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论文_吴燕子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论文_吴燕子

陕西省宝鸡峡马连管理站 陕西咸阳 713300

摘要:为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能够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更加注重采用新的技术,从而提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绿色施工,确保水利水电施工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在水利水电施工的过程当中也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举措,从而实现施工建设与环境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绿色、平稳、有序推进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围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展开讨论。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新技术;环境保护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可追溯至春秋和战国时期,水利水电工程可以有效对水资源进行分配,有效的提高了干旱和洪涝等问题,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设施,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水利水电工程还具有水土保持和调节环境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能源消耗,都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新技术

1.1 超级真空抽水技术

做好基坑排水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十分关键,同时还要为基础降水效果提供有效的保障。施工过程中的排水效果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周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排水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工程的施工进度将会受到延误,工期延长,施工单位的经济也因此遭受严重的损失。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一项新技术,超级真空抽水技术与传统排水技术相比,效率要整整高出两倍,可以保障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在规定的工期内顺利竣工,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超级真空抽水技术主要是利用真空的作用,从而提高排水效果,经济性和实用性都比较强。

1.2 GPS定位技术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信息化时代已然到来,因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也更加注重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提高工作效率。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当中可以利用GPS定位技术,有效地改变传统的地面定位技术。通过采用GPS定位技术能够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定位效率。不仅能够缩短定位的时间,而且能够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定位更加快速高效。进而有效地提高项目建设的速度,维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经济利益。

1.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不断增大,为了提高蓄水能力,需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水压。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运而生。通过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大大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重力承载能力。另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更高的技术,而且对于施工工艺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运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时,要真正的维护混凝土的温度,必须要将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从而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承载能力。

1.4 AutoCAD 技术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运算是非常多的,对于各种体形相贯部分的交汇线的计算工作是更加困难的,故而就要合理利用空间解析的集合方式才能得出答案。要科学使用计算进行手段,确保不会出现数据的差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AutoCAD 技术的应用,可以以此来建立数字化的模型,使其能够形成一种有效的图形运算方式,这也为一些资料的计算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计算途径,使得计算工作变得更加的简便,这也就在很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测量的压力。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周边的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用到混凝土等一些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施工材料,这些材料中有一些气体和粉尘会对环境的清洁度造成影响。比如,混凝土中有很多的粉尘,在搅拌的过程中就会泄露粉尘和颗粒,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在建设地基的时候,施工单位为了开挖方便,通常会采用爆破方法和技术,这种方式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第二,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提高地下水的水位,还会造成土地的沼泽化和盐碱化。水位下降对水上交通将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内河运输,轮船的体积比较大,需要有较高的水位,如果水位下降,轮船很容易出现搁浅现象,而且建设的水电站对于船舶的正常运行将会造成严重的阻碍;第三,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很可能导致周围地区环境变差,让地基变低,从而出现坍塌现象。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目的主要为了发电,而发电需要有足够的水动力,因此要建立在水域比较广、蓄水量比较大的地区。

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对策

3.1 构建水利工程环保体系

提高水利水电管理队伍人员素质,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不断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通过媒体,广告等各种方式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加大法律法规的建设力度,加强环境保护的的力度,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要对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在活动范围内建立保护环境的标志和其他标志,教育施工人员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避免对他们的伤害,使建设者始终保持强烈的环保意识。通过巡视、检查等方式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严格控制,如果在建设的过程中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就应该包括环境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并且制定多种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

3.2 避免夜间作业,减少噪音污染

由于水利水电的施工需要很多的大型的机械设备,所以,难免会发出很多的机器声音,因此,为了实现人性化的施工,要坚决避免夜间作业,来防止对周边居民的休息带来影响。同时,对于粉尘污染也要采取一些环保举措,比如说将施工现场与周边环境做好隔离,通过一些具体的防尘举措,减少空气污染,维护空气的质量,要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对于垃圾分类处理,需要进行填埋的原材料进行填埋,需要进行处理后排放的施工废水一定要经过认真处理,避免污染水源。

3.3 严格遵守我国的相关规定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我国的相关规定,保护好环境,要以土地规划设计为标准,详细编制施工的方案,对于临时建筑的搭建,要保证其能够便于拆卸。对于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则要严格地遵守我国的自然规范进行,要尽可能的减少沼泽化以及土地盐碱化所出现的次数。此外,还要充分做好水量的储存工作,要尽可能地维持水的深度,从而有效保证船舶通行的顺畅。

3.4 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全面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要从不环境保护的认识入手,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有关保护河流的知识,建立完善可靠的惩罚体系,使施工人员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尽量做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土壤和环境整体的破坏,提高施工人员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在当下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新技术主要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超级真空抽水法和GPS 定位技术。通常采用的环境保护举措就是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减少噪音污染以及粉尘的污染,另外一定要避免施工的垃圾造成环境的污染。经过这些新技术和环境保护举措,能够切实的实现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绿色施工,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爱连. 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J].江西建材,2017(19):134.

论文作者:吴燕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论文_吴燕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