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平衡功能的影响分析论文_彭颖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平衡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于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间治疗的10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相同(均为5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措施,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康复训练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平衡功能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步长和步速相比于对照组的步长和步速明显提高,而步宽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平衡功能,进而使患儿步态稳定。

关键词:综合康复训练;痉挛型脑性瘫痪;平衡功能

痉挛型脑性瘫痪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中枢系统疾病,主要导致中枢性运动和姿势的发育障碍,进而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传统的康复训练能够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行走状态,但在治疗过程会影响患儿的步态稳定性以及自身的平衡力[1]。而综合康复训练相比于传统的康复训练能够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运动发育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帮助患儿保持良好的平衡作用。故此,本次实验研究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平衡功能的影响分析,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间治疗的10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满足所有患儿家属均对实验知情并同意。并将10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采取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各组50例,即观察组(n=50),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康复训练,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25例,平均年龄(40.36±10.22)月,根据临床分型分为偏瘫患儿18例、四肢瘫患儿20例、双瘫患儿12例;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24例,平均年龄(41.06±10.17)月,根据临床分型分为偏瘫患儿17例、四肢瘫患儿20例、双瘫患儿13例。两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基础资料(年龄、性别、临床分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的康复锻炼,即包括(1)需要对患儿的肢体障碍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为主的训练,每天一次,一次30分钟;(2)低频脉冲电治疗,可对患儿的肌张力和肌力进行改善,每天一次,一次30分钟;(3)推拿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肌张力,同时改善身体的各项异常,舒经活络,每天一次,一次30分钟。

观察组患儿接受综合性康复锻炼,包括核心稳定性训练和减重步行训练。(1)其中核心稳定性训练指所有患儿对核心肌肉的稳定性训练,包括腹式呼吸、仰卧侧起训练、三点支撑训练、两点支撑训练弯腰拾物训练、交替俯卧撑训练、靠墙下蹲训练、Bobath球上手支撑、上俯卧手支撑、上仰卧搭桥、上骨盆控制训练等,训练周期为每周五天。(2)减重步行训练为在患儿的髋关节最大限度伸展,同时双下肢实施最大重量,平板运行为患儿可支持的最大速度,并根据患儿的具体身体情况调整实施方案,同时在训练过程中随时指导患儿的异常步态,训练时间为每天一次,一次三十分钟。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的步行参数(包括步长、步宽以及步速)。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

如表1可知,治疗前两组患儿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

3 讨论

痉挛型脑瘫患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患儿的运动发育能力,导致患儿的患侧肢体的肌张力障碍,进而影响患儿的直立能力和正常的行走能力[2]。传统的康复训练主要目的在于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同时改善肌张力,通过训练关节活动度以及肌力和平衡功能训练等,但在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同时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容易受到心理状态的影响,同时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异常步态和协同运动等等,进一步出现代偿步态[3]。

综合性康复训练能够通过指导患儿在运动中自身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的肌肉,进而协调上下肢的平衡能力,提高肢体的协调性[4]。综合性康复训练相比于传统的康复锻炼能够提高患儿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增强患儿的肌肉稳定性,通过提高患儿对核心肌群的控制、躯干和骨盆的控制,提高肌肉协调性[5]。此外,综合性康复训练能够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和减重步行训练提高患儿的平衡能力,矫正异常步态,并协调肢体和躯干的核心力量,调节力量的使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的实施综合性康复训练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以及步行参数(步长、步宽、步速)相比于实施传统康复训练措施的患儿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以及步行参数明显改善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综合性康复训练应用于痉挛性脑瘫患儿能够提高患儿自身控制机体平衡性的能力,改善患儿的平衡能力以及步态的稳定性,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袁俊英,董辉,曾宪旭,等.周围神经缩窄术结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20):123-124.

[2]陈政,王洁,万勇.Q4情景互动式康复训练系统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和步行功能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6,29(29):114-115.

[3]李卓,邢亮,张丽,等.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4):132-135.

[4]张春阳,庞伟,范艳萍,等.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的平衡控制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2):164-166.

[5]马丰龄.周围神经缩窄术结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9(15):123-124.

论文作者:彭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平衡功能的影响分析论文_彭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