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沭阳同济医院产房 223600
【摘 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后出血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0.0%),产后2h和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92.5%)高于对照组(75.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产妇开展预见性护理,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产后出血;阴道分娩;预见性护理;出血量
产后出血是较为常见的分娩并发症,指的是产妇分娩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的情况,给产妇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预防该类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意义重大[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实施预见性护理,收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7月~2016年2月接收经阴道分娩产妇80例,均为足月单胎妊娠,对于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软产道损伤患者予以排除,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年龄范围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7.8±2.2)岁,平均孕周为(38.2±2.3)周,其中初产妇29例,经产妇11例;对照组年龄范围为22~36岁,平均年龄为(27.8±2.4)岁,平均孕周为(38.3±2.5)周,其中初产妇30例,经产妇10例。两组产妇基线资料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为:①产前干预。预产期1周内,嘱孕妇做好产前检查,对其产前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结合患者文化程度和性格特点,开展分娩相关健康教育,讲解分娩过程、分娩所需时间以及疼痛等情况,提高其认识度;对于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交流,耐心倾听、产妇倾诉,对于紧张、焦虑等情绪较为严重的孕产妇,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稳定其心理情绪;对于身体状况较差、或合并贫血、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产妇,给予饮食指导和营养支持,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2]。②产后护理。产后2h是出血发生高峰时段,也是预防护理的重要时间段,应给予持续产后观察,检测相关指标,有出血倾向产妇,及时通过医师前来处理,对于已经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应做好出血量测定,分析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出血发生情况,记录出血2h和24h出血量,并对产妇进行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护理总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6软件包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出血量以(±s)表示,采用t检验,出血发生情况和满意度则用(%)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结果
干预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其中干预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分为为(88.3±23.5)h、(145.5±23.1)h,对照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分为为(152.6±24.7)h、(253.8±27.5)h,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产后出血与产妇体质、胎盘因素及相关合并疾病等均有关,多由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其危险性较大,是产科护理的重点。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分为产前和产后两个阶段,产前7d内即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产后则应以持续观察为主,保证护理干预的预见性和及时性[3]。本组研究中,给予预见性护理的40例产妇,产后出血2例,而给予常规护理的40例产妇,产后出血8例,且前者产后2h和24h出血量均少于后者,提示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减少出血量,产妇对预见性护理的开展也较为认可。近年来,医学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在产科护理中,由于分娩产妇的特殊性,常规护理较为被动,已难以满足产科护理需求,相对而言,预见性护理可将相关操作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可产生积极的影响,且能够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产科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莉莉.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2(6):691-692.
[2]屈晓敏.系统性护理对高危妊娠孕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影响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5,17(5):63-65.
[3]刘嘉,周静,安菊芳.预测评分联合护理干预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2(6):66-67.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沭阳同济医院产房 223600
通讯作者:葛林 江苏省宿迁沭阳人民医院 223600
论文作者:孙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产后论文; 产妇论文; 预见性论文; 阴道论文; 对照组论文; 血量论文; 产科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