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建构学校生态德育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生态论文,学校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人类正在向生态文明时代迈进,一种新的世界观——生态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生态世界观与机械论世界观相对立,它的三大思想原则是:(1)世界是由相互关联的复杂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每一事物都包含着其他事物,事物之间相互包含,所有事物都包含在整个世界的复杂的关系网络体系之中。(2)世界是变化着的有序整体,事物的内部力量与环境影响的外部力量保持着动态平衡。(3)人类的价值和意义包含在自然整体的自组织进化过程之中,人类的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都有赖于对自然有机整体的维护以及同自然界的和睦相处。生态世界观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提供了科学认识的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当以此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审视和建构学校德育时,便赋予德育以生态性。所谓德育的生态性,即以生态世界观观照德育,认为学校德育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应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必须加深同家庭、社区及身边的人沟通,同时丰富生活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促进儿童及青少年道德生命自由生长,保持学校德育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生态德育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无可替代的存在,尊重学生生命个体的主体性或参与性,这是生态性德育操作层面的主要原则。其次,必须把德育同社会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人生,不断超越自我,进一步扩展和丰富自我精神世界,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
学校德育的实质是育德,即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生既是德育的出发点,又是德育的归宿,理应成为德育的主体。学生是有独立性和独特性的生命体,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立人格理应受到尊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发展,是现代德育的核心理念。为此,学校德育必须进行生态性建构,即必须植根于社会文化背景并与社会生活保持和谐一致,必须关注个体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激发个体的主体意识.使其成为具有人类普遍价值取向、良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人才,以促进民族的全面复兴和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以此要求来审视我国学校德育,不难发现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生态性危机,这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生态世界观的理解和认同不够,对教育现象、对学生成长的文化依赖性认识不够,严重地制约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现代德育生态系的断裂
过去长期以来,我们往往认为学校是实施学生德育的主阵地,学校德育决定着学生的品德发展。其实,学生并不只是生活在学校,他们也生活在各自的家庭里,活跃在居住的社区中,家庭和社区是他们完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德育工作不能囿于校内,应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及社区生活的“生态系”中。然而,用生态整体观来审视我国的现行德育,不难发现我国的学校德育仍处于相对的保守和封闭状态,特别是某些高校仍在苦心营造“风景这边独好”的“象牙塔”,把它看成是一个可以脱离其他诸种影响的“独立体”和自成系统的“存在物”。由于对生态整体性认识不够,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价值,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合力,极大地制约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其实,学校教育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驿站,而不是教育的全部,对此叶圣陶先生早已指出,学生不光在学校里受教育,在学校之外,在家庭里,在社会上,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受教育。在当今改革开放和全球化历史条件下,如果一味地把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所谓“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显然是不可能的。学校德育必须由一元封闭向多元开放演进,以生态整体观理解德育,实施德育,除此别无选择。
2.无“人”德育对生命的漠视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校园暴力屡屡发生,2001年3月上海一女生张某,因嫌其母亲唠叨,伙同女伴将其亲生母亲杀死;同年7月安顺一对孪生姐妹吕某,因没考上重点学校被父母责骂,就用“毒鼠强”将父母毒死。2002年3月18日,北京一大学生用假枪将两名女孩劫为人质;同一天,天津一大学生因杀害自己的父亲和祖母而被捕;3月19日,科学院一研究生因没能成功地诱惑其女友的女伴,愤而将其杀害,被执行死刑……面对这些令人不寒而栗的事件,人们不禁要向:我们的学校德育怎么啦?当然,实事求是而论,学校德育实效性不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忽视甚至否定教育的本体——人,实施无“人”德育,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所谓无“人”德育,是指无视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把德育过程仅仅看做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在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上,单向灌输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学生符合规范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缺乏自我选择的能力,成为标准模具的翻版和知识的容器,其本质是对个体生命的漠视。2002年6月10日,川中沱江边某高校一名来自青海的大三女大学生,在女生宿舍楼跳楼自杀。对此专家们呼吁:我们的学校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人生观的教育,教育学生要关爱生命。生命的积极活动构成人的生活,学校将学生的生活简单的物化、量化、功利化,忽视个体生命意义的教育,这样培育出来的人才也必然是轻视生命的人,这些人虽能获得某些先进的知识,然而缺乏最根本的道德意识——关爱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失去对幸福的执著追求。
3.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的疏离
现代哲学十分重视日常生活世界的研究,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世界是蕴含丰富价值和意义的世界,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背景,它在形式上似乎表现为平凡、琐碎和世俗,但价值和意义却泛化地存在其中;它虽不及经过抽象、归纳和整理以后的理性知识那么有条理和清晰,但在体验、品味、想象和领悟中,能探寻和感悟到其中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因此,它是德育的根基和深厚的土壤。但是现行学校德育模式却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不关心每个学生独特的生长环境和他们内心潜藏着的愿望、热情等现实的生命冲动所指的方向,造成德育对日常生活的疏离和概念化。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美德袋”模式,它把学生的品德看做是“一袋美德”,因此在内容上只注重既定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在方法上,强调单向度的德育灌输和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缺乏道德体验,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导致德育的肤浅和伪善;在效能评定上,采用考试和简单化的操行评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学生的“双重人格”。这种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模式,必然缺乏感召力,造成实效低下,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学校德育必须体现为一种生活世界的教育,来源于生活,渗透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也是我们所强调的德育的生态性。
三
生态性德育的建构是一项跨学科的应用性研究,目前尚处于初创性阶段。参照有关资料,结合德育实践,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工作者必须确立和培植以“人”为中心的与自然、社会高度协调、和谐的生态德育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人首先是自然的人,人总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生命个体存在于世界上,生命的积极活动构成人的生活。因此德育应遵循人的自然本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有生命力。如果脱离了人的自然本性,一味追求社会需要,追求某种功利性目标,其结果势必离人性越来越远。但是另一方面,人又是社会的产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塑造人、优化人,就必须把社会改造成为真正人性的社会。而改造社会的人,必须首先得到自我塑造,以成为真正人性的人。惟有这样的人,才能更好地改造社会。学校具有朝着真正人性方向塑造人、培养人并进而改造社会的功能,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又需要相应“全面”发展的教师。如果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识中未能确立整体生态德育理念,我们无论怎样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的地位和价值,德育的生态性建构也只能是一种理想罢了。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德育关涉人的成长,而人生活于社会之中,所以学校德育并非影响学生道德养成的惟一变量,它与各种社会因素息息相关,与各种社会领域同生共构和相互依存,共同建设社会文化而又处于这种文化的制约之中,它是社会文化的生态结构的一部分。所有这些认识必须深深内化于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识之中,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德育的生态性含义,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性德育的开展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第二,重视生活世界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德育更加贴近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构成学生道德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是帮助学生确立信念的动力源,又是道德认识践行的土壤。德育根本的价值追求是人的自由幸福,而这种终极追求只有在生活世界中才能实现。传统德育只重视精神主体,把道德教育理想化、英雄化、至善化,割断道德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联系,因而很难落到实处,收效甚微。生态德育强调教育者应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学生主体的道德需求和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在德育内容和方法上更加贴近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从生活中提取有争议的道德事件,并引进课堂,组织学生讨论、思考,且“引而不发”,让学生自己寻思,促进他们的情感和理性的投放,完成知、情、意的整合。要敏锐捕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表现及瞬息即逝的信息,进行随机教学,并及时强化,从而使良好道德行为者备受鼓舞,使不良道德行为者及时感悟。要营造富有生活气息的德育情景和氛围进行渗透教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体验和心理对比,在被激发的内心冲突中,自觉调整道德认识,积淀情感体验。要重视生活世界中的活动和交往,增强学生对活动和交往的参与性,让学生根据要求自我选择目标,自我调控,自我发展,懂得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生活负责,培养他们解决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改变学多问少,听多悟少的状况,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真正体现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第三,重视个性教育,走向个性化与生活化的整合。所谓个性,从教育学的角度思考,应被看做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个性化的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个性,注重学生的智慧潜能,承认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创造性教育模式。个性化教育的实质是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依据,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以及以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的的教育。个性化教育强调把人当做自然和社会的主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拓宽人的价值。通过个性化教育能够显示自我的存在,树立对自己力量的信心。但是,由于历史传统的影响,过去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群体培养而忽视个性塑造,长此下去,青少年学生将逐渐变成敛其行、慎其言、弱其欲,以致最终被训练成为“顺从的一代又一代”。“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个性化教育,这是21世纪的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同时,现代道德教育不仅要重视个性化教育,而且要注重生活化教育,使个性化和生活化逐渐趋向整合。因为人的个性总是再现于个人生活,表现为个人生活的特性。现代德育应促进和扩展人的个性,引导个性更好地充盈于个人生活中去,只有这样的道德教育,才能给人以生活的启迪和人生的指导,这也是德育生态性的应有之意。
第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家庭、社区的道德建设,促进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德育一体化。在生态性的德育系统中,学生个体是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生态位”,他们在参与道德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体现自我的道德价值,有利于个性的丰富和发展。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学校德育的有限性,学校德育不能包含或替代家庭、社区的德育,学校德育如果不关注学生的家庭和社区生活,就不能说反映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校德育如果不主动取得家庭和社区的配合,就不容易取得好的效果。因此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的、家庭的、社区的道德文化建设,通过参与上述道德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在活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个性,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从而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德性,使德性成为自觉意识、自身习惯、自动要求,成为道德自律、活的智慧;另一方面为家庭、社区道德文化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作出贡献,体现道德价值的自我实现,达到个体内部道德价值系统与外部道德的生态系统的完善统一。总之,学校德育的生态性建构,必须植根于社会文化背景,并与社会生活保持和谐一致,必须关注个体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同时激发个体的主体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地投身于道德、文化建设,求得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方向的一致及教育效果的统一。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广大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