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中,有几种关系需要处理_民主制度论文

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中,有几种关系需要处理_民主制度论文

企业管理以人为本 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好几个论文,以人为本论文,关系论文,企业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重要。要搞好企业不仅要重视物质文明建设,更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不仅要创造优质产品,高值效益,更要培育优秀人才、高质队伍。实现上述要求,就要以人为本,加强管理。企业管理以人为本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领导与职工的关系,树立尊重群众的根本态度

管理的实质是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统一,处理好领导和职工的关系。加强管理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和途径,但是第一位的是要解决好领导和职工群众的关系。毛主席说过:“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

尊重群众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树立尊重群众的根本态度,管理者就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明确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职工是企业的主人的观点,把自己摆在职工群众之中,而不能凌驾于职工群众之上。只有尊重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带领群众前进;只有相信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完成各项任务。有了这个根本态度就能发现、挖掘职工群众中蕴藏着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尊重群众是我们党的宗旨决定的。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管理者被管理者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事只能依靠人民群众去办。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任何政党和领导者都将一事无成。尊重群众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重要表现,也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重要方法。

尊重群众不是口号,是有其丰富的实在内容。这就是尊重职工的人格,政治上一律平等;尊重职工的劳动和创造精神,经济上按劳分配;尊重群众的合法权益,生活福利上受到保障。尊重群众的这一根本态度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把尊重群众落到实处,才能做到上下同心,团结一致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二、处理好人财物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

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人财物。管理的直接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效益的取得要靠最佳的人财物资源的配置。财和物是事业有成的物质基础。加强财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但任何财物都是由人来使用的,通过人的行为才能发挥作用,最终发挥作用的还是人。所以加强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要从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以及人的行为规范、准则等等方面作好全面管理。以人为本,把人管好了,就可以通过人把财物管好。

三、处理好使用和培养的关系,坚持用育并重

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用人受统一分配制约,进来的人有的用不上,想用的人进不来,造成企业人浮于事,效率不高等弊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有了用人自主权。专业人员可以对口招聘,普通工人按需要实行合同制,这对人尽其才,提高效率很有好处。但企业缺乏人才,职工整体素质不高,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重视人才的培养,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用人的原则是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用人先识人,识人要解放思想,破除传统观念。各级领导岗位的管理人员是人才,重要部门的专业人员是人才,那些在第一线常年默默奉献、时刻为维护企业形象守职尽责,为保护企业利益勇于献身的普通工人,也应该视为人才。人无完人,求全责备就会无人可用。用其所长,才能人尽其才。识人要重实践,看政绩。如果凭关系,论感情就会用人不当,铸成大错。用人要育人,马要添料,车要加油,人也需提高素质、更新知识才能增加能量。光用不育是不会有人才涌现的。

四、处理好管理和教育的关系,坚持教育为先

人的管理要着眼于教育,引导职工按制度规范行为。职工违反了制度和纪律需要进行管理、处罚,但不能简单从事。要教育在先,处罚在后。进行制度和纪律再教育,既教育本人,使之知错改错,又教育大家,罚一儆百。如果简单从事,“不教而罚”或“以罚代教”,不仅会加深管理者和当事人的矛盾,而且会造成广大职工的逆反心理,把同情转向被罚者,以致削弱和影响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处理好激励和约束的关系,坚持激励为主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都应该通过完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而不应该以人管人。制度管人,有章可循,人人平等,缓解矛盾,方便操作。以人管人,随意性大,往往顾此失彼,引发矛盾。

激励为主,目的在于引导职工奋发向上,同时对不规范行为形成约束。激励为主不是不要约束,而是从制度的严肃性上严格约束,从而促使职工发挥自觉性,严而不犯,达到严而不罚的目的。

激励离不开物质。计划经济时期,重精神轻物质,平均分配,精神万能,忽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挫伤了职工积极性。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有了分配自主权,物质激励已成为提高职工积极性的活跃因素。物质激励不是奖金越多越有积极性。关键是如何奖,如何分配。分配得好,“论功行偿”、“按劳分配”,奖金少也可以调动积极性。许多事实证明,奖励得当才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中间,调动全员积极性。

激励也离不开精神。表扬先进,授于荣誉称号,积极培养先进职工入党等,都能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敬业精神,鼓舞职工奋发上进。精神激励虽没有物质激励实惠,但能使职工的奉献和业绩得到企业和社会的承认,受到人们的尊敬,给人们提供学习的榜样,它的激励作用远远超过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离开物质激励会影响职工积极性,不搞精神激励会把职工思想引向邪路,使职工的积极性失去社会主义方向。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调动职工的持久积极性,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许多企业把荣誉称号和奖金、职称、升级挂钩,使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有机相结合,是一种好的方式。

六、处理好民主和集中的关系,坚持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包括企业在内的领导制度。它有两层意思: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企业管理中不能没有集中。没有集中,群龙无首,一盘散沙,什么事也办不成。企业管理也不能没有民主,没有民主,领导者独断专行,没有群众基础,也将一事无成。民主和集中往往呈阶段性状态。在决策之前要充分发扬民主,赞成的意见、补充的意见、反对的意见,都可以讲,决策者不仅都应该听,而且能在集中正确意见的基础上作出决策。决策之后,要在集中统一领导下,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实现决策。这是一个民主和集中的全过程。如果决策有重大失误,那就要重新发动群众,发扬民主,献计献策,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重作决策。

当前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民主意识和制度保证。管理者以承包人自居,不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独断专行。职工则存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位卑言轻”思想,缺乏民主监督的自觉。由于缺乏民主意识,民主制度形同虚设。职工代表会不是走过场,就是只在领导作风和生活福利上打转转,起不到重大决策的参与和监督作用。针对这种情况,管理者要确立高度的民主意识,经常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发现职工的创造精神和智慧,采取有力措施,鼓励职工参与决策监督;制定相应制度,保证民主的实行。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生的困难、重大问题的决策方案等都要经常地、及时地向职工通报,通过民主例会发动职工献计献策、分析论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鼓励职工把民主例会的重点转向为企业的振兴发展提合理化建议和参与管理方面,真正体现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发挥主人翁作用。

七、处理好权力和人格的关系,重视人格的影响力

在企业管理中起作用的有两种力量:权力影响力和人格影响力。管理者依靠自己的地位、法定权力,通过制度、决定奖罚等手段,对被管理者施行权威性的管理,影响其行为,这是权力影响力。管理者依靠自己的品德、学识、技能、正确的决策、优异的政绩、表率作用等的示范,对被管理者产生威望的感染作用,引导其行为,这是人格影响力。管理者不能不用权,没有权力的管理不可能有所作为。但过份强调权力或仅仅依靠权力就会脱离群众。一旦失掉群众,则无权威可言。管理者重视人格的影响力,自身立得正,行得端,用人不计前嫌,偿罚不论亲疏,公正廉洁,率先垂范,就能在职工中产生一种心悦诚服的感召力,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帮,指到哪里,职工就干到哪里。真正有权威的管理,不是权力,而是人格。

八、处理好法和情的关系,坚持宽严适度,情威并重

在企业管理中经常遇到“合法不合情”“合情不合法”的矛盾。处理法和情的关系,要坚持宽严适度,情威并重的原则,作到法不离情,情不越法。有效的管理都强调严而忌宽,但过严则残,过宽则软,应以适度为宜。管理是双方的事。管理者一定要把自己的行为约束在法规之内,自觉维护法规的严肃性,既不能“以言代法”,又不可“有法不依”。被管理者要学法、知法、守法,树立违法必纠,知错即改的法制观念。

法是统一的,是店规,是行为规范。既如此,就要认真宣传教育,人人知法,人人守法。不能有特殊情况,特殊人物,法规面前人人平等。一有特殊就破坏了法的严肃性、统一性。任何法规、制度,只要有一个人可以例外,那它就等于虚设。

情是有区别的,有私情,有群情。严格执法,保护了群情,法和情是一致的。为了私情而枉法,法和情是相悖的。不顾群情而只顾私情,徇情枉法,是不能搞好管理的。

标签:;  ;  ;  

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中,有几种关系需要处理_民主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