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的护理论文_陈丽巧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中医院 河北石家庄 051330)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93例为观察对象(2016年1月—2016年12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两组老年患者均使用静脉注射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47例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之间的各项观察指标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针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提高话只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211-02

老年患者患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同时又存在心力衰竭,极易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现象出现,两者之间存在互相促进及影响的作用[1],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将会出现心肌缺血严重、血流动力学异常等现象的出现。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后的护理措施,我院针对收治的患者进行了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93例为观察对象(2016年1月—2016年12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4:22例,年龄处于60至79岁之间,均值为(71.21±3.25)岁;实验组47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22例,年龄处于60至78岁之间,均值为(71.18±3.20)岁。

排除标准:存在胺碘酮应用禁忌证患者[2]、不同意进行此次观察的患者、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

纳入标准:患者出现放性或实行快速心律失常症状、不存在严重禁忌症患者及同意此次观察的患者。

1.2 方法

治疗:针对患者实施静脉注射胺碘酮进行治疗,使用静脉留置针、3M无菌透明敷贴、留置在前臂头静脉及贵要静脉,患者均实施严密的血压监护及心电监护措施,首剂负荷量150毫克胺碘酮+5%葡萄糖稀释后进行10分钟以内静脉注射治疗,后加500至1000ug/min持续泵入治疗。

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护理措施为(1)针对性血压监测:针对患者实施针对性严密心律的监测,观察患者心率的变化,定期协助患者做心电图,观察QTc程度,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停药,利用多巴胺维持血压正常;(2)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年龄、治疗、病痛及治疗费用等会产生不同程度焦虑、紧张及抑郁心理,严重者将出现放弃治疗及不配合治疗现象,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缓解其不良情绪;(3)预防静脉炎针对性护理:针对出现静脉炎的患者每日定期更换血管,在患者静脉外敷上清凉膏,避免静脉炎的发生,保持患者身体的清洁与干燥;(4)针对性微量泵护理:精确的胺碘酮使用要求单独进行通路建设,由于泵入量较小,外周静脉压较高,极易出现堵管现象,因此应采用5%的2毫升每分钟葡萄糖+生理盐水进行持续滴入以维持静脉通道,及时更换泵并将胺碘酮的泵入浓度进行保持;(5)不良反应的针对性护理:患者由于使用胺碘酮均会出现不同程度发热、咳嗽、呕吐、恶心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胺碘酮的患者将会出现神经系统及视觉系统上的变化,因此,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缓解。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治疗期间心律失常发生次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标准:0~21分,分数越高,患者睡眠质量越差[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护理,P<0.05代表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两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差异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

3.讨论

由于老年人机体均处于退化阶段,大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具有负性肌力及负性频率的作用,极易导致心律失常病情出现恶化,胺碘酮属于一种多通道阻断药物,不会对心肌收缩产生任何影响,不存在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4],具有较好的抗心律失常效果,安全可靠。

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理措施的实施会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减少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现象,缓解患者的疼痛及不良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现象的出现[5]。本次观察的结果数据显示,采用针对性护理的实验组老年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老年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后应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邓学军,许睿.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6):513-514.

[2]王菲.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1-3.

[3]王金煌.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14-15.

[4]林晓华,杨平,杨倩云,等.护理风险措施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3):14-15.

[5]莫伟文,何赛琴.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4):20-21.

论文作者:陈丽巧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  ;  ;  ;  ;  ;  ;  ;  

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的护理论文_陈丽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