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撒谎了解多少论文

你对撒谎了解多少

文/李忠东

(图/视觉中国)

撒谎与说话共生

在许多研究人员看来,人类从会说话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学会撒谎,并且将其视为最可行的方法之一。撒谎比其他获得力量的途径要容易得多,靠谎言骗取他人的金银财宝要比抢银行更加高明。在职场等许多场合,如果你斗胆对领导直接说出对他(她)的真实看法,或者说出自己没有按时完成工作的真实原因,你很可能面临开除或降级的厄运。与此同时还能用撒谎提升个人形象,保持给人的专业印象。“我不久前参加一场会议时迟到了,马上以地铁太慢进行解释。”多伦多大学应用心理学与人类发展学教授李康承认道,“事实上迟到是自己的错误造成的,与地铁毫无关系。但我觉得如果同事们能够察觉出我在说谎,将有损于我的专业形象。”

一项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平均每天说谎25次。虽然每个人都会说谎,但是谎言也有不同层次之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善意的”谎言和恶意的欺骗持完全不同的态度。总体来说,谎言总是和情感或感觉相关。人之所以说谎,多是出自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一个人的谎言有80%和自身有关。有时候,人们也会出于对他人情感或感觉的考虑而说谎,以免对方受到伤害或者承受痛苦,这种谎言在亲人之间最常见到,情侣之间也时有发生。

加州大学哈斯廷斯分校法律教授、测谎专家克拉克·弗莱施曼发现,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在工作中能知道对方正在对自己说谎,有时也十分有用。例如,在谈判中能够问对问题并且得到准确答案,占弱势的谈判方就更有希望保住自己的薪水和职位。“对我而言,如果人们能了解自己重视的事情的真相,这个世界就太美好了。”弗莱施曼表示,“我们就可以少一些歧视,多一点平等。”

今年,在第七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上《欧美亚十国摄影组织主席作品联展》展出了来自希腊、孟加拉、阿根廷、美国、塞尔维亚、新加坡、捷克、斯洛文尼亚、巴基斯坦、土耳其和中国的摄影大家的作品,他们分别是各自国家摄影组织的主席,也是坚定的国际摄影事业发展的促进者。他们的作品,不仅集合了风景、纪实、肖像、观念等众多摄影形式,还从诸多方面体现出对摄影的思考与拓展,其中有实验探索,有对话融合,也有碰撞对立。但是,这些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不同年龄段的摄影师们,却用摄影独有的艺术形式,呈现出缤纷的世界与美好的生活,恰到好处地体现出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表达。

然而杜克大学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教授丹·阿雷利指出:“生活 在真相中意味着你的工作、着装、接吻方法会得到更多一针见血的诚实的评价。你会意识到,人们对你并没有那么关注,根本不像自己认为的那样重要和优秀。”他坦率地说,“虽然这种百分之百坦诚的评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我改进和学习的机会,但是这究竟值不值得,我自己也不确定。”

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孩子刚一学会说话,便会遭遇到对自我认知的打击,对童年发展造成的影响将难以预测。不妨设想一下,孩子要求道:“爸爸妈妈,看看我画的房子和小鸟!”然而得到的回答是“难看死了”!结果可想而知,小家伙会变得消极起来,童年的天真烂漫随之冺灭。让孩子们过早面对人生的残酷现实,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心理学荣誉教授保尔·艾克曼提醒说,“有很多事情儿童即使知道也难以理解,父母对子女的一切隐瞒都不会出于恶意。”

有的时候,人与人交往还是需要谎言的,只是不能真心欺骗对方。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地与说谎者合作,任由自己受骗。一场晚宴本来乏味可陈,但结束时客人一般都会对主人说“自己过得很愉快”。对方也愿意相信这一点,并不想知道客人其实多么讨厌他们的公司和宴会上的食物。这种礼貌的谎言问题在于,你可能还会被邀请参加这种讨厌的聚会,这就是照顾他人感受的代价。

眼神。人在说谎时,瞳孔膨胀,眨眼增多,眼神接触出奇地多或少。一些人说谎时眼睛躲躲闪闪,不敢直视对方;另外一些人会一反常态,眼睛紧紧盯着对方,观察其一举一动。

谎言有善恶之分

伊利诺伊大学1989年曾开展过一项经典实验,在390名受试者中,想不起自己有哪次曾对爱人“并非完全诚实” 的只有33人。堪萨斯大学2013年的研究发现, 67名受试者中只有2人在连续一周的时间里不曾对爱人撒过谎。参与这两项研究的大多数人都表示,不想伤害伴侣的感受或破坏两人的感情是他们撒谎的主要原因。他们担心,如果爱情中忽然没有了谎言,只剩下真相,从伴侣早晨醒来的形象到自己是否有过不忠行为,许多感情很可能会就此破裂。

爱情中充斥了谎言,让我们分辨不出真假,所谓真到假时假亦真。在爱情中,就算是再相互坦白的情侣,一点点谎言都没有是不可能的。有时候仅仅是对爱人的一种迁就,包容小缺点,不想破坏彼此间和谐美好的氛围,便会不由自主地有些隐瞒。当然这些隐瞒都是不伤大雅的小事,不会触及原则,更与处心积虑的欺骗无关,一切的出发点不过是想更好地维系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样的谎言可以说是一种爱的表现。适时的赞美,给予足够的肯定,没必要非把一些事情理论得太过清楚,不较真的爱情才能越来越好。重要的是你怎么运用谎言,既不能伤害到对方,也不能欺骗到对方。这个度若把握得好,会让自己的爱情更完美,走得更远。

由表2可知,在第①种典型负荷分布下,当供电半径增至24.2 km,线路末端电压为规定临界电压9.30 kV,由此确定LGJ-240架空线在总负荷为1 MW情况下的中压线路最大允许供电半径为24.2 km。同理可得,在第②种、第③种、第④种典型负荷分布下的中压线路最大允许供电半径分别为23.9 km、23.6 km、18.5 km。

美国罗格斯大学儿科学与精神病学教授迈克尔·刘易斯的研究显示,儿童能早早意识到撒谎的社会价值,许多孩子三四岁时就会说“礼貌的谎言”。他的同事们还发现,在询问孩子们“你有没有偷看那个你被要求不能看的玩具”时,询问的对象越聪明,情绪越成熟,撒谎的可能性就越大。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测试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什么时候说谎最多,结果发现谈恋爱时人们最爱说谎,男人和女人说谎的频率是一样的,区别在于谎言的内容。女人说谎是为了维持恋爱的关系,用谎言回避尴尬的局面。男人说谎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体面,或者是为了避免吵架。有趣的是,女人能够认定说谎的目的是正确的,从而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假话,男人在说谎的时候则喜欢顾左右而言他,用以偏概全、转移话题的方式来避免说出真话。

传统的被控对象辨识方法包括有两点法,作图法等,本文采用粒子群算法[4]辨识被控对象,将其辨识为形式,图2中所示的双容水箱,上水箱为一个平放的柱形水箱,因此在不同的工作点,对象的模型会有变化。在此,选取两个不同的液面高度作为被控对象在两个不同工作点下的模型。在工作点1的情况下,待辨识曲线与最终辨识曲线如图3所示,辨识结果为同理,求取在工作点2情况下的辨识结果为

在生活中,所谓“善意的”谎言无时不有。这种谎言寄托着人们对事物的美好愿望,谁也不会去追究它的可信程度。

最后,老师需要积极地落实互动和监督环节,提高学生的产业经济学,结合学生在参与中所存在的不当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意识到翻转课堂的重要性和价值,主动的接受老师的引导,实现个人言行举止的合理规范,这种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整的形式能够促进学生的全方位成长。

诚实为做人之本

在美剧《至善之地》第一季中,主人公奇迪·阿纳贡耶是一位极具道德感的哲学教授。一次,一位同事问他觉得自己新买的靴子怎么样。这双靴子在奇迪眼里十分丑陋不堪,但为了照顾同事的感觉他还是表示很好看。但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女朋友劝他说:“亲爱的,有时只有撒谎才显得礼貌。”然而奇迪最终还是无法忍受内心罪恶感的煎熬,向同事和盘托出自己的真实看法——“这双靴子难看极了,令人讨厌。” 显而易见,这番话使他的同事很不快。

声调。说谎者会出现声调和音量改变的现象,有的音量突然升高,可以做出一副自己很委屈、确定的意思。还有一类人声音会降低很多,声调会容易变哑。

即使谎言每天都在有意无意地发生着,我们还是要真诚待人。如果稍加用心,能通过一些小细节判断出对方是否在说谎。

作为哲学家,奇迪把“不说谎”凌驾于所有道德冲动之上,全然不顾“不伤害他人感情”的准则。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撒谎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中为人接受的一部分,能真正做到严格意义上的诚实的人少之又少,而且大多数人并不擅长识别谎言。例如,当有人问你“过得怎么样” 时,你会下意识地回答“挺好”。如果有朋友要求你评价她新剪的难看发型,你也会不假思索地加以赞美。

大多数孩子长大成人后,撒谎便成为家常便饭了。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社会心理学家贝拉·德保罗1996年进行的一项关键研究表明,大学生每进行三次社交活动就会有一次撒谎,而年龄更大的人撒谎概率则是1/5。“人们往往会假装出更积极正面的感觉, 在有人不喜欢自己时就可能试着把这种感受隐藏起来,觉得对方说的话枯燥乏味时也可能装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德保罗强调道,“如果我们拥有了识别谎言的能 力,人际交往肯定会变成一场灾难。在某种大家都认同不该伤害他人的感情的文化中,撒谎就极有必要了。”

动作。说谎者可能经常触摸自己的上身,如挠头、揉眼睛、耸肩膀、摸鼻子、抠指甲、抓拽衣服和整理眼镜等等。动作细微但频繁,可以表明说话者试图隐瞒什么。

双Boost单相逆变器并网控制策略//黄松伟,唐芬,肖琦,刘京斗,辛振,PohChiang LOH//(16):167

脸部。人在说谎时笑容较少,有的会脸红,有的一脸漠然,特别做出一副我不爱搭理你的样子,以表现自己的真诚。

语言。说谎的人最初被询问时经常是尽可能少说话,叙述一般都很简短,不愿说细节。更可能重复之前他们刚刚被问及的问题,然后再做出答复,想尽办法去说服听者,提高自己说法的可信度。说话中带有较多停顿,中间穿插更多语气词;音量和声调突变,频频呑咽,不停咳嗽,假装清喉咙。另外,也更偏向使用较为复杂的句子来隐藏真相。为撇清自己与谎言的关系,置身事外,经常使用被动表达法,不用“我”这个词,以避免谈及自己的个人想法或感受。为转移目标选择第三人称代词,推诿起来更合情合理。

让我来说一下我自己。我最喜欢游泳,因为很多人不会游泳。我将是这个岛的接班人,我们德高望重的老岛长会把这个称呼传给我。本来这个权力属于我的父亲,他强壮聪颖。按照规矩,岛长去世以后,我的父亲就将掌管这个岛屿。不幸的是,岛长活的时间太长,我父亲死了他都还没死。出于内疚,我被隔代“遗传”了。但是岛长看来还可以活很长一段时间,当然,我们这里没有人希望他去世,因为他真的太好了。他让我们这个岛遗世矗立,充满大鱼。

直觉。事实是,大多数人依靠本能反而能更好地识别谎言与真相。因为大多数人都会以某种形式说谎,或许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吧?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

标签:;  ;  

你对撒谎了解多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