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政策论文,货币政策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而用于调节宏观经济的主要政策工具,是与市场经济理论相联系的政府对宏观经济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出,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欠缺,经济运行总会出现社会总需求不足或过剩问题,在客观上需要政府对宏观经济经济进行调节,以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平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的主要工具就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着力点及其相互关系
1、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调节的着力点
财政政策主要是指国家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对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一种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调节的着力点主要是:第一,保持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原理,在运用财政政策进行需求管理时,政府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松”或“紧”或“平衡”的财政政策。具体来说,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政府就应采取增税,或者减少财政支出等“紧”的财政政策。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政府就应采取减税(包括免税),或者扩大财政支出等“松”的财政政策,以此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时,政府就应采取“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以此来保持社会经济运行的稳定增长。第二,保持国民经济的结构平衡。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尽管市场机制可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但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为了减少资源浪费,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干预。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资源配置方面主要表现:用扩大或减少对某部门的财政支出,以“鼓励”或“抑制”该部门的发展。即使在支出总量不变的条件下,政府也可通过差别税率和收入政策,直接对某生产部门进行“支持”或“限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和调节经济结构的效果。
2、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节的着力点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利率、信贷规模、公开市场业务等各种工具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达到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一种宏观经济调节手段。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节的着力点是通过扩大或缩小社会信用规模调节社会需求总量。货币政策也可分为三类: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中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通货膨胀情况下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减少信贷规模等方式来减少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经济萧条时采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扩大信贷规模等方式来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中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社会总供求大体平衡、经济运行较为平稳的情况下采取货币供给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货币政策。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关系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首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手段,都是为促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保持平衡并以此来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能得到实现;其次,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财政实施扩张政策而货币实施紧缩政策时,它们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作用会产生相互抵消,反之亦然;第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时会产生联动效应。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可能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又有可能引起财政预算的不平衡。这是因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具自己的特点:(1)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它们各有侧重。 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上,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强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货币政策的重点是控制社会需求总量。(2)不同的政策效应时滞不一样。从政策制定上看,财政政策的变动,需通过立法机构,货币政策的变动则通常由中央银行决定,从这一点来看,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间隔较长。从政策执行上来看,由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货币政策则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从这一点分析,出台后的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所需时间间隔又较长。正因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共性和个性,所以,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时,应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运行态势有选择地采用,并使其达到良好的配合效果。
二、财政货币政策配合及效应分析
(一)对我国财政政策松紧状况的判断
财政政策“松”与“紧”的重要标志,是财政收支的平衡状况,如果财政收支大体平衡,甚至还有节余,那么实行的是紧财政政策;如果财政需要通过举债来平衡收支关系,但举债额没有超过一定限度,不能认为是松财政;只有举债超过了一定限度,如一些公认的国际标准,才能认为实行的是松财政政策。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上实行紧财政政策。这里有二个依据:一是赤字年份少。1951——1978年,仅有10个年份出现赤字;二是赤字额小。在赤字年份中,赤字额一般在2至20亿元之间, 只有“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赤字额较大,但最大也仅为81.8亿元(1960年)。
改革开放以来,在1979—1993年的十五年中,有十四年出现硬赤字(即财政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的差额),而软赤字(即含债务支出的财政支出减去不含债务收入的财政收入)则每年都有(见表1), 这表明,改革以来的财政政策比改革以前“松”了许多。
那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政策“松”的状况如何呢?这里可以采用二个指标。
一是财政收入的债务依存度。有资料表明,一般情况下,美国债务依存度为10.5%,英国4.4%,西德为4.4%,法国为11.9 %, 如果以12%作为警戒线水平,我国从1988年起就开始超过(见表1)。
表1、1979——1993年财政赤字情况
财政硬财政软财政总债务国内生
软赤字
赤字 赤字 收入 依存度 产总值
/GDP×
(亿元)(亿元)(亿元)(%) (%) 100%
1979
170.6
1981
125.7
170.511085.2 16 4470.0 3.8
1981
25.598.48 1089.5 9 4775.1 2.1
1982
29.3113.161124.0 10 5182.3 2.2
1983
43.5122.911249.0 9 5787.0 2.2
1984
44.5121.841501.9 8 6928.2 1.8
1985
-21.5
68.25 1860.4 4 8527.4 0.4
1986
70.5208.752260.3 9 9687.6 2.2
1987
79.6219.152368.9 11 1130.7 2.2
1988
78.6349.382628.0 13 14074.22.5
1989
92.3375.272947.9 13 15997.62.3
1990
139.6
515.053312.6 16 17681.32.9
1991
202.7
664.103610.9 18 20188.33.2
1992
236.6
906.284153.1 22 24362.93.7
1993
199.2
938.425088.2 18 31380.33.0
1994
668.4
1175.23
5181.7523 43800 2.7
注:债务依存度=财政软赤字/财政总收入×100%
资源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1994)等。
二是财政软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水平是3%,我国在1980年曾达到3.8%,以后最低曾降到0.4%(1985 年),但从1991年起,连续三年达到和超过3%。
但是,从财政支出结构上分析,在支出总量扩张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结构性偏紧的现象。例如,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973—1980年约为12%,而1986年以来下降至8%左右, 国家财政中用于经济建设费用支出,1975年为58.7%,1991年下降至42.2%, 六年间共下降了16.5个百分点。
表1的数据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政策越来越“松”, 并到了需要“紧”的程度。
(二)对我国货币政策松紧状况的判断
通货膨胀,无论是通过社会再生产哪个环节发生,都必须通过货币超量供给实现,都是实行松货币政策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超量货币供给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两个指标对我国货币政策松紧状况进行分析。
改革开放以前的二十八年(1951—1978年),就社会零售物价水平而言,上升的年份多于下降的年份,但升幅不大,大多在3 个百分点内,而且从六十年代初开始,总体价格水平呈下降趋势,七十年代中后期价格水平比六十年代初还要低,这表明,改革开放以前是实行紧货币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1980—1993年,有7年的增长率超过10%,有4年的增长率在8%左右,仅有3年的增长率在4%左右,经济的高增长带动了货币供给的高增长(见表2),而货币供给的高增长又拉动了物价的快速上升。我国流动中的货币,1978年仅有212亿元,1990年猛增到2644.4亿元,增长11.5倍。 九十年代初以来货币供给高增长的势头未减,货币供给的增长大大高于经济的增长,必然促使市场价格水平全面大幅度上升,引发通货膨胀。
表2、1979—1994年流通领域中货币供给情况
货币 金融
供给 经济 物价 超供 赤字
增长率增长率
上涨率货币 增加额
(%)
(%) (%)增长率(%) (亿元)
19797.6 2.0
1980 29.3 7.9 6.0 21.4 256.14
1981 14.5 4.4 2.4 10.1 226.12
1982 10.8 8.8 1.9 2.0
135.91
1983 20.6 10.41.5 10.6 161.76
1984 49.5 14.72.8 35.3 666.25
1985 24.7 12.88.8 22.2 1078.05
1986 23.3 8.1 6.0 14.9 1069.95
1987 19.3 10.97.3 8.1
608.78
1988 46.7 11.318.5 35.7 1778.16
1989 9.8
4.4 17.8 5.6
734.21
1990 12.8 4.1 2.1 8.9
-341.82
1991 20.2 8.2 2.9 11.8 804.74
1992 36.4 13.05.4 23.0 1133.23
1993 35.3 13.213.4 21.8 1627.21
1994 24.3 11.821.7 12.5
注:1、超供货币增长率=货币供给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2、金融赤字增加额=当年末贷款增加额-当年储蓄性存款增加额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
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从超供货币增长率指标看, 还是从金融赤字增加额指标看,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基本上属于松货币政策,或者说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且,从表2中还可以看到, 各年份流通中货币供给增长率差别较大,最高为1984年的49.5%,最低为1990年的 9.8%,因而表现在实际执行效果上看,偏高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年份,货币政策是偏松的,而偏低的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年份,货币政策是偏紧的。例如,1984、1988、1992年和1993年的货币政策给人的感觉是明显偏松,而1982、1989年和1990年的货币政策给人的感觉是偏紧的。
(三)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正负效应分析
综合前面的分析,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是实行松财政和松货币的搭配。双松政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双重效应。
1、正效应。从生产方面看, 由于扩大政府投资和加大信贷投入的力度,刺激了投资需求的增长。加速了闲置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刺激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例如,1984—1985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4.7%和12.8%,信贷规模增长率分别为28.8%和33.6%,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分别为28.2%和38.8%,经济增长、信贷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三项指标均位于这十五年中的前列,1992—1993年的情况也与此类似;从消费方面看,双松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有利于推动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2、负效应。双松政策实行的负效应也是明显的。首先, 由于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严重失衡,拉动了物价快速上升,在1978年—1993年的十五年中,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2.55倍,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95倍,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上升3.15倍,而1950—1978年的二十九年中,同类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幅度仅分别为1.40倍、1.45倍和2.17倍;其次,经济波动大,运行不稳定。为了制止通胀, 治理经济环境, 从1989年起采取紧缩政策,虽然将物价上涨率从1988年的18.5%降到1990年的2.1%,而经济增长率也相应从11.3%降以4.4%,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再次,是经济效益的不断下降。 国有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1980年为24.3%,1988年为20.2%,1993年为10.33%, 十四年中下降了近十四个百分点。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选择
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各有各的功能和特点,根据西方经济学中的IS—LM宏观平衡原理和“相机扶择”理论,应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以提高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节效果。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模式一般有四种:
(1)双紧政策。当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恶化时,抑制通货膨胀必然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首要目标。这时,适宜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选择应为双紧政策。财政应采取提高税率、扩大收入、减少支出等方式压缩社会需求。同时,中央银行也应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减少贷款和再贴现等方式减少货币供应量。两者配合使用,可对经济产生有力的紧缩作用。
(2)双松政策。当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工厂停产, 经济萎缩,失业增加时,扩大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就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首要目标。这时,财政、货币政策的选择应为双松政策。财政可扩大支出,降低税率以扩大需求和刺激生产增长。如果中央银行同时又采取降低利率、扩大信贷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则将更有效地实现调控目标。
(3)紧松政策。该政策又可分为两种形式:a.财政政策从紧、 货币政策偏松。当社会经济运行较为平稳且经济结构也较为合理,同时又不存通货膨胀,促使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成为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这时,适宜的财政、货币政策应为紧财政松货币的配合选择。紧财政松货币的配合政策可将用于社会公共消费的经济资源配置到生产领域,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b.货币政策从紧、财政政策偏松。当社会经济运行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时,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就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目标。这时,适宜的财政、货币政策应是紧货币松财政的配合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有助抑制通货膨胀。但为了不造成经济的进一步衰退,需要财政实施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等扩张性财政政策配合,同时要注意调节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这就有可能缓解滞胀。
(4)中性政策。当社会供求大体平衡, 经济增长速度在适度区间时,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增长就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目标。这时,适宜的财政、货币政策应采用中性的配合政策。财政应做到收支平衡并略有节余,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应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实现经济在低通胀或无通胀情况下的稳定增长。
以上四种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模式只是大致的划分,在实际选用何种配合模式时,主要还是要根据当时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及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来选择,有时还会出现其它的配合方式如适度从紧、适度放松等等,在确定政策措施的出台时机,各种政策的调节对象和力度以及如何协调运作,都应明确化和具体化,以免产生彼此抵销效应而达不到预期的调节效果。
2、我国今后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选择
政府在对宏观经济调节中,要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密切配合,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根据宏观经济调节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何种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政策配合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调节的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9—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27%,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大大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逐步过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改革以来的十几年,我国基本上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最大障碍。自1979年起,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三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特别是1993年的通货膨胀,它不但涨幅大,而且延续时间长,以至今日我国物价水平仍在高位上运行。所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九五”期间要以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把目前过高的通货膨胀明显降下来。从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来看,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应选择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
从国际上看,二战后的日本,能在短时期内就完成了由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从而实现日本经济的“起飞”,可以说“道奇经济紧缩”政策功不可没。道奇认为,日本经济要振兴,首先必须稳定日元币值,这就是制止通货膨胀,消除赤字,切断日本经济对美援和政府补贴的依赖。于是道奇开出了“药方”:编制极度紧缩的财政预算,政府、企业实行裁员整顿,大幅度减少货币发行,实行单一汇率。“道奇经济紧缩”实施后,1949年日本的财政预算,从往年的巨额赤字转为盈余1567亿日元,通货膨胀急剧收缩,社会供求关系缓和,工资和物价轮番上涨得到消除。在这一基础上,二战后日本的统制式经济迅速转化为市场经济模式,为日本经济长期、快速、稳定的增长奠定了基础。经济“起飞”之前的经济紧缩,并非日本独有现象,象联邦德国和新加坡在经济“起飞”时,都实行过紧缩政策。紧缩内容虽各有千秋,但本质却是共同的,即在经济“起飞”和体制转换时期强化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控制高速发展经济,抑制社会需求,制止通货膨胀。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起飞”前的“助跑”阶段,经济体制也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加之社会又存在着对速度、投资和消费的扩张冲动。从国际经验看,我国在今后一段时期也不适宜推行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
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一般原理指出,当政府宏观调控为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的双重目标时,财政、货币政策应选择松财政与紧货币的配合模式。为什么我国在今后宏观调控中不选用松紧配合模式而选择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这主要是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运行机制。第一,在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下,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存在着经济扩张冲动,要求经济高速增长的意欲十分强烈而又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这种经济增长的冲动所引起的经济过热往往是造成社会总供求失衡和通货膨胀的原因所在。所以,在我国经济体系内部就一直存在着扩张经济的内在动力,根本不需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去刺激。第二,扩张性的财政奖金来源无论是来自增税还是来自举债(新的财政体制规定,财政赤字不得再向中央银行透支和借款),都有可能引发信贷的扩张。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靠增税来扩大财政资金数量有限,当前扩大财政资金来源的办法主要靠发行国债解决。若国债由企业来购买,势必会减少企业的生产资金。这样,企业为维持其正常生产,又不得不扩大向银行贷款,迫使银行增发货币;若国债由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购买,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仍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贴现,造成中央银行增发货币;若国债由居民购买,则意味居民将银行存款转为财政资金,减少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在贷款规模难以下调时,商业银行只有向中央银行扩大再贷款数量。所以说,在目前我国资金短缺的条件下,发行国债都可能使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减少,实际上也是一种透支。更为严重的是,发行国债可能使潜在的需求变为现实的需求,从而对通货膨胀起推动作用;第三,我国目前财政状况也不容许大量举债。按国际惯例,将财政软赤字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 %作为财政状况恶化的警戒线。从表1数据中可看出,我国近几年该项指标值一直高于3%,这说明我国财政运行状况不容乐观,继续大量举债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我国今后财政、货币政策的理性选择应当是适度从紧。
必须指出的是,我国所说的适度从紧不是严厉的全面紧缩,而是在总量适度偏紧的框架内有紧有松。从财政政策上看,我们首先要从总量上控制财政支出,不搞赤字预算,当年的债务收入所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超过3%,并力争每年有所降低。在支出构成上, 应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以优化经济结构,缓解“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快速平衡增长,从货币政策上看,要坚持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一致,不搞超经济发行。在货币投向上,应着眼于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重点支持有效益的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社会有效供给,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
四、操作建议
我们认为,在今后5至15年中, 应实行适度偏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谓“适度偏紧”,就是把财政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控制在3%以内,把物价上涨率控制在10%以内,不应突破,也不能突破,在总量上如此,在结构上要进行调整,做到紧中有松。如何搞好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我们对此谈些看法和建议。
(一)关于财政政策
1、合理确定国债发行规模,完善国债市场。 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常做法。西方国家八十年代债务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在7—12%之间,我国目前一般在10%左右。 国债发行规模过大不仅加重财政自身负担,对货币政策的实施也会产生巨大冲击,从而影响整个宏观调控。今后国债发行规模应该按照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在3%以以下的原则掌握,我国的国债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比较规范,也比较成熟,但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一是国债期限结构仍以中长期为主,不符合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债一般以短中期为主的惯例,今后应大力发展一年期及一年期以下国债;二是国债利率偏高。现行国债利率高于储蓄存款利率,不利中央银行运用利率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应适当调低;三是国债发行时间过于集中,不能充分发挥调控功能,应根据社会资金需求状况灵活调整发行时间。
2、压缩不合理开支,调整政府投资结构。改革开放以来, 财政支出的增长不仅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而且还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财政负担越来越重,行政事业费,企业亏损补贴、价格补贴在财政支出中占有很大比重。今后应该严格控制行政事业费的支出,减少和取消由财政支出的各种补贴。对于政府的投资选择,也要把重点转向解决市场解决不了或不宜由市场去自发解决的问题上。改革开放以来,对农业的投资、教育的投资和基本建设的投资,在财政总支出中呈下降趋势,有的降幅很大,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今后必须提高在财政支出中的份额。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必须拿出一部分资金建立失业者和残弱者基本生活保障机制,通过政府转移支出形式解决和缓和收入差距拉大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3、加强税收征管,努力增加财政收入。 财政政策能否对经济运行发挥积极的、有效的干预作用,主要取决于财政的收入状况。赤字政策虽然可以一时发挥效用,但后果十分严重,这已为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多次实践所证明。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公平税负的新税制,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征收范围划分明确,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税制的运行提供了良好基础。加强税收征管,一是要坚决打击偷、逃、骗、漏国家税收行为,按照规定的税种、税率和税目及时足额收缴入库;二是发现和培养新税源,在既不损害经济增长,又能合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条件下,推出新税种;三是加强对已征收入库和财政收入的管理,防止挤占挪用;四是要强化税收的真实性及严肃性,防止虚报浮夸和瞒报少缴现象的发生,要防止财政资金信贷化和信贷资金财政化现象的产生。
(二)关于货币政策
1、强化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中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没有相对独立性。就不能有效地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就不能充分发挥货币政策效力。1978年以来,财政向银行透支和借款累计达1174亿元,另外,还通过垫付企业辅底流动资金和国家物资储备资金以及弥补企业潜亏和垫交税金等,占用银行资金上千亿元,财政、企业和地方政府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关系没有理顺,是造成货币供给“闸门”失控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切实贯彻落实《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把货币发行权集中中央银行,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在控制货币供给和金融监管中的职能作用。
2、尽快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的金融调控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中央银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要根据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这个实际情况,大力发展间接调控工具。一是要大力发展再贴现和抵押贷款在货币供给中的比重,我国目前只有2 %左右,不利于对整个银行系统信贷资产的风险控制,应提高到10—20%。二是要充分发挥利率在调节资金供求关系中的导向功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的推广以及中小型国有企业完全走向市场,企业的自我约束能力进一步增强,利率杠杆运用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改善;三是要尽快开办公开市场业务。国债发行会使一部分居民手持现金、储蓄存款和金融机构资金转化为财政性存款,而财政性存款没有列入货币计量范围,这对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难度非常大,如果开办公开市场业务,就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3、制订明确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定币值,但在执行中如何落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关于物价涨幅应该控制在哪个限度内的争论,几乎没有停止过,中央银行也没有明确提出每年货币供应量的控制目标,既使有,也缺乏约束力。货币供应量增幅的大起大落,以及物价涨幅的忽高忽低,反映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随意性和不严肃性。以及在实际执行过程的摇摆性,我们既不能完全套用西方货币主义不管经济发展状况的“单一规则”,也不能只在口头上重视实际上并不十分重视币值稳定,应该对经济运行采用“逆调节”方式。如果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都比较低,可以适度放松货币供给;如果经济增长率较高,既使物价上涨率不很高,也要未雨缪绸,严格控制货币供应。不论经济运行处于哪个状态,都应注意控制供应增长幅度,今后应该明确提出每年的M[,]、M[,1]、M[,2]的控制目标,并加以落实。
标签:宏观经济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货币供给论文; 央行论文; 国债利率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财政政策工具论文; 政府支出论文; 经济学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财政学论文; 财政支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