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政治”的一些信息_政治论文

关于“网络政治”的一些信息_政治论文

关于“互联网政治”的一些资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论文,政治论文,资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越来越多的政府、团体和个人,已经利用互联网宣传政治主张,进行政治动员,从事政治活动。有人称之为“互联网政治革命”。

一、互联网政治的特点

据新华社1999年11月17日《互联网成为美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一支变革力量》的报道,政治性团体看重互联网,大致有四个方面的原因。1.互联网比其他方式要便宜得多。建一个政治性网站只需花几百或几千美元,如果有志愿者帮忙还可以不花钱。维护一个这样的网站每月只需30美元。用电子邮件传播政治主张不但不用花钱,而且非常有效。2.传播速度快而且可以及时更新宣传内容。政治文件一出来就可以立即上网并通过电子邮件向全球传播。3.可以绕过新闻媒体的过滤,原汁原味地向潜在的支持者传播。4.打破了传统媒体按地或传播的局限,可以分问题直接与关心这些问题的受众见面。

文章还介绍,政治集团在网上传播政治主张,主要采取以下步骤:1.建立一个网站,兜售和解释对某一问题的主张,在网上征集志愿人员和捐款人的电子邮件地址。技术先进的网站还可以让支持者立即用电子邮件将网上内容传给政府官员。2.向电子邮件地址散发新闻和最新情况。而这些邮件一般又通过“连接”与原网址以及相关联的网址相连,并鼓励接收电子邮件的人向别人传播。3.网下运作与网上运作相配合,比如邮品、印刷广告、电台电视台广播广告都打出网址,以提高网站的知名度。

二、互联网在全球“提供了公开论坛”

美国《商业周刊》1999年10月4日的文章说,互联网是一条正在被各式各样的活动分子迅速发现的途径,是一个可以用来动员支持、筹集资金和施加影响的异乎寻常的工具。在互联网时代,少数精通网络的活动分子有可能在他们的家中向决策者施加压力。网络已经带来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虚拟团体。这是一些没有组织的临时性群体,成员相互之间或许从未谋面。他们唯一的共性便是有着同样的激情——关注环境问题和民族特性,或者仅仅是为了寻找斗争的感觉。美国民主党顾问珍妮弗·拉齐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权力结构,新的拥有权力的人是那些受到信任和拥有广泛的网上交往的人。你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谁、住在哪里、是什么肤色。这一情况使寡头统治集团的权力受到很大削弱。”

《商业周刊》的文章称,对于设法维护社会秩序或政治管制的统治者而言,互联网就像俄克拉何马从天而降的龙卷风一样充满着危险。各国的领导人正在想方设法制约使网络活动分子获得力量的工具。而迄今为止,网络活动分子已经找到了绕过政府所设置的所有障碍的办法。政府可以禁止进口功能强大得足以迷惑国家用来监视电子通信的超级计算机的加密软件。但是,这样的软件是很容易走私入境的——并且可以从一些外国网站上下载。人权观察组织的互联网专家贾格迪什·帕里克说:“一旦像‘甚佳保密’(PGP)之类的加密软件程序进入大众市场,要想破译电子通信将会变得困难得多。”

《德国》双月刊2000年2—3月合刊的文章《互联网与信息交流自由》说,互联网赋予了言论自由以新的生命,这一原则正是构成新闻自由的基础。它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了一个公开的论坛,是一个影响力极深的政治工具。限制上网难,限制网上的信息更难。

据报道,美国政府正在修改关于监视电子邮件的法律,以使执法部门能够更容易监测互联网上的通信内容。政府表示,这项法案将增强对合法隐私的保护,因为它要求联邦调查局在进行互联网监听时,要像进行电话监听一样,获得司法部高级官员的批准。制定这项法律,主要是更好地防治网络犯罪。该法案通过后,警察将可以更容易地跟踪互联网信息,因为他们只需得到当庭法官的批准,而不必获得所有信息流经地法官的许可。对于特殊情况,例如黑客的攻击,FB1则可以先进行跟踪,然后在48小时以内获得法庭的批准。

三、美国的互联网政治

美国《新闻周刊》1999年9月20日刊登一组关于“互联网如何改变美国”的专题报道,其中第三篇题为《在网上竞选》。文章说,电子竞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进入必不可少的阶段了。由于选民们越来越走向数字化,候选人实现数字化是至关重要的。竞选者正在把网络当作他们的布告栏、广告媒体和组织工具。没有一名候选人主张对互联网实行新的管理制度。其中许多人正在从这个全新的遍及世界的数字商业中捞取捐款。

新华社1999年11月17日的报道说,从新闻到党派攻击和意识形态的辩论,美国政治已经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据点。在2000年总统大选之前,美国两党都竭力通过互联网扩大自己的影响和争取选民。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推出的一个服务性网站,目标是登记800万个共和党党员、政治捐款人和其他通过订阅网页表示支持共和党的人,通过收集订费(每月2美元)来募集资金,同时在网上传播党的主张。许多民间组织和选民也设立了网站,投入两党的网上大战,不少这样的网站与所支持的总统候选人的网站相连。全国选举委员会作出决定,这样的民间网站不列为政治捐款范围。同时,美国约300家利益集团也在利用互联网宣传它们的主张、争取社会的支持和影响美国的立法。

1999年10月4日,美国《商业周刊》刊登《没有界限的活动分子》。文章称,在相比来说较为放任自流的西方,网络正在给民主本身带来革命。在美国,网络活动的技术和艺术超过了任何地方。据介绍,今天拥有电脑的、有希望投共和党票的初选选民中有45%的人说,互联网是他们“寻获政治信息的地方”。利用网络,游说团体可以在几个星期内创建数十万封信件。相比而言,在其他国家中,游说团体并不那么流行,网络还没有成为关键的武器。例如,英国的工党一位女发言人说,工党拥有一个主页,然而“电话也只是在上一次选举中才变得比登门造访更为重要”。在日本,政府对竞选活动实行严格的控制——甚至要规定招贴画上画像的大小,一旦竞选正式开始,候选人就不能在其网页上张贴新的内容。

四、互联网在第三世界国家

美国《商业周刊》1999年10月4日的文章,列举了互联网政治活动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产生的影响。

在墨西哥,作为一种军事威胁,萨帕塔民族解放军从来没有真正形成气候。在1994年元旦举行暴动之后的一周内,他们同意停火,从此一直躲藏在墨西哥南部的山区丛林中。然而在电脑空间,萨帕塔游击队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跃。在由世界各地支持者设立的数十个网址上,可以看到叛军领袖、副司令马科斯。他叼着烟嘴,吞云吐雾,强烈要求墨西哥城遵守1996年许下的给予恰帕斯州土著居民自治地位的承诺。利用互联网,萨帕塔游击队筹集了数十万美元的捐款,让国外的同情者包围墨西哥驻外领事馆,并且帮助召集了由来自拉美、欧洲及北美反对自由市场改革的基层团体参加的大型会议。

网络活动虽然几乎是看不到的,但却并不意味着不能带来快捷的、出人意料的变化。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在1998年5月发觉了这一点,当时,通过网络联系起来的亲民主派学生领袖们发动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这些抗议活动削弱了他的权威,使他很快下了台。

正如马来西亚发现的那样,一旦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用上了计算机,对不同政见的压制就会显得尤其困难。在1998年就如何处理国家的金融危机发生争执以后,总理马哈蒂尔解除了安瓦尔的职务,并以有争议的贪污和异常性行为的罪名把他投入监狱。从那以后,政府整肃了新闻界。支持安瓦尔的改革运动所发起的街头示威变得十分稀少。但是安瓦尔的一位前助手说,得益于网络(马来西亚有120万网络用户)的帮助,“改革运动离开街头,进入了家庭”。当局逮捕了一些被怀疑持不同政见的网络管理员,但是马来西亚人仍然能够访问大约80个在美国和英国经营的亲安瓦尔网站。马哈蒂尔不可能进行过度的制约,因为他的政府已经把发展互联网商务作为工业政策的基石。

五、互联网对未来世界秩序造成的影响

美国《洛杉矶时报》2000年1月13日刊登文章《大肆渲染的合并的背后:超资本主义》,认为世界正在迅速演变成两个截然不同的文明:生活在电子网络世界内的一族人和生活在网络世界之外的另一族人。在即将到来的时代中巨大的裂变是在那些其生活越来越与网络联系在一起的人与那些根本接触不到这种新的人类经历的人之间进行的。在新时代里,地缘政治斗争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是围绕着获得地方和全球文化和以商业形式携带文化内容的通信渠道进行的。

《日本经济新闻》1999年11月8日的文章《资本主义大调整的浪潮》指出,二十一世纪初期,世界将迎来飞速发展的数字信息革命的浪潮。在信息化社会中,网络的规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由于网络是开放性的,因此迅速建立网络的人将能够确立世界的标准,并征服世界市场。如果这样,那么世界市场将被垄断,技术革新也可能处于停滞状态,而且资本的一极集中将不可避免。这种不平等将在个人、企业、地区、国家以及南北之间普遍存在,并使二十一世纪的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不稳定状态。由于经济的互联网化,文化和价值观各异的人们都将参与到市场之中,因此支撑资本主义的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有可能暴露出来。

六、我国必须重视互联网政治研究

目前,互联网上90%的信息都是英文信息,全世界讲英文的人不足10%。网页数量为21亿页,美国约占85%。而且,全球的2.9亿互联网用户中,88%生活在发达国家,其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17%。其中,美国拥有超过世界其它国家总和的计算机和26%的互联网用户。挟着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的势头,加之雄厚的经济实力,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大肆宣传散布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进行渗透,其影响不容忽视。

当前,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上网人数平均每半年增加1倍。据中国网络信息中心2000年7月公布的报告,截至6月30日,我国有1690万人上网,联网的计算机达到650万台,注册的电子邮件地址有6510万个。互联网对我国弘场民族传统文化,控制国内舆论导向,清理色情、暴力等精神垃圾等,都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国内外敌对势力也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在网上进行各种形式的破坏和颠覆活动。香港《明报》把互联网视为“中国和平演变的泉源”,该报评论说,网民“会在这些讨论区接触到不同的政治观点,这将慢慢动摇中共政权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对中国政治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和震撼”。鉴于我们对互联网的控制力和信息的屏蔽能力还较弱,如何利用互联网加强新闻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先进思想文化在中文网络上占据主导地位,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巩固社会主义阵地,积极防范、打击和取缔网上的非法政治活动,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标签:;  ;  ;  

关于“网络政治”的一些信息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