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本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势利导,坚持节约优化、保护优化、自然恢复为主,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起来,恢复河流生态环境,改造渠化的河道,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营造生物生境,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
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生态水系;生态护岸;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生态护岸断面形式为:护岸高2.0m,顶宽0.6m,迎水面坡度1:0.1,背水面坡度1:0.25,堤身采用M7.5浆砌块石,迎水面采用M7.5半浆砌大卵石,临水侧不坐浆,保持原有卵石形态,卵石间隙填塞草籽。基础埋深1.0m,采用C20埋石砼,堤顶设透水砖步道及仿木栏杆,透水砖步道宽2.0m。堤身排水采用DN75mmPVC排水管,间距1.5m梅花型布置,护岸埋石砼每隔10m设一沉降缝,步道每隔5m设一伸缩缝,内填沥青杉板。
2 传统护岸的特点与不足
在一些山区众多河流上,存在着很多以前历史遗存的干砌块石护岸,这些护岸历经百年风霜雨雪侵蚀和洪水冲刷,大部分已经破败毁坏,但是护岸上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灌木水草,洋溢着勃勃生机,河内鱼虾成群,呈现着自然与生命的不朽画卷。从干砌块石护岸的孔洞里摸鱼掏蟹,成为人们美好的童年记忆,因此从生态角度看,干砌块石护岸是最合适的河流生态护岸型式,但是干砌块石护岸的最大缺点是块石之间缺乏粘结力,护岸整体性差,难以抵御大洪水的强烈冲击,因此提高干砌块石护岸整体性就成为干砌块石护岸能否采用和推广的关键。
3 生态护岸的作用
生态护岸是利用植物与程措施相结合,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河道护坡形式,能在实现传统护坡的基本功能之外,实现河水与土壤的相互渗透,降低对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增强河道自净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自然景观效果。
3.1 生态功能
生态护岸改善了传统护岸将土壤与水体隔绝的缺点,维持了堤岸和河道生态的统一完整性,完成了水陆之间的过渡。为一些需要到岸边觅食、产卵的水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更好地保持了生物多样性。
3.2 自净功能
由于生态护岸的植被具有功能强大的根系,当陆域污染物向水域渗透时,根系微生物可以将污染物作为营养源满足其代谢需要,达到污染物去除的效果。减少了农业灌溉等面源污染向河流的扩散,降低了河流受污染的风险。另外生态护岸中的植物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吸收利用,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对已经受到污染的河流尤其是城市内河,可以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
3.3 景观功能
与传统护岸常常采取的截弯取直不同,生态护岸尽可能地保留了河道的自然形态,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护岸选取的植物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自然的堤岸,美化了城市。还可以根据河流的性质建设一些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设置亲水设施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4持生物多样性
生态护坡为河湖鱼类、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间,确保了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改善水质,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提出:一定要重视生态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保护陆地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生态型护岸就可以满足这一点,不同于传统的河道护岸。传统的河道护岸会严重破坏生态系统,让水生动物失去巢穴,阻碍两栖动物的生存繁衍。传统护岸会使自然河流的生物链损坏,严重时水生动物甚至会频临灭绝,而生态护岸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可以有效的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4 水利工程安全生态水系中生态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生态护岸断面形式为:护岸高2.0m,顶宽0.6m,迎水面坡度1:0.1,背水面坡度1:0.25,堤身采用M7.5浆砌块石,迎水面采用M7.5半浆砌大卵石,临水侧不坐浆,保持原有卵石形态,卵石间隙填塞草籽。基础埋深1.0m,采用C20埋石砼,堤顶设透水砖步道及仿木栏杆,透水砖步道宽2.0m。堤身排水采用DN75mmPVC排水管,间距1.5m梅花型布置,护岸埋石砼每隔10m设一沉降缝,步道每隔5m设一伸缩缝,内填沥青杉板。
4.1生态护岸对材料的要求
施工材料以就地取材为主,材料的规格受现场实际情况而异,特别是迎水面采用的大卵石,卵石粒径要求≥300mm,质地坚硬,无明显风化,无裂缝,表面洁净。背水面采用块石,块石粒径要求≥300mm,质地坚硬,无明显风化,无裂缝,表面洁净。
4.2生态护岸施工时注意事项
生态护岸在施工时除了要按照相应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外,还应注意迎水面M7.5半浆砌大卵石施工时应和内侧M7.5浆砌块石同步施工,坐浆时只在内侧坐浆一半卵石大小,以保证卵石与块石之间的咬合牢固,但又可保证迎水侧卵石与卵石之间还有缝隙,以利于后期间隙填塞草籽,草籽的生长,也可为后期鱼、虾等水生动植物的提供生长空间。
4.3生态护岸的工程造价
生态护岸相比传统干砌护岸整体性更好,稳定性更好,更能保持自然形态,还可提供亲水平台,促进人与自然的合协发展。经过工程上实践生态护岸的工程造价为2187元/每延米。
生态护岸每延米工程造价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态护岸具有突出的生态效应、防洪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在水利工程中合理运用生态护岸型式,对促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护岸型式应用在水利工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其功能与作用,需要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生态护岸型式,充分提升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为人们提供一个亲水、近水和见水的良好生态环境,有效推进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诗阳.浅析新农村河道生态护岸型式及选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9):131+134.
[2]邢浩翰.多孔型生态护岸块体设计及其材料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
论文作者:邓宾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6
标签:护岸论文; 生态论文; 卵石论文; 砌块论文; 河道论文; 河流论文; 水面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论文;