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中的人具体起来——山东省桓台县世纪中学个性教育办学纪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桓台县论文,的人论文,山东省论文,纪实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深秋的一天,马成立独自一人走在校园里,静静地观察着眼前的这所学校,心中若有所思。从教育局主管业务的副局长来到教育一线,做山东省桓台县世纪中学校长已经一个多月了,一个问题一直在他的脑子里翻腾着,“到底要把世纪中学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做了这么多年的教育,如今他又重新回到教育的原点上来思考这个问题。
在第一次全体教职工会上,马成立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老师们。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这个问题,世纪中学展开了一场全校大讨论。
讨论逐渐演变成对学校文化的梳理,进而提升为对教育中“人”的一次挖掘和再认识。
亲历这场大讨论的世中人都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尤其那次学校会议上的激烈“交锋”,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讨论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一向深思寡言的马成立也亮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要让学校成为一个孩子快乐、师生幸福的理想之地。”
他话音未落,便有老师沉声反驳:“你想让学生成绩好,怎么能快乐得起来?”
是啊,为了提高成绩,加班加点、身心疲惫的老师和学生并不少见。马成立没有急于辩驳,而是给老师们算了一笔账:一个人从幼儿园上到高中毕业是15年,再上大学、读研究生六七年又过去了,如果再读博,一共就占了人生中的二十几年,人有多少个二十几年?难道学生不应该首先作为人而追求快乐、幸福和理想吗?
学校教育往往把学生只看成是学生,因而忽视了他们作为人的基本诉求。
“人,肯定有差异,这种差异更多是先于教育的。那我们的教育应该怎么做?一定要承认差异,只有承认差异,才能发现他容易成功的地方;只有他最亮的一面亮在人们面前,只有他的个性得到张扬,他才有成就感;他只有有了成就感,才能感到快乐、幸福。”马成立的语速越来越快,在教育中常常被当作集合概念使用的“人”,不经意间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他”。
“我们要让不同的人更加不同!”马成立说。他的这个新观点像扔出的一枚炸弹,立即在会议室里炸开了。
一位女教师显然不认同他的观点:“学生有优点,也有缺点。‘让不同的人更加不同’,难道是让学习好的学得更好,学习差的学得更差;让品质好的更好,让坏的更坏?”
马成立没来得及回应,另一位教师又紧跟着提出新的质疑:“这不就是搞特长教育吗?”
老师们议论开了,问题一个接一个提出来……
整整一年半的时间,马校长提出的这个个性教育理念就在无数次这样的讨论中越辩越明,越问越清;最后渐渐地渗透进世纪中学教与学实践的点点滴滴中。
让不同的人更加不同
“让不同的人更加不同”,其深意在于要使我们的教育关注到每一个人,适合每一个人的个性化成长。这是个时代的命题,世纪中学从这个办学理念出发,给出了他们独特的答案。
“看见”人:学生比成绩更重要
新理念强调“人”。这是一个优先级的问题——在教育中,学生是优先作为人而存在,还是优先作为教育主体而存在?人是优先作为好学生、坏学生这样类型化的群体而存在,还是优先作为独特的个体而存在?
世纪中学的回答是,学生首先应该作为人而存在,他是独特的个体。但学科成绩,却往往用一把尺子量学生,造成教育对人的盲视。因此,新理念的第一大任务是“扫盲”。
在二胡老师田继红的记分册上,期末考试成绩一栏里有32个A。如果教育者眼前只盯着成绩,这32个A与A之间并没有分别。但是当把成绩略去,将目光投向分数背后的个体时,才会发现:原来每个A的教育价值是不同的。
对于初一(13)班的周鑫而言,A给他的是自信。每个人的学习速度和接受能力不同,这在周鑫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个音阶教完了,同学们都练习一遍了,他还在找位置呢”;不过每次上二胡课他总是坐在第一排,学习得非常认真。这些田继红老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考试那天,周鑫缓缓地拉完一首曲子,田老师告诉他:“孩子,你是A。”周鑫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变了——他从没想过,自己也能得A。
“我觉得,这个A可能会让这个孩子记一辈子,可能就是他走向自信的开端。”
聪明调皮的于晓宇考试时田继红只给了B。看着他一脸不服气的样子,田老师说:“如果你能把这个曲子快速流畅地拉下来,我可以给你A。”为了这个A,于晓宇一改平时做事“三分钟热度”的毛病,一遍一遍地练习起来,终于一口气拉了两支曲子,一点没出错。田继红给他把B改成了A,并对他说:“你只要认真做,肯定能做好。”这个A,意味着“认真”。
同样的成绩,评价标准可以不同,因为学生每一个是不同的。当教师把目光直接投向完整个人的时候,教育就会发生改变。
“相信”人:唤醒学生的内成长力
新理念强调“不同”。发现不同,发展不同,却要面对一个看似无法调和的矛盾:“一所”学校如何满足“所有”学生?世纪中学却举重若轻地做到了,它的秘诀在于“信任”。
“我们培养人有一个前提,就是要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向善的。”马成立提出“让不同的人更加不同”也是基于这个前提——教育是美好的期待,个性教育是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相信,不仅是不轻易“否定”,更是积极“肯定”。
2011年学校艺术节前夕,负责学校科技节、英语节、读书节等活动的李慧副校长“甩手”了。“我不管,老师们也都不插手,全部交给学生自己操作。”
提前一个月,学生们已经各自忙得不亦乐乎。校学生会成员一周5个晚自习,其中3个用来开策划会,学习部部长陈钰莹现在说起策划头头是道,“总策划案通过级部学生会下发各个班委,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初二的曹钰雪是学校“老资格”的主持人,这次艺术节的展演晚会她还负责写串词。边雪松当过一回副导演,激发了他的新兴趣,这次他升任晚会总导演。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张越给艺术节画了精彩的海报。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的张语轩爱上了“灯光”这一行,学校还专门请来了灯光师给他特训……
当艺术节大型展演晚会最终精彩呈现时,老师们感叹:“不要总是这个不放心那个不放心,你得相信学生是有能力的、有潜力的。”学生们自豪:“我们说出去,在世中举办了晚会,我相信其他学校的同学会很羡慕我们,他们会说‘我们学校怎么没有这样一个机会?’”
“相信”是一种教育力量,世纪中学正是用这种力量撬动了另一种力量——每个学生内在的成长力,这种成长力是个性化的,有着巨大的爆发力。
课程:从同质到多元
说到底,一种教育理念的生长靠的是“扎根”,这个根要扎进教育实践的每一寸土地。硬用新理念拔高教育,最终结果只会“揠苗助长”。世纪中学的个性教育理念实实在在地扎根进课程体系改革的厚土里,形成了多元课程的庞大根系,以“多元”滋养“个性”。
校园活动也是人生课程
世纪中学开设了7大类56个系列共计100多门课程。“一个初中学校,怎么开设这么多门课程?”
李慧副校长解释道:“器乐、体育俱乐部等原来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现在都纳入学校课程;艺术节、毕业典礼等节庆活动也课程化了;并且我们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也计入学校课程学分,有些项目难度大是10分,有的是5分,由辅导老师来规定……所有课程算在一起,学生3年达到学校要求的150学分绰绰有余。”
可是,把既有的活动改为课程,是不是“换汤不换药”?活动课程化的意义究竟何在?
马成立校长举了个例子,讲起轮滑课的“三起三落”:
轮滑是由学生自己发起、组织的兴趣小组。有一天下午,孩子们正在校园里活动。马成立无意中看见,顿时心下一惊:“怎么都没戴护具啊?!”他一问才知道:轮滑小组的组织者张舟早就给同学们说过戴护具的事,可孩子们都把轮滑当成兴趣、娱乐,随心所欲,哪管你什么“安全问题”?
怎么能让学生活动规范起来呢?马成立帮张舟想了一个办法:“你能不能搞一个小章程,比如同学参加这个社团要遵守哪些规定,也不用很复杂。”制度化是活动课程化的第一步。
制度也不仅是一种规范,它更是一种长效机制,可以让活动具有可持续性。当时学校里的轮滑兴趣小组有3个,只有这个制定了社团章程的小组发展起来。
可张舟的轮滑小组才活跃了半年,突然偃旗息鼓了。原来,孩子们各自掌握的轮滑技巧相互都教会了,再没有新花样,练下去兴趣不大——学生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都难免会遇到这个瓶颈。从活动到课程的发展过程中,还需有一个质的飞跃,就是教师的加入。世纪中学帮孩子们从山东理工大学请来一位轮滑老师,新老师带来了新技术,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又点燃了!
世纪中学开了百余门课程,这么多老师哪里去找?
马校长胸有成竹地说,多元课程的发展也自然要求师资的多元化,“一方面是让我们的老师‘一专多能’;另一方面就是靠志愿者,包括家长和家长开发的资源;还有一部分是我们从社会上聘请的专业人士,学生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需要提升,这就需要他们来做”。
把活动做成课程,不单是让课程种类多元起来,这里面还蕴含着对“课程”概念的一次扩展:相对比较注重知识传授的学科课程而言,活动课程更偏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品性,锻炼学生组织协调、团结合作等能力……这些更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课程,从而形成了课程教育价值的多元性。
课程的校本化实则是个性化
一个背负着升学压力的初中学校,究竟有多少自主开发课程的空间?
世纪中学能把国家课程开足、开全,山东省地方课程4大类20个项目开好,同时又积极开发适合世纪中学学生的校本课程——课程可以无限多彩,时间却是有限的。这么多课怎么开?关键在整合。
世纪中学一方面着手学科内的整合,另一方面进行学科间的整合。
首先,他们以选用教材为蓝本,纵观每个学科四年的总体要求,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结合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内容。“比如英语初一、初三教材中都涉及一般过去式的内容,就将这两个单元整合为一个,这样就空出时间进行校本课程的开设。”
随后,他们又动起了学科与学科间紧密联系的脑筋。世纪中学在初一、初二不设专职政治老师,他们将政治课与主题班会整合在一起,结合政治学科特点和学生生活、成长规律,将政治课贯穿于习惯养成、心理健康、平等教育、法律知识和国家政策5大主题中,通过班会来体现,由班主任具体实施。信息技术与文化课整合,从英语开始扩展到更多学科,比如让地理老师和信息技术老师共上一节课,通过教研,他们整合出地理课可与信息技术课相结合的5个板块。
更关键的是,这种整合本身也是个性化的,立足于世纪中学的学校、学生特点。
《国学经典》是世纪中学为校本课程编写的教材,整合了国家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和山东省“传统文化”类地方课程,编选出具有世纪中学特色的古典诗文名篇,其中就包括地方文化名人王渔洋的诗词篇目。世纪中学有相当一部分生源来自农村,器乐是孩子们的弱项,所以他们就在校本课程里加大器乐学习力度,共开设了京胡、二胡、古筝、琵琶、扬琴、小提琴、笛子、小号和萨克斯9门器乐课。
这样一来,课程中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都在创新中重质保量、个性化地完成了。
课程建设让“学生说了算”
多元即意味着“不同”,那么不同课程的开设有没有“准入门槛儿”呢?
“学生喜欢的我们就可以开设。”马成立对于多元课程开设的思考是深入的,“因为只有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学生才能自主选择;学生只有自主选择,才能使他的个性得到发展”。
世纪中学的课程开发不人云亦云、不凭空想象,而是深入挖掘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而满足学生、发展学生。
新技术背后的新理念:“一对一”
马成立认为,“教育最好的方式是一对一!”可在传统课堂里,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该如何打破传统课堂的桎梏,让个性化的教育更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马成立校长循着“一对一”的根脉,深扎个性教育理念生长的另一方沃土——教育信息化:“随着信息化的实现、互联网的实现,个性化学习将成为‘可能’啊!”
打造“E”课堂
E-class(电子课堂)是世纪中学新引进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英语教师任娜娜正在准备一节E-class单词课,她设置了四大教学环节:
第一,理解单词。自制视频链接到平台主页面,将本节课所学单词融入进一个有情节的故事里,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单词。
第二,学习单词。借助E-class的“格式工厂”功能,实现点击故事文本中的生词即显示汉译,并播放单词读音,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单词掌握情况自主选择所学单词。
第三,检测。将检测题目和答案预先输入E-class教学平台,学生提交答案后,系统会自动评卷,及时反馈结果,并形成统计。教师既可看到每个学生的检测成绩,也可以看到全班总体的情况统计。
第四,故事配音。借助E-class平台的录音功能,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上传录音后,老师可以收听、评价。
四大教学任务下还分别设有2~3个子任务。比如,“检测”环节有3个子任务:
1.选词填空。将所学单词填入相应句子使句意完整。2.单词听写。学生提交、系统打分后,学生如不满意成绩,可以重复测试。3.阅读理解。提供课外阅读资料和在线词典功能,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完成题目。
这节课,表面上似乎看不出什么,但实际上教师的备课量远远大于传统课堂:传统课堂一般只满足多数学生的知识需求,E-class教学平台却要实现对学生的“全覆盖”,要将更多的拓展内容纳入备课范畴。就以这节单词课为例,整个第四环节和前三环节子任务的最后一项都属于拓展内容。
尽管利用E-class平台增加了备课的难度,但老师们还是接受了,因为这样的课堂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再来看任老师的这节E-class单词课堂,好像是正在工作中的“话务台”:学生们戴着大耳麦,坐在“丫”形电脑组合桌前,面对屏幕“各司其职”——有的先看视频,有的先读文章,更多的对着麦克大声读单词,学习内容不尽相同。也有进度快的,已经进入“检测”环节,此刻正飞快地打字,时不时停下来操作一下电脑……在E-class教学平台上,电脑成了教师的“分身”,学生真的可以“一对一”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按照自己的进度去学习。
所有学生都完成了检测环节,在E-class平台的教师界面上,统计结果即刻显示出来:全班单词听写测试结果以柱状图形式呈现,只有一个单词错误率较高。任老师点了一下“广播”图标,所有学生的屏幕都显示为教师界面,在上面,任老师只着重强调了一遍错误率高的那个单词,随后又把时间交给了学生。这时任老师开始仔细分析每个学生的听力测试结果,她发现有一个学生听写了3遍单词,错误率仍然较高,于是她走下讲台,一对一地对他进行辅导……
这样的课堂呈现给学生的是个性化的学习,呈现给教师的则是让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成为可能,使课堂在“一对一”学与教的演绎中进入佳境。
负责信息技术教学与管理的闫涌泉主任一语“道破天机”:“这个平台(E-class)把教学的过程由原来的教—学,转化为现在的学—教,就是学生先个性化学习,教师再个性化地进行指导。”
英语学科主任于会静的理解也透着精辟:“有一句话我觉得挺好,就是‘老师给予孩子需要的帮助,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E-class我们是在摸索着讲,也领略到其中的一些魅力。这种‘一对一’的学习,我认为是大势所趋。”
探索“仿真”实验
“一对一”,不仅意味着不同的学生可以学习不同的内容;即使学习相同的内容,“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也会促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层面的发展。
物理课上,初四(11)班的学生们正各自面对着电脑屏幕,在虚拟的“探究实验室”里复习“电路的串联与并联”。
小女生张玉洁此时正把3个电流表和1个小灯泡并联成一个电路,又把3个电压表和1个小灯泡串联成一个电路。开关闭合,电流表全“烧”了,两个小灯泡根本就没“亮”起来。“老师和课本上都说:‘电流表不可以并联,电压表不可以串联’,我就想看看有什么结果。”张玉洁的复习是在“求真”。
她的同桌是一个腼腆老实的小男孩,此时正在设计“走廊声控灯”的虚拟电路。“应该是两个开关串联,一个声控,一个光控,必须在晚上、有声音,灯才能亮。”小男孩边想边实验。他的复习是在“发散”。
坐在他们前排的张英伦专心致志地搞起了让小灯泡“爆炸”的实验,并联、串联的简单电路被组合起来,花样百出。他,志在“验伪”。
这样的学习在传统的课堂中是无法实现的,正如理综学科主任陈丽艳所说:“真正的实验室是没法替代的,但是仿真实验锻炼的是思维——不用担心实验器材的损坏,不受物质条件的限制,让所有学生都更广泛地参与进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同一个实验,它的影响也是不同层面的。”
建设“云”校园
世纪中学的E-class和探究实验课有一个很神秘的地方:他们虽然是在“微机教室”里上课,满教室却看不到一台微机的主机,显示器就接在一个数字电视机顶盒模样的黑匣子上。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毗邻村镇的世纪中学还是一所走在世界信息技术前沿的“基于云架构的数字化学校”!而他们所谓的“微机教室”,准确地说,应该叫“云教室”。
什么是“云”呢?这是个很多人都会问的问题。
“云”是指“云服务”。打个简单的比方,原来的PC机(如个人台式电脑、笔记本等)或者电子教学终端(如电子白板等)就好像是“分户供暖”,都有自己配套的主机。“云服务”就是“集体供暖”,在一个区域内共用一个服务器,只要将原来的显示设备接入“云终端”,就不再需要独立的主机。也正如集体供暖一样,“云服务”可以节约成本,提高计算机应用的效率和质量。
2011年4月,第一个“云教室”在桓台世纪中学构建完成。紧接着,教室里引入了“云终端”。他们将电子白板与云终端相结合,这在全国也是首家。到现在,世纪中学已经实现了教室、办公室、功能室“云终端”的全覆盖,8个微机教室也全部加入了“云”,成为了“云教室”——这样的硬件配备,即使是放在大学里,也是先进的。
但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教育装备升级的意义,“关键在使用,最后还要落到每一个人的体验上”。
教师:追求“一人一品”
让教师“成为自己”
多元课程开设了,教育技术升级了,可有那么一段时间,世纪中学的课堂教学就是没办法个性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世纪中学曾有一套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展—练—测—馈,要求所有老师上课都用这一种模式。这套模式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迅速提高了教师专业化水平,可却阻碍了教师的个性发展。
马成立恍然大悟:“从课改开始,我们今天学洋思,明天学杜郎口,后天又学东庐,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一次又一次地被否定,就形不成自己的东西。我们提倡培养个性化的学生,首先得有个性化的教师。教无定法,为什么一定要用一个模式框住教师呢?当教师没有个性的时候,课堂怎么可能个性化,又怎么让学生有个性?”
个性教育理念的框架中必须包含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教师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个性化教育才有更广阔的空间。正如历史老师张军所说:“原先一种模式,如果不适合,怎么练也练不到家,老师就不思进取了。个性化教学,每个人都可以扬长避短发挥‘我’的优势,这时候老师就开动脑筋了。”
单从课件来说。从前全校都一个教学模式,老师们也懒得思考,拿着集体备课的课件到班里照着顺序讲。现在要求“个性化”,课件拿回来得根据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为我所用”,这里添一张图片、插一段视频,那里补充些拓展资料、再加一点个性化点评……丝毫不能懈怠。
至今,世纪中学158位任课老师,从个性化教学实践中整理出146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教学模式”,这也推动了他们的专业化发展。马校长将其总结为“一人一品”:“就是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到最后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最大的模式就是没有模式。”
回过头来总结“一人一品”,马校长说:“现在看来,效果显而易见,教师起码有了成就感,有成就感他才能感到幸福。学校发展到一定程度,不能完全依靠行政推动,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他独立的人格。做校长,首先就是相信老师,进而让老师相信自己,这样他才能成为‘自己’。”
追求个性课堂
有一次,一位历史老师讲党史。教材上有一段歌词,这位老师讲着讲着就随口唱了起来,课上得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一改历史课堂上的沉闷。
听完同事的课,张军老师也回去琢磨:我自己不能唱,我的课堂上能不能唱起来?他最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上课,就先“暗访”:“咱班谁唱歌唱得好?”被推选的学生也自豪,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张军说,老师的个性化推动了课堂的个性化,也进一步推动着学生的个性化,“这一唱,学生既学了历史,又加深了唱的兴趣”。
世纪中学语文学科的个性化可能比其他学科更丰富多彩。
同样是讲作文:牟唯和老师善于写,他的评语往往被学生传为经典语录;有的老师文本解读能力强,作文课用阅读课的方式讲,学生们也获益匪浅;汤永老师和高燕老师都是朗诵高手,优秀作文经他们读上三两篇,一节作文课就成了欣赏课……
可课堂太“个性”,会不会就流于随意?
这个问题历史组已经讨论过,现在,张军老师对“个性”有着非常精准的理解:“个性的鲜活必须在一定条件下:第一,完成教育目标;第二,有利于教学;第三,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发扬个性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不能打着个性的名义,想怎样就怎样。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特点,但必须有共性的东西。我们历史组定了一个大目标——就是‘三个生命’:教有生命的历史,有生命地教历史,把历史教给有生命的人。”
不放弃一位教师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教师的专业成长更离不开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不仅是对学生,更是对教师。
“当一个老师积极性不高,出现这样、那样问题的时候,责任一定首先在校长、在学校没有让他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教育不可能说教师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我尽量做到在最大的限度内,你首先选择你所喜欢的。”马校长进而在世纪中学提出“两不放弃”,“不但不放弃一个学生,也不放弃一个老师。”
有一天,图书管理员张丙忠突然来敲马成立的门:“马校长,我想上课,我非常喜欢上课!”马成立不露声色地问:“你想上什么课?”“我想上历史课!”他脱口而出。张老师是学建筑出身的,学校没有适合他专业的课程,但只要能上课,他愿意讲自己感兴趣的历史。马成立二话没说,答应让张丙忠先跟着历史组学习。半年后,张丙忠打了退堂鼓:“马校长,这课我上不了。”
原来这半年来,张丙忠跟着历史组一起备课、听课才发现,教历史,自己力不从心。马校长并没有放弃,早就替他另做了打算:“你愿意上课,我给你个建议:你是学建筑的,有个项目叫‘建模’,你去看一下,看能不能把这个建模课给开起来。”
马校长给张丙忠联系到张店实验中学去学习,这所学校的建模在全国有名。张丙忠学习回来,学校又出资购买建模材料。在马成立的全力支持下、在张丙忠老师的努力下,世纪中学的建模课开起来了!
开课头一年,张丙忠带学生去青岛参加省里的比赛。没等他们回到学校,张店实验中学校长的电话就打来了。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给马校长“报喜”:“老马,也太不近人情了吧?你让一个老师来我们学校学建模,这不到一年的时间,比赛就把我们全部打败。9个一等奖,我们拿1个,你们拿8个。”
个性教育体系很庞杂,因为它要分别面向每一个学生;个性教育理念也很简单,因为它最终还是有一个精神内核——马校长一语道破:“我们就是教育学生怎么样做一个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