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策略论文_贾廷强

浅谈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策略论文_贾廷强

贾廷强 (平昌县土垭小学 四川 巴中 636400)

【摘 要】 中学生的行为品德问题不仅涉及千百万青少年和许多家庭,而且影响着我国的国民素质,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问题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中学生 不良行为习惯 矫正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10-078-02

矫正中学生的不良言行,实际上就是要把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使他们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良思想,不良情感,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创设优良的外部环境,转变错误认识,消除不良因素,促使他们不良行为的转化,呵护他们健康成长。

一、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用积极健康的文明言行引导学生,用反面材料教育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是非观念欠缺,辨别是非能力差,是一些学生常犯错误的原因之一。形成学生的是非观念就是让他们知道自己行为的好坏,善恶及其行为对社会,对他人的影响,并在情感上能做出善恶判断,以便在出现错误举动的关头,及时辨别与控制。即使在行动之后也可能产生忏悔和改正的意向,而不是一错再错。因此是非观念的形成是学生改正错误行为,坚持正确行动的重要心理素质。而要形成是非观念,除了学生在政治课接受教育外,还应随时通过名人趣事,英雄故事,及其身边发生的文明行为引导学生,分析违纪行为的成因,探讨抽烟、打架、逃学、顶撞老师的利与弊。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促使他们认清"真、善、美",远离"假、恶、丑",增强是非观念,痛改不良言行。

二、善于发现有不良行为学生的闪光点,抓住转化时机,矫正不良言行。

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潜能,都希望自己获得跟多的成功。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并不一定事事差、时时差,所以"不要把人看扁"。作为班主任,要善于从那些学生的极端表现中去努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倘是潜在的,要"沙里淘金",倘是微弱的,要悉心扶持,让它发扬光大。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遇和展示的机会,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只有这样,才会增强他们争取进步的信心。一般而言,下面几种情况是矫正他们不良行为的最佳时机:①在长期受到冷漠和歧视,突然感到某种温暖和关怀时;②在长期遭受失败,偶尔取得某一成绩时;③偶尔受到某种启示,对自身的坏行为,坏习惯引起某种思考时。班主任如果能很好把握以上几种时机,定会加速他们不良行为的转化。

三、优化育人环境,创设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利用学生的自尊心感染学生,利用集体荣誉感来鼓励学生,促使他们自觉改正缺点。

环境的影响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班集体是学生最经常、最主要的生活环境,班集体对不良行为学生的转化作用是班主任所不能替代的。因为每个学生不论行为好坏,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而这些荣誉感和自尊心是学生克服个人缺点和错误的巨大的内部动力。自尊心是一个人要求受到社会,集体,他人尊重的情感,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培养和增强有不良行为学生的自尊心,能使他们珍惜自己在集体中的合理地位,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声誉,从而自觉地克服自己的缺点毛病。集体荣誉感是人们渴望尊重的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无形的但行之有效的约束力。培养和增强有不良行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能使他们珍惜集体荣誉,服从集体决定,为班集体的利益和要求着想,从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并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集体争光添彩。因此作为班主任要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育人环境,建设"团结、勤奋、求实、进步"的班集体,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关爱、真诚无私的人际关系。奖励先进、鞭策后进,促使优良班风形成,优化班级育人环境。通过教育和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班级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意识到班级活动没有自己参加便不完整,自己如果离开这个班级体,自己的才华、能耐也会无所作为,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关系这个集体的荣辱,从而促使每个学生把自己自觉融入班级体之中,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体争光。

四、多方面关心帮助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消除他们的凝惧心理和对立情绪,使他们相信教师的真心善待,乐于改正不良行为。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过别人的指责和嘲笑,往往比较"心虚","敏感","自卑",甚至"存有戒心"或"怀有敌意"。常常主观的认为老师也是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迫害"自己的"敌人"。他们对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不愿接近,甚至公然对抗。为消除这一逆反心理,教育者应怀着深厚的感情,从多方面关心和帮助有问题的学生,在学习上,耐心辅导、答疑解惑,当学生找开水,借钱或有病时,我们要伸出热情的双手;当学生遇到伤心事、麻烦事时,我们要为他们排忧解难,当学生偶尔成绩考砸了,上学迟到了,违反纪律了,我们要宽容理解,放他们一马。使他们在关心中亲身体会到老师的真心善意,消除戒备心理,把老师当成他们的知心朋友。当老师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时,学生自然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并会自觉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到了这时,你一个赞许的目光就会给学生极大的鼓舞;一句温馨的话语就会带来无限的安慰;一句真诚的问候、一个无言的沉默都会产生极大的教育功效。真可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学生出现过错行为,大多数是从学习上无兴趣开始的,由于听课听不懂,或自认为学习无用,而过剩的精力无处发泄,这时遇到外界的某种刺激和引诱,必然会节外生枝,做出许多意料之外的越轨行为。因而只要将他们的过剩精力吸引到学习上,必然会减少许多不良行为的发生,而要做到这一点,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关键。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关爱信任的师生关系,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生动形象多媒体教学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另一方面,还要培养他们与诱因作斗争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强制他们与他们的哥们弟兄断绝非正常来往外,还要创设一定的考验方式,提供他们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在锻炼中增强和提高抵制诱惑的意志力。当然。这种考验应该在一定基础上,在适当监督下进行。

论文作者:贾廷强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3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策略论文_贾廷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