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训练预防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观察论文_席璟

席璟

(河南省内乡县人民医院骨科 河南南阳 474350)

[【摘要】目的:对综合康复训练预防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于我院治疗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98例,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相关指标。结果:患者术后3d内拔除负压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总引流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d时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致死性肺栓塞及栓塞后综合征。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对预防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有着显著效果,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综合康复训练;髋膝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105-02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并且大多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危害性较大,甚至有极少患者引起致死性肺栓塞,远期可引发下肢静脉栓塞综合征[1],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老年患者因身体等因素常合并多种DVT易感因素,因此为了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效果更加显著,并发症减少,本文以我院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于我院治疗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98例。观察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62~85岁,平均(69.52±2.42)岁;髋关节置换术28例,膝关节置换术21例。对照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61~82岁,平均(65.28±2.16)岁;髋关节置换术26例,膝关节置换术23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均由同一名医师完成,并使用统一髋、膝关节置换手术,且术后均不给予止血药。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的综合康复训练,具体训练包括:(1)根据患者下肢尺寸给予合适的长筒型弹力袜固定[2];(2)提醒患者每日进行咳嗽、深呼吸练习;(3)引导患者主动每天进行双侧足踝关节训练,25~35min/次,5次/d;(4)提醒患者在早、中、晚三餐前和睡觉前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10s/次,重复25次;(5)提醒患者家属,术后早期帮助患者零负重下地扶拐行走,4周后进行部分负重行走;(6)护理人员详细告知患者家属术后需注意的事项以及康复治疗的大致过程。

[1.3 观察指标

[患者术后伤口处常规留置引流管,观察其伤口负压引流液总量,术后2~3天根据引流量拔除负压引流管。术后每日观察患者双下肢情况,观察内容包括伤口是否疼痛、肿胀以及浅静脉是否扩张、腓肠肌压迫、被动牵拉试验结果等。术后第3天、第7天分别检测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水平,若检测结果高出正常上限2倍及以上则可确定D-二聚体呈阳性。对两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伤口总引流量以及DVT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若P<0.05,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各疗效相关指标情况对比

治疗后3d,两组患者伤口总引流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D-二聚体体阳性率、DVT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0个月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3.结论

[相关资料显示,在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所有患者中,老年患者处在极度危险状态,其危险情况远超过其他患者[3],术后DVT的发生率高达50%~65%。此外,年龄>65岁为膝关节术后发生DVT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因此,老年关节置换术后的DVT形逐渐引起临床高度重视。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为血流缓慢、血管壁受损。老年患者因大多合并患有肿瘤、血管等慢性疾病、术后因疼痛导致较少的肢体活动、以及恐惧感在术后不敢进行锻炼等原因,更易形成DVT[4]。综合康复训练主要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指定专业术后进行的被动锻炼,以及术后锻炼其早期股四头肌、足踝等主动功能。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各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伤口总引流量上,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次数据表明康复训练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着显著的效果。因此在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中应当注意以下内容:(1)尽早预防DVT:多数血栓生成主要集中于术后1d内,因此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就应当开始功能锻炼,以足底静脉泵压力治疗等被动锻炼为主。(2)麻醉方式及术后镇痛:应选用短期、有效的麻醉方式进行手术,多采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早期可使用镇痛泵缓解患者术后的持续性镇痛,3d后可服用长效镇痛药[5]。(3)使用弹力袜:患者在术后穿合适的弹力袜行走可促进小腿腓肠肌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降低疼痛感。

[综上所述,术后综合康复训练预防老年患者DVT的形成有着显著的效果,同时能够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值的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志松.综合康复训练对老年髋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1):3045-3046.

[[2]邵露露.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6,29(25):159-160.

[[3]李东冬,刘经星,王魁,等.综合康复训练预防老年髋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7):988-990.

[[4]秦柳花.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护理[J].透析与人工器官,2014,25(4):40-41.

[5]李春会,李惠玲,邹叶芳,等.中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干预策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5):532-536.

论文作者:席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综合康复训练预防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观察论文_席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