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全球化论文,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走向。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具有与以往不同的鲜明特点与要求。
一、开放性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空前紧密,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求得生存和发展,都要不断地与其他国家、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与学习,由封闭保守走向开放融合。
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国家意识、民族文化的冲击固然会影响人们头脑中原有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但是没有必要连西方的现代文明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一并拒绝。长期以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存在着一种文化自大主义和文化排外主义,使中国不能主动地、有效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狭隘的爱国意识上很难形成开放的精神品格。这对我国改革开放和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来说,不是安全保障而是思想障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世界的双向互动中进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利益及政治、经济和文化安全的爱国主义,与积极主动地面向世界的开放姿态是并行不悖的。夜郎自大的排外意识、因循守旧的保守观念只会对当代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产生误导。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使人们懂得,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141页)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具有宽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以海纳百川的气势面对和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和进步观念,包括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经验,以一种开放的意识和精神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帮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的相互依赖和共同利益在增多,全球性问题(如人口、环境、生态、核武器问题等)日渐凸现。任何国家和民族若无视全球问题中包含的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不仅会损害身,而且要殃及整个人类。全球性问题所表现的普遍性、整体性以及内在联系的深刻性要求我们用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当代世界,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全球意识。因此,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培养人们对祖国和本民族的忠诚和热爱的同时,还要培养人们的全球意识和开放的精神品格,培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合作意识,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尊重与宽容态度,以及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合作精神。
二、艰巨性
经济全球化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文明成果共享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观、安全观和民族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可避免地会淡化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而来的西方全球化理论和政治思潮,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直接与我们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相对立。如“民族国家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全球民主化论”等。这些理论观点不仅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扫除资本在全球扩张的障碍、推行殖民扩张主义提供了辩护,也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用西方的人权观或人权模式来否定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干涉他国内政,在全球推行西方政治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制造了舆论。这些观点的流传容易使一些人产生错觉,使国家主权的神圣性大打折扣,甚至认为国家会随着跨国公司等全球性机构的出现而逐渐消亡,经济全球化时代已无须再提民族国家的主权与利益。这种想法无疑是十分幼稚和有害的,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理论上予以回应,增强说服力和针对性。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的独立性日渐遭到削弱,经济上的优势衍生出文化上的优势,经济上的强权衍生出文化上的强权。西方国家借经济全球化之际,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优势,通过卫星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大肆推行西方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发展中国家则由于对互联网的控制力和对信息的屏蔽能力较差,已经越来越难以控制信息的发布和流动。面对西方媒体的强大攻势和我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现实,有些人妄自菲薄,对国家与民族的前途信心不足,爱国意识受到了冲击;有的人甚至崇拜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成为“西化”的俘虏,爱国主义观念在无形之中丧失殆尽。因此,越是经济全球化,越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此外,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在国与国之间经济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爱国主义不仅仅表现为保家卫国,而更多地体现在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安全,相对以前越来越具有某些隐蔽性。尤其是在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后,在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的情况下,人们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自觉推动民族经济发展、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务实的爱国主义精神相对薄弱。所有这一切,都使得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所肩负的使命异常艰巨。
三、理性化
爱国主义本身是情感和理性的统一体。爱国主义首先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对祖国深厚的感情。但在强烈情感激励下的爱国主义往往是一种朴素的、非理性的、狭隘的爱国主义,它源于对所处地域和血缘关系的本能留恋,而缺少客观、理性的分析。对本民族怀有无限的热情甚至是激情崇拜,现实中往往表现为对本民族过度不实的颂扬和崇拜,而对其他民族进行不实的贬低和丑化等等。这种在情感激励下形成的狭隘的、盲目的爱国主义,在现实中是非常有害的,这也是被历史证明的事实。一种如旧中国,把自己尊为天朝大国,而视其他国家为区区小国,其他民族为“蛮族”,养成夜郎自大的心态,结果逐渐走向自我封闭并最终衰落,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一种如当年的日本、德国,以大和民族优越论和日耳曼种族优越论为精神寄托,对其他民族进行疯狂屠杀和蹂躏,最终走向法西斯主义,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有些人将爱国主义停留在民族主义情绪的发泄上,图一时之快而不顾国家的根本利益。这种所谓的爱国心,一是并不长久,二是不能指导人们正确的行动,甚至产生与主观愿望相异、相反的效果。
爱国主义如果仅仅停留在情感上是不够的,因为爱国主义一旦缺乏理性的规范和引导,不仅容易流于空泛的形式,而且可能导致盲目和狭隘。今天,经济全球化正在日益淡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轮廓,带给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现代化”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多样的资讯和消费选择,使得追逐感官愉悦和消费价值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人们的信仰。同时,世俗、大众文化配合着传播媒体的改进向全球扩张,观念文化在感官文化的进逼下节节退缩,这些都将削弱人们的理性思考,从而导致思想和行动的盲从。由于发达国家主导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弱小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面临着全方位的冲击,在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既可能出现“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也容易走向狭隘的民族主义。
因此,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应着力使人们形成一种理性的精神,帮助人们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辨别国际社会中形形色色的理论与思潮,正视本国的历史和国情,认清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形势和地位以及自己的发展目标。始终明确当今世界是一个讲究实力的世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家的战略利益和安全,必须以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为依托。爱国主义在今天,决不仅仅限于一种感情,更不是一句口号。它要求人们既要克服民族自大主义,也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将情感与理性的反思结合起来,即把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与对现实的深刻而理性的思考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学习、工作、活动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宏伟大业联系起来,用实际行动促进祖国的繁荣与壮大,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创新性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紧紧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勇于开拓和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整个世界范围内文化的冲突、观念的碰撞、思想的互渗、价值的并行,成为当今思想文化领域内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的决心和使命感;如何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与凝聚力,保持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如何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中,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何在人类相互依存程度日趋加深的“地球村”时代,增强人们的全球意识,处理好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都是今天爱国主义教育所面临的现实课题。我们要以一种全新的观念和思维去思考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承继传统的基础上,赋予爱国主义新的时代内涵。
具体来说,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上要不断地丰富和拓展,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更多地增强世界视野和全球意识,在把握当今世界的变化和特点的前提下,认识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当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要加强国家安全观教育,使人们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时代捍卫国家主权已不仅仅是保障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同时也包括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和抵御文化侵略,增强人们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要加强民族文化的教育,树立民族自尊、自强精神,培养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创新能力。同时还要认识到,世界是多样化的统一,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宽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借鉴,不仅有助于本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爱国主义教育在方式与途径上也应有所创新,特别要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建设网上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切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使之更好地融入时代发展的节奏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