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栏目设置的比较研究_高中历史论文

高中历史课标实验教科书栏目设置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科书论文,课标论文,栏目论文,高中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栏目设置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教材栏目又是课程观的体现。对教材栏目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利于广大教师在一标多本的情况下正确认识不同版本教材栏目各自的特点、优势与不足,从而博采众长,正确把握课标的教学尺度和历史教学的质量标准。由于教材编写者在实施课程标准上的策略不同,以及对知识内容呈现方式和选择取向的差异,导致各个版本历史教科书在栏目的设置上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本研究对现行三个版本的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这三个版本分别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岳麓出版社出版。以下除非特别说明,教科书所指均为前述三个版本)的栏目的整体设计、栏目设置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栏目构建基于实践教学的思考和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各版本栏目的整体设计

(一)各版本历史教科书的栏目

1.人教版:前言、目录、单元、课、探究活动课、附录(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历史学习推荐网站)、后记。

2.人民版:前言、目录、专题、学习与探究、附录(部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课外读物推荐书目、历史学习推荐网站)。

3.岳麓版:导读、目录、单元、课、综合探究、中外大事年表。

具体见右表。

(二)从整体设计来看栏目设置的完整性

“前言”和“后记”是文本出版物常备的栏目,有利于读者对全书有一个简要的了解。三个版本中,人民版没有后记,岳麓版没有前言和后记,岳麓版的“导读”只是对该模块内容的导入,并不全面。从目录上看,人教版和岳麓版的内容编排则未按课标专题中外历史相分的方式编排,而是中外历史结合依时序来编排,并采用“单元一课”的形式,比较灵动。三个版本都设有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探究课,从数量上看,人教版每个模块一个,人民版每个模块两个,岳麓版每个模块两个;从名称上看,人教版称“探究活动”,人民版称“学习与探究”,岳麓版称“综合探究”。此外,人民版的探究课放在教科书的最后,人教版和岳麓版的探究课都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安排,插入其中。从附录来看,三个版本都设有附录,人教版和人民版的附录内容丰富,而岳麓版附录内容相对单一,人民版附录未设“大事年表”,这是一个明显的缺陷。相比而言,三个版本中人教版附录最为完整。

二、各版本栏目设置的特点

(一)导入性栏目

由于现行的高中课标实验教科书采用模块专题式编写,时间、空间跨度大,因此总括专题的内容、厘清专题内各课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三个版本的教材都在专题导入方面精雕细琢。人教版、人民版的专题导入借鉴旧教材的模式,较为传统,就事论事,就本专题的内容进行提炼概括,用词严谨,逻辑严密。相比较而言,岳麓版的专题导入较有特色,结构形式活泼而不乏严谨,更多地注意了横向纵向、古今中外历史之间的联系,语言的文学色彩较浓,可读性较强。例如,岳麓版必修3专题一《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导语:“在古希腊产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产生释迦牟尼的时代,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和群星璀璨的诸子百家。这些国家之所以被誉为世界文明古国,与这些影响深远的思想巨人密不可分。春秋战国时期竞相改革的时代潮流,为不同派别的思想家提供了纵横捭阖、游说讲学的广阔舞台。文化觉醒和百家争鸣造就了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在中国古代矗立起一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栏目设置,让历史变得有血有肉,让教科书的语言变得生动有趣,值得教科书编写者认真探究。

“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是此轮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如何将其体现在历史教科书之中,也是教科书编写者关注的一个问题。人教版和人民版教材都在专题开始之处设置了“学习建议”栏目,给学生提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学习建议。人民版还把三个必修模块相关内容之间如何参考借鉴专门列出来,对学生融会贯通、完整理解掌握某个知识点具有指导意义。岳麓版教科书未设类似“学习建议”的栏目。

三个版本的教科书都设置了“课前导入”或“课前提示”栏目。人教版主要以具体的史料或故事导入,配以精美的图片,简洁明快,主题突出,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可读性强,深受学生的喜爱。例如,人教版必修3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导入:“这幅图(图略)是16世纪初意大利的一幅著名画作——《雅典学园》。画面表现了学者们在柏拉图创建的雅典学园探讨学术问题的情景,其中不仅有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等许多古代雅典先贤,也有一些当时人物,他们同先贤们一起自由地讨论。这幅画清楚地表明:经过近千年中世纪的黑暗时期,人们终于在希腊、罗马的文化中找到了充满活力的思想和人性的光芒,开始冲破教会的束缚。”

这种设计,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直接用于导入环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岳麓版主要以概述本课主要内容的形式导入,简短有力,富有启发性。而人民版则更为简练,简明扼要地提示本课的知识要点。例如,同样是讲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内容,人民版的课前提示概略性地列出了三条内容:“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马丁·路德等人进行的宗教改革是对西欧基督教神权统治的批判和否定;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二)资料性栏目

由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知识容量大,所以各版本教科书无一例外地将部分知识、史料等以资料性栏目的形式呈现。

人教版教科书主要设置了“历史纵横”、“资料回放”栏目。“历史纵横”栏目主要是本课重要知识点的阐释、延伸和拓展,“资料回放”栏目主要是原始资料的呈现。岳麓版教科书的资料栏目设置无固定的名称,主要有蓝框白底黑字的本课重要知识点的阐释,称之为“历史典故”;蓝底黑字的资料多为原始资料的呈现,称之为“史料卡片”。另外,在每课正文结束以后还设置了非固定的“知识链接”栏目,文字量较大,主要是本课重要知识点的延伸和拓展。人民版教材设置了“知识链接”“资料卡片”栏目,“知识链接”类似人教版的“历史纵横”栏目,“资料卡片”类似人教版的“资料回放”栏目。人民版教材最具特色的是设置了“史学争鸣”栏目,介绍史学新观点。例如,人民版必修3专题一第2课《儒学的兴起》,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儒学的本质是消极的、保守的,中国社会要进步,必须彻底‘打倒孔家店’。有人认为,儒学的思想原则有积极、健康的一面,如‘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所在。也有人认为,传统儒学可以实现适应时代的转变。”不同观点的交锋能激发学生思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多元理解。

相比较而言,人教版和人民版的资料性栏目设计每课比较固定,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模式;而岳麓版的资料性栏目并不固定,而是根据每课的具体内容进行动态设计。从资料的丰富程度来看,以必修3第一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为例,人教版共选用历史图片资料22张,“历史纵横”7则,“资料回放”5则;岳麓版共选用历史图片资料36张,“历史典故”7则,“史料卡片”17则;人民版共选用历史图片资料16张,“知识链接”4则,“资料卡片”12则,“史学争鸣”1则。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岳麓版教科书的资料选用比较丰富,形式也更加活泼,图文并茂,有知识技能延伸性质的提问,也有各种形式的正文补充信息。例如,历史遗存和历史事件的照片、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图画、知识图解和历史漫画等。如此直观生动地展示历史发展的轨迹,便于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把握和理解,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思考、练习与巩固性栏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与传统大纲版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设置了很多思考、练习与巩固性栏目。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

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教科书的主要内容为依托,人教版和人民版教科书分别设置了“学思之窗”和“学习思考”栏目,都是在教材正文之外另外选取资料,设置问题。人教版教材基本上是一课一个问题,而人民版教材基本上是一课三个问题。岳麓版教材没有另外选取史料,设置这样一个栏目,而是针对教材中的正文或小字部分直接设问。仍以必修3第一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为例,人教版共设置了4道思考题,人民版12道,岳麓版5道。由此看出,人民版教材设置的问题较多,思维的密度较大。

人教版教科书注重本节课内容的当堂巩固以及不同模块之间知识的相互联系,专门设置了“模块链接”和“本课要旨”两个栏目。“模块链接”提示学生关注三本必修教材关于同一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弥补模块专题教学导致的同一知识内容被人为割裂为政治、经济、文化三部分的弊端,可以帮助学生重新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本课要旨”栏目对一课的知识点进行了提炼概括,便于学生在学完一节课后掌握本节课的核心要点,起到了一种归纳和提示的作用。这种编排,比人民版教材把知识要点放在“课前提示”栏目中更为合理。人民版教材未专门设置“模块链接”栏目,但在“课前提示”栏目中有所涉及;而岳麓版教材类似的两个栏目均未设置。

在课后练习方面,人教版和人民版教科书的栏目设置相近。人教版设置了“本课测评”和“学习延伸”两个栏目,人民版设置了“自我测评”和“材料阅读与思考”两个栏目。“本课测评”和“自我测评”均是对本节课重难点设问,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人民版“材料阅读与思考”栏目以材料加问题的形式出现。而人教版的“学习延伸”栏目既有材料题的形式,也有讨论、收集资料、谈体会等形式,较为丰富。人教版和人民版的设置,更符合中学课堂教学的使用习惯,而且把对基础知识的总结和对学习能力的延伸区分开来,更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使课堂探究有明显的阶段性。相比较而言,岳麓版在课后练习的设置方面更加形式多样,根据每课内容的不同,设置了“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活动建议”“自我测评”四个栏目,题型丰富多彩,知识容量大,既能当堂巩固所学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从结构上看,“自我测评”栏目放在“阅读与思考”前面似乎更好;从内容和功能上看,“阅读与思考”与“解析与探究”有重复之嫌;从目的指向上看,“活动建议”要求太笼统,形式也过于单一。在练习与巩固方面,人民版的最大特色是设置了“专题小结”、“问题研讨”、“收获与存疑”三个专题总结性质的栏目。这是人民版教科书的一个亮点。“专题小结”栏目提纲挈领,以表格的形式概括本专题的主要知识点,梳理本专题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便于学生巩固本专题的整体知识结构体系。“问题探讨”栏目设置的问题主要是横跨本专题各节内容的,并适度延伸拓展,便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收获与存疑”栏目,各专题设置相同的问题:“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你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交流方面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疑问?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便于学生及时总结,查缺补漏,升华提高。但从实际运用的效果来看,无论从教的方面,还是从学的方面,常常一带而过,这一栏目的设置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对各版本栏目设置的评价

(一)对导学栏目设置的评价

三个版本教科书都设有单元或专题“导学”。这一设置有利于学生有效掌握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线索,以及对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把握。人教版和人民版的单元前导学由“导语”、“学习建议”两部分组成;岳麓版只有“导语”部分。从美观与一致性角度来看,岳麓版只有导学这一内容,不加“导语”二字,仍很明白。但对于人教版来说,不加“导语”二字就显得整体不和谐,应与“学习建议”相对应,加上“导语”两字。

三个版本教科书单元或专题后,人教版和岳麓版没有设置学习小结栏目。人民版有一个“专题学习与测评”栏目,有利于学生对整个专题知识的梳理和专题结构的把握,因为对知识的牢固掌握,需要反复的过程;对问题的深刻认识,也需要反复的过程。每个单元或专题学习结束后,设计“单元学习小结”或“专题学习档案”,以巩固、加深所学。单元小结应如何设计,首先要从学习规律出发,其内容及要求,要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其次要为达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本单元(专题)的内容目标服务。

(二)对与主体内容相关栏目设置的评价

三个版本教科书在每课的开头,人民版有“课前提示”,人教版和岳麓版有“导语”。(因为人教版、岳麓版教材在“导语”部分未标明“导语”二字,从其内容看,属“导语”性质,为方便叙述,故称之为“导语”。)在每课的开头,用较简单的文字和较少的篇幅,介绍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目的是明确本课学习的主要任务,因此,这一栏目的设置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从“子目”看,每课的子目连同该课标题,构成了这一课的内容提要。好的课题及其子目,能帮助师生有效掌握该课的基本内容及其相应的逻辑关系。比较上述三个版本每课的课标题及其子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最简洁明了的是人教版。一是人教版每课都只设二至三个子目;二是其子目之间呈现出明显的逻辑关系。人民版和岳麓版的子目与课标题之间显得较为松散、不够严密。但三个版本教科书的内容子目设置都比较生动活泼,较能吸引师生的眼球。从教学实践的效果反映来看,人教版、人民版两个版本的子目语言风格、气韵较统一。

中学历史教科书主体内容子目的设置,文字要短小精悍,生动形象,既可用典型的历史细节描述,也可用重大的历史概念表达。关键是各子目之间语言文风要保持相对的一致性,并形成自己的表达风格,同时确保教科书的严谨、规范,切不可心之所至,笔之所达,随性而散漫。

(三)对课后练习栏目设置的评价

人教版教科书课后设有“探究学习总结”栏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本课测评”,二是“学习延伸”。这两个栏目的内在逻辑关系明确,问题的设计呈梯度递进关系。前者是本课学习内容的测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测评对本课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后者是与本课相关内容的延伸探究,帮助学生加深、拓展对本课主要内容的把握和理解。

人民版教科书课后设计了三个栏目:“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知识链接”。除“自我测评”外,其余两个栏目与课文虽然在内容上是相关的,但它们之间及其与课文的基本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欠明确。从任务的明确性、思维的逻辑性角度说,这一设计不是特别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增强。

岳麓版教科书课后的栏目设计不统一,有“知识链接”、“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自我测评”、“活动建议”等五个。最多的一课有四个子栏目,少的也有两个子栏目。较之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自我测评”这一子栏目,有的是针对该课的基本内容设计,有的是针对含课后内容的全部课文内容而设计,有的则是只针对课后部分内容设计。从有利于教学的角度来说,岳麓版教科书这种较为凌乱的课后练习栏目设计有值得进一步推敲之处。

关于课后练习的栏目设置,其评判的标准应该是课标所规定的三维目标,以及课标关于该课内容标准的明确要求。对比人教版、人民版和岳麓版“课后练习”栏目中的内容和设问,实事求是地说,人教版所选取的内容及其设问,较好地体现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三维课程目标,更为全面、有效地反映了课程标准关于该课内容标准的规定。

(四)对辅助栏目设置的评价

这类栏目人教版教科书设有: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模块链接、本课要旨;人民版教科书设有:学习思考、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史学争鸣;岳麓版教科书没有明确设置。从上述所列内容看,人教版、人民版在课文中设置了不同的栏目,用这些不同的栏目为学生的学习、思考服务。岳麓版没有设置相应的不同栏目,从其排版看,既没有用不同字体相区别,也没有用不同颜色或不同的行列相区别。根据课文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和思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置不同的栏目是现代中学历史教科书较为适用的、有效的办法。岳麓版这一“结构”性缺失,值得推敲。

人教版的“历史纵横”栏目主要是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各类历史知识,目的是拓展、补充或延伸正文的内容,以加深、巩固历史知识,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正文内容。“资料回放”栏目是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所列出的原始文献资料。其目的就是通过对原始文献资料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历史真实感,提高对课文的可信度,同时还能锻炼学生解读分析、提炼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加强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这一栏目并不是每课都有,是因需而设的。“学思之窗”栏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阅读内容,另一部分是思考题。阅读的部分,编者提供了与正文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包括历史故事、原始文献资料、对历史现象的描述以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等。其中原始文献资料部分所占比例最大。思考题部分主要是针对阅读部分的关键内容进行提问,一般设一至两个问题。“模块链接”是以往历史教科书中从未有过的栏目,主要是针对新课程的模块专题这一特点而设。课程标准规定,历史必修课程分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模块。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就会涉及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这势必导致同一重要内容出现在不同模块之中。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为了避免内容重复,尽可能地将历史知识有所侧重地分置于三个模块之中。但是,在模块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同一历史知识的割裂,使学生在一个模块的学习中很难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形成整体认识,而多是局限于专题下对某个问题的某个方面的认识。此栏目旨在说明本课相关内容还可参见的必修课程,以加强三个模块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形成对重要历史问题的整体认识。“本课要旨”也是本次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的首创,放置在每篇课文的结尾处。一般情况下,每课要旨设置二至三条,最多不超过四条。大多数条目的内容是课文中各个子目的概括和提炼,但也有个别条目是对全篇课文的总结归纳。三个版本教科书的辅助栏目设置,人教版相对更为科学合理。

四、对高中历史教科书栏目设置的建议

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推进以及时代的向前发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在即,高中历史教科书无论在内容体例上,还是在栏目设置上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为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服务。以下是笔者就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栏目设置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教科书栏目的整体设计要遵循一定的逻辑性,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保持前后的相对一致性。

栏目设置不宜太多太杂,性质相似的栏目应当归并。

栏目应按学生认知水平及其相应规律依序编排。

栏目的用语既要注重可读性,更要注重科学性,尤其是对于高中教科书,课题及小标题的表述应尽量少用形象性的描述,淡化文学色彩,注重历史概念表述的准确性。

栏目设置要体现时代性,反映学术研究已达成共识的新成果,渗透时代的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取向。

可考虑增设“教科书附录”栏目,把某些正文中无法详述但学生又必须掌握且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收录其中,供学生阅读参考。

历史教科书应把可读性放在重要的地位,栏目设置必须考虑到中学生的阅读心理,要能引导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单元与专题导语栏目应当注意历史横向与纵向、古今中外之间的联系。

“学习建议”栏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要具体、明了,可操作性强。

标签:;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栏目设置的比较研究_高中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