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通艺市政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新疆通艺 831100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作为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和关键部分,不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还关系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因此,加强市政道路建设、提高市政道路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内市政道路设计依然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设计人员及相关专家共同解决。据此,分析了我国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中存在的请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城市市政;道路设计;问题与方法
1前言
市政道路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化建设水平的外在体现。加强市政道路建设,既能方便人们日常出行,又能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设计是基础。只有合理规划市政道路建设、做好设计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市政道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市政道路在设计方面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包括总体布局、特色设计、环保设计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市政道路建设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针对当前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2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原则
2.1平面线形的设计
①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要以市政道路整体规划为前提,在规划框架内进一步优化设计;②在进行平面线形设计时还要综合考量地势、地质、环境、道路功能等多方面因素,避免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发生用地问题;③进行道路平面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道路整体性布局,比如交叉路口设计要科学合理,各类曲线应用合理,过渡要平顺,转向偏角等要符合道路设计规范要求;同时在设计时要充分考量道路使用过程中停车场出入口、交叉口等设计是否会对道路功能使用造成不良影响,确保道路线性科学合理。
2.2避免小偏角设计
①在市政道路设计时,设计师要尽量避免出现小偏角的设计,因为小偏角设计会让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造成急弯错觉,导致驾驶失误几率增大,进而造成交通事故;②如果小偏角设计不可避免,则要进行充分的科学合理的平面线设计,还应当在横断面设计时充分考虑高度与路面宽带,消除驾驶人视觉误差以及车辆离心力的影响;③在道路设计实践当中,往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避免小偏角,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道路使用功能和周边环境进行合理设计。
2.3避免最小纵坡
所谓最小纵坡,主要是小于0.3%的纵坡。而这种纵坡存在所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排水不良,会导致城市遇到降水天气迅速积水,汽车驶过会造成大量水雾影响视线和安全,同时也会在车辆轮胎上形成水膜,大幅度降低轮胎摩擦力,进而导致安全交通事故。鉴于最小纵坡的危害,在道路设计中,要避免这种最小纵坡的出现,增强道路实用性。
3市政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道路网络结构不合理
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时,大部分设计人员只关注眼前设计,对城市整体道路网络比较忽视,设计出来的道路很难有效匹配城市整体道路路网结构,导致城市道路路网结构缺乏合理性,甚至引发交通混乱。在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中,由于规划理念原因,设计师大多将规划重点放在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上,对于支路系统尤其是贯通性支路的规划设计严重忽视。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几条主干道会集中大量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和行人,道路交通负担被加重,不但危及人们的出行安全,而且给交通分流增加很多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非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组织被忽视
城市人口数量较多,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盘很大,20世纪90年代后期,机动车数里开始迅速增加,因此,当时道路建设力求对机动车道进行拓宽,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宽度大幅压缩,甚至将机非隔离设施拆除。在这种情况下,机动车大幅度侵占非机动车车和行人的交通空间,引发交通混乱。尽管机动车道路数增加,道路利用率和行驶速度却不升反降,引发不少交通事故。在设计无障碍通道时,普遍存在交叉口积水、道路弯曲、障碍林立等现象,甚至连正常人都难以通行。
3.3道路设计缺乏城市特色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但城市原有的历史特色、文化气息却逐渐消融。在市政道路建设初期,设计人员主要是对道路建成后的经济收益、社会效益等加以考虑,没有考虑利用道路将城市原有特色、风格等表达出来,甚至在道路规划建设中破坏了城市和谐,导致市政道路与城市原有的历史风貌、文化气息相冲突,尤其是对于那些文化古城、历史名城而言,这种现象更为普遍。
3.4道路环保设计被忽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私家车持有量迅速增加,给城市道路带来沉重的交通负担。在过去的市政道路设计中,设计人员大多只追求道路的“平、直、宽”,不注重环保设计。因此,道路施工大量破坏原有植被、地形等,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设计人员不仅要关注道路的通达性,还要关注道路环保性,尽可能降低市政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绿色设计,低碳出行。
4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方法
针对上述常见和典型城市市政道路设计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和专业所学,针对性提出如下设计理念和举措。
4.1市政道路软弱基础的设计处理方法
①道路设计在初步设计和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师要对规划路段的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了解,对于软弱路基地段地理位置、特性、组成以及分布范围、风险程度等做到心中有数。②有针对性的制定加固措施的相关设计,再具体设计过程中,根据地质的不同,可采用强夯法、堆载预压法、抛石挤淤法、添加剂固化法、排水固结法等进行软弱地基的处理。
4.2完善交通系统的全局规划
①在道路规划设计时要以城市当地市政规划部门的规划作为引导,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相应的城市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不论是针对不同级别的道路设计还是道路之间的交叉设计,都需要进行全局的网络规划。②要根据道路规划的预期目标、道路周边城市发展方向以及临近道路的交通流量和流向等,科学合理的确定各个道路的道路等级,进而明确道路的车道数量、宽度以及是否进行人车分离设计等。③进一步明确各个等级道路连接和交叉方式,再详细设计当中合理布置连接方式。
4.3确定合理的交叉口方式
①根据道路规划和道路使用预期需求科学设置道路交叉口,保证道路交叉口的数量合理,又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②针对交叉路口的人行道设置问题,要结合道路往来人车流量和人们的实际交通需求,保证人行横道长度、宽度等设置合理。如果交叉路口含有城市主干道路,或者涉及的道路路幅较宽等,则可以考虑设置相应的地下过街通道或过街天桥等设施,同时对道路采取封闭管理,保证交通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4.4混合交通的分离设计
①混合交通分离设计的需求来源于道路规划、道路类型、道路功能以及人民群众的道路使用需求等因素,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②道路车道数量、宽度、分隔带等设计应当根据国家道路设计规范,并且充分对相关交通数据进行调研后确定。③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车辆增长等因素,确保道路建成后在一段时期内的作用发挥。④根据道路周边情况和因素合理选择隔离带和绿化带,有效提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效率,提升交通安全性。
5结束语
城市市政道路是人民生产生活和城市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所以设计师必须秉承认真负责、以人为本的态度从事道路设计工作,针对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纠正和总结,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设计,为高质量的城市市政道路做好坚实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赵芳.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及设计方法简述[J].城市建筑,2016(21).
[2]焦莉娟.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6(11).
论文作者:刘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道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城市论文; 交通论文; 偏角论文; 过程中论文; 交叉口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