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构建研究_核心能力论文

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及其构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企业论文,核心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27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48(2002)04-019-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在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培育市场主体、促进市场发育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将调整国有经济的发展布局和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将有步骤地从赢利性一般的竞争性行业战略性退出,民营经济在我国今后的国民经济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深入研究我国当前的民营企业,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不难发现,大多数民营企业缺乏发展后劲,很多民营企业在经营很短的时间内便纷纷倒闭,即便全国闻名的民营企业如巨人、三株等,也未能逃脱昙花一现的命运。透过现象分析,固然有政策方面的外在因素影响,但从民营企业自身内在因素剖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根源在于缺乏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撑的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强化。

1 核心能力及外在表现

1.1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作为一种企业理论出现,主要是针对行业内存在的竞争,对优势企业特有能力展开的分析。核心能力的定义是在1990年,普拉哈德和哈梅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的。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在他们看来,核心能力强调的是协调,这一点与管理的本质有相通之处,南京大学周三多认为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

核心能力是企业所特别拥有的一种特殊的资源和能力,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和优势地位。“如果一种特殊的资源和能力由众多的竞争企业所控制,那么这种资源就不可能成为任何一家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种能力确切地说是指企业所特有的能力组合或能力系统,而非拥有的一项技术或技能;同时,核心能力一般是一个企业长期积累的结果,可以体现这个企业的特点,并使其与其他企业显著区分开来。

1.2 核心能力的外在表现

核心能力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不同的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具体表现可以不一样。有学者研究认为,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可以通过56种形态表现出来。如果从企业内部不同功能的角度划分,可以把核心能力的表现形态分为管理(决策)能力、技术及其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企业文化力、生产制造能力、资本运营能力及以上能力的组合。核心能力最大的特点就是难以被仿制,从而可以使企业保持长期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民营企业核心能力构建的必要性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企业发展从能力角度考察,就是核心能力的构建、扩张、升级或强化过程。我国当前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后劲不足”,“昙花一现”现象,就是核心能力不足的反映。由于我国民营企业是土生土长的市场机制产物,大多数民营企业比较注重市场营销核心能力的培养,但为什么仍然会出现后劲不足,缺少持续发展的动力。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2.1 基于管理决策能力的核心能力缺乏

管理能力是一个系统概念,它渗透到企业的全部行为中。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一个企业管理能力的强弱,在决策能力方面关键反映在企业家和管理者的战略眼光、洞察力和风险决策能力等方面。基于管理决策能力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不断提升企业独特的战略决策能力,并通过设计企业独特的制度和规则体系,按照制度和规则去实现有序管理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巨人”倒下的关键在于基于管理决策能力的核心能力缺乏。1995年,巨人集团发动的“三大战役”和“秋季攻势”以及后来巨人大厦事件的发生,史玉柱不得不承认,集团的协调出了问题,企业的重大决策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发生了重大失误。从核心能力角度考察,虽然巨人的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形成了自己的核心能力,但关键的管理决策能力比较弱,实施管理决策的能力比较差。

2.2 基于技术及创新能力的匮乏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从企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核心能力的形成、发展必须依赖企业的创新。面对日益加速的企业创新和产品创新,大部分民营企业都存在“先天不足”,“从众”现象比较严重,创新意识和能力较差,民营企业“退化”、“昙花一现”现象经常发生;同时从创新的方式来看,企业的创新一般有两种方式,即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企业自身资源限制,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采用引进创新。但由于利益驱动以及我国法制不健全,很多民营企业追求的并不是长期的竞争优势,假冒伪劣行为非常严重,不少企业没有注册商标,虽然国家加大了打假力度,但假冒他人商标生产的情况仍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企业乃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3 核心能力缺乏强化、扩张、升级过程

核心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但这个动力本身也是需不断发展提升的,只有这样,企业的核心能力才能永具特色,永葆青春,才能给企业发展提供持续长久的动力(如附图)。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认识到了核心能力的重要意义,加强了企业内的民主管理,并开始注重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但很多民营企业在经历了痛苦磨砺形成了自己特色的核心能力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往往忽视或淡化核心能力的发展,其结果是核心能力退化,并最终丧失了核心能力的持续动力源特征。

附图 核心能力支撑企业发展示意图

3 民营企业核心能力构建的途径及方式

3.1 企业核心能力构建的途径

正如企业的发展有内部培育型和外部交易型两种途径,核心能力的构建也有内部培育和外部交易两种途径。

(1)内部培育核心能力。即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把企业的技术和生产技能融合进企业的生产能力中,不断提炼、吸取而形成企业特有的核心能力。可口可乐、微软、英特尔等公司都是靠这种途径培育核心能力的。运用这种途径构建核心能力,必须注意核心能力是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行为。要通过协调各种技术或各个部门并有机整合来表现。我国很多民营企业之所以不能建立起核心能力,就是因为企业整个系统缺乏有机整合,无法形成整体优势。

(2)外部交易(企业购并)生成核心能力。即利用外部交易型战略,采取收购兼并等方式获取核心能力。但这种途径获取的核心能力必须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将其吸收并予以发展,才能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

3.2 民营企业构建核心能力的方式

我国民营企业起步晚、规模小,但发展迅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意识到核心能力的构建对企业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或者说采取以下方式:

(1)建立上下同欲的学习型团队。构建核心能力首先必须进行观念创新,企业上下达成共识,构建共同愿景。企业的共同愿景是指企业所有成员共同愿望和共享的景象。这种景象是企业中所有成员共同发自内心的意愿,这种意愿是具体的、能够激发所有成员为组织的这一愿景而奉献的任务、事业或使命,它能够创造巨大的凝聚力。企业的共同愿景包含企业的发展蓝图、价值观、使命和组织目标。一种可行的方法是请全体员工一起罗列企业能力,并以罗列的企业能力为依据,判断企业有无核心能力。一旦确认企业具有核心能力,就应该在企业中建立共识,应使全体员工认识到: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企业的目标和市场在哪里等等。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比较小,只要管理者目光长远,切实转变观念,建立一支上下同欲的学习型团队是具备一定基础的。

(2)知己知彼,争创特色。我国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必须充分认识自身所处的环境,既要知己、又要知彼。知己,即寻找自身的潜在能力,真正了解自己。这是发现和建立企业核心能力的前提。现在很多企业并不真正了解自己,即不了解自己的资源实力,不了解自己的创新能力,不知道自己的特长。有时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从而进入了一个当时看来很有潜力但对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结果以失败而告终。寻找自己的潜在能力并分析与其他同行的差异性,这是建立核心能力的前提条件。知彼,即从竞争对手和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从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则是指通过对消费者及其需求变化的分析,找到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特殊利益的方式,这本身就是建立和发展核心能力。

(3)发展创新,强化核心能力。正如前文所述,企业核心能力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两者是一种互动关系,必须不断发展和创新,以使企业长期获得竞争优势。要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应将企业的核心能力应用于企业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上,使企业的核心能力不断得到强化和提升,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在核心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的情况下,稳固地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在此基础上发展新的核心产品和核心能力,从而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01-12-05

标签:;  

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构建研究_核心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