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_农民论文

农村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_农民论文

农村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现状及论文,农村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拥有12亿人口,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具有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可比拟的市场优势,而中国市场的基础在农村,因为目前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市场容量十分可观。因此,在当前出口增长受阻以及城市新的消费热点一时难以形成的局势下,开拓农村市场已刻不容缓。通过开拓农村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当前农村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

1994年以来,农业连年丰收,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农产品价格连续上调,我国农村市场逐步摆脱了自1985年以来连续多年的低迷徘徊局面,并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的启动阶段。按现价计算, 1994 —1996 年,农村社会商品零售额(县及县以下)分别为6603.5亿元、 8243.3亿元、9822.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12.3%,比1990—1993年的年均增速高1.9个百分点;1997年末,农村社会商品零售额已达10448.8亿元,分别是1985年的4.3倍和1990的2.3倍,农村市场的潜力已初步显现出来。

1.市场购买力增强,消费品市场销售稳步提高

1994年以后,当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开始下滑的时候,农村居民收入则呈现出加速增长的势头。按可比价格计算,199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为4.99%,比1993年提高1.79个百分点;1995年增长率为5.60%,比1994年提高0.61个百分点;1996年增长率为9.0 %, 比1995年提高3.4个百分点。与此相适应,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比也开始出现逆转,1995年、1996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分别比城镇居民高0.7和5.7个百分点。1997年受粮食价格下降以及乡镇企业效益滑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增长率为4.6%, 但仍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的增长率。

在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购买力增强的基础上,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明显提高,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1994年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率为6.5%,比同期城镇居民高2.4个百分点;1995年为9.6%,比城镇高3.7个百分点;1996年为9.7%,比城镇高7.4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上升对保持近几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的局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货币性支出增加,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消费已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全社会的市场经济循环中来,农村居民的消费逐步由自给性消费向货币性消费转变。1996年,农村居民人均货币性支出为1072.22元, 是1985年的4.52倍,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985年的61.33 %上升到68.44%,16年间共提高了7.11个百分点,其中, 占农村居民消费比重最高的食品和住房的市场化趋势则更为显著。在食品支出中,货币性食品支出占食品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已由1985年的42.12%提高到1996 年的47.87%,上升了5.75个百分点;在住房支出中, 货币性支出占住房总支出的比例也由1985年的73.61%提高到1996年的85.02%,上升了11.4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其他各类消费品也都基本实现了商品性、 市场性消费,农村居民对市场的依赖性逐步增强,商品交换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

3.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随着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吃、住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农村居民对文教、娱乐用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从增长速度来看,1992—1996年,按现价计算的农民人均消费额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4.03%,其中,文教、 娱乐用品消费年均增速为31.89%,而同期食品、衣着、住房、 家庭设备用品的年均增速分别为23.61%、21.32%、20.21%、23.11%,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方面的需求增长远远超过了对食品等其他消费品的需求。

从各类消费品占总消费的比重情况来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则更为明显。在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中,吃住支出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80年代末90年代初,食品、住房占农民总消费的份额一般在58%和20%以上;而近3年来,食品、 住房占农民总消费的比重则呈下降趋势;到1996年,食品、住房占农民总消费的比重已分别降至56.33 %和13.9%。相反,文教、娱乐用品支出比重迅速上升,1996年文教、娱乐用品支出比重达8.43%,比1990年提高了3.06个百分点,并且从1993年起超过衣着消费支出,一跃成为仅次于吃住之后的第三位支出项目。

二、当前农村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市场发展的良好形势,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对农业投入,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的结果,也是广大工商界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应当承认,不论是与1979—1985年农村市场本身高速发展的时期相比,还是与农村在全国的地位以及农村居民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相比,目前农村市场的发展仍显得滞后。

1.城乡市场发展不平衡,总体规模仍不及城市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商品流通关系的改善引起了城乡市场结构的变化,这种新的变化态势在改革开放的前期阶段表现得相当突出,这一时期农村市场的扩张速度和相对比例都由改革前的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1979—1985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平均增幅为17.6%,远高于同期城镇13.3%的年均增幅;到1985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了56.5%。1985年后,由于农村流通体制改革进展较为缓慢以及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旧体制的摩擦,城乡市场发展的不协调现象又趋严重,城乡市场的差距重新扩大。1993年,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城乡构成中,城镇所占比重为58%,农村所占比重为42%,两者相差16个百分点。1994年以后,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对扩张速度开始加快,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市场发展落后于城市市场这种不协调现象。1997年,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县及县以下社会商品零售额仍比城市少5945.7亿元。应该说,拥有8 亿多人口的农村市场规模尚不及占3亿多人口的城市市场,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 也是城乡市场对立的突出表现。

2.农村地区间消费差距较大,中西部地区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1997年,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大多在3000元以上,其中最高的上海市郊区农村已突破了5000元;中部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一般在1700元—2000元左右;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则基本上在1500元以下。与此相对应,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也呈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递减的规律。1997年,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都在2000元以上,一部分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已不亚于城市居民;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大约在1400元左右,基本上达到了温饱有余的水平;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一般在1200元以下,很多地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其中人均最低的西藏只有800 多元,只相当于人均最高的上海的20%左右。

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偏高,离小康水平还有较大距离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消费水平高低和消费结构合理化的一项重要指标,当恩格尔系数等于或小于50%时,居民生活水平基本上达到小康目标。1996年,全国农村恩格尔系数为56.33%,虽较90 年代初有所下降,但仍比同期城镇居民高7.73个百分点,离小康目标尚差6.33个百分点。从各个地区的情况来看,1996年全国30个省市中,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在50%以下的仅有上海、北京、浙江3个省市, 而在60%以上的多达12个省份。若按国际标准计算,目前全国有近1/3省份的农村居民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表明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绝大部分是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从而限制了农村居民购买力向其他类消费品的转移。

三、农村市场发展的基本形势

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不仅为农村市场的开拓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而且也对农村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几年,我国农村市场的发展前景乐观,开拓农村市场将大有可为。

首先,农村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较为宽松。从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来看,1998年及未来几年内,我国将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但仍将继续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信贷政策将贯彻优先保证农业、坚定不移地支持农业的方针,对农业贷款的规模将保持较高幅度的增长。同时,在增加国内需求方面,国家已明确将把农村市场当作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

其次,市场商品供应充足。随着生产的迅速增长,我国国内市场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商品总供求已由过去的供不应求过渡为现在的供求平衡或供略大于求,不少商品市场已基本上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加工工业如纺织、彩电、电冰箱、洗衣机、自行车、摩托车以及农药、化肥、水泥、玻璃等行业的生产能力已严重过剩,而这些商品正是今后农村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商品类别。可以说,我国现有的和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完全能够应付和满足今后农村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

再次,农村购买力将进一步增强。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到2000年,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居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目前,距2000年实现农村小康已不到2 年时间,要达到既定目标,必须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在未来几年内保持4.5%以上。因此,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未来几年内理应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农村居民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迅速提高。

当然,在农村市场面临有利时机的同时,当前和今后农村市场的发展也会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对农村普及家用电器的制约,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缩小对增加农民收入提出的挑战,商品结构性矛盾的存在对农村居民购买力实现的障碍等等。

四、今后几年农村市场基本走势

综合考虑影响我国农村市场发展的各种因素,我们认为,只要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今后几年随着农村居民购买力的进一步增强和市场主体意识的逐步确立,农村居民对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的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农村社会商品零售额在1998—2000年间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14%左右,农村市场将真正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1.农村新一轮的家电消费热潮即将到来

根据我国城镇普及以彩电为代表的家用电器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当前农村普及家用电器的时机已基本成熟,主要依据是目前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与家电价格的比值已超过了城镇加速普及家用电器的临界点。以彩电为例,在城镇彩电普及最快的1988—1990年这3年中,城镇居民的人均年生活费收入分别为1119元、1260元、1387元,而同期29个最大城市46cm彩电的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2026元、2704元、2384元,人均收入与彩电价格的比率平均为1:1.18左右。1997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已达到2090元,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与46cm彩电平均价格之比大约为1:1左右,大大高于城镇居民加速普及彩电期间的比值。 在作这种比较时,虽然未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但是由于近几年来彩电售价不仅未随其他商品一起上升,而且还一直呈稳中趋降态势,因此这种比较应该是较为合理的。可以预见,随着广大农村地区供电、用电情况的改善,农村家电市场尤其是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市场将出现热销的势头。继80年代中后期城市家电热后,以农村家庭实用的普及型电器为中心,新一轮家电热将逐渐在农村兴起。

2.农业生产资料市场需求强劲

在国家加大对农业投入的情况下,农村居民将相应增加对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的生产性投入,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将继续处于高速成长期。据一些省市和基层供销社的调查预测,1998年农民对化肥、农膜的需求将比1997年增长10%以上,对农药的需求将基本保持稳定或略有增长。同时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规模化经营的扩大以及农村城市化率的提高,过去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将有所改观,农业机械化程度将明显提高,农民对农用汽车、拖拉机、播种机等农业机械的需求将十分旺盛。但是,随着绿色农业的推广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氮肥、高剂量农药等一些大路品种农资的销售将有所下降。

3.建房需求将再一次升温

在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中,“住房优先”的特征十分突出,80年代住宅消费占农村居民总消费的比重一般在20%以上,90年代初农村第一轮建房热基本结束。按照农村居民的建房规律,未来几年内,全国农村将进入第二轮甚至第三轮建房热时期。预计农村每年新建住房面积将超过6亿平方米,如果再加上平均每年4亿平方米的翻修房,所需钢材、水泥、木材及装饰等建筑材料数量将十分可观。

4.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农村市场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其蕴藏着的巨大扩张潜力,将会使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将市场目标转向农村市场并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开拓农村市场的营销战略。在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成本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工商企业将开发出更多的面向农村的实用型产品。供销合作社为保持其在农村市场的主渠道地位,其他集体、个体、私营工商企业及乡镇企业为巩固和扩大已有的市场阵地,也将在产品的价格、性能以及产品的适应条件等方面展开争夺。同时,由于商品供应充足,农民消费心理趋于稳定,盲目从众消费行为将大大减少,而农民消费心理的成熟以及商品购买选择余地的扩大则给工商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竞争舞台,从而使竞争的内容和形式更加新颖和多样化。

五、对开拓农村市场的几点政策建议

1.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为开拓农村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只有在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基础上,有效地刺激农村消费者的需求并使农村潜在的需求转变为现实的需求,开拓农村市场才能由理想变为现实,开拓农村市场的目标也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农民收入偏低,来源不多,与农村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人文环境有关,但主要还是长期以来重工轻农的政策性结果。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关键是要转变各级政府的经济指导思想,拓宽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一是要尽快创造条件结束农业的低效供给状况,并转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二是要引导农民走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的道路,克服小农业与大市场的矛盾,引导农民进入市场,通过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使农民获得加工、销售环节的后续利润。三是要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大力促进农村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增加农村居民非农业收入来源,实现以工补农、以工促农的良性循环。四是要在根据我国工农业发展的对比关系和比较利益的消长情况,适时地有条件地提高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收购价格和市场销售价格。同时,必须坚决贯彻减轻农民负担的精神,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纠正对农民的各种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现象。

2.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流通格局。在旧的农村流通体制中,总的原则是商品分工、国合分工、城乡分工。这几年来,由于利润的天平进一步向城市倾斜,因此,国有商业不但没有下去,供销社却进城了,从而使得农村流通网络基础十分薄弱。1996年底,农村居民每千人仅拥有商业网点0.25个,与农村市场发展的需要极不相称。因此,开拓农村市场,必须解决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的建设问题。但是这并不是要求由国家出面重新组织建立一套机构来取代供销社系统,也不是要求增加多少营业网点来与个体、私营商业争夺市场,更不是要求国家通过行政性的指令人为地要求国合商业去占领农村市场阵地。关键的是要通过加强商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建立规范的流通秩序,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机制,把进入农村市场的流通成本降下来,增加流通主体在农村市场中的经营利润。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国合商业和其他非公有制企业竞相参与农村市场经营,从而建立起以县城为依托,以乡镇为扩散点,遍及各村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一体化市场网络。

3.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于升级阶段,以“老三大件”为主要耐用消费对象的时代已经结束,而以彩电、冰箱、收录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和农业作业器械、运输机械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新的消费热点正在形成。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农业投入不足,供电、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已不能适应当今农村经济和农村市场发展的需要。开拓农村市场,当务之急是要完善同消费配套的基础设施。因此,政府在安排投资计划时,要优先考虑农村的需要,在保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针对农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大力加强农村的电力、交通、自来水和电视差转台等设施的建设,逐步在全国农村地区做到通电、通路、通水,为农村市场有效需求的尽早实现创造条件。

标签:;  ;  ;  ;  ;  ;  ;  

农村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