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心理教育,共建健康校园论文_陆丽君

立足心理教育,共建健康校园论文_陆丽君

——浅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陆丽君 瑞安市第三实验小学 325204

摘要:近年来,关于校园欺凌溺,学生自杀事件也屡屡上报,所以,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即因学生心理的不稳定性因素的产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师生生命安全,为此,应结合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学生思想观念因素,是学生心理主要影响因素的特点,优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工作,防止心理问题的侵扰。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前言:在中小学心理健康建设工作中,常见的安全威胁主要包括与校园欺凌和学生自杀事件、等等。所以,为了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在“心理健康”计划执行中,关注学生心理现况,从心理健康实际情况入手,不断落实心理健康建设工作,提高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意识,从根本上避免校园欺凌溺、非正常死亡等安全威胁问题的频繁凸显。

一、中小学现况概述

在各个教育机构义务教学期间,始终秉承着本地区办学水平等级标准,并注重在教育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常设心理健康室,配备心理辅导师。但基于此,仍然表现出“学生为本,健康第一”心理健康建设意识薄弱的问题。例如,在2013年11月18日,某都市报所报道的“16岁女生跳江自尽 遗书:不理解你爱我的方式”事件中,即因就读于某中学9年级3班的学生琳琳被A同学怀疑偷了手机,而选择跳江自杀[1]。从此次自杀事件即可看出,对中小学心理教育问题进行管理,构建“健康校园”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二、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社会

社会是影响校园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其具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因贫富差距的影响,引发“反社会行为”;其二,是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小学心理健康,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持久性;其三,是我国关于校园心理健康制度尚未完善,就此影响到了校园心理健康工作的有序开展。所以,表现出一些欺凌、非正常死亡的问题。就某市保卫部门欺凌事件统计数据显示,在2016年,某市被他人欺凌人数达到了46人的基础上。其中,有39人是来自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因这些学生生活条件差,所以常常被同学看不起,遭到同学的欺凌。

(二)家庭

家庭也是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尤其是残缺家庭人际关系的不完整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伤害,感受不到和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感受不到家庭有爱以及父母的呵护和关爱。这种压抑会影响到他们的言行,影响到他们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使孩子养成以自己为中心的自私心态。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造成心理阴影。

(三)管理

心理健康管理也是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的物质条件给人以美的感受,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学校心理环境包括良好的校风、班风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催人积极上进,使人际关系和谐。这样的环境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中小学生,必然充满归属感和安全感,其心理也会得到健康发展;相反,一个师生关系紧张,在班集体中遭到否定、排斥、冷淡,受不到平等对待的学生,必然会产生敌对、自卑、焦虑、恐惧情绪,这对其心理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校园建设策略

(一)整体联动,齐抓共管

为了从根本上避免学生欺凌、自杀等安全问题的频繁凸显[4],需构建整体联动机制[3],齐抓共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学校管理部门应在校内图书馆、篮球场、教室等一些重要的场所,安置摄像头,并保证摄像头监控设施与公安部门联网,使得公安部门可及时监控中小学校园治安情况,科学排查欺凌等违法事件[5]。形成社会联动安全教育网络就此实现对校园欺凌等心理健康安全事件的及时处理[6]。

学校和社区要定期组织和办好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结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认知健康,多方辅导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由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传授工作,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期间,观察中小学生情绪变化,最终通过对学生情绪和态度的科学指引,让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避免受社会中不良风气影响,实施欺凌等违法案件,提高自身心理素质[7];

也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向学生传递校园安全文化,并使得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中,树立社会责任感,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认知贫富差距,也应注重对学生仇富、攀比等扭曲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让学生正视自身心理问题,抵制校园违法乱纪行为,不因心理扭曲会走上违法道路。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个别辅导。即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历史或现状记录下来,存入档案中,以便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应将特殊的案例整理出来,以便对全体学生进行个案教育。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手抄报、宣传栏、校内广播电视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还可以通过文体活动、郊游、社会实践等形式,调节学生的紧张情绪,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三)提升素质,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教师和伙伴的心理辅导能力和自身健康心理素质。高素质的教师在教育中,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兴味盎然、心情舒畅。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也有自觉地调适自身心理状态的任务。高素质的伙伴在相处中,能营造和谐放松的环境,是学生安全、舒适、高效地学习。

结论:综上可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工作的落实关系着中小学学生的安全成长,所以,在现阶段中小学教育工作开展中,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健康校园”创建问题,形成平健康校园创建的长效性工作,并从整体联动、认知健康、提升素质三个方面入手,不断改进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建设,最终通过心理健康环境的营造,让师生安全得到保障,且落实“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指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李玉旗.放大学校安全工作格局审视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16,20(12):47-48.

[2]方益权,杜玉玉.平安校园视域下社区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14(07):71-77.

[3]周洋,郭雄.努力打造“平安校园”——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王玉清访谈录[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3,17(09):18-21.

[4]邱有华,邓清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7(07):102-104.

[5]莫于川,王宇飞.平安校园建设与学校突发事件防范机制创新[J].南都学坛,2013,12(02):68-73.

[6]陈义平,郭仕玲.校园安全风险的成因及其应对[J].学习月刊,2012,20(10):125-126.

[7]莫于川.我国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的法治路向——兼谈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应急法制研究的背景[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03):24-26.

论文作者:陆丽君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  ;  ;  ;  ;  ;  ;  ;  

立足心理教育,共建健康校园论文_陆丽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