同步,并提供对本地存放的对象数据的应用服务,条件允许的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访问省高校资源中心的门户网站,使用相应中心对象数据提供的应用服务。
(3)中心网站和各成员馆之间建立起统一的网络平台,合理配置本省的数字信息资源,拓展图书馆的知识导航功能,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实力和服务水平。
(4)联合图书馆各成员馆之间合作开展以下几项服务:①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查询服务:各成员馆的读者根据自己享受资源种类、数量的权限能在统一的信息访问平台进行检索。②网上咨询服务:成员馆可向中心或其他成员馆在网上提出咨询问题并在网上得到回答。读者可通过所在馆或直接在网上向中心或其他成员馆提出咨询问题并在网上得到回答。③馆际互借及原文传递服务系统:成员馆可向中心或其他成员馆在网上提出互借及原文传递请求并在网上得到回答,同时启动其他相关操作程序进行服务。读者可通过所属馆办理此项服务手续享受此项服务。④网上业务交流及培训服务:成员馆及工作人员可在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主页上发表论文及建议进行业务交流,中心网站也将提供网上及其他培训服务。⑤读者网上学习服务:中心将购置、制作一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使用方法及热门知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挂在数字图书馆主页,以满足读者的自学要求。⑥数字信息资源加工服务:除了统一规划、指导全省高校图书馆共同建设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外,中心网站还要成为全省高校数字信息资源的加工基地,为条件差(资金、硬件、软件、人力等)的图书馆进行数字信息资源加工,在此基础可扩大面向全省开展数字信息资源的加工服务。
2.3 强化服务互动
图书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馆员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间互动交流服务方式的实现。服务互动关系是从“书本位”向“人本位”的转移。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将使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服务的宗旨。在新的信息环境下,读者需要图书馆提供经过整合的、有序的信息,传统服务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坚持这服务宗旨的同时与新的服务理念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开创了读者服务的新局面。
(1)开设网上图书馆专家联合导航站,由经验丰富的馆员解答。该系统与数字图书馆紧密结合,采用 BSS技术。BSS是一个实用和高效率的数字化参考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在服务层次上的资源整合,让读者实现对所有资源的利用。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以其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协作化的管理模式,虚拟而直观的交流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实现了在服务层次上的资源整合。
(2)链接著名网站,实现资源共享这一当前国内外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整合数字信息资源的做法,建立虚拟馆藏,实现资源共享的理念,并在超星数字图书馆和书刊搜索引擎的基础上,为每个联网图书馆编写了网页检索程序和建立虚拟馆藏,将“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进行有机整合,实现通过OPAC的一站式检索,从而使传统图书馆的书目报道服务和数字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整合并组织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整合和共享。
(3)设立用户信息交流论坛等多种信息反馈渠道,增加系统对用户反馈信息的收集,逐步完善系统功能。可以通过留言板或网上博客,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信息互动界面。在这方面,中山大学做得较好,值得我们借鉴。
(4)提供全面深入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包括交互界面的个性化设置、检索结果的E-mail推送、检索信息的个性化定制、检索历史的保存、个人常用资源的账户管理等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图书馆不仅要拥有丰富的数字化资源,而且始终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根据自己重要的用户群确定服务方向。创建友好的用户界面,通过个性化定制服务,使用户拥有自己的Mylibrary系统。
(5)在服务方式上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推出集成化的主动信息服务,其中包括自定义的检索服务、主动的信息发布服务、智能化的检索代理服务等。
2.4 提高服务效益
(1)注意资源整合平台的先进性。选择功能丰富、界面友好、操作易掌握的平台。平台的兼容性、开放性和统一性也是重要的标准。
(2)高校图书馆应注意加强数字信息资源的调研。可指派专人负责,随时将读者反馈意见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整理,提供给有关部门,使图书馆及时了解读者的使用趋向,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并可作为馆藏资源建设的参考依据。另外,数字资源的利用统计分析是数字资源评估的基础,定期做好数字资源的利用统计分析和评估工作,有利于图书馆做好数字资源的引进和馆藏建设工作,也有利于数字资源在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和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加强馆际资源的共建共享。馆际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利于促进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整合。为了促进各高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充分发挥软件的效能,使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对于提高广大师生的信息素质和获取能力都可以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4)建成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既集中又开放的整合平台。在与其他的学术资源进行整合并建立链接的过程中,要在充分发挥不同检索工具本身优势的基础上,揭示更多、更丰富的信息,从而构成了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既集中又开放的整合平台。
(5)加大数字信息资源的宣传力度,加强用户教育。高校图书馆可利用讲座、在主页上开设“馆藏数字信息资源使用指南”栏目或制作有关的馆藏数字信息资源利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馆藏数字信息资源的收录范围、特点及检索方法与技巧,帮助师生掌握馆藏数字信息资源及使用方法,从而提高其利用率。
(6)引进数据库应具有整合功能。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是整合的前提和保障。目前各高校图书馆都在结合自身学科特色,通过自主购买、参与CALIS集团采购等方式引进了一些各具特色的中、英文数据库,以满足不同用户的情报需求。但是在引进数据库时一定要考虑以下几点:①考虑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数据库是否可建立双向链接,是否能拓展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②是否有与原始文献链接的功能。③与馆藏资源是否能够链接。是否能解决图书馆馆藏目录系统(OPAC)的无缝连接。④是否有基于Web的跨数据库交叉检索功能。
收稿日期:2007-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