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筑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 30021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不断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得长足的进步。然而同时人类也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导致天然资源枯竭、物种消亡和环境污染等后果,这将严重危害将来人类的生存。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居所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因此生态化设计具有节能、清洁等有点,将是人类建筑设计的发展主要趋势。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建筑结构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种产物,它是功能、社会、经济以及技术等因素的结晶,而生态建筑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层崇尚自然和生态保护的意蕴。对于环境破坏的程度加深,使得人们开始重视生态理念。近几年,生态观念与城市建筑相融合,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引发人们的思考。生态建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它主要是通过设计将自然的、非机械性的舒适感融入到建筑结构之中,使其与大自然更能融为一体,并表现出崇尚自然的价值观。因此正确认识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要点以及技术,显得至关重要。
1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是以符合自然生态系统客观规律并与之和谐共生为前提,充分利用客观生态系统条件、资源,尊重文化,希望可以充分的利用一切环保无公害的材料和技术,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宁静、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1和谐原则:和谐原则是生态建筑的核心原则。包括经济的和谐、社会的和谐、环境的和谐等诸多方面,建筑的地质选择,设计规划,施工作业都要坚持和谐的基本原则。建筑要与大的城市背景相和谐,建筑内部的环节要互相和谐等等。
1.2舒适原则:建筑的存在最终是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的。人们对于建筑的首要标准就是舒适,只有提供舒适的环境人们的工作的效率和生活的质量才能够提高。建筑的设计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舒适,而是要通过设计者和施工人员的多方配合,寻求到二者的一个均衡点。
1.3节约原则:生态态建筑设计应当坚持节约,资源占有与资源消耗在符合建筑全寿命周期使用总量与服务功能均衡的前提下,当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来实现其存在价值,实现最小化与减量化的节约原则。
1.4经济原则:生态的建筑需要高科技和高技术的投入使用,是一个高技术要求的设计,但是并不等于经济浪费。适宜技术与地方化材料及地域特点的建造经验同样是生态建筑的重要发展途径,可以既实现生态建设,又满足经济原则。
1.5高效原则:建筑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多方面需要了,要本着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努力营造健康、舒适、无污染的建筑环境,系统的采用集成技术提高建筑功能的效能,形成生态建筑的高效原则。
2 社会现状与发展生态化建筑的意义
2.1 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如下:人口世界第一;人均土地面积小(人口密度最大,人均具备生产能力的土地面积最小,人均资源最少,人均森林面积最小);经济处于第二产业发展阶段,目前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城市人口比重日益增长;城市化进程过快,环境和生态平衡普遍遭到破坏,出现交通拥挤,房价暴涨,就业困难,水土资源和能源紧缺,水体污染严重,绿化面积小、自然灾害多等诸多民生问题。
有些地区现代化建设中一味地注重城市化进程,片面提高建筑标准,大量地拆迁、重建、扩建,甚至肆意占据耕地等,这一系列的不良的、盲目的发展现象必定会加剧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2.2 发展生态化建筑的意义
为了避免我国人民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继续遭到破坏,我们应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筑设计师的责任尤为重大。建筑设计师们应一致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建筑设计理念,使人们活动的居所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存,既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同时还对崛起和尚未被开发的小城镇或者乡村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生态建筑设计要点
生态建设要点侧重在生态住宅的实际运用和生态理念的深入。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美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等,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生态必须是双重的功效,既包含环境的保护又包含人类生活的保障。生态建筑的理念要深入到选材、施工、设计等各个环节当中去。其技术策略应该体现在住宅区物理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两个方面。同时又与绿化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息息相关,这两个方面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
4生态建筑设计的先进技术
4.1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是一种新型能源,人们在意识到其储备丰富,利用简单,成本低廉,无污染的特性之后,逐渐的加大了对其利用程度。
(1)通过空气集热板建设太阳能资源系统。通过空气集热板产生的热来补给空气供热系统,替换了传统的暖气设备,降低暖气设备产生的氮氧化合物对环境的危害。
(2)通过窗户集热板建设太阳能资源系统。运用玻璃盒子单元集热板、蓄热装置、风扇和空气导管等组合而成。从而将太阳的光能转化成需要的热能。
4.2利用新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人们要根据材料的特性,依据实际的建筑条件,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的选择。
(1)利用玻璃材料。现有的玻璃类型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特性,根据建筑物的需要出现不同特性的玻璃。比如银行和珠宝店等通常采用防弹玻璃,公交车和汽车的车窗通常采用钢化玻璃,根据玻璃各自的特点将其利用到不同的建筑当中去。
(2)利用水的循环。水是清洁型能源,无污染,现行的对于水的利用案例就是雨水循环制冷技术。
(3)透明热阻材料组合墙。隔热是南方建筑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传统的建筑隔热效果不好,良好隔热效果的费用又相对较高,可能附带产生危害气体,新型的合成透明隔热墙解决了这一难题。
(4)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的储备量丰富,且同太阳能类似污染小,近几年被广泛的利用到建筑当中。东北的新建筑物已经用地热供暖取代了传统的暖气供暖
(5)太阳能光电材料。太阳能是生态建设的首选材料,太阳的能量储备多,且成本低廉,没有污染。
5建筑设计生态化的趋势
5.1节约原材料。建筑材料的应用的建筑的主要部分,建材的节约就成为了建筑节约的关键。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人们已经开始逐步的减少建筑物的梁柱的利用数量,轻便的墙体结构和结构代替了传统的砖石,大空间膜结构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等等。一方面营造了建筑的空间和立体感,增强建筑物的美感,另一方面又节省了材料,节约了资金。节约建筑原材料,最重要的就是节能、轻质和灵动之美,只有这样才符合建筑设计生态化的本质要求。
5.2节约能源。世界的总体能源储量紧缺,这就趋势人们的建筑理念也开始向节能方向转变。建筑的节能主要体现在节能建材的利用方面。建筑物可以利用自然通风来减少空调和电风扇的使用,降低了空调释放的有害气体对环境的破坏,同时也降低了能量的消耗,给用户节约了经济成本。针对于环保节能,人们开始逐渐的开发太阳能。太阳能成本低、无污染、能源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条件。我国的太阳能开发程度还有所欠缺,需要相应的借助国外的成功案例。资源的再利用也是节能的一个方面,结合经济和环境利益,我国的建筑已经开始逐渐的加大了对建筑物就有材料的利用程度。
5.3建筑再利用。据调查显示,人类的浪费是巨大的,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约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其余非但没有被有效的利用,反而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罪魁祸首。循环利用成为目前环保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以往的建筑都是停留在大规模拆毁和大规模的在建基础上,缺少再利用思想的引导。建筑再利用可以利用原有的可利用的资源,在结合一定程度的新资源进行城市建筑,既有环保的功效,又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成本,迎合我国和谐发展的理念。
6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已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们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开始逐渐的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观念已经深入到诸多领域,城市建筑也应该随着时代的步伐重视生态规划。一方面符合生态环境和人类未来发展的趋势,一方面也迎合了市民需求和心理。因此,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必将深入人心,生态建筑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1]王琰,李琳.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5).
[2]阳波.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
论文作者:1刘明,2张莹微,3魏铁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资源论文; 太阳能论文; 原则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