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对我们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要求,也是对习作教学策略的指导。
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近年来,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有兴趣才有作文的动力,有兴趣才有作文潜力。一旦作文课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有了对作文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文时就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激发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如:1.精心依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设相应的写作情境,创造适合习作的“大环境”、“小气候”,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境界,找出需要表达的内容,捕捉写作素材,触发习作的灵感和激情。2.举办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活动,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里观察生活、积累多姿多彩的作文素材,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美的律动,激起强烈的表达欲望,自然妙笔生花、其乐无穷。例如教学习作写一处景物时,我带学生到校园里观察。教师就是担起“导游”的角色,边谈心边作介绍,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介绍景物。在观察过程中,还鼓励学生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心感受等方式进行观察。当学生回到教室作汇报时已经滔滔不绝了,会说就当然会写,在这时候,只要教师简单点拨一下,学生的习作就会水到渠成。3.教师运用形象谐趣、童真味和情感味浓郁的言语去描述、去烘托出特定的氛围,来拨动学生的心弦,令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4.根据写作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像课件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写作的美妙景象中,给学生强烈的感染。5.搭建习作展示平台,在教室里展示学生优秀习作成果,或者编辑学生个人作文集,亦会激发学生的写作欲和表现欲。总之,采取多种途径,让学生热情高涨地投入到习作中去,习作成功指日可待,因为“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激发兴趣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永恒主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积累素材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停。”这个比喻形象地说出了生活在先、文章在后的真谛,而小学生往往没有这个认识,必须依靠教师的启发引导,所以教师应教给学生如何积累生活。如:今天的语文课你学得怎样?对于同学打架事件你怎样看?爸爸妈妈最近关心你吗?——这些都是生活,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记下来,就达到了目的,至于写得好与不好都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学生留心生活、勤于动笔,就应该得到表扬。孩子的日记本我是定期批的,我的评语几乎没有针对哪一篇日记的,大多是一些鼓励表扬的话,有的话甚至有点夸大其辞。当孩子捧着我的评语开心得与父母分享时,我想日记就会成为一个好习惯,生活的积累就会水到渠成。学生习作必须有素材,它是写作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材料储备,就好像一片贫瘠的土地,永远开不出美丽的花朵。学生的作文需要素材来构架,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该帮助积累素材。要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就必须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生活是习作之源。有了丰富的生活,学生的习作就会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
三、注重技巧,掌握基本的写作理论和方法
小学生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必须掌握基本的写作理论和方法。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让题目亮起来。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读者首先留意到的地方,一个好题目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要拟好题目,必须指导小学生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体裁的实际出发,题目的含义和风格都要与正文紧密联系,既要注意题目的简明、突出、醒目,又要具有独创的风格,力争使问题确切鲜明、生动活泼、意义深刻而富有文采。
2.让开头美起来。
做任何事,开头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人们常说“先声夺人,先入为主”,好的作文开头也能在读者的思想上起到这样的作用。好的作文开头应该言简意明、设置悬念、催人深思、引人兴趣。
3.让正文巧起来。
教师指导小学生安排文章结构,要注意完整、严谨、匀称、自然,还有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努力创新,避免程式化。在写作时,要注意扬长避短,学会通过运用设置悬念、象征、对比、抑扬、巧合等写作技艺,使自己的文章文采飞扬。
4.让结尾响起来。
如果说好的开头有“先声夺人”之功效,那么好的结尾更具威力。古人说“结尾如撞钟”,这个钟撞得好,就能唤起读者的共鸣,振奋读者精神。作文的结尾,不管是百川归一还足余意绕梁,不论是凯旋礼炮还是点石成金,都要能结得住、“断”得下,要能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起到深化主题、强化形象的作用。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之路毕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创新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独特的个性一定能得到发展。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需要的是有个性、有特长、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论文作者:马振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3年12月总第10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1
标签:习作论文; 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就会论文; 素材论文; 自己的论文; 题目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3年12月总第10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