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中职院校教育管理的融通论文_刘小军

工匠精神与中职院校教育管理的融通论文_刘小军

兰州装备制造技师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摘 要: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培养是关键,要成为制造强国首先要成为职业教育强国。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中职院校肩负的使命。因此,把工匠精神融入到中职院校教育管理中,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技术技能强国的梦的必然要求,对于实现中国职业教育梦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工匠精神 中职院校 教育管理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自此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被认为是中国跻身世界工业强国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培养是关键,换句话说,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关键,中国要成为制造强国首先要成为职业教育强国。

一、工匠精神的概念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它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

二、培育工匠精神的意义

自古以来,中国从不缺少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也非舶来品,古有木匠祖师鲁班发明木工工具、蔡伦造纸、张衡发明地动仪、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各行各业都曾有无数的技术能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却不是制造强国。马桶盖、尿不湿人们要去日本抢购,一个螺丝帽也做不过德国,更不必说汽车、电器等产品了。要实现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离不开大国工匠精神的坚实支撑。工匠精神的丢失与职业教育的落后是有直接关联的。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院校必须要把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作为使命和责任,将工匠精神的教育注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当中,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匠人”,这不仅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技术技能强国的梦的必然要求,对于实现中国职业教育梦具有重大意义。

三、中职院校教育管理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措施

1.坚持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日常教学中,中职院校应当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践、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工匠精神的意义,体会到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匠价值。另外,培养工匠精神要将德育教育摆在首位,要把《工匠精神读本》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教材,把工匠精神教育课作为养成教育的重要课程常抓不懈,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形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优秀职业素养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高尚职业品质。

2.坚持把工匠精神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中去。中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源于中考、高考的未能升学的“两后生”,这些学生相对来说素质较低,管理难度较大,许多学生也都是抱着“混日子”的态度来学习,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因此,在学生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学生进校的那一天起就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工匠精神的熏陶。

3.坚持把工匠精神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尤为重要。

(1)要加强一体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水平。(2)要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培训,规范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教师敬业、乐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教师具备了工匠精神,才能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3)要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从企业聘请或引进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大师、首席操作师来校任教,这样不仅能够培养教师、学生掌握“高精尖”的技术技能,而且能更为有效地传承工匠精神。

4.坚持把工匠精神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如何把工匠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教学改革是关键。中职院校应当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抓手,秉承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组织、教学评估等各个环节与社会经济发展、企业需求相一致,把工匠精神厚植在课程设置、实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顶岗实习等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通过必要的人文课程的学习、职业生涯教育、技术理性培育和引导,让学校成为培育工匠精神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吴建军 浅谈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2月上。

[2]张柏春 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N].《光明日报》,2016年,8月,2日,16版。

[3]王千文 德国:“工匠精神”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N].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7年,6月,6日。

[4]杨冬梅 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时代意义[N].《工人日报》,2017年,3月,14日。

[5]百度百科 工匠精神,http://baike.baidu.com/item/工匠精神/3993110/。

论文作者:刘小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  ;  ;  ;  ;  ;  ;  ;  

工匠精神与中职院校教育管理的融通论文_刘小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