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苗须尽早驯食饲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鱼苗论文,饲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前期天气不好,很多已经下塘的黄颡鱼苗成活率很低,随着近日天气转晴,不少养殖户开始追加投苗。有业内人士表示,黄颡鱼苗期主要为肠胃病、虫害、出血病和烂鳃等疾病,预防这类疾病关键要做好投苗前塘底消毒和早期饲料驯食。鱼苗期如何驯食?有哪些技术要点?且听行家道来。 “要想养好黄颡鱼,塘底消毒最重要”,在顺德乐从养殖多年黄颡鱼的养殖户梁中鉴告诉记者,他一般在放苗前抽干池塘水,用生石灰+硫酸铜全塘泼洒,生石灰使用量约7斤/亩;养殖过程中,如果遭遇大雨等恶劣天气,也一样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用量同上。“以我多年的养殖经验,生石灰是最好的消毒剂,经济又实用,用量多于或少于7斤/亩效果都不好”。梁中鉴说,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鱼苗吃食情况和天气变化,注意消毒杀虫杀菌,消毒用生石灰,交替使用驱虫粉和硫酸铜杀虫,杀菌则用温和的碘。 对于塘底消毒的重要性,首届广东黄颡鱼养殖争霸赛选手成玉南表示赞同,他建议消毒前最好先晒塘十多天,消毒进水后2~3天杀虫,再过4~5天全塘泼洒茶麸,再过4~5天才放苗。“鱼苗期有病,主要是因为下苗太急了,前期工作没做好。” 据了解,黄颡鱼苗下塘后12~13天、鱼苗规格大约3公分左右时,是鱼苗死亡高峰期,如果管理不当,一塘100多万尾的水花,不用几天时间就可以死个精光。而根据现有的用药条件和技术水平,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方法。“主要是肠胃问题,转料太晚、吃得太多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尽早驯化转料,在死亡高峰期前,让肠胃先适应过来,只要过了这个时段,鱼就会好养多了。”梁中鉴说。 关于鱼苗的饲料驯食,梁中鉴是这样做的:1、水花下塘前,用EM菌+红糖粉全塘泼洒培育生物饵料,等池塘微生物数量足够时再投放水花,水花下塘后三天内不投喂任何饵料,并保证塘里的水蛛等生物饵料的数量在三天内能被鱼苗全部摄食完;2、三天后就可向鱼塘投喂鱼浆,因为鱼浆有鱼腥味,适口性和诱食性更好,而且鱼浆的蛋白源好,早晚各一次全池泼洒鱼浆,可以让鱼苗吃得更均匀,长得更快;3、大约下塘10天后,鱼苗规格达3公分左右,此时可以用“花生麸+冰鲜+饲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加水打料,并捏成拳头大小全塘投放供鱼苗摄食,因为有冰鲜存在,所以鱼苗很快就能循腥味而来,投喂频率为早晚各一次,7~8成饱即可。“打料用的饲料不一定要选贵的,便宜的效果也很好,关键是达到驯食效果。用饲料可以让饲料团有一定的弹性和粘性,有利于鱼苗摄食。” 对于鱼苗的饲料驯食,成玉南有另一套方法:水花下塘后7~8天内不投任何饵料,任其食用塘里的微生物;第7~8天开始投喂长吻豌粉料,按100万尾苗每天5斤饲料的比例投喂,投喂量根据摄食情况慢慢增加;到第15天左右可以改喂虾料,到第20天左右可增加至10斤/天,虾料喂到鱼苗规格400~500尾/斤时,可改喂黄颡鱼专用料。“鱼苗期饲料投喂千万不要贪多,否则容易坏水、生病。”成玉南介绍,他有一塘水花养了20多天到现在状况良好。 由于在死亡高峰期前,鱼苗已经经历饲料驯食训练,肠胃慢慢适应了饲料,同时用“出血止”、维生素等拌料投喂,鱼苗成活率大大提高。另外,由于黄颡鱼怕光、怕吵,所以养殖户多在清晨和太阳下山后才投喂,夜晚摄食情况更好,一般沿着塘边全塘投喂,大约两三圈走下来,见到鱼摄食到七八分饱后即可。 联系电话:020-37596907黄鳝鱼苗应尽快驯化_黄颡鱼论文
黄鳝鱼苗应尽快驯化_黄颡鱼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