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麻醉科 住院医师 471003
【摘 要】目的:系统地探究不同的麻醉方法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全麻与腰麻。结果:两组镇静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宫腔镜手术中,与腰麻比较,全麻的应用效果更好,可普及。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全麻;腰麻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system of different anesthesia in hysteroscopic surgery.Methods:80 cases of hysteroscopic surgery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random table method and the avera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pplied to general anesthesia and spinal anesthesia.Results:The incidence of sedative and analgesic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he spinal anesthesia,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general anesthesia is better and can be popularized in hysteroscopy operation.
[Key Words]Hysteroscopy operation;General anesthesia;Spinal anesthesia
在妇科宫腔镜手术中,全麻与腰麻均属于常用的麻醉方法,为了明确其实际价值,我们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理想,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7月~2015年1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基线资料:年龄是23 ~61岁,平均年龄是(41.3+2.2)岁,其中,卵巢囊肿为13例,子宫肌瘤是11例,宫颈糜烂是16例;观察组40例基线资料:年龄是25~64岁,平均年龄是(41.5+2.5)岁,其中,卵巢囊肿为10例,子宫肌瘤是12例,宫颈糜烂是18例。两组基线资料(涵盖平均年龄以及病症分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证实了本次研究的可行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1.2.1观察组行全麻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保持为5L/min;给予0.3ug/kg的瑞芬太尼和2.0mg/ kg的丙泊酚,使用方法为静注;待患者的意识完全消失之后,需要及时地微量泵入5.0ug·kg-1·h-1瑞芬太尼和3.0mg·kg-1·h-1丙泊酚;手术结束时,需要即刻停药。
1.2.2对照组行腰麻
取患者的右侧卧位,术者借助于腰 - 硬联合穿刺对本组患者实施腰麻;穿刺部位为腰 2-3 间隙,在成功穿刺之后,需要选取患者的蛛网膜下腔部位,然后将体积为2.5mL、浓度为0.5%的盐酸罗哌卡因缓慢注入该部位;然后取患者的平卧位,并及时地经面罩吸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镇静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麻醉效果判定标准[1]
0 级:患者不存在疼痛情况,且表情安静;1级:患者存在轻度疼痛症状,但是可忍受,且患者表情安静;2 级:患者伴有明显的持续疼痛,并且其表情痛苦;3 级:患者伴有强烈疼痛且难以忍受甚至持续呻吟。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9.0 软件,以(±S)表示本研究中的计量资料,并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以率(%)表示计数资料,同时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镇静镇痛效果对比
观察组中,0级为3例,1级为24例,2级为10例,3级为3例,对照组中,0级为0例,1级为15例,2级为15例,3级为10例,两组镇痛镇静效果为0级、1级、3级的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中,恶心为2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5.0%,对照组中,恶心为6例,呕吐为3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妇科宫腔镜手术中,在术中牵拉、扩张宫颈等操作的影响下,患者往往需要承受不同程度的疼痛,而疼痛刺激则往往又是患者出现反射性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表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会影响患者的心率、血压等体征,并会导致其出现恶心呕吐、四肢扭动等不良情况,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2]。所以,在妇科宫腔镜手术中,要注意为患者选取麻醉效果较好的麻醉方法。腰麻的典型特点就是起效快,并且麻醉药物的用药量少,但是镇痛镇静效果难以满足手术需要,并且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尿潴留等术后并发症,这就会对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预后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近些年来,全麻在妇科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范围逐渐地扩大,在这一麻醉过程中,瑞芬太尼属于一种新型的超短效阿片类药,这一药物的典型特点就是起效快、镇痛作用强,并且这一药物的可控性好、不良反应少,所以患者手术后能够迅速地恢复;与此同时,丙泊酚属于临床成常用的短效静脉麻醉药,借助于这一麻醉药物,患者术后能够迅速苏醒,并且在持续输注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蓄积情况。有研究人员指出,联合使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对患者行全麻时,这两种药物配伍后能够使各自的药物剂量有效减少,进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
本研究中,两组镇静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这就证实:在宫腔镜手术中,与腰麻比较,全麻的应用效果更好,可普及。
参考文献:
[1]谢初仁.芬太尼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6):25.
[2]钱江洁.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6):174.
[3]王静.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用于超重患者宫腔镜手术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4):95-96.
[4]张惠燕,邱秋英,黄建华等.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2728-2729.
论文作者:李晨辉,黄鹏翀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全麻论文; 芬太尼论文; 宫腔镜论文; 效果论文; 发生率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