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想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想法论文,教学中论文,在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既要研究“教什么”,还要研究“怎么教”。那么,通过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就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研究的对象。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使用了“推想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试作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是传统名篇,课堂教学实践中有各种成熟的教法,但我发现,原文中“夜缒而出”看似轻描淡写,却为我们解读全文提供了钥匙。于是决定选择“缒”字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使用推想法学习。我以这个极易被学生忽略的“缒’’字为核心,围绕课文内容设计了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事理等方面由浅入深地展开推想:首先发问,“缒”是什么意思?学生结合课文注解(“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轻松完成。这属于文言知识层面的问题,是展开推想的起点。第二个问题,“缒”的具体过程是什么?学生结合“缒”的意思开始推想,很快推想出一个工作流程:准备结实的绳索——把人拴牢——专人在高处抓紧绳索往下放,把人安全送达地面。这属于低难度的问题,但是学生通过推想使“缒”具体化、形象化,为下面思维的深化打下基础。第三个问题,从都城的哪个方向“缒”的?这个问题原文中没有一字提及,属于难度稍大的推想。该问题马上引发了学生的争论,大家思考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不久,学生推想出了一致的结论:只能是在秦军而非晋军围城处“缒”。第四个问题,为什么要“夜缒”?大部分同学从事理上推想,立即回答为避人耳目。但这是简单的推想。教师在此时要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使他们学会根据原文已知信息和隐含信息对事物进行符合逻辑的判断和推理。我借机引导学生结合原文中的“国危矣”解读当时郑国局势千钧一发的严峻性,结合“今急而求子”体会郑国国君的极度无奈、无助和惶急的心情,推断出“夜缒”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然性。此时,我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和归纳的练习,把思维成果及时整理和巩固:国都被围,危如累卵;郑国将亡,国君求贤;刻不容缓,老臣出山;孤注一掷,外交斡旋;夜缒秦营,铤而走险;离间秦晋,纾解国难。事实上,第四问是个比较复杂的推想,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无论思维训练上还是文章内容理解上都会有清晰的收获。
以上这四个问题基本解决了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问题,“夜缒”的结果学生借助注释大都能够读懂,后面的学习难点不多。但是核心人物烛之武的形象如何分析?我继续设问,鼓励学生使用推想法解决这个教学难点。第五个问题,“夜缒”的风险是什么?学生经简单推想得出结论:会出现各种意外,包括生命危险。第六个问题,烛之武显然不适合“缒”,可他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夜“缒”?教师借此引导学生通过补充资料和原文推想烛之武的人生经历,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和形象,得出结论:烛之武虽然受过国君的不公正对待,但是在郑国危急存亡的历史关头,能够舍身奋智,临危纾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充分彰显了他的宽恕情怀、大智大勇和忠君爱国。最后一问:“缒”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什么?这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需要学生结合历史背景、中国的文化发展传统等进行推想,难度较大。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得出结论: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战争智慧、外交智慧,这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这个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推想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某种情境或已知的前提、条件,通过合理想象得出符合事理的结论或获得未知事实的方法。推想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推想法更注重对文本信息的整合,对事物内在逻辑联系的挖掘,对事理和规律的探究,对综合思维能力的运用和训练。同时,学生在由已知到未知的探究过程中知识的生成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使用推想法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步,确定课文内容是否适合使用推想法。推想法适宜于学习那些省略信息、隐含信息比较多的课文。据笔者研究,比较适合教读文言文。
第二步,选择恰当的“契合点”。运用推想法进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推想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提高其探究意识和阅读能力,所以必须精心选择课文或材料中的最佳切入点。这个切入点由于起到了将思维进行“实”“虚”联结的作用,所以称为“契合点”比较合适。这种契合点可能是课文“潜伏”的一条线索,可能是解开疑点的一把钥匙,可能是全文结构的支撑点等。如《烛之武退秦师》,通过“缒”这个契合点,可以把文章内容全部贯穿起来,重点、难点一并解决,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训练效率。
第三步,设计问题。有三个要点:
第一,这种设计要依据课文或材料内在的逻辑结构,力求凸显出层次性和逻辑性,有利于深刻地甚至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本文开头所举的案例。
第二,充分发掘文本蕴含的趣味性,将问题设计得生动有趣。如进行《荆轲刺秦王》的教学,笔者抓住原文“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中的“厚遗”引导学生展开推想,设计以下问题——战国时代就有“潜规则”吗?荆轲为什么要“走后门”?这样的问题往往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比“荆轲为什么不通过正常的外交渠道觐见秦王”之类的问题更容易吸引学生并促其思考。
第三,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探究奥秘的心理,将问题设计得富有悬疑性。富有悬疑性的问题更具挑战性,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觉得解答问题的过程像做思维的体操。仍以《荆轲刺秦王》为例,笔者提出荆轲刺秦王的“准备—实施—失败”过程的八大悬疑,请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进行推想:
悬疑之一:在廷刺秦王的关键时刻,秦武阳在哪里?如果他与荆轲合力刺秦,结果会如何?
悬疑之二:假如“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所提到的人也来了,刺秦会有不同的结局吗?
悬疑之三:假如秦王侍医夏无且不“以所奉药囊提轲”,中国的历史会改写吗?
悬疑之四:中国历史上一直有人怀疑荆轲武功不济,像陶渊明在议论荆轲刺秦王时表达了深深的遗憾——“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荆轲真的剑术不佳吗?
悬疑之五:有人认为“以手共搏之”说的是群臣与荆轲徒手搏斗,这可信吗?如果不可信,“以手共搏”的具体情形应该怎样?
悬疑之六:假如荆轲“生劫”秦王成功,“必得约契”后,他能够安全回到燕国吗?荆轲用什么方式保证秦王履约?
悬疑之七:荆轲设计了几套刺秦王的预案?
悬疑之八:假如荆轲刺死了秦王,燕国的命运会改变吗?
通过一系列悬疑的设计和推想,使学生兴趣高涨,想象扩张,思索因而深刻,思维因之活跃,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因此得到较好的训练和提高。
运用推想法进行课堂教学应注意的价值取向是,推想能力是形成探究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使用推想法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设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假设,大胆想象,小心求证,积极探究;教师要关注过程,重点始终放在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习惯养成上。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思想、新思路,保护不同的声音,不强求统一答案或唯一结论。如,《鸿门宴》中刘邦在大难临头时突然问了张良这样一个问题:“君安与项伯有故?”这在原文中看似闲笔,却是一个了解刘邦性格的关键点。笔者在运用推想法引导学生探究刘邦话语背后隐藏的复杂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时发现,学生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推想能力强弱有异,结论自然不尽相同。有的认为刘邦心细,有的认为刘邦警惕,有的认为刘邦狡诈,有的认为刘邦多疑,有的认为刘邦善于综合各种信息判断局势等等。这些答案都有部分道理,是积极探究的结果,因而都是可贵的。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一旦被激发起来,会产生巨大的课堂生产力,教师此时要做的就是激励、诱导、保护课堂上或幼稚或成熟的思想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