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阅读教学策略探析论文_倪国莉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阅读教学策略探析论文_倪国莉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中心小学校 倪国莉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阅读板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思维推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儿童视角 阅读策略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从多个方面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一、把时间留给孩子,让孩子爱上阅读

阅读是人们从已有的书面言语中提取信息的一种基本的学习活动,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看报、看新闻、看书,还是看物品的说明书,都离不开阅读。对于学生而言,阅读对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是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的基础,解数学应用题要阅读题意,地理、历史的学习也要阅读。

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但大家还是更关注考试成绩。在如今的教育形式下,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外补习、家庭作业、兴趣课程等把孩子的时间都挤占了,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对于阅读习惯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我们应该将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有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孩子才能发自内心地爱上阅读。

二、明确阅读目的,重视激励教学

小学生的学习通常不具有目的性,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因此,教师要明确阅读目的,激励学生进行阅读,进而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首先,教师为学生设定的教学目的,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欲望,利用学生的探知欲,使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学习。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要认可。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希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认可,尤其是教师的态度,教师的鼓励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要学会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进行阅读教学,及时地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表扬,激励学生进行语文阅读;

第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好奇心,进而加强学生的阅读动力;同时,运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小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从而愿意表现自己,教师运用阅读比赛的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并认可学生的阅读效果,能够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提高学生阅读动力的方式是不断变化的,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学生的阅读水平来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句话,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阅读目的,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动力,鼓励学生进行语文阅读

三、创设阅读条件,为阅读铺筑成功之路

没有必要的阅读时间,没有适当的阅读方法和必要的阅读材料,那阅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要搞好阅读教学,必须具备必要的阅读条件,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没有较多的书读的现象。家长不重视,很少为他们购买适当的图书、学校藏书虽多,但复本率高,没有足够的书籍,学校周边没有图书馆、书店,他们的阅读视野就被禁锢在少数的几本同学互相传阅的作文书中了。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需要学校和家长的联手。针对孩子拥有课外书籍的数量极少这一现状,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拥有的课外书籍借给班上供大家阅读,每人一本,建立班级图书角。另外,大家集资订阅优秀的报刊杂志,老师将家中闲置的图书也拿出来,这样一来,学生们的读书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四、教给孩子阅读方法

要让孩子能够领悟书中的精要之处、关键之处,阅读方法还是很重要的。阅读方法就像是航标灯,有了它作指引,我们才能行驶得更稳、更远。有了良好的阅读方法作指引,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逐步品味到语文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此,我们应该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抓“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阅读,用心去感悟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抓重点“词语和句子”阅读,推敲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抓“细节描写”阅读,感受“小”描写的“大”作用;抓“经典”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品位。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题材,阅读让我们受到精神熏陶、审美教育,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怀。

五、精讲好重点段落

一篇课文中包含了多个段落,部分课文具有突出的重点段落,若教师在教学时将重点段抓住,并给予有效指导,就能够弄懂全文。而部分课文的段落为并列式结构,段落间不分轻重,则可精心指导一段有代表性的段落,再略微指导其余各段既可。

以《桂林山水》一文为例,其第二自然段通过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让人读后仿佛感到真正置身其中,无比向往桂林的山水。教师在教学时可对第二段进行 总结,再让学生们怀着期待对第三段展开自学。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半扶半放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他们对第二段的写法、学法进行总结,之后再让他们自行学习。这种方法,不仅学生们的兴趣非常高,也对他们的阅读能力起到了培养作用,教学既省时也高效。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抓住以读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更好进入小学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兴趣。

参考文献:

[1]张清.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4(30).

[2]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3]严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论文作者:倪国莉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阅读教学策略探析论文_倪国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