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400)
【摘要】目的 研究对反复发作性紫癫实施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0例过敏性紫癫小儿病患。随机分组后对比不同用药模式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腹部疼痛、肾损害恢复、消化道不适、关节不适、皮疹5项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4.31±0.17)d、(8.70±2.41)d、(3.14±1.13)d、(3.24±1.72)d、(12.13±1.32),显著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达到93.33%。结论 在常规用药的同时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紫癫效果显著。
【关键词】过敏性紫癫;孟鲁司特钠;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
Meng LuSi sodium, observ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of infantile recurrent allergic purpur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current sexual purple epilepsy implementation meng LuSi sodium therapy clinical advantages. Methods select of 60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allergic purple epilepsy pediatric patients. Randomized after comparing different medicine mode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 time and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abdominal pain, renal damage, gastrointestinal discomfort, joint discomfort, skin rash five symptoms disappear time respectively (4.31 + 0.17) d, d (8.70 + 2.41), (3.14-1.13) d, d (3.24 + 1.72), (12.13-1.32),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ached 93.33%. Conclusion in the conventional drugs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use of meng LuSi, sodium in treatment of pediatric recurrent purple epilepsy effect is remarkable.
【 key words 】 allergic purple epilepsy; Meng LuSi sodium; Symptoms disappear time. Treatment effect
前言 过敏性紫癜在儿童阶段最为常见,可能由于花粉、感染、蚊虫叮咬、药物过敏和食物过敏等多种因素导致疾病发作,且存在反复性发作特征,造成患儿明显痛苦及家庭经济压力[1]。常规治疗多通过抗过敏药物,例如西咪替丁、潘生丁等,疗效尚有提升空间。本研究采用对比方法观察了常规用药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过敏性紫癜病患,均为反复发作入院。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4:16;年龄区间处于3至11岁之间,平均年龄(6.4±3.1)岁;病程处于1个月至2年之间,平均病程(9.36±2.11)个月;确诊至今发作次数处于3-9次之间,平均发作(7.03±0.73)次。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3:17;年龄区间处于3至11岁之间,平均年龄(6.3±3.2)岁;病程处于1个月至2年之间,平均病程(9.48±2.05)个月;确诊至今发作次数处于3-10次之间,平均发作(7.27±0.91)次。两组研究对象组内性别比例、年龄、病程、发作次数等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均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并配合各项检查工作,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一般方法
所有入院患儿均每日滴注一次葡糖酸钙,静脉给药,剂量每次10ml。每日3次潘生丁,口服用药,剂量每次3-5mg。每日两次西咪替丁,静脉滴注给药,按照患儿体重,每公斤剂量15mg,融入100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中。若患儿伴有消化系统病症,则每日1次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按照患儿体重,每公斤剂量0.2-0.3m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每日用药一次,口服给药,每次5mg。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3个月,期间若存在明显不耐受不良反应则停药观察。
通过日本Sysmex尿流式沉渣分析仪检测患者对尿液样本,实施尿常规检测。观察患者尿液状态,包含透明程度、颜色,由尿常规检验结果数据记录上皮细胞、尿比重、白细胞、尿糖、红细胞、蛋白质等指标。通过尿沉渣显微镜测定白细胞数量以及中性粒细胞数量,观察数据是否上升。
1.3判定标准[2]
将治疗效果分为不同程度,包含显效、有效、无效三种,各程度按照以下标准加以判定。显效——用药3天后不再出现新的紫癜症状,且原始紫癜症状正处于明显缓解状态,用药半个月后不再出现腹痛及关节痛症状。有效——用药半个月后紫癜症状基本消失,部分患儿出现轻度反复发作,轻度蛋白尿。无效——用药一个月左右紫癜才开始有消退迹象或仍无法褪去,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8.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数据作分析统计,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通过率(%)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症状消失时间
记录并计算两组患者各项症状平均消失时间,包含腹部疼痛、肾损害恢复、消化道不适、关节不适、皮疹5项。对比显示,观察组各项数据明显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一。
表一:症状消失时间对比表(d)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属于微血管变态反应的一种,为出血性疾病,常发生于青少年及儿童阶段。过敏性紫癜在儿童阶段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属于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疾病。在确诊后,随着病情进展,临床表现通常为皮肤黏膜出血、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发病位置的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类型,包含腹型、肾型、混合性、单纯型、关节型等。其发病机制被认为与药物过敏、食物过敏或感染等因素相关,通常若用药不当易造成患者病情反复发作,难以痊愈[3]。根据相关临床观察发现,过敏性紫癫在治疗后一至三年内发病率仍可达到15%左右,现如今尚无特效药物根治。但若可明确用药,及时控制紫癜,并在用药后加强对日常生活作息的控制、过敏因素的预防、抗过敏药物的合理使用,可显著预防反复发作。
传统药物多使用可帮助毛细血管壁恢复的钙剂、抗组胺类药物,虽然可控制紫癫的发作,但对紫癫引起的胃肠道症状、关节疼痛效用不大[4]。西咪替丁能够作用于Ts细胞表面,继而影响H2受体,将免疫抑制的中间环节切断,通过阻断功效控制病情进一步进展。西咪替丁对机体天然免疫功能的恢复帮助效果较为明显,由于其属于H2受体阻断剂,因此可对基础胃酸与条件胃酸分泌加以抑制。除此之外还可促进提升T淋巴细胞转化率,对其免疫球蛋白与免疫性分泌起到增强功能。孟鲁司特钠药物能够对受体与白三烯产物的结合产生阻滞,从而改善血管通透性,对嗜酸粒细胞的炎性浸润产生抑制作用。
根据本次研究数据对比,对照组腹部疼痛、肾损害恢复、消化道不适、关节不适、皮疹5项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6.25±1.02)d、(14.33±2.35)d、(5.13±0.66)d、(4.75±1.27)d、(16.03±1.68)d;观察组在消失时间上则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4.31±0.17)d、(8.70±2.41)d、(3.14±1.13)d、(3.24±1.72)d、(12.13±1.32)。疗效方面,对照组为80%,观察组达到93.33%。且观察组内人数分布不难发现,观察组中多数患者处于显效程度,在用药短期内紫癫症状显著改善,且对关节痛及腹痛症状控制作用明显,占组内53.33%;对照组则多处于有效程度,占组内43.33%。
过敏性紫癫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反复发作率,临床用药上必须在短时间内改善紫癫症状,避免病情加重造成胃肠道反应及关节疼痛反应[5]。通常当用药不及时或不合理时,患儿体内小动脉及全身毛细血管均会受到损伤严重影响健康。过敏性紫癜的过敏源较多,目前尚无直接确定因素。部分患儿是由于食用奶制品、鸡蛋、虾仁、鱼类等食物造成食物过敏所致;也有患儿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同时,寄生虫、病毒感染或药物感染同样易诱发紫癫。我国临床医学检验中操作类型较多,例如大便常规、尿常规、血常规。其中尿常规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最为常见,取样便捷,能够发现蛋白尿、尿沉渣中存在的物质,可以及时发现肾脏早期发生的病变并通过数据变化判定是否存在病情加重趋势,为预后提供参考。另外,尿常规还可应用在一些临床症状不明显的疾病中,例如泌尿系统、糖尿病等,筛查有效性较高。若患儿出现过敏性紫癫症状,受到炎症的刺激,尿液中会出现尿蛋白、少量白细胞、红细胞表现,通过尿常规检验可以及时发现患儿的异常。
综上所述,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过敏性紫癫对疾病的控制可起到明显作用,可显著改善患儿尿常规指标,帮助在更短时间内改善紫癫症状,并抑制腹痛及关节痛出现,提升临床用药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潮青,罗学虹,陈宜升.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3,v.11 08:1204-1205.
[2]郑丽萍.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v.19;No.315 16:146-147.
[3]曹杏.孟鲁司特钠在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中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v.7 21:140-141.
[4]钟朝霞.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v.37;No.173 04:584-585+588.
[5]谭运雄,何振华.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及预防喘息反复发作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v.25;No.154 21:87-89.
论文作者:张福杨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下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紫癜论文; 症状论文; 反复发作论文; 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药物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下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