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对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_丁文清

丁文清

黑龙江省绥化市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绥化 152000

【摘 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对药物疗效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与2013年剖宫产术病历各100份,研究其溶媒选择与溶媒体积大小对药物稳定性与疗效的影响。结果: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做为头孢唑林钠的溶媒时,术后切口感染率为3%,而选用0.9%生理盐水做为溶媒,术后切口无1例发生感染,切口愈合率100%。

【关键词】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抗菌药物溶媒体积的大小;抗菌药物的疗效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由于不适宜溶媒的选用,极易导致药物疗效的改变及不良反应的增加。临床上绝大部分全身性抗菌药物的使用都是借助于使其充分溶解的载体(溶媒)到达可能发生的感染部位而发挥其抗菌活性的。因此溶媒的选择与溶媒体积的大小直接可影响到药物作用的发挥。根据我院近3年来大量临床实践数据显示,剖宫产手术病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与否,疗效的好坏,与溶媒的选择与溶媒体积的大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目前医生们不容忽视的问题。3年前我院剖宫产术后用药疗程为3-6天,病人切口感染率却居高不下,现在剖宫产手术用药疗程仅为24小时,却无1例感染发生。足以证明溶媒选用得当与溶媒用量正确,会使抗菌药物疗效得到最好的发挥,从而大大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方法:抽取2009年与2013年我院剖宫产手术病历各100份,观察病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溶媒的选用与用药疗效的关系。

1.溶媒的选择

1.1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

根据药物的 PH值选择适宜的溶媒

药物的抗菌活性依赖于稳定的化学结构,而溶媒PH值的大小直接会影响抗菌药物的稳定性.选择不当会使药物降解而失活.

药物降解途径主要为水解与氧化反应

易发生水解的抗菌药物有酰胺类和内酯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及大环内酯类)

因此,药物最终选择什么样的溶媒是由该药物的理化性质及病人的身体状况来决定的.

1.2常用抗菌药物及溶媒的PH

1.2.1 青霉素类及其酶抑制剂在 PH值6-7的溶液中稳定,在酸性或碱性增强时均可加速β-内酰胺环水解失活,还可产生高聚物而增加过敏反应,如5%的葡萄糖注射液PH值3.2-5.5,氨苄西林加入其中会发生沉淀,变色。当然其他因素如静点室的温度也是影响抗菌药物溶液稳定性的因素之一,如果室温高于30度,则药物水解速度也会成倍增加,使抗菌药物活性大大降低,因此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除外阿洛西林和头孢噻吩)均宜选用近中性的生理盐水做溶媒。

1.2.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适宜PH值为6-8,其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不稳定,当溶媒PH值小于4时,抗生素化学结构中的苷键发生水解。以红霉素为例,当药物加入弱酸性的葡萄糖溶液中时,效价会降低15-20%;而当PH值大于8时,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化学结构中的内酯环发生开裂而水解,使药效降低。虽然生理盐水的PH值与其最适PH值较接近,但是二者之间会产生盐析而形成沉淀,故应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后,再加入到氯化钠注射液中,且药物浓度不宜超过0.1-0.5%。

1.2.3克林霉素最适宜PH值为3-5,故选择弱酸性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会使溶液更加稳定,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1.3新生儿抗菌药物溶媒选择 新生儿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是目前临床上争议最多的话题,医师与临床药师往往各执己见,以下是临床药师的观点供各位同仁参考。

新生儿肾小管的重吸收与排泄是一种耗能过程,各有其最高极限及年龄特点,如葡萄糖日吸收极量为每分钟71±20mg/1.73m2,低于成人4倍,故新生儿葡萄糖肾阈较成人低,当静脉注射或口服大量葡萄糖后易出现尿糖.

综合上述观点,在新生儿血清离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时(除外头孢噻吩和阿洛西林)均宜选择生理盐水做溶媒.

然而,新生儿选择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根据以上新生儿肾发育情况及对糖的不耐受性,不难发现,长时间大量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的患儿发生高尿糖的几率明显高于其它患儿。同时,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常用抗菌药物多数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例如,选用氨苄西钠抗感染时如果仍以5%葡萄糖注射液做为溶媒,则会使药液产生沉淀,变色等一系列的物理反应,这种不适宜的溶媒选用给患儿用药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2.溶媒体积的大小对常用抗菌药物作用的影响:以注射用头孢唑林钠为例,通过近几年的临床观察及抽取的病历显示,同样剂量的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因为溶媒体积的不同,疗效则会不同。如将头孢唑林钠加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速度为每分钟60滴,则药物在约33分钟滴毕。如果加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速度同上,则药物在83分钟以后滴毕。由于后者溶媒体积的增大,使抗菌药物长时间置于室温下,特别是温度在30度以上的盛夏,则会使药物水解速度成倍增加,大大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是由于人们以往对溶媒的使用缺乏科学的认识,当临床药师把如何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溶媒等专业知识传授给医护人员的时候,得到了医护人员的充分重视,并付诸实践,从而使我院剖宫产术后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更趋规范,更加合理,减少了手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的抗菌活性更加稳定,药物疗效得到了最好的发挥。

据我国权威数据显示,在2006-2010间,溶媒使用不合理率由0.7%上升至8.3%

我院妇产科,做为医院重点及支柱科室,剖宫产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形普遍,溶媒的选择问题也是关乎抗菌药物治疗效果的关键,由于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临床药师的专业性培训与医务部门的有力督导,使我院剖宫产术后溶媒选择及使用合理率均已达到100%,抗菌药物的疗效也较未规范溶媒使用之前得到明显改善,手术后从未发生过因用药不当而导致切口感染的状况。

结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点及难点,而溶媒的选择与用量也是需要普遍规范的.临床药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现行法律法规为临床医生及护理人员提供最新的科学信息,并帮助医护人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药学方面的难题,才能更好的发挥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团队中的作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把药物使用安全放在首位,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提升药学服务品质的核心,溶媒作为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应该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论文作者:丁文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3

标签:;  ;  ;  ;  ;  ;  ;  ;  

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对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_丁文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