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菊苣鲜草产量的几点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产量论文,菊苣鲜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菊苣原产于欧洲,故又名欧洲菊苣,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根部形似萝卜,俗称咖啡萝卜。菊苣营养丰富,营养生长期干物质粗蛋白含量达21.4%,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叶质鲜嫩多汁,适口性好,具有保健功能,几乎适合饲喂所有畜禽,尤其是用于养鹅、养兔、养猪,效果极佳;利用期长,一次种植可利用多年,1年中鲜草利用期长达8~9个月;适应性强,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可以生长。
菊苣优点很多,的确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优质牧草。然而,有不少养殖户由于对菊苣栽培管理技术了解掌握不够,导致鲜草产量不高,达不到应有的鲜草产量,有的甚至种植失败。笔者从2003年开始引进菊苣并在全市农村推广种草(菊苣)养鹅,对菊苣种植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栽培管理技术层面对提高菊苣单位面积鲜草产量作了一些初步探索。
1 选好地块
菊苣虽然对土质要求不严,喜中性偏酸土壤,也比较耐热耐寒,但不耐水涝。因此,不宜在低洼易涝的地块、烂泥田、冷浸田种植。否则,会因雨天积水、地下水位高引起烂根死苗,影响鲜草产量。最好选在排水性能好的岗地和地势高的田块种植。
2 精细整地
播前应抢晴天将土地耕细整平。耕细后的土地保墒性能好,有利于种子发芽生根,有利于苗期生长,容易培育壮大苗,为提高鲜草产量打好基础。要开好厢沟、腰沟、围沟,做到排水通畅,下雨天不积水。
3 播种方法
菊苣可秋播也可春播。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育苗移栽和切根催芽移栽4种。在实际生产中,最适宜的播种方法是条播。这是因为:撒播用种量最大,幼苗期要靠手工进行中耕除草和间苗,用工较多;育苗移栽虽然节约种子,但也存在用工多的问题;切根催芽不便于大面积种植;而条播既便于后期中耕管理,用种也不多,每667m[2]用种仅250g。菊苣种粒较小,播前用细砂土将种子充分拌匀,播种深度宜浅不宜深(1.0~1.5cm),播后只能轻度填压,以保证出苗均匀整齐。播幅也宜窄不宜宽,最好是形成一条直线。条播行距以30~35cm为宜。
4 苗期管理
播种后一般5~6d即可出苗。幼苗出齐后除了应追施速效氮肥提苗外,最不能忽视的管理工作是要及时中耕除草。因为菊苣幼苗弱小,幼苗期生长速度比杂草要慢得多,如不及时除杂草,很容易形成“草荒”。有的养殖户由于疏于幼苗期除杂草,结果导致菊苣幼苗被杂草湮没,从而失去了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机。同时,还要视天气情况适当浇水,并及时进行间苗,间苗的原则是:去弱留壮,等距离留苗。
5 合理密植
单位面积的基本苗数过密过稀都直接影响鲜草产量。实践证明,种得过密则单株个体小,长不大;种得过稀则基本苗总数不足。要想实现菊苣高产,既要提高单株产草量,又要保证单位面积上合理的基本苗数量,两者必须兼顾。根据笔者试验比较,每667m[2]面积按1万株左右的标准定植较为合适。即把行、株距控制在(30~35)cm×20cm,每667m[2]的基本苗数保持在9500~11000株。按照这种密植程度,只要单株每次割草量达到0.2kg,就可获得理想的产草量。
6 科学施肥
菊苣整个生长发育期间都需要充足的肥料。播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m[2]至少要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kg;苗出齐后,每667m[2]施尿素13kg,促进幼苗生长;每次刈割后必须追施肥料,最好是复合肥和人畜粪尿交替使用;入冬休眠前,要施越冬肥,按每667m[2]行间沟施农家肥2000kg,既可增强地力,又能提高地温,为下一年打好基础。
7 科学利用
菊苣鲜草产量很高,据笔者小区试验,每667m[2]年产鲜草可以达到2万kg。但真正要获得高产,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对菊苣的科学利用。一般情况下,株高达到40~50cm时开始刈割利用。在菊苣的刈割利用上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每次刈割时留茬高度不得少于5cm,切忌平土割草。否则,会伤及菜心,给菊苣生长带来严重损害。二是必须做到适时刈割,一般间隔25~30d割草一次,全年刈割8~9次,尤其是进入6月以后,切忌延期刈割。这是因为菊苣在6月开始抽薹开花,一旦出现抽薹,就表明菊苣由营养生长期进入了生殖生长期。如果在刈割上延期过长,就会出现早薹早花,以致走向衰老,产草能力就会终止。因此,必须坚持适时刈割利用,辅以水肥调控,尽量不让菊苣“早熟”,牢牢将其控制在营养生长期内,始终保持旺盛的生长能力。
8 抗旱浇水
菊苣由于生长强度大,不仅需要充足的肥料,也需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夏秋季节天旱时,要定期浇水抗旱,以保证正常生长需要。
(438000 湖北省黄冈市畜牧局黄冈 金本华)
(摘自《湖北畜牧兽医》2007.2.35
联系电话:027-8738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