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北地质》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刘梦雨[1](2019)在《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匠作则例记载了种类繁多的彩画作颜料,但其中大量名目都难以索解,致使研究者对清代彩画颜料的认知长期局限于当代彩画匠师的经验性知识,而针对彩画实物的科学检测结果也无从与清代文献记载印证。在清代的匠作知识体系中,官式彩画应当使用哪些颜料?营造工程中实际使用了哪些颜料?为什么选择使用这些颜料?它们对建筑彩画的最终面貌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本文以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为研究对象,以匠作则例为核心文献材料,首先考释颜料名实,在此基础上,还原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材料构成,并厘清每种颜料的贸易来源与应用状况,以及颜料在营造活动中的流通过程。研究基于二重证据法展开,所使用的主要实物材料,是1978-2018年间针对清代建筑彩画及相关彩绘文物的科技考古数据,共统计文物案例127个(其中笔者分析案例33个)。文献材料则以52种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和清代官修政书为主,同时结合海关档案、税则等中外贸易史料,解决有关进口颜料的问题。在遴选相关匠作则例并完成文献学基础工作之后,本文分别统计了清代匠作则例和清代档案史料中出现的颜料名目,以及科学检测案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种类。通过比对上述两份清单,结合其他文献史料,解决了天青、梅花青、紫艳青、硇砂绿、洋青、鱼子金等20余种颜料的名实对应问题;进而对30余种颜料的性状、来源、应用范围等信息作了尽可能详实的考证,以对既有认识作出修正和补充。进口颜料在清代中国的来源、贸易与应用,是本文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大量贸易档案、笔记等一手材料,梳理出清代中国进出口颜料贸易的整体图景,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smalt、人造群青、巴黎绿、普鲁士蓝等几种最重要的进口颜料展开深入研究,详细考证了每种颜料进入中国的渠道与时间,中文名称演变与确立的过程,并逐一厘清其应用范围、使用方式及贸易状况。研究发现,清代皇家营建活动中颜料的流通与使用,要依次经历采办-贮存-支领-制备-施用-奏销几个环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规范。清中期以来,进口颜料在建筑彩画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至清晚期已占据压倒性优势。以成本较低的进口颜料来替代则例规定的昂贵物料,逐渐成为普遍的变通做法,但始终未曾见载于官修则例。颜料的选择,是技术、经济、文化各方面因素博弈的结果,这一选择又会影响建筑彩画的最终样貌。因此,仅从文化角度解释建筑彩画的用色问题是不够的,颜料在物质层面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经济和技术因素,同样值得研究者关注。
吴柏林[2](2005)在《中国西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地质与成矿作用》文中提出本文以后生蚀变及流体地质地球化学、砂岩铀矿形成中的有机地质作用特征为研究重点,并结合成矿作用及其演化的动力学作用、成矿作用过程的定年、古气候环境的演变、成矿物质来源、铀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理等共七个方面对中国西北地区典型砂岩型铀矿(鄂尔多斯、吐哈、伊犁地区)有机—无机地质成矿作用及其演化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研究区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和矿床类型的演化特征;提出了世界主要砂岩型铀矿产铀盆地的六种演化模式;并对水成铀矿成矿理论及找矿方法、思路阐述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和新的认识。 对于流体地质作用,作者应用蚀变矿物学及包裹体地球化学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基底蚀源区、成岩、氧化、漂白和绿色蚀变、矿化、原生岩石(还原带)带等流体的成分、物理化学性质,C、H、O、S同位素进行了揭示。认为成矿作用流体并非来自深部基底,而是源自于浅部常温的大气降水;但深部来源的气态有机质却是东胜矿床漂白蚀变、绿色蚀变及铀矿化的重要原因,也是成矿流体具低温热液性质的主要起因。成岩期流体一般矿化度较高,温度也偏高,其酸碱性、氧化还原性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此阶段硫酸盐还原细菌作用还原SO42-是H2S及相应黄铁矿形成的重要原因。氧化蚀变流体铀含量低,含有机质成分少,矿化度和温度均较低;经氧化蚀变流体作用后的岩石其Th/U,Ra/U比值达大的峰值。漂白蚀变流体性质为还原强酸性,经漂白蚀变流体作用后的岩石其高岭石含量高,Th/U、∑烃含量达大的峰值;而Orgc、∑Fe明显偏低。在矿化蚀变阶段,流体或其蚀变岩石中U、Orgc、Mo、Re、δD、δ18O含量最高,Th/U比值最低,流体性质为(中性~弱碱性)—(弱还原~还原)。绿色蚀变为强还原强碱性,此阶段温度、PH均达大的峰值,Eh、δ34S达低的峰值。吐哈和伊犁矿区缺少明显的漂白和绿色蚀变,表明东胜矿床成矿作用流体相比前两个地区曾达到强还原性阶段。这也是东胜矿床和吐哈,伊犁矿床的一个重大差别。 关于有机地质作用特征。东胜矿床气态有机质作用特征明显,固体有机质作用次之;伊犁地区生物细菌作用特征明显,气态有机质作用次之;吐哈地区则是固体有机质、气态有机质、生物细菌共同作用的结果。吐哈、伊犁矿区固体有机质主要是镜煤;东胜矿床则为含沥青质的镜煤有机质,约含2%~10%的沥青质成分。干酪根类型东胜、吐哈为Ⅲ型(即腐殖型),但由于生物细菌作用,伊犁矿区有机质具一定腐泥型特征;有机质成分源于陆相高等植物。干酪根形成环境吐哈、伊犁矿区为成岩作用阶段,而东胜地区为深埋后生作用阶段(油气生成阶段)。有机质分解后产生的黄腐酸和腐殖酸是铀迁移的重要载体;铀被在还原环境下腐殖质分解产生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还原而御载沉淀富集。三个矿区广泛发育的碳酸盐化主要是由固体有机质脱羧基作用造成,但是东胜矿床碳酸盐化也有煤型气作用的特征。 由于矿区所在盆地的后期改造抬升、油气逸散充注、古气候的干热演化以及铀成矿这四种地质作用结果的年代特征具有相似的吻合性,且地球动力学作用造成了油气藏的迁移,充注,形成强的还原环境、有利的干热古气候条件以及提供了铀沉淀反应所需的还原剂。所以,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并不是孤立发生的,是在统一的动力学背景下有机—无机共同作用的结果。故而,气态有机质圈闭构造(新构造褶皱、断裂、岩性岩相界面等)是成矿有利的因素;气态有机质的逸散方向有利于砂岩型铀矿的形成。 新构造褶皱和断裂(盖层断裂、复活性基底断裂)造成地下水流速、流向等动力机制的改变,以及促使深部气态有机质沿断裂的迁移、扩散,它们是吐哈、伊犁矿区铀矿化主要的赋矿场所。东胜矿区则主要是基底复活性断裂(气态有机质的主要通道)控矿。东部中晚侏罗世、晚白垩-古新世、中新世地层的抬升造成气态有机质向上、向北的扩散运移是东胜矿床“板状”矿体及漂白蚀变形成的主要因素。而西部在晚侏罗-早白垩纪、晚白垩-古新世、中新世期间地层的抬升造成气态有机质向东部顺地层的扩散运移是东胜矿床绿色蚀变及“似卷状”矿体形成的重要因素。 对于成矿物质来源,由于含矿层本身是高铀背景值地层,加上氧化作用、漂白作用等造成岩石
许萍[3](2013)在《矿山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进程,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随着矿产资源枯竭、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矿业废弃地,环境治理刻不容缓。由于对矿业遗迹认识不足,矿业遗迹巨大的科学研究和文化学术价值未被重视,我国矿业开发长期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矿业遗迹资源保护工作形势严峻,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加快和加强全国矿业遗迹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矿业景观改造理念存在已久,追根溯源可以发现早在19世纪就有建设实例,相关的生态恢复、景观规划理论研究随后逐渐发展。进入21世纪,矿山公园在中国作为一种保护矿业遗迹和治理矿山生态环境的新途径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之中。这种以展示人类矿业遗迹为主题,兼具科学考察、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功能的新型公园在建设的同时,也引起了新一轮矿业遗迹保护、矿山生态恢复等相关理论研究。本文在分析矿业废弃地、矿业遗产和矿山公园概念的基础上,以时空为轴,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矿业景观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特点,提出不同地域和历史时空下矿山造景手法特色、演变原因和整体发展趋势。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实地调研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本文对矿山公园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起以“调查—规划—设计”三个步骤组成的矿山公园规划设计理论框架。根据矿山环境与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结合现有矿山公园建设经验,将规划用地总结为适宜保护、建设或恢复三种类型。在明确矿山性质与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以保护优先、合理开发为矿山公园总体规划原则,规划矿业遗迹、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提出分级保护与开发措施,安排功能布局,进行空间组织和交通建设,开展矿山整体生态恢复,分期规划建设内容。本文还将矿山公园独特的矿业遗迹资源作为景观核心,结合自然和人文资源,探讨了矿山公园设计原则,从地形、建筑、景观小品、铺装、植物等景观要素论述景观设计要点。最后提出了矿山公园的信息展示和体验设计方法,促进科普教育、游览观赏等功能的实现,寓教于乐,突出矿山公园特色,为矿山公园的建设实践提供参考与启示。
张莹莹[4](2012)在《华庆地区长63小层储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制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主要讨论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3小层储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制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运用了偏光显微镜分析、阴极发光分析、碳氧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63小层储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华庆地区长63小层储层砂岩的岩石主要类型以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高长石含量、高塑性碎屑含量和高杂基含量以及粒度细、分选差是该研究区储层砂岩的主要特征。研究区砂岩成分成熟度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北部具有较低的成分成熟度(平均值小于0.8),南部具有较高的成分成熟度(平均值介于0.8-1),结构成熟度低,杂基含量平均值为7.4%。储层砂岩具有中等的自生矿物含量,平均值在7.91%左右,主要为自生碳酸盐矿物、自生石英和自生粘土矿物,碳酸盐胶结物的存在对储层质量的发育具有很大影响。碳酸盐胶结物是长63小层储层砂岩中最为重要的自生矿物,也是导致储层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的重要因素。碳酸盐胶结物主要类型包括方解石和白云石,另见极少量菱铁矿。研究区北部主要以方解石为主,胶结物除常见的粒状胶结和嵌晶式胶结外,还有一部分泥微晶结构的方解石胶结物,研究区南部则以白云石胶结为主,主要为粒间胶结。方解石胶结物的δ13CPDB值大多数都在0‰附近,主要分布在-2.19‰到1.08‰之间,平均值为-0.39‰,显示无机碳源的碳同位素特征;方解石的δ18OPDB值也较白云石高,说明与白云石胶结物相比,方解石胶结物形成温度相对较低,形成时间相对较早。白云石胶结物呈粒状交代碎屑,充填次生孔隙,并广泛占据长石溶蚀孔隙,晚于石英次生加大。结合华庆地区延长组的地质背景、物源区分析和古地温计算,研究了碳酸盐胶结物沉淀过程中的溶解介质、碳酸盐胶结物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研究区方解石胶结物形成时间为沉积阶段与早成岩阶段A期,沉淀温度相对较低,负胶结物孔隙度较高,除存在有同沉积的湖相内杂基外,早期形成的方解石胶结物的物质来源与铝硅酸盐矿物和变质岩、岩浆岩岩屑的水化作用有关;铁方解石胶结物为早成岩阶段B期沉淀的产物,其形成与有机酸对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的溶解作用和粘土矿物的转化作用有关;(铁)白云石主要分布在南部砂体,形成的时间为中成岩阶段A期,由于南部砂体具有更高的碳酸盐岩屑(以白云岩岩屑为主),因而推测其物质来源与非同期白云岩岩屑的溶解作用有关。长63小层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都较低(平均孔隙度为9.29%,平均渗透率为0.19×10-3μm2),属于致密的砂岩储层。压实作用与胶结作用相对重要性评估,显示压实作用是成岩过程中降低孔隙度的首要因素。碳酸盐胶结物充填孔隙,进一步降低储集空间,使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因而大多数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的影响都是负面的,是一种破坏性成岩作用。
肖骏[5](2011)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流体包裹体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内同时发育有大规模的烃类气藏和二氧化碳气藏,对这些气藏中天然气的成因和充注期次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气藏形成时捕获的流体包裹体保留了天然气充注时的原始特征,可以避免气藏形成后的演化作用对原始天然气的改造,因而在判断气藏内天然气的成因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其均一温度也是目前研究气藏充注期次的主要手段。本文对该地区19口钻井中营城组火山岩内发育的次生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的岩石学特征、成分、均一温度以及包裹体内的天然气碳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前人已有成果,对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气藏中天然气的成因、充注期次和充注模式进行了探讨。激光拉曼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营城组储层内发育了富CH4和富CO:的流体包裹体。汪家屯地区和兴城地区所测得的流体包裹体均为富CH4流体包裹体,昌德地区、昌五镇地区和丰乐地区富CH4和富CO:流体包裹体都有发育。富CH4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40.0℃~298.0℃之间,出现频率最高的均一温度区间有3个:146.0℃~173.0℃(低温段)、180.0℃~225.0℃(中温段)和230.0℃248.0℃(高温段)。汪家屯地区三个温度段的流体包裹体均有发育;昌德地区发育低温段和中温段的流体包裹体;兴城地区、昌五镇地区和丰乐地区发育中温段和高温段的流体包裹。富CO2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区间介于213.8℃~325.0℃之间,主要集中在230.0℃~270.0℃温度段,在昌德地区、昌五镇地区和丰乐地区地区均检测到。以均一温度测试结果和烃源岩沙河子组的最高地温为依据,利用爆破法提取了不同均一温度段的流体包裹体内的天然气,并对其进行了碳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内天然气δ13Cco2值介于1.4‰~-66.8‰之间,烷烃碳同位素分布存在正序、反序和局部反序三种类型,说明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气藏中有机和无机天然气均有充注。在230℃(低温段)爆破时提取的天然气以有机为主,其碳同位素分布基本呈正序;而在350℃(高温段)爆破时提取的天然气则以混合成因为主,其碳同位素分布大多呈局部反序。汪家屯地区低温段包括正序和局部反序分布,以正序分布为主,高温段均为局部反序分布;昌德地区芳深701井低温段和高温段均为正序分布,芳深9井低温段和高温段均为反序分布;兴城地区低温段和高温段都包括了三种分布类型,且都以正序分布为主;昌五镇地区低温段和高温段都包括了正序和局部反序分布,低温段以正序分布为主,高温段以局部反序分布为主;丰乐地区低温段均为正序分布,高温段正序分布和局部反序分布各占一半。汪深101井检测到两期富CH4流体包裹体,碳同位素结果显示有机和无机天然气均发生过充注,但现今气藏成分主要为CH4,说明早期充注的无机天然气气藏被晚期CH4天然气取代,汪家屯地区各井、兴城地区各井和徐深9-1井、徐深23井和徐深302井均为相同充注方式。芳深701井捕获低温段富CH4流体包裹体和富CO2流体包裹体,碳同位素结果显示曾发生有机天然气充注,且井内不同深度气层主要成分不同,其为多期天然气混合充注形成,徐深22井充注方式和芳深701井相同。芳深9井检测到中温段CH4流体包裹体,碳同位素显示曾发生无机天然气充注,且现今气藏成分主要为CO2,说明芳深9井气藏由早期无机天然气充注并保存至今,徐深19井和徐深28井充注方式和芳深9井相同。徐深15井检测到中温段富CH4流体包裹体,碳同位素结果显示曾发生有机天然气充注,气藏内天然气成分主要为CH4,说明徐深15井直接由晚期有机天然气充注成藏。徐家围子断陷存在四种天然气充注模式:第一种是晚期天然气取代早期天然气成藏;第二种是早期天然气成藏之后保存至今;第三种是直接由晚期天然气充注成藏;第四种不同时期天然气混合充注成藏。汪家屯地区和兴城地区均为第一种充注模式;昌德地区包括后三种充注方式;昌五镇地区以第一种和第二种充注方式为主;丰乐地区则以第二种和第三种模式充注为主。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气藏中确实存在有无机天然气充注,但仍以有机天然气充注为主;发现了断陷内不同地区的天然气充注方式不同,这很有可能就是不同气藏内天然气成分存在差异的原因;还丰富了对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成藏规律的认识,对松辽盆地内其他断陷深层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具有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黄河[6](2011)在《干旱地区植被景观格局与水生态过程研究 ——以黑河下游绿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其二者相互关系根据特定的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又包含众多方面,干旱地区植被景观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则为其中之一。干旱地区水分缺乏,以荒漠植被为主,具有蒸发量大、降水稀少的气候环境特征。干旱区内,水分因素在生态系统中占主导地位,植被景观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随着水分环境的变化而相应演变。干旱地区植被景观格局与水生态过程的研究对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流域,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发源于祁连山脉,最终注入内蒙古额济纳旗,且在额济纳旗内孕育了额济纳天然绿洲。由于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黑河流域中游用水过度,使得进入额济纳天然绿洲的水量锐减,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从2001年开始在黑河流域启动了分水工程,保证进入额济纳天然绿洲的水量,以促进绿洲内生态环境的恢复。本文主要以黑河下游额济纳天然绿洲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2001-2009年MODIS影像、三个年份(1987、2001、2009)TM/ETM+影像以及2002年和2009年的实地植被样方调查,分别进行NDVI指数、景观格局指数和植被样方数据分析;并结合研究区内地表水、地下水数据,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分析分水后研究区内水分环境动态变化对植被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为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参考。主要结果表明:①地表水是干旱地区植被生长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能够通过下渗转化成地下水,直接影响植被生长及植被景观格局的演变;②地表径流量和植被覆盖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地表以地表水为主导,地表径流量增加会引起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反之亦然,植被覆盖度会响应当年以及往年的地表径流量变化,且具有时滞性;③地下水位的上升使得研究区内植被生长状况得到改善,植被密度、生长高度、盖度均有一定幅度提升,物种丰富度增加,且草本植物受地下水位影响最为明显;④地下水位上升使得研究区整体景观格局趋于复杂化、多样化、均匀化,基质景观类型(戈壁滩)在景观中优势度降低,植被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提高、趋于复杂化。
林秀斌[7](2009)在《六盘山地区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沉积响应》文中认为六盘山地区位于现今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对该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可以为验证青藏高原形成、隆升及生长的诸多模型提供边界限定条件;研究区同时也位于中国西北干旱区与东南湿润区的交界处,对中国古气候的演化有着详尽的记录;另外,作为现今高原的边界地区,研究区的活动构造异常发育,对活动构造的研究可以为该区的地震安全评价提供参考。本文对六盘山地区自晚白垩世以来的沉积学特征、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构造变形及古气候事件进行了研究,结合其它研究成果,取得了以下认识:1香山山前小洪沟剖面砾石统计与沉积分析认为该剖面寺口子组上段、红柳沟组下段、红柳沟组上段、第四系以及现今河床出露的砾石成分主要为砂岩和石英砂岩;砾石以中砾和小砾为主,呈次圆状和次棱角状,砾径分布显示出向细粒成分偏的特征,主要呈尖峰正态分布;砾石分选好至中等好。这些特征表明各层位砾石相似的搬运过程,为中距离山前河流冲积砾石;且该砾石与气候振荡无必然联系,为构造隆升的产物。结合磁性地层定年结果和邻区沉积分析表明香山地区新生代以来经历了三次构造隆升,分别是在始新世寺口子组沉积时期,中新世早-中期红柳沟组沉积时期和更新世以来。始新世香山山体可能与晚白垩世至新生代早期的构造事件有关,中新世的隆升时间可以作为印度-欧亚碰撞效应到达香山地区的最早时限,且该区存在多期隆升。2本文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及热史模拟结果显示晚白垩世至新生代早期和中新世以来的冷却事件在研究区广泛存在,表明研究区在这两个时期经历了显着的隆升/剥蚀作用。中新世以来的隆升速率远大于晚白垩世至新生代早期的隆升速率,表明中新世以来的构造事件的强度较大;而新生代早期的冷却事件可以追溯到晚白垩世,是晚白垩世广泛存在的燕山运动晚期隆升事件的延续影响。3寺口子剖面新生界底部的河流相沉积物的岩性、交错层理指示的水流方向等显示寺口子剖面西部的马东山-六盘山地区在新生代早期存在相对较高的构造地貌,为寺口子剖面提供物源,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研究区燕山晚期构造抬升所造成的构造地貌在新生代早期的延续性影响。寺口子剖面的第五岩性组合中的沉积物建造发生显着变化,交错层理指示的古水流方向由先前的主体由东往西流动变为后期的由西往东流动;沉积物堆积速率明显增大。作者将此事件解释为寺口子剖面以西的马东山一六盘山地区开始初始隆升,其时间约为9.5Ma。继初始隆升之后,六盘山地区在约7.2-8.2Ma经历了快速隆升。4野外地质调查中发现寺口子剖面下部红色砂岩发育有复杂的多界面的板状交错层理。低级界面产状经过变形校正恢复至原始沉积时的产状显示原始沉积时与更高级别的界面间呈高角度;发育显示颗粒流沉积过程的沙丘前翼高角度交错纹层;发育风成波状交错层理及崩落变形构造;发育规模可至厚度约200m沙丘后翼巨型低角度交错层;发育丘间洼地处有水参与沉积作用的固结较好的深红色细砂岩沉积。在显微结构上显示砂岩颗粒间相互支撑,颗粒具有一定的磨圆度,颗粒表面见蝶形撞击坑,颗粒表面发现次生颗粒状、鳞片状石英等。这些特征显示该砂岩属于沙漠沙丘砂岩,沉积于极端干旱的沙漠环境,表明在古近纪时期研究区经历了一次干旱化过程。5结合前人胞粉测试结果和磁性地层学定年结果,发现寺口子剖面沉积物特征的变化反映中新世中期(约16~14Ma)的气候变化事件。中新世中期之前研究区为总体湿润伴随局部湿润-干旱振荡的气候,之后表现为干旱一半干旱气候。本文按照区域背景将这一气候事件解释为青藏高原隆升作用下中国西北干旱一半干旱气候区与中国东南部季风湿润区的相互对抗相互作用,干旱一半干旱气候区占主导的情况下的产物。6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寺口子剖面新生界的褶皱变形以及后期夷平面的发育时间应该早于26.4~38.7ka;寺口子剖面新生界与下白垩统逆冲于第四系之上的逆冲断层的最晚活动时间晚于约14.7ka;小洪沟剖面红柳沟组逆冲于第四系层序之上的逆冲断层(香山一天景山断裂中段)的活动时间介于约108.3~49.2ka之间;车家湾剖面出露的逆冲断层(海原断裂)在约4.0ka之后仍然持续活动。7将本文研究成果用以验证青藏高原隆升生长及成因机制模型,本文结果支持高原多期隆升模型;并没有约8Ma的准同期整体隆升事件,不支持对流拆离模型;对于倾斜逐步抬升与生长模型,本文支持大型走滑逆冲断裂在高原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各地具体的隆升时间除与距离喜马拉雅带的距离远近有关之外,还要考虑先存构造的影响,此外,高原生长至现今东北缘的时间应该修正至中新世。此外,本文的研究成果支持青藏高原隆升驱使中国西北干旱化的观点,支持青藏高原隆升导致中国大陆气候分区在中新世发生根本调整的观点。
汪勇[8](2008)在《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石炭系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取石炭系发育较好的柴达木东北部地区(简称柴东北)为主要研究靶区,在大量收集前人资料基础上,结合野外露头实测与观察,采用沉积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学等综合研究方法,利用优势相古地理编图的研究思路,深入研究该区石炭系沉积相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揭示其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通过对相标志的识别和对反映沉积相纵向演化的重点单剖面的详细分析,总结出柴东北发育了障壁海岸、无障壁海岸(滨岸)、碳酸盐岩台地、浅海陆棚、三角洲等5种沉积体系和10种沉积相类型。其中区内石炭系广泛发育滨岸相和台地相沉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条横向沉积相剖面对比分析,认为柴东北地区石炭系沉积格局呈“马鞍”式一东西两侧发育局限隆起,中部持续接受沉积。初步揭示了柴东北石炭系沉积演化规律:早石炭世初期,海侵开始,但规模较小。该时期总体处于填平补齐阶段;早石炭世中晚期沉积环境由滨海向正常浅海过渡;晚石炭世继承了早石炭世中晚期沉积相格局,该期沉积环境经历了滨岸—潮坪—台地相沉积演化的过程,出现了小规模海退事件。在综合收集分析区域地质资料和有关地化分析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相研究发现在柴东北石炭系生、储、盖配套发育较好:下石炭统发育以泥质灰岩和生物礁灰岩为主的开阔台地相碳酸盐岩烃源岩,上石炭统烃源岩以局限台地、沼泽相相暗色泥岩为主。在柴东北较广泛发育,综合评价分别为差、中等—好烃源岩类型;该区发育以下石炭统阿木尼克组、上石炭统克鲁克组三角洲—滨岸相砂岩为代表的碎屑岩储层和以下石炭统城墙沟组台地相颗粒碳酸盐岩为代表的碳酸盐岩储层;且区内发育的泥页岩和泥灰岩既可为烃源岩层也可为良好的盖层。研究区石炭系的上覆中生界和新生界等陆相地层中发育多套条件较优越的盖层。
朱潇潇[9](2008)在《专科化时代的通才之辨 ——1920-1940年代史学转型中的张荫麟》文中提出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转型研究,是了解今日中国历史学科主要特点和具体形态的重要内容。在史料、史观、以及史学思想多元化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现代史学在学术体制的成型、表达空间的架构以及史学思想的成熟等多重维度上出现了崭新的景象。尤其是“五四”后的20—40年代,成为史学转型的高峰。这一时期内,不仅学术成果迭出,更重要的是凭借学科的转型,一批熟谙中西史学理论、并接受现代史学学术规训的史学家群体已经出现。他们是史学转型的承受者和当仁不让的推动者,史学家张荫麟即是其中的范例。本文以张荫麟从20—40年代这20年间主要的学术活动为线索,来印证这一体制化的史学学科规训逐步建立的过程。因此,作为张氏求学和任教的主要场所——清华、他所参与的各类刊物以及围绕他的着述进行的关于历史哲学的思辨,就成为考察的具体对象。而在大量的细节中,笔者也将从张荫麟的学术交往和活动出发,注重对这一学术网络的群体描述和观念厘清。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以张荫麟的清华经历为明线,历经求学、求职与任教等不同阶段,考察清华历史系从模糊的国文意识中独立到现代体制建立的过程;第二章以张荫麟学术活动密集的《清华周刊》、《学衡》、《大公报·文学副刊》、《大公报·史地周刊》、《思想与时代》等刊物为线索,探讨史学转型过程中学人通过刊物所构建的学术网络以及在学术发表过程中对学科化过程的接受及反思;第三章以张荫麟的学术着述为源,将其关于史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思考的观点变化,作为透射当时史学前沿问题的具体视角;第四章则是以张荫麟的代表作《中国史纲》为研究对象,纵向以通史撰写在这20年间的流变为参照,横向则以钱穆的《国史大纲》和缪凤林的《中国通史纲要》等作比对,从史学与世变的互动中反映史学转型中“求真”与“致用”意识交织的现实局面。
孙平[10](2007)在《煤层气成藏条件与成藏过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煤层气藏的勘探、开发、研究历史与现状,特别是近期笔者在沁水盆地从事煤层气开发的实践,在系统研究煤层空间展布、煤层气成分和含气量、储层物性、吸附特征、储层压力、封闭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煤层气藏边界类型并划分为6类,结合边界类型及煤层气藏自身的构造特征,以地下水动力条件为主线,将煤层气藏划分为水动力封闭型和自封闭型两类,根据煤阶将煤层气藏分为高煤阶煤层气藏、中煤阶煤层气藏和低煤阶煤层气藏。以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为主要依据,提出了煤层气成因分类方案,将吸附势理论引入到煤对煤层气的吸附中,实现了半定量化评价煤层气的聚散史,从根本上揭示了煤层气的扩散—运移分馏机理,为煤层气富集区预测开创了新途径;同时发现注入二氧化碳强化甲烷产出工艺的实施与注入压力和储层压力关系密切,为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将亨利定律和相似相溶原理引入到煤层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研究中,定量评价了不同煤层气组分和不同碳同位素甲烷在煤层水中的溶解现象,进而对煤层气的溶解分馏机理进行了系统探讨,指出煤层气的运移既存在以游离态气体扩散—渗流方式,也存在溶解运移方式;在系统分析了大量国内外含煤盆地后,选取沁水盆地南部、Piceance盆地、阜新盆地的王营—刘家地区与粉河盆地四个高、中、低煤阶已熟、低煤阶未熟煤层气藏为解剖对象,从成藏条件与成藏过程两个方面对煤层气藏进行了系统分析,对高、中、低煤阶已熟和低煤阶未熟煤层气成藏的差异性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指出了各类煤层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引入成藏演化关键时刻这一概念,建立了三种不同地质背景下高、中、低煤阶煤层气富集成藏的模式,可用于对煤层气的勘探选区评价中。
二、《西北地质》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地质》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为什么研究颜料史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清代匠作则例相关研究 |
1.3.2 清代官式彩画相关研究 |
1.3.3 中国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
1.3.4 西方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
1.3.5 其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4.1 建立文献与实证相结合的颜料史研究框架 |
1.4.2 考释匠作知识体系下清代彩画颜料的名实问题 |
1.4.3 弥补清代官式彩画材料及工艺的认识之不足 |
1.4.4 揭示西方进口颜料进入中国的传播过程 |
1.4.5 推进清代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材料 |
1.5.1 “纸上之材料”:彩画颜料相关文献 |
1.5.2 “地下之材料”:清代彩画及彩绘文物中的颜料遗存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
2.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文献述要 |
2.1.1 对“匠作则例”与“营造则例”概念的再反思 |
2.1.2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一:整理与汇释 |
2.1.3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二:编目与提要 |
2.2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编纂体例与编修方式 |
2.2.1 画作工料类 |
2.2.2 物料价值类 |
2.2.3 具体工程类 |
2.3 几种重要则例的衍生源流辨析 |
2.3.1 工程做法/内庭工程做法 |
2.3.2 九卿议定物料价值 |
2.3.3 工部现行则例四种 |
2.3.4 圆明园、万寿山、内庭三处汇同则例 |
2.4 清代彩画作相关文献中的颜料名目 |
2.4.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中的颜料名目统计 |
2.4.2 清代档案史料中的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
2.4.3 彩画作颜料名目的年代分布状况 |
2.5 小结 |
第3章 现代科学视野中的清代彩画颜料 |
3.1 古代颜料的科学分析:方法、意义及局限性 |
3.1.1 古代颜料的实验室分析方法 |
3.1.2 对实验室工作的反思:数据的意义与局限性 |
3.2 名与实: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及其对接 |
3.2.1 颜料的命名方式及其意义 |
3.2.2 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的沟通 |
3.3 科学分析所见清代彩绘颜料数据统计:1978-2018 |
3.3.1 蓝色系颜料 |
3.3.2 绿色系颜料 |
3.3.3 红色系颜料 |
3.3.4 黄色系颜料 |
3.3.5 白色系颜料 |
3.3.6 黑色系颜料 |
3.3.7 金属质颜料 |
3.3.8 胶料及辅料 |
3.4 小结 |
第4章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基于双重证据的颜料名实考 |
4.1 天然矿物颜料 |
4.1.1 石青/天青 |
4.1.2 梅花青/南梅花青 |
4.1.3 青金石/天然群青/紫艳青 |
4.1.4 朱砂/银朱 |
4.1.5 箭头砂/箭头朱砂 |
4.1.6 马牙砂/马齿砂 |
4.1.7 水花朱 |
4.1.8 红土/片红土/南片红土/铁红 |
4.1.9 陀僧/密陀僧 |
4.1.10 包金土/土黄/黄土 |
4.1.11 无名异/土子 |
4.1.12 云母 |
4.2 有机质颜料 |
4.2.1 靛蓝/广靛花/靛水/煮蓝/蓝靛 |
4.2.2 洋蓝 |
4.2.3 黄栌木/黄芦木/黄卢木 |
4.2.4 烟子/南烟子/松烟/烟炱 |
4.2.5 墨/香墨/徽墨/松墨 |
4.2.6 紫胶/紫矿/胭脂虫红 |
4.2.7 五倍子/五棓子/乌棓子 |
4.2.8 紫粉 |
4.3 合成颜料 |
4.3.1 铜绿/锅巴绿/氯铜矿 |
4.3.2 铜青 |
4.3.3 硇砂大绿/硇砂二绿/硇砂三绿/硇砂枝条绿 |
4.3.4 西绿 |
4.3.5 黄丹/漳丹/淘丹/铅丹 |
4.3.6 定粉/官粉/铅粉/铅白 |
4.3.7 洋青/大青 |
4.3.8 人造群青/佛头青/人造绀青 |
4.3.9 普鲁士蓝/洋靛 |
4.3.10 巴黎绿/漆绿 |
4.4 金属质颜料 |
4.4.1 黄金/红金/赤金/大赤金/大赤/田赤 |
4.4.2 黄飞金/红飞金 |
4.4.3 黄泥金/红泥金 |
4.4.4 鱼子金 |
4.4.5 银箔/银粉 |
4.5 胶料和辅料 |
4.5.1 水胶/广胶 |
4.5.2 贴金油 |
4.5.3 青粉/土粉 |
4.5.4 轻粉 |
4.5.5 松香 |
4.5.6 硇砂/硵砂/黑卤砂 |
4.5.7 剉草/锉草 |
4.5.8 油艌灰 |
4.6 小结 |
第5章 彩画颜料的生产与贸易版图:1644-1902 |
5.1 从胭脂红到洋青:西方颜料进入中国 |
5.1.1 贸易档案中的颜料进口数据 |
5.1.2 宫廷与民间对西洋颜料的接纳 |
5.2 清前期的颜料贸易:以广州和东印度公司为中心 |
5.2.1 粤海关、十三行与西洋颜料 |
5.2.2 广州外销画中的颜料 |
5.2.3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对华颜料贸易(1635-1834) |
5.3 1840年以来的颜料贸易:通商条约、海关与沿岸贸易 |
5.3.1 19世纪欧洲的对华颜料贸易 |
5.3.2 19世纪美国的对华颜料贸易 |
5.3.3 近代进出口颜料贸易路线与重要集散地 |
5.4 几种重要的进口颜料:来源、贸易与应用 |
5.4.1“取彼水晶,和以回青”:Smalt |
5.4.2 再造青金石:人造群青(Synthetic Ultramarine) |
5.4.3 来自德国的“中国蓝”: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 |
5.4.4 危险的绿色:巴黎绿(Emerald Green) |
5.4.5 从“各作泥腊”到“呀囒米”:胭脂虫红(Cochineal) |
5.5 清朝与亚洲国家之间的颜料贸易 |
5.5.1 与日本间的颜料贸易 |
5.5.2 与朝鲜间的颜料贸易 |
5.5.3 与琉球间的颜料贸易 |
5.5.4 与东南亚诸国间的颜料贸易 |
5.6 小结 |
第6章 清代营造活动中彩画颜料的流通与使用 |
6.1 彩画颜料的流通 |
6.1.1 颜料的采买 |
6.1.2 颜料的贮存 |
6.1.3 颜料的支取与奏销 |
6.2 彩画颜料的制备 |
6.2.1 天然矿物颜料 |
6.2.2 人工合成颜料 |
6.3 彩画颜料的施用 |
6.3.1 单色做法 |
6.3.2 调色做法 |
6.3.3 混色做法 |
6.3.4 衬色做法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使用状况:历时性综述 |
7.2 颜料对建筑彩画及营建活动的影响 |
7.3 匠作则例对清代建筑史研究的意义 |
7.4 结语:颜料的身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与彩画作颜料相关的匠作则例目录(52 种) |
附录B 清代匠作则例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
附录C 清代档案史料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
附录D 实物分析检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统计(1978-2018) |
附录E 清代物料价值则例中所见颜料价值统计 |
附录F 清代彩画作未刊则例补遗 |
F-1 内庭大木石瓦搭土油裱画作现行则例 |
F-2 工部现行用工料则例 |
F-3 工部核定则例 |
F-4 钦定工部续增则例 |
F-5 崇陵工程做法册 |
附录G 工部与内廷画作则例用料对比 |
附录H 清代贸易文献中颜料类商品税则辑录 |
H-1 酌定奉天通省粮货价值册 |
H-2 1858 年中英协定税则 |
H-3 1902 年中英协定税则 |
H-4 1844 年中美协定税则 |
H-5 1844 年中法协定税则 |
H-6 1858 年中法协定税则 |
H-7 1903 年厦门内地税关税目 |
H-8 1903 年重订苏省水卡捐章 |
H-9 《粤海关志》税则 |
H-10 常税则例 |
附录I 《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1635-1834)》中颜料贸易信息辑录 |
附录J 《中国旧海关档案》中进出口颜料贸易信息辑录(1859-1871) |
附录K 几种重要进口颜料的海关贸易数据统计 |
K-1 Smalt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2 人造群青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3 普鲁士蓝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4 胭脂红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5 巴黎绿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94-1902) |
附录L Winterthur馆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的颜料XRF分析数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中国西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地质与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1.2.1 研究现状 |
1.2.2 论文的研究特色和思路 |
1.2.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1.3 主要工作量 |
1.4 论文的主要成果和进展 |
2. 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
2.1 研究现状 |
2.1.1 铀矿及砂岩型铀矿勘探简史 |
2.1.2 砂岩型铀矿的类型 |
2.1.3 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的进展 |
2.2 主要砂岩型铀矿基本特征 |
2.2.1 中亚地区砂岩型铀矿基本特征 |
2.2.2 美国砂岩型铀矿基本特征 |
2.3 砂岩型铀矿研究的发展趋势 |
3.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矿床区域地质及构造背景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3.1.1 大地构造背景 |
3.1.2 石油、天然气、煤、砂岩型铀矿同盆共存的地质背景 |
3.1.3 矿区地质 |
3.1.4 容矿主岩地层铀背景值及成矿物质来源 |
3.1.5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以来古气候的演变 |
3.2 盆地的构造演化与铀成矿条件 |
3.2.1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3.2.2 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 |
4. 吐哈、伊犁盆地典型砂岩型铀矿区域地质及构造背景 |
4.1 区域地质背景 |
4.1.1 大地构造背景 |
4.1.2 石油、天然气、煤、砂岩型铀矿同盆共存的地质背景 |
4.1.3 矿区地质 |
4.1.4 容矿主岩地层铀背景值及成矿物质来源 |
4.1.5 古气候演化与铀成矿关系 |
4.2 盆地的构造演化与铀成矿条件 |
4.2.1 吐哈盆地 |
4.2.2 伊犁盆地 |
5. 后生蚀变及流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5.1 后生蚀变作用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
5.1.1 吐哈盆地 |
5.1.2 伊犁盆地 |
5.1.3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矿床 |
5.1.4 “后生蚀变作用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认识小结 |
5.2 后生蚀变作用的常量、微量、伴生元素及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
5.2.1 铀、钍及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特征 |
5.2.2 有机炭、全硫、二氧化碳等及部分伴生元素含量特征 |
5.2.3 微量及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
5.3 流体作用的物理化学性质 |
5.3.1 流体作用阶段确认及流体包裹体测试对象选择的依据 |
5.3.2 (蚀变)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
6. 盆地砂岩型铀矿形成的有机地质作用 |
6.1 盆地砂岩型铀矿有机地质作用类型 |
6.1.1 铀与固体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 |
6.1.2 盆地含矿目的层油气充注特点 |
6.2 盆地砂岩型铀矿有机地质作用的性质 |
6.2.1 固体有机质地质作用的性质 |
6.2.2 固体有机质与铀矿化关系探讨 |
6.2.3 气态有机物(天然气)有机地质作用性质 |
6.2.4 液态有机质(石油)有机地质作用性质 |
6.2.5 铀微生物成矿作用概述 |
6.3 盆地砂岩型铀矿有机-无机地质作用的稳定同位素特征 |
6.3.1 硫同位素地质学特征 |
6.3.2 碳、氧同位素地质学特征 |
6.3.3 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特征 |
6.4 盆地砂岩型铀矿有机-无机地质成矿作用定年 |
6.4.1 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年龄 |
6.4.2 盆地砂岩型铀矿有机地质作用年代学研究 |
6.5 铀迁移形式及沉淀机理探讨 |
6.5.1 铀的迁移形式及结果讨论 |
6.5.2 铀沉淀机理讨论 |
7. 盆地动力学演化及其砂岩型铀矿控矿作用 |
7.1 吐哈盆地动力学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 |
7.1.1 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简析 |
7.1.2 吐哈盆地西南缘新构造控矿规律及十红滩铀矿床外围控矿有利区预测 |
7.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中侏罗纪以来构造演化特点 |
7.2.1 侏罗-白垩纪盆地构造改造特点与砂岩型铀成矿 |
7.2.2 盆地北部新构造运动特征与砂岩型铀成矿 |
8. 西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
8.1 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的演化 |
8.1.1 有机-无机成矿作用年代的演化 |
8.1.2 成矿作用演化流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8.2 研究区砂岩铀矿成矿作用(矿床)类型的演化及形成模式 |
8.2.1 成矿作用(矿床)类型的演化及其机制探讨 |
8.2.2 研究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 |
8.3 砂岩型铀矿产铀盆地的演化模式及其地质理论意义 |
8.3.1 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含铀盆地的演化模式 |
8.3.2 论对外生后成水成铀矿理论的新认识 |
结论与认识 |
在读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主要样品清单 |
彩色图版说明 |
彩色图版 |
(3)矿山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矿业开采带来巨大环境问题 |
1.1.2 矿业遗迹保护面临严峻形势 |
1.1.3 矿山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
1.1.4 中国矿山公园建设刚刚起步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1 国外研究动态 |
2.1.2 国内研究动态 |
2.1.3 国内外实践发展情况对比 |
2.2 矿山公园规划设计理论基础 |
2.2.1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2.2.2 环境心理学 |
2.2.3 生态学 |
2.2.4 工业美学与生态美学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矿山环境与资源调查、评价 |
3.1 矿山环境特征 |
3.2 矿山环境与资源调查、评价 |
3.2.1 前期综合考察与可行性研究报告 |
3.2.2 环境调查评价 |
3.2.3 景观资源调查评价 |
3.2.4 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
4 矿山公园总体规划 |
4.1 矿山公园性质与发展目标 |
4.2 规划原则 |
4.2.1 保护优先,合理开发 |
4.2.2 尊重场地,显露自然 |
4.2.3 以人为本,服务大众 |
4.3 景观资源规划 |
4.3.1 矿业遗迹景观规划 |
4.3.2 自然景观资源规划 |
4.3.3 人文景观资源规划 |
4.4 总体规划布局 |
4.4.1 功能分区 |
4.4.2 空间组织 |
4.5 道路交通规划 |
4.6 生态恢复规划 |
4.7 分期规划 |
5 矿山公园核心景观设计 |
5.1 矿山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
5.1.1 体现地域景观特色 |
5.1.2 汲取传统造园理念 |
5.1.3 借鉴现代设计手法 |
5.2 场地设计 |
5.2.1 露天采场景观设计 |
5.2.2 矿井景观设计 |
5.2.3 塌陷区景观设计 |
5.2.4 排土场与尾矿场景观设计 |
5.2.5 矿业生产与生活区景观设计 |
5.2.6 自然山水景观设计 |
5.3 建筑设计 |
5.3.1 原有建筑利用方式 |
5.3.2 新建筑设计 |
5.4 景观小品设计 |
5.4.1 场地设施保留改造 |
5.4.2 新景观小品设计 |
5.5 铺装设计 |
5.6 种植设计 |
5.7 信息展示系统设计 |
5.8 体验设计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6.2.1 研究创新 |
6.2.2 研究不足 |
6.3 建议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华庆地区长63小层储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制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研究区沉积相简述 |
2.2.2 延长组地层划分 |
第3章 储层砂岩的岩石学特征 |
3.1 岩石类型及基本特征 |
3.2 砂岩的骨架组分特征 |
3.3 储层砂岩的岩石结构特征 |
3.3.1 碎屑的粒度 |
3.3.2 碎屑的圆度 |
3.3.3 碎屑的分选性 |
3.3.4 砂岩的杂基含量 |
3.4 储层砂岩岩石学特征小结 |
第4章 碳酸盐胶结物的总体特征 |
4.1 华庆地区长 6_3小层自生矿物的总体构成特征 |
4.2 碳酸盐胶结物的类型、分布特征和赋存状态 |
4.2.1 碳酸盐胶结物的主要类型 |
4.2.2 碳酸盐胶结物的分布特征 |
4.2.3 碳酸盐胶结物的赋存状态 |
4.3 碳酸盐胶结物的氧、碳同位素特征 |
第5章 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机制探讨 |
5.1 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制探讨 |
5.1.1 不同成岩阶段的碳酸盐胶结物 |
5.1.2 已有的自生碳酸盐胶结物的物质来源 |
5.2 华庆地区长 6_3小层储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成因研究 |
5.2.1 华庆地区长 6_3小层储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沉淀期次 |
5.2.2 长 6_3小层储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成因探讨 |
第6章 碳酸盐胶结物对砂岩储层质量的影响 |
6.1 储层砂岩的孔隙特征及物性 |
6.1.1 储层砂岩的孔隙特征 |
6.1.2 储层砂岩的物性 |
6.1.3 孔隙度—渗透率关系 |
6.2 压实作用与胶结作用相对重要性评估 |
6.3 碳酸盐胶结物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5)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流体包裹体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流体包裹体研究现状 |
1.2.2 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成因研究现状 |
1.2.3 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主成藏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1.2 松辽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徐家围子断陷地层发育特征 |
2.3 烃源岩沙河子组地温史和埋藏史 |
2.4 营城组火山岩气藏发育特征 |
3 营城组火山岩中流体包裹体发育特征 |
3.1 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3.2 流体包裹体发育特征 |
3.2.1 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 |
3.2.2 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 |
4 营城组火山岩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 |
4.1 实验原理 |
4.2 实验和分析方法 |
4.3 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 |
4.3.1 汪家屯地区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 |
4.3.2 昌德地区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 |
4.3.3 兴城地区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 |
4.4.4 昌五镇地区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 |
4.4.5 丰乐地区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 |
4.4 小结 |
5 营城组火山岩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 |
5.1 显微测温理论基础 |
5.2 均一温度测试方法和结果 |
5.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 |
5.3.1 汪家屯地区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 |
5.3.2 昌德地区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 |
5.3.3 兴城地区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 |
5.3.4 昌五镇地区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 |
5.3.5 丰乐地区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 |
5.4 小结 |
6 营城组火山岩流体包裹体内天然气碳同位素研究 |
6.1 试验方法 |
6.2 样品概况 |
6.3 烷烃碳同位素测试结果 |
6.4 数据分析 |
6.4.1 CO_2碳同位素特征 |
6.4.2 低温段原始天然气烷烃碳同位素特征 |
6.4.3 高温段原始天然气烷烃碳同位素特征 |
6.5 原始天燃气碳同位素各区特征 |
6.5.1 汪家屯地区原始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6.5.2 昌德地区原始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6.5.3 兴城地区原始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6.5.4 昌五镇地区原始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6.5.5 丰乐地区原始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6.6 小结 |
7 营城组火山岩气藏天然气成因和充注模式 |
7.1 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成因 |
7.2 成藏规律 |
7.2.1 主要成藏期次 |
7.2.2 主要充注时间 |
7.2.3 不同地区天然气充注模式 |
7.3 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干旱地区植被景观格局与水生态过程研究 ——以黑河下游绿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景观生态学概述 |
1.1.1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概念 |
1.1.2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
1.2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关系概述 |
1.2.1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概述 |
1.2.2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方法 |
1.2.3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关系研究 |
1.3 干旱地区植被景观格局与水生态过程相互关系研究现状 |
1.3.1 水生态过程对植被景观格局的影响 |
1.3.2 植被景观格局对水生态过程的影响 |
1.3.3 小结 |
1.4 本文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4.4 研究内容 |
1.5 拟解决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 |
1.5.1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黑河流域概况 |
2.2 额济纳天然绿洲概况 |
2.2.1 自然地理条件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研究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2.3.1 水资源日益匮乏 |
2.3.2 植被生态系统退化 |
2.3.3 沙尘暴危害日益严重 |
2.4 黑河流域分水工程简介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
3.1 研究数据 |
3.2 数据处理平台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3.3.2 遥感数据处理 |
3.3.3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及其含义 |
3.3.4 NDVI指数 |
3.3.5 植被样方数据处理 |
第四章 基于Fragstats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
4.1 景观水平指数分析 |
4.1.1 景观组分的数量和面积特征 |
4.1.2 景观组分的聚集和分离特征 |
4.1.3 景观组分的多样性特征 |
4.2 斑块类型水平指数分析 |
4.2.1 景观组分的数量和面积特征分析 |
4.2.2 景观组分的形状特征分析 |
4.2.3 景观组分的聚集度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绿洲植被景观生长状况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
5.1 NDVI指数分析 |
5.2 植被样方数据分析 |
5.2.1 植被生长状况指数分析 |
5.2.2 植被多样性指数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绿洲水资源动态与植被景观格局的耦合分析 |
6.1 地表水与地下水动态分析 |
6.2 地表水与NDVI指数动态相关分析 |
6.3 地下水与植被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6.3.1 地下水与植被样方的动态分析 |
6.3.2 地下水与景观格局的动态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六盘山地区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沉积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得出的创新性认识 |
2 地质背景 |
2.1 区域背景 |
2.2 构造演化 |
2.3 地层划分 |
3 六盘山地区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
3.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简介 |
3.2 样品采集及测试 |
3.3 裂变径迹样品测试结果 |
3.4 裂变径迹结果的构造意义 |
3.5 小结 |
4 六盘山地区的构造变形 |
4.1 寺口子剖面的构造变形 |
4.2 小洪沟剖面的构造变形 |
4.3 海原以西车家湾剖面 |
4.4 小结 |
5 六盘山地区构造事件的沉积响应 |
5.1 寺口子剖面新生代沉积与构造、气候事件 |
5.1.1 寺口子剖面新生界沉积物描述 |
5.1.2 寺口子剖面新生代沉积物年龄 |
5.1.3 第一岩性组合与晚白垩世至新生代早期的隆升事件 |
5.1.4 马东山—六盘山约9.5Ma初始隆升的沉积记录 |
5.1.4.1 沉积建造变化 |
5.1.4.2 古水流方向 |
5.1.4.3 沉积加速事件 |
5.1.5 第二岩性组合红色砂岩沉积环境的重新厘定及其古气候意义 |
5.1.6 中新世沉积物记录与青藏高原隆升驱动的气候事件 |
5.1.6.1 沉积物记录的气候事件 |
5.1.6.2 气候事件的年龄限定 |
5.1.6.3 气候事件的成因解释 |
5.2 小洪沟剖面新生代沉积与构造事件 |
5.2.1 小洪沟剖面新生界沉积物描述 |
5.2.2 小洪沟剖面砾石统计 |
5.2.3 砾石的沉积环境与成因 |
5.2.4 小洪沟剖面沉积组合与构造地貌 |
5.2.5 对香山地区及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隆升的启示 |
5.3 小结 |
6 六盘山地区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其意义 |
6.1 六盘山地区晚白垩世以来三期构造事件及区域对比 |
6.2 构造事件的意义 |
6.3 对青藏高原隆升生长过程的启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石炭系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主要工作量及其创新点 |
2 区域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2.3 盆地沉积特征 |
3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研究区及周缘地区石炭纪地层发育特征与对比 |
3.2 研究区典型剖面岩石地层分析 |
3.3 石炭系岩石类型及地层对比 |
4 沉积相与沉积体系分析 |
4.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4.2 典型剖面沉积相分析 |
4.3 沉积相类型及沉积体系分析 |
4.4 沉积相带展布与沉积演化特征 |
5 沉积相与油气关系 |
5.1 沉积相与烃源岩发育关系 |
5.2 沉积相与储集层发育之间的关系 |
5.3 沉积相与盖层之间的关系 |
6 结论与问题 |
结论 |
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作者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习工作简介 |
参考文献 |
(9)专科化时代的通才之辨 ——1920-1940年代史学转型中的张荫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及概念界定 |
二.前人研究状况 |
三.研究路径与资料状况 |
四.文章架构 |
第一章 制度转型下的个人范本:张荫麟与清华 |
第一节 学校教育与社会引导的交织 |
一."整理国故"影响下的国文教育改革 |
二.大师的引入:梁启超与张荫麟的学术渊源 |
三.清华历史系与分科意识之始 |
第二节 清华历史系:学科化建设进行时 |
一.归治于教育部与罗家伦的改革 |
二.蒋廷黻新政之一:课程改革"中西兼通" |
三.蒋廷黻新政之二:新型学者及教师群体的建构 |
第三节 妥协与分歧:专科规范化时代的个人史 |
一.一波三折的入职与升迁 |
二.清华对教师的专业化须求与张荫麟的妥协 |
三.专业学会的建立——自下而上的学科化呼应 |
第二章 学术专业刊物:以张荫麟与20—40年代报刊关系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学缘、地缘关系主导下的学术起步 |
一.学缘建构:张荫麟与《清华周刊》、《清华学报》的书报介绍 |
二.《燕京学报》与张荫麟学术联系的地缘解读 |
第二节 从《学衡》到《大公报·文学副刊》 |
一."学衡余孽"还是《文学副刊》先锋? |
二.《大公报·文学副刊》——学术批评的公共空间 |
三.辩中求道——张荫麟在《文学副刊》上的学术批评 |
第三节 学科聚合的形成:边界的清晰化 |
一.《世界思潮》——与哲学家群体的对话 |
二.史学专科化的内部表征—社会经济方法影响下的史学研究会 |
三.张荫麟与《大公报·史地周刊》 |
第四节 危难时代的跨学科思想 |
一.其刊其人——跨学科的萌芽 |
二.张荫麟主编时期的编辑与撰文 |
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选择背后 |
第三章 史学学科化的内在之维(上)——科学之真?还是艺术之真? |
第一节 理想史学之实现,须赖理想史料之养成 |
一.科学疑古的理论化倾向 |
二.张荫麟史料观的分析 |
三.如何造就理想的史料 |
四.默证之争——新史学的逻辑学洗礼 |
第二节 循环论的循环? |
一.史观溯源 |
二.五种传统历史哲学之总结算 |
第三节 科学、艺术的纲目之辨 |
一.科学,成为历史学的上帝 |
二.张荫麟:直觉与价值共同作用下的史学艺术性 |
第四章 史学学科化的内在之维(下)——"致用"的史学与通史写作 |
第一节 危机·通史·《中国史纲》 |
一.危机的理论分析 |
二.《中国史纲》编写肇始 |
第二节 对读:理想通史的标准 |
一.《中国史纲》与《国史大纲》 |
二.《中国史纲》与《中国通史纲要》 |
三."夏商周"样本的三分法 |
第三节 通史编撰的哲学思考 |
一.时间问题 |
二.传统叙事与现代叙事 |
三.真历史与编年史 |
结论 张荫麟——走向乌托邦的征途 |
一.一场有意为之的中西对话 |
二.史学家张荫麟:影像的叠合 |
三.另一场讨论:关于清华国学研究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煤层气成藏条件与成藏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论文选题意义 |
1.2 煤层气成藏条件与成藏过程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论文研究路线 |
第2章 煤层气藏的定义、边界类型及气藏分类 |
2.1 煤层气藏的定义 |
2.2 煤层气藏边界类型及作用机理 |
2.3 煤层气藏的分类 |
第3章 煤层气成藏过程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
3.1 煤层气的成因 |
3.2 煤层气的运移与聚集 |
第4章 典型煤层气藏解剖 |
4.1 沁水盆地东南部高煤阶煤层气藏 |
4.2 Piceance盆地中煤阶煤层气藏 |
4.3 阜新盆地王营—刘家低煤阶煤层气藏 |
4.4 粉河(Powder River)盆地低煤阶煤层气藏 |
第5章 高中低煤阶煤层气藏对比与气藏模式 |
5.1 高中低煤阶煤层气藏对比 |
5.2 煤层气成藏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西北地质》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D]. 刘梦雨. 清华大学, 2019(02)
- [2]中国西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地质与成矿作用[D]. 吴柏林. 西北大学, 2005(03)
- [3]矿山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许萍. 浙江大学, 2013(10)
- [4]华庆地区长63小层储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制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D]. 张莹莹.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 [5]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流体包裹体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 肖骏. 浙江大学, 2011(11)
- [6]干旱地区植被景观格局与水生态过程研究 ——以黑河下游绿洲为例[D]. 黄河. 浙江大学, 2011(10)
- [7]六盘山地区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沉积响应[D]. 林秀斌. 浙江大学, 2009(12)
- [8]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石炭系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分析[D]. 汪勇. 山东科技大学, 2008(02)
- [9]专科化时代的通才之辨 ——1920-1940年代史学转型中的张荫麟[D]. 朱潇潇. 复旦大学, 2008(04)
- [10]煤层气成藏条件与成藏过程分析[D]. 孙平. 成都理工大学,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