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M理念下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论文_郑辉翠

深圳市碧桂园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 深圳 518000

摘要:近半个世纪建筑行业的蒸蒸日上,促使得建筑类型多变且复杂,传统的二维制图模式已经负荷不了市场上的多变建筑形态,随着改革发展后,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传统的建筑设计工具已不能实现低能耗,减碳排的目的,而建筑业的能耗以及污染也渐渐成为国际关注的问题。随着BIM技术的出现,其全新的设计理念与流程,让绿色建筑不再是梦想。逐步减少能源的消耗,资源的耗费量。装配式(产业化)建筑在国内也渐渐发展起来,基于BIM的装配可持续稳定发展概念下,需要对实际的全生命周期体系结构进行判断,明确实际改革发展后,逐步减少能源的消耗,资源的耗费量。工程深化过程中,需要明确实际施工行业的减排过程,对可能存在的绿色环保问题,可持续稳定发展历年水平进行合理的分析。基于此,本文主要对BIM理念下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BIM理念;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1、前言

BIM是基于建筑设施的功能特性、物理特征以及相关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的可运算的形式表现,通过信息模型的构建,可以更好地为决策者提供支持,从而实现项目价值。BIM是一个数据库,记录了建筑物从开始设计到施工全过程以及投入运营后的全部信息。为各阶段共享工程信息提供了技术平台,更好地实现了信息的收集、传递与反馈,对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起到了有益的推动作用。

2、名词概述

2.1BIM的概念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其中文名称为建筑信息模型,BIM理念最早由CharlesEastman提出,其主要是基于建筑的各种信息所建立的,并且可以经历建筑中所有的过程和环节,包括设计、资料、成本以及管理等的数字化信息技术。

2.2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实际是说利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进行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在其它国家,很久以前已经获得一定的发展,在国内虽然起步比较晚,但也在慢慢发展。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浇筑建筑相比具有很大优势,其成本低,耗时短,质量优。

2.3全生命周期管理

全生命周期管理(Life Cycle Management,LCM)为供给(S)、投入(I)、制程(P)、产出(O)、顾客(C)的流程管理(SIPOC),运用SIPOC过程可以迅速厘清所处位置与影响,并可以界定、纪录与分析并了解问题,最后拟定解决方案与追踪事项。运用在建筑生命周期则为建筑物从规划设计、建筑生产、到顾客使用(运营)等阶段的应用管理面向。传统来看,建筑工程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又有一定的挑战,所以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分类,从而以便更好地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所在是信息管理。

3、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运用

3.1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学家纷纷投身到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中,但是因为技术上的发展未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导致研究未能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只是设想和计划。然而投身于建设的工作人员在研究过程中看到了来自于BIM技术所带来的曙光。这是一项不同于原先的建筑技术,它能够将建筑过程中存在的诸多过程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通过BIM建立信息系统,同时输入成本以及其他数据,使得建筑信息模型具有一个完整并富有层次的信息系统,建筑过程中所要求的质量以及性能得以收集,相互结合并贯穿整个建筑项目。

3.2实现BIM技术

BIM的建立必须依靠计算机和软件才能完成,能够储存所有关于建筑的信息,也包含了设计数据等内容。以往的技术中,设计以及施工软件都是不能兼容的,在项目施工的时候,所有数据以及信息都很难达到及时的沟通,各个部门都处于封闭的状态,信息难以共享。BIM技术的出现,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所有的信息都处在一个数据库中,在进行信息查询时,不但提高了查询效率,还使得建筑过程中所有环节的信息需求得到满足。当然,为了能够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帮助其他部门和专业工作的运行,用户可以将本专业的新信息传输到软件中,这不仅在自己查询时可获得信息,还可以使别人也能够了解到新的信息。

4、应用实例

4.1项目概况:

华润城润府三期项目,目前全国最高装配式建筑,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西路大冲村内,项目用地范围为玉泉路、规划大涌二路、大涌六路、铜鼓路围合的地块。该标段地块由编号02-02地块用地组成。工程规模:建设用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7万平方米,计容面积约22.1万平方米。本工程项目由1 栋超高层公寓、6栋超高层住宅及配套用房等组成,1#A楼、1#B楼、2#楼、4#楼、5#楼、6#楼共6座塔楼为采用预制构件的装配式住宅,预制率约为15%。

该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中对土建、机电、PC预制构件、幕墙、精装修各单位应用BIM技术提高深化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协调项目各方信息的整合,提高项目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提高施工质量。

图1,整体组织架构

4.2各阶段BIM应用

4.2.1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

首先,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采用BIM(ALLplan、Revit等)等软件创建建筑、结构、给排水等可视化信息模型,BIM软件的协同工作环境使得建模过程准确高效地完成。同时,通过BIM软件建筑信息数据提取与挖掘功能,在建筑模型中自动生成三视图、3D视图、大样图等相关信息,进而对项目进行材料统计、工程量计算、造价计算等,通过BIM软件快速、准确输出各种工程量统计表,为投资控制和设计优化提供便利。

4.2.2设计生产阶段的应用

在构件生产制造阶段,该项目以精益建造理论为指导,通过BIM技术将设计阶段建立的BIM模型供生产阶段提取和更新,完成设计到构件制造之间的信息传递。同时,借助BIM技术的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BIM软件强大的技术功能与数据信息集中化存储的优势,完全保证该项目全生命周期建设过程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流,实现精益生产的目标。最后,通过二维码的全过程应用将虚拟的BIM模型与现实中的构件生产制造联系起来,实现了构件生产的集约化管理。

4.2.3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建造施工阶段,华润置地搭建BIM5D平台,实现高效协同设计、碰撞检查、材料用量统计、预制率装配率计算、预制构件详图设计。借力数控加工,实现BIM基础上的钢筋数字化自动加工、混凝土自动化浇筑,以及钢筋与PC构件生产的自动化融合。施工阶段,模拟构件运输、存放、吊装各环节,实现基于BIM的施工组织模拟,智能识别构件身份编码。信息化管理主线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全过程,实现全流程节点确认及可追溯信息记录,并基于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动态适时管理。

5、结语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升,BIM技术也将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渐渐扩大,这不仅做到了在建筑质量上的提升,而且秉承环保节能型建筑的建设理念。因此对于BIM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实现其对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管理,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BIM和RFID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张家昌,马从权,刘文山.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2]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研究[J].齐宝库,李长福.施工技术.2014(15)

[3]多部门联动协同的城市地下管线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郭明武,彭清山,谭仁春.城市勘测.2017(01)

[4]王英,李阳,王廷魁.基于BIM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26(3):22-27.

论文作者:郑辉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浅谈BIM理念下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论文_郑辉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