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体结构质量监理是房屋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重点,要求构建完善的监理机制,在施工前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项施工细节加强监理管控,包括脚手架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房建结束语那段,同时还需要对标高线、轴线以及垂直度等进行合理控制,提升主体结构稳定性,保证项目建设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程质量;监督;作用
1对于主体建筑的结构进行质量检测
1.1对钢筋进行质量检测
因为钢筋的检测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建筑、不同的结构的钢筋,其检测的方法及标准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差别,并且我们的检测工作也不能做到万无一失,在一些方面上难免会出现遗漏,所以在对钢筋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求检测人员使用重点检查的方法,选择在主体建筑的构造中最重要、施工技术难度最大、最容易出现困难和问题的部分进行重点的质量检测。在某一方面来讲,钢筋相当于建筑物的骨骼,建筑建造的过程中,一部分钢筋材料会利用隐藏技术被隐藏起来,以此来使建筑物更加美观,对于看不见的这一部分,我们也必须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来保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看是否能够满足已经设定好的标准。最后一点也必须要做,就是确定一遍钢筋施工出厂的合格标志和质量检测报告的合格证书,从源头方面抓起,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及其质量。
1.2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的抗压强度结构检测分析可以采用原位轴压法、原位单剪法、扁顶法、砂浆回弹法等。从技术角度来分析,原位轴压法适用于一般砌体,可以进行无损检测,主要的局限性在于测点数量相对有限;原位单剪法适用于砌体抗剪强度监测,效果直观,不过可检测点数量有限;扁顶法具有显著的可比性,强度检测效果好,可以适用于砌体的弹性模量检测;砂浆回弹法主要适用于普通砖体墙的砂浆强度,操作简便,不过需要保持2MPa以上的砂浆强度。砌体结构的检测方法还有其它类型,在具体方案的选择上需要结合主体结构的相关需求来决定。
1.3对楼板厚度进行质量检测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不断腾飞,建筑业也因此得到迅猛发展,很多建筑工程正如雨后春笋般争相拔起,但是却在后期的使用中出现了很多的质量方面的问题,对我国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我们工作人员要对楼板质量方面的检测更加重视。作为楼层重量的直接承担者,楼板本身的厚度和其最大承载力都是我们必须对主体结构进行检查的部分。检测的工作人员必须在检测中对楼板的厚度和承载力方面的检测力度进行加强,以此来确保楼板的质量能够符合施工指令要求,能够满足人们在使用时的标准。此处,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楼板的质量进行检测,在这之中,我们要注意楼板的样本必须要合理。应横跨不同的楼层、不同的位置。即便只出现了一处质量不过关的现象,也要告知相关施工部门,对建筑物的楼板进行相应的普查检测,如果最终的检测答案为楼板确实是质量问题,就要及时的进行返工。
1.4对混凝土强度的监理
控制混凝土强度是影响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加强混凝土强度质量检测和管理控制,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加强混凝土质量监理。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需要应用水泥、沙子、石灰等材料,要求经过配合比试验,确定不同材料的配合比,同时还应该严格监控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凝固时间。第二,混凝土浇筑质量监理。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搅拌质量进行监理,在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塌落度进行检查,并对浇筑施工方法进行管理控制,保证浇筑施工质量。第三,加强混凝土结构养护监理,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养护方案,避免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比如,对于浇筑平面,可以采用浇水养护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程序
2.1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环节的目的是收集与建筑物有关的设计图纸,并从对比中了解到建筑物的相关信息,尽量融合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对建筑物现有状态进行估测。现场的调查环节需要保证真实性与客观性,并反映出建筑的全貌。调查结束后填写相关的调查表,内容应该包括建筑基本信息,即名称、用途、场地类型等;此外包括建筑基本概况,即建筑面积、地下层数情况、地上层数情况、底层标高等;之后是建筑基础与结构部分,包括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地基情况、墙体结构、主体结构、连接形式、整体性构造等方面的内容。
2.2检测方案
按照现场检测的要求,对建筑的基本资料收集过后,需要对招标项目与检测方案进行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工程概况。建筑物的楼层数量、楼层面积等资料需要包含在监理单位的详细信息当中,这是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基础信息。(2)检测标准。检测标准以技术资料与相关规范作为标准。对于一些通用型的项目,直接按照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即可;如果是某些特殊的检测项目,则需要根据地方标准或行业内部的检测方法来进行。(3)检测条件确定。包括项目检测负责人、安全员和检测方法的确定,具体包括检测项目的数量和具体细节、安全保障措施。(4)检测重点。主体结构的检测重点包括渗水、漏水的构件、承担动力荷载的构件、已经被腐蚀或损伤的构件、磨损构件等。对于这些安全要求较高的构件,应该对其进行取样,然后选择其中最关键的构件来进行重复取样,例如,一些出现质量问题和尺寸偏差的部分。在进行荷载实验时也需要优先对程度影响存在差异的构件进行检测,保障检测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2.3检测原则
专项检测与整体性检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检测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搜集有关建筑的信息,然后结合目前的技术方案来制定检测模式。在这项工作中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性质与专业设备条件。检测时需要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范与标准,保障信息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另外,建筑物种类繁多,功能上也有明显差异,检测时需要先立足于统筹性进行初步调查后,然后再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检测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哪种检测方式,在抽样选择方面均要满足科学客观的原则,特别是在数据计算方面,要采取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超过资质部分的检测内容,不得进行检测。
结束语
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迅猛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发展。现如今,我国的建筑在结构和建筑技术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不断对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进行挑战,所以需要与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匹配,我国必须需要一套完整可行的质检体系,以此来保证我国的建筑质量,而在此之内,主体结构方面作为建筑物的主体,在建筑的工程质量检测中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必须要对其进行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质量检测,以此来保证我国建筑的高质量。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作用的论述。
参考文献:
[1]邵丽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重要性及控制要点[J].居舍,2017(36):99.
[2]曾燕林.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研究[J].居舍,2017(36):23.
[3]毕丹,龚勇.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探讨[J].科技风,2017(21):69.
[4]杨云祥.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应用检验检测数据的探讨[J].工程质量,2017,35(08):1-3+7.
[5]郑志鹏.建筑工程质量争议的形成与处理[D].东南大学,2017.
论文作者:董保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结构论文; 主体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论文; 楼板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