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中腓骨钢板放置位置的效果分析论文_杨国华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中腓骨钢板放置位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钢板放置在腓骨外侧的定义为实验组,钢板放置在后侧的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踝关节功能。结果:经手术治疗后,实验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4±1.4),踝关节功能治疗有效率为96.55%;研究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3.1±1.3),踝关节功能治疗有效率为96.5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腓骨侧面以及后面放置钢板对于踝关节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无太大差异,对于患者的运动无明显影响。实际手术中,应视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放置方法。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腓骨钢板;位置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057-02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he position of the fibula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fracture of ankle joint Yang Guohu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osition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ankle fractures of fibula plate.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4 to March 2015 in our hospital 58 cases of ankle fracture surgery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definition of the steel plate is placed in the lateral fibula as experimental group, placed at the rear side of the plate as the study group. Compared to two the ankle joint function. Results: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average healing time was (12.4 ±1.4),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6.55% in treatment of ankle joint function; study group, the average healing time was (13.1 ± 1.3), ankle joint function of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96.55%. two groups of 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placement of the plate for operation of ankle fracture treatment is no big difference in the fibula side and back, for patients without movement Obvious impact.

【Key words】Ankle joint fracture;Fibula plate; Position

踝关节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关节内骨折,外踝的固定以及复位是保障踝关节功能的最佳措施[1]。为了促使踝关节骨折患者保留最佳的踝关节功能,本文实验分析腓骨钢板放置最佳位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5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施行踝关节骨折手术并安放腓骨钢板。其中有29例患者的钢板放置在腓骨外侧,将其定义为实验组;另外29例患者的钢板放置在腓骨后侧,将其定义为研究组。两组患者除了腓骨钢板防止位置不同以外,其他各种一般资料均无任何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使用俯卧位或者仰卧位,保障腓骨暴露在外侧。在手术过程中将外踝解剖复位之后,将腓骨重建钢板固定或解剖钢板固定,在C臂以及X线机的帮助之下实行复位手术,通过后关节囊的牵引效果辅助骨折复位,并从前后用空心钉将其固定;

研究组:患者采取俯卧位,从跟腱后外侧沿边缘切开,分离皮下组织,使用三分之一的管状钢板放置在腓骨后面并固定腓骨。

1.3疗效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根据两组患者术后踝关节的使用功能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的日常生活、运动等能力均符合正常人标准,切口无感染、手术痊愈;有效:患者行走以及日常生活有一定障碍,伤口无感染、切口基本愈合;无效:患者生活能力无任何改善,伤口感染、术后愈合情况较差。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差异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防止钢板位置不同的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3.讨论

踝关节骨折会涉及到外踝骨折,其构成较为复杂,基本上可以合并为内踝与后踝骨折,治疗踝关节骨折需要良好的固定以及解剖复位[2]。腓骨在踝关节当中的治疗非常重要,保障胫腓联合7厘米的腓骨完整性以及解剖复位,是保障踝关节生物力学稳定性的主要方式[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放置钢板位置不同的手术治疗后,实验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4±1.4),踝关节功能治疗有效率为96.55%;研究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3.1±1.3),踝关节功能治疗有效率为96.55%。结果充分说明在腓骨侧面及后面放置钢板对于患者术后康复体验无明显差别,在手术中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方式钢板的最便利方式。

综上所述,在腓骨侧面以及后面放置钢板对于踝关节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无太大差异,对于患者的运动无明显影响。在实际手术中,应视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放置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晋,常开齐,巴军,等.胫腓骨骨折内固定钢板放置部位与疗效关系探讨[J].青海医药杂志,2002,32(11):6-7.

[2]林希龙,祝勇,王岩峰.螺旋CT和三维重建技术在三踝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14(10):755-756.

[3]张道虎,郭卫春.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分析[J].骨科,2015,6(1):13-17.

论文作者:杨国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6

标签:;  ;  ;  ;  ;  ;  ;  ;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中腓骨钢板放置位置的效果分析论文_杨国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