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分析及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陈嗣惠

对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分析及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陈嗣惠

陈嗣惠

江苏省建苑岩土工程勘测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本文首先从高层建筑岩土勘察的重要意义出发,研究了高层建筑岩土勘察的分析要点,探讨了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在城市高层建筑建设中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地基处理;重要意义;分析要点;实际应用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上升,为了缓解城市土地的压力,高层建筑的比例逐年上升。做好高层建筑首先就要做好岩土工程的勘察,因此就需要我们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勘察重点做出掌握,对勘察难点做出攻破,从而进一步提高勘察工作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

1岩土勘察的目的

对于工程建设而言,地基处理是确保其能顺利完工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而确保地基处理安全的前提是岩土勘察,因此对于施工而言,若没有进行岩土勘察,则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岩土勘察的目的是确地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为下一步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各项必要的参数条件,以便于采取各自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地基的沉降处于可控范围内。并且可以通过岩土勘察技术,对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可得出工程施工时所需的地质要求,并该工程对于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要点

2.1明确勘察深度

勘察深度的选取对岩土工程的最终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是必须要对勘察地区的地层结构做出全面的了解,并且掌握其变化规律,这对后续计算沉降、预防倾斜以及相关的岩土设计工作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然后就是勘探点的布控要合理,必须把握好勘察点间距得到合理的控制,并且在特殊位置设定好相关的勘察点,从而确定地层在纵横两个方面的变化以及判断是否会发生横向倾斜。一般来讲,在确定勘测深度的过程中,把桩基的间距控制在25m左右,对于大直径的桩还必须保证每一个桩孔都能给得到相应的观察。

2.2水文地质勘察

首先是勘探点的布置,必须确保勘探点布置具有足够的深度。对于通过勘探点获得的信息,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进行足够细致的处理,做出正确判断,以方便对存在问题的地质采取整改措施,避免坑底发生隆起破坏、坑外土体的过量变形等现象。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必须通过钻孔取岩芯得方法来判定岩石岩的结构情况以及相关的变化规律,绘制出基岩面标高等高线图,以帮助建筑工程周边的水文地质情况的判断。

2.3发挥测试长处

首先是标准贯入实验的使用,这种实验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工程适用性,在岩土勘察工作中应用广泛。尤其是一些砂土的相对密度及相关的一些岩土性质的测定上,这种方法的优势尤为突出。然后就是桩尖持力层的选择上,必须要经过工程效益和工程质量上的双重考虑,然后在此基础上,准确计算出相应的单桩承载力。此外,相关的负责人员还应该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从持力层层面坡度、持力层和第一下卧层在基础宽度方向上的均匀性以及地基压缩层内压缩模量的均匀性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从而能够有效的确保岩土工程的均匀性。

3地基处理技术分析与应用研究

3.1设计准备阶段

推进地基处理施工,需要应用到相应的机械设备,这就需要人员对其进行提前的准备。主要是在施工之前的准备阶段,对其施工机械体系进行确定,将各个施工部分的机械需要进行明确,然后根据需要展开的地基处理工作,对其各个施工部分所需要的机械数量进行确定。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进行地基处理,一般会用到长螺旋钻机,混凝土输送泵,相关的混凝土搅拌机械和压实机械等。为了能够满足当代建筑设计的需求,在对机械设备进行准备配置的时候,应该选择噪音污染较小,具有耗能低和效率高等特点的机械设备,从而有效促进施工效果,做好地基处理工作,提高技术的应用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工艺使用

3.2.1测量定位工艺

要想促进地基施工技术的稳定性发展,就需要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施工项目进行测量与定位处理,这也是推进下一步施工的重要保证,它能够技术的具体操作的提供依据。主要的实现过程,可以应用打孔灌石灰的方式进行处理,首先要在钢管上进行打孔,然后对其进行石灰粉灌注过程,进而实现钢筋桩位的复核,完成操作。这样的过程,需要施工人员一次性完成,并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对相应钢管的口径和打孔深度进行确定。

3.2.2钻进成孔操作

它主要是对钻压,施工速度,转速等操作进行控制和调整的过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主要是需要间歇式的钻进成孔方式对其展开实施,并对其中的间歇时间进行具体的控制,最好为30~60s即可。

3.2.3混凝土加工与泵送

混凝土的加工需要按照设计标准执行,不可低于标准值,避免地基出现问题,对于混凝土加工过程中的配比和搅拌等需重点监控。

3.2.4地基处理质量控制方法

对单桩承载力的控制,由于桩底岩土层在施工时会受到相应的扰动,降低了其承载力,而由于桩底的承载力降低,导致了整个桩体的承载力也相应的下降。针对此种现象,可通过增加桩长的方法改善,原理是使桩端穿过容易受到扰动的细沙层,使桩端不会受到细沙层扰动的影响,可以较好的保存桩的承载能力。

3.2.5对窜孔问题的控制

窜孔问题主要是指当相邻桩施工时,某一桩体施工完成后,进行另一桩体施工时,已完成的桩体产生下沉现象,并且当下沉达一定的深度时,在灌浆过程中,下沉的桩体又产生回升,单灌浆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下沉的桩体又回升到原来位置。地质条件,桩体间距等都会导致窜孔现象的产生。对于窜孔问题的控制主要是对长螺旋钻头成孔时间和扰动度等的控制。

3.2.6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1)高压喷射注浆处理技术:主要是指利用钻机钻孔,将注浆管带到预定位置,将浆液变成高压射流喷射出来,破坏周围土体。运用此种方法,会让部分土体冒出,同时土层也会受到相应的冲击力导致和浆液混合在一起,在土层中形成复合地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地基的承载力相应的提高,变形也会相应的减少。(2)桩基础处理技术:将荷载传到地下强度最高的岩层,使其变形与承载力具备符合的要求。其桩基主要可分为摩擦桩与承载桩,对于该种地基处理技术,由于其桩基的下沉速度较慢,承载力较高,变形小,较适用于动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3)添加剂法:添加剂处理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实际应用就是利用水泥来改善地基中软性泥土之类的物质,加强泥土的可塑性,使机械设备能够顺利完成施工作业,有利于地基处理施工的开展。本案例中高层建筑的天然地基主要是由软土构成,承载力无法满足建筑的实际需求,必须加入适当的添加剂来加强地基的强度,提升本案例高层建筑地基的承载能力。

结语

针对高层建筑对地基施工质量的要求较为严格等问题,在针对高层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提高对岩土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它不仅能够为工程地基处理工作提供基本的地质情况,促进地基施工的质量提高,避免因为地质情况了解不足而导致施工问题的出现,而且能够有效推进施工整体质量的提高,提高施工进度。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参考岩土勘察分析的相关内容,根据施工的施工情况,对施工设备进行设置,从而促进地基处理技术水平的有效提高,从而促进高层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强.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分析及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4(24):52.

[2]张俊,邓灯亮.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分析及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5(22):230+234.

[3]冯杨.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分析及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3):142~143.

[4]刘在乾.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分析及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6,42(05):103~104.

论文作者:陈嗣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对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分析及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陈嗣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